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战殁者-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要是找我算帐,我就找你算帐。”仇战瞪着他说道。完了,毕海航暗中叹了一口气。如果是将军这样骂他是有可能的。至于算不算帐是另外一回事,无非又是敲他的竹杆。

    “罗司令和王军长共同来电,他们的意见已经达成一致,感谢你的建议。他们会很快调整战术,后阶段的战斗指挥就看你的了。”很快就收到了罗卓英和王耀武的联合电文。估计薛岳和吴逸志也是来了一个原文转发,四个字。

    仇战却皱起了眉头。皮球踢到了他这里,而且他又不能传出去。从战役层面上,罗卓英并没有把战役指挥权限给他,只是把战斗指挥的权限给了他,应该说是给死神和阎王的弟兄们。

    “命令:同时转发战区司令部和前敌指挥部。阎王二营集结,随51师一起移动。阎王三营于预备第9师和第19师结合部移动,面向第34师团作战。阎王一营分成三部分,活动于两师的结合部及两翼。

    独立狙击中队作为预备队,于今天晚上机动至泗溪与杨公圩一线待命。配合第26师与105师行动。独立炮兵中队进入西北方向,随第72军行动,同时策应整个战场。炮弹打完了就分散到各师的炮兵中去担负指挥任务。

    死神由分散改为以小组集结。在各师组建精锐突击部队,配合突击部队突袭鬼子阵地。各部务必完成穿插分割作战任务,不能让鬼子收缩抱团突围,不能让鬼子有喘息的机会逼其自乱阵脚。我们才有机可趁……”

第397章:上高会战17() 
毕海航兴奋快速地发送命令。围师必阙四个字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其含义,但仇战下达的作战命令中所包含的意思他很清楚。简单的几个命令,却在布置着一局大棋。

    在这种情况之下,阎王除了少数的一部分人能从战略层面地使用战术之外,其他人都不能担负指引作战的任务,还不如让他们作为战斗部队参战。

    而死神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完成战场指引的作战任务。他们指挥的突击部队就是战场上的一面旗帜,只要他们指向哪,常规部队就可以在指挥官的指挥下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阎王三个营九个中队,再加上死神六个小组及独立狙击中队,可以组织二十多支突击部队,完全有能力完成仇战布置的作战任务。完成穿插分割作战任务,让鬼子收缩抱团,不让鬼子有喘息的机会。

    此时他们就如同粟原坂五郎所形容的一样,就象一群狼围着鬼子,而且还是一群利爪利齿的狼。可以从鬼子坚固的身体上咬下一块肉的狼群。

    仇战对第三阶段的作战已经想了很久才想出这个方案来。届时战场一定会非常混乱,不要说他无法面面俱到地指挥作战,就算是罗卓英和薛岳也无法进行细致地指挥。

    战时主要依靠的是前线指挥官的战场指挥能力和战场判断能力。主要在师团一级的应变和机动能力。战区、前敌指挥部、军,三级都会在这样的战斗中失去指挥能力。

    如果中基层的指挥官能力越出彩,那么战场就越乱越好!乱这人多的优势就完全呈现出来了。如解放战争的锦州会战就是这样。解放军与国民军在战斗中一片混乱,师、团、营连都不能相互指挥,最后拼的就是中基层指战员的指挥能力,靠的是部队的战斗力。

    不过鬼子可不同于解放战争中的国民军,他们还有能力不让战场混乱,混乱只有在被全部穿插分割之后才会出现。而且鬼子会尽全力不让战场混乱的,谁都清楚混乱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硬伤,他们可伤不起。

    这场战役的后期实际上是乱与不乱的较量。仇战是在尽全力让战场混乱起来。而鬼子会尽量不让战场混乱。谁成功了,谁就在战斗中得到优势。

    下午,除了上高外围的激战之外。鬼子在忙于调兵遣将,国民军更在调兵遣将,为第三阶段作战做最后的准备。

    仇战只需要盯住鬼子的第33师团就可以了,相对大贺茂要盯着那么多的国民军部队来说,他要简单得多。

    一直到晚上,鬼子第33师团仍然没有出动,仅仅一些前锋部队在城外做战前准备工作。很沉稳,让人感觉到他们仅仅是一种佯动而已。

    3月24日凌晨。战况愈演愈烈,鬼子独立混成第20旅团居然趁夜在泗溪之敌的接应之下渡过锦江,只留下部队兵力于锦江南岸依地形之利与第51师对峙。主力并于第34师团向上高外围进攻。

    斜交阵地的优势明显地显露出来了。从杨公圩开始,第33师团不断地留在防守部队。然后在泗溪及58师主阵地留下大量的兵力。

    加上连日来的伤亡已经显得进攻兵力不足。不得不抽调独立混成旅团的残兵败将来加强对上高外围阵地的攻击。

    凌晨鬼子对第58师主阵地的进攻失败,接着对上高城正面的第57师部队进攻再一次失利。随着鬼子独立混成第20旅团加入战场。

    鬼子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对第57师、58师和两师西北地区的结合部进攻猛攻。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主攻两师的结合部,对于鬼子来说结合部是防线上的弱点,也是最容易突破的。

