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狼骑-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起潜迟疑一下,忐忑不安的说道:“登莱巡抚孙元化有急报,说是孔有德在吴桥反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东江旧事 富贵险中求()
“哪个孔有德?”
崇祯一愣,他真不知道这个孔有德是何许人,这吴桥又是什么地方。
高起潜忙道:“皇上,这孔有德乃皮岛毛帅的旧部,原是矿工,曾为广宁军游击。”他口中的“毛帅”说得是被袁崇焕擅杀的原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的毛文龙。袁崇焕死后,朝廷已经为毛文龙平反,崇祯对其评价也甚高,故高起潜不敢直称其名,而呼之以“毛帅”。
“既是毛帅旧部,如何会反?”
崇祯有些奇怪,东江镇尚在大明手中,这孔有德既是毛帅旧部,尔今应仍在东江镇,怎么跑到吴桥造起反了?心下是越来越糊涂。'
这个问题,高起潜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曹化淳