    在鬼子强大的攻势之下几度失守,双被两师给夺回来。位于宜丰的新编第15师以一部向战场移动。当初把新编第15师摆在宜丰荷舍地区就有这个方面的考虑,一旦鬼子转向西北,他们马上就可以向战场增援。

    午后彻底地把鬼子控制在上高城外围阵地前。鬼子最后的爆发力已经全部用尽。就算他们再打几天也不可能有什么建树。

    而整个战场上的局势对于他们来说越来越不利。国民军已经对他们发起了全线攻击。第26师和51师对锦江北岸发起猛烈攻势。

    第105师和江西保安部队也对高安地区发起猛攻。并节节取得胜利,不停地向高安推进。高安对于他们来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进取无望,大贺茂必须要为退路做好筹谋。前沿部队已经与国民军成胶着之势,国民军好象知道他要准备撤退,一直没有停止过逆袭战斗。要想把部队撤下来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33师团终于再一次出来。以215和214两个联队为两翼,以师团部及特种部队(担负非步兵作战任务的单位)为中路倾巢出动。

    第107师看这架势根本就不敢阻击。随即向高安方向撤退。控制于奉新与高安之间,保持着战略位置上。

    第33师团一路高歌猛进,下午时分就已经赶到了村前街。国民军重兵都摆在了鬼子第34师团的正面。村前街至棠浦一线的防御形同虚设。

    傍晚右翼的215联队就攻至棠浦,随后转道官桥进攻位于泗溪前沿的张言传预备第9师阵地。激战于泗水两翼。已经接近仇战所处的位置,他马上命令路小璐的地藏王小组前去支援。

    第33师团的中路从村前街向杨公圩方向进攻,左翼的第214联队向龙潭方向进攻。意图以一个联队破开国民军泗溪方向的攻势,以中路重新控制杨公圩鬼子第34师团后撤的战略要点,以一个联队控制龙潭这个后撤的战略要点。

    同时把第70军两个师分割于泗溪和杨公圩地区,配合后撤的第34师团全歼两个师,以报会埠伏击之仇。

    只要全歼了这两个师,那么第34师团后撤就没有任何障碍了,最后还顺带干掉中国两个师。本息就全部收回来了。

    预备第9师全力阻击鬼子第215联队。这215联队是伏击鬼子第33师团中后卫部队,还拥有较强的战斗力,双方的战事顿时成为胶着状态。

    鬼子的速度非常快,新编第14师根本就没有来得及阻击。他们马上从棠浦至宜丰之间包抄上来。新编第15师也快速南下。第26师和51师同时开始向锦江南岸发起袭击。

    仇战表情严肃地看着地图,鬼子第33师团有动作有点让他感到意外,但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脑子里内不停地计算着下一步的行动。

    但罗卓英的应对之策是最佳的方案,他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算是第33师团成功地增援进来,对整个合围作战影响并不大,最多就是这仗打得艰苦一点。

    他们的作战计划本就没有打算全歼鬼子第34师团。不就是增加了两千多鬼子吗?以他的作战计划,同样可以进行分割包围作战。仇战也不担心鬼子会一夜之间飞出包围圈,一万多人在战斗脱着状态中不是说脱离战场就脱离战场的。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鬼子从杨公圩方向撤退的线路,以逼鬼子改变撤退线路并把战斗焦点转移。以眼前的战局来看第26师和51师必须要加大牵制力度,最好是第26师攻占杨公圩,由第51师负责南线的防御。

    “向前敌指挥部建议,第26师开始加大渡江作战力度。”仇战对毕海航说道:“提前把战斗重点延伸至袋口。逼鬼子做出应对之势,为我军赢得时间。”毕海航快速地发送电文。

    “命令,阎王二营暂时向26师移动,配合26师做渡江作战准备。”仇战等毕海航发送完毕后接着说道。毕海航只好继续。

    天慢慢地暗下去,各处战斗仍然在继续着。仇战叹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第33师团的中路和右翼肯定无法穿透国民军的防线。只要杨公圩和龙团圩不失,鬼子就仍然在包围圈中。

    第25日凌晨仇战得到了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鬼子的独立混成第20旅团全线后撤,连夜从上高城下撤回高安休整。兵力只剩下两千来人。第34师团向泗溪收缩,但第57和58师一直咬住没有放松。

    坏消息是张言传的预备第9师放弃阵地且战且退向东北方向的土地王庙方向撤退与唐伯寅的第19师靠近。以避免被鬼子分割包围的命运。鬼子第34师团与33师团215联队在泗溪汇合。

    随即,鬼子第33师团215联队和部分34师团部队控制于从泗溪至棠浦的官桥地区,前敌指挥部已经放权给各部队见机行事,他的撤退无可非议。但却让泗溪北部地区大门洞开。

    仇战马上建议前敌指挥部,以新编14师、15师和暂编第9师于官桥地区布置阵地。第26师务必截断鬼子从杨公圩撤退的通道。第105师向龙团圩攻击并占据之。第107师赶赴预备第9师和19师结合部,让第70军完整地布置防御线和封堵包围线。

    这样等于又重新形成了包围圈。而且这个包围圈更为厚实。第34师团从杨家圩撤退的路被堵,那么就会选择从北突围。

第398章:上高会战18() 
当发现向北突围的机会没有了,就只能转道向东部丘陵地区突围,以与还有包围圈外的第33师团另外两支增援部队汇合,直接冲击第70军布置的防线。这样就会陷入机动能力不足的困境。突围的速度受到影响,国民军就有足够的时间蚕食鬼子被包围的部队。

    罗卓英按照仇战的建议,一边组织战斗一边调整部队。国民军又快速地移动起来。只有第72军的两个师放缓了速度,他们还得要等鬼子第34师团向北突围时再补上去,要穿插作战还得要有一定的战略空间,同时减少泗溪鬼子数量,以减轻第51师的作战压力。

    下午第26师在阎王二营的帮助之下成功渡江攻占了杨公圩,并与第70军联成一片,接着第105师攻占龙团圩。两军五个师联成一片,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坚固的保垒,那怕是鬼子第33师团和第34师团夹击,也难以刺穿这道雄厚的防线。

    随即第51师全线压上,泗溪之敌马上加强了锦江沿江防御力量。随之第57和58师又借鬼子调动之机前压。顿时鬼子全部收缩在了泗溪地区,一部开始向官桥移动。

    可惜第72军的两个师马上前压,堵住了鬼子第34师团向北突围的通道。并与第70军的预备第9师阵地联成一片。

    鬼子第34师团和第215联队全部包围在了东西约十公里,南北约五公里的狭小范围内。而其变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慢慢地变成从泗溪至官桥一线的南北姿态,然后再从洒溪和官桥两个方向分成两路向东突破。

    近一万的兵力,还携带着很多重型武器。不管是从哪个方向突围,都不利于兵力展开。反而会让国民军形成更厚的防御。还不如分两路相互配合行动。

    把泗溪地区主力向官桥方向移动,以一部向东杨公圩地区攻击。随后官桥部队向东突破,而进攻上高的部队向泗溪地区收缩,顺势向东突破。两支部队相距四公里的样子,还可相互配合作战。

    外围除了第33师团接应,还有退守高安独立混成第20旅团的增援策应作战。穿透由第70军和第49军组成的防御体系应该没有问题。

    但他们没有想到从后面追上来的第74军和第72军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后果。那才是让他们害怕的攻势。

    此时前敌指挥部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第51师全力渡江进攻泗溪之敌,逼其主力北上,第58师全力攻击泗溪至官桥的通道。第57师继续从上高正面把鬼子逼向泗溪,让鬼子必须在短时间内作出应对。造成其部队的混乱并打乱其突围布置。

    必须在鬼子做好突围准备前破坏他们的突围布置,也就是仇战所说的不能让其收缩兵力完成突围布置。

    第51师在阎王二营的配合之下成功渡江,前锋部队猛烈地冲击鬼子泗溪外围阵地。果然鬼子加快了从上高后撤的速度,沿湘赣公路向杨公圩进攻的鬼子也回快了速度,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战略空间。

    仓促之中,鬼子一部改为向官桥方向移动。随之官桥之敌向北和向东同时进攻。但他们向北进攻的部队马上被阎王一营的部队从官桥分割出去,并被第72军部队包围。官桥之敌甚至不敢前去救援。

    向东进攻的部队前期推进的速度还算可以,但随即发生的事情让他们难以想象。进攻部队突然被截断。被众的国民军层层包围。官桥之敌不敢再轻举妄动。只好再从泗溪抽调部队,这样从泗溪沿湘赣公路撤退的鬼子兵力更加不足。

    整个第34师团顿时陷入惊慌之中。他们想不明白战斗为什么会打成这样。唯一清楚的是位于南昌的粟原坂五郎。他早已向圆部和一郎讲过,中国的狙击部队是一群狼,能在他们坚固的防御体系上咬下一口。更何况是在这种机动的情况之下。

    以最快的速度突破包围圈的突围计划是他提出来的,不仅能确保成功突围,还有可能重创或歼灭第70军部队。前期做得非常成功,但后期仍然为国民军所制。见势不妙他又建议两路配合突围,由外围两支部队接应。

    但随即被国民军强大的攻势所化解。他又把此归结于仇战的指挥。实际上仇战也是冤呀,完全是罗卓英和王耀武的‘阴谋’好不好。只是仇战在前期给出第三阶段作战的几个要点而已。

    乱了,整个战局开始混乱起来。此时粟原坂五郎也有一种无助的感觉。面对一个失控或将要失控的局面,他也无能为力。

    同样,仇战也无能为力了。这样的局面除非在战后推演才能看出每一步做得对不对,眼前是无法进行判断。不过他喜欢这种乱的感觉。因为他的阎王和死神不会乱,只要他们不会乱,那么国民军就不会乱。

    一夜的混乱,明天还会持续。但明天的结果是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就算是上天也不知道。就象战场上的战士无法预测自己能不能在这场战斗中活下来一样。

    3月26日。鬼子放弃了沿湘赣公路向南突围的方案,反而把部队向官桥方向集结。第70军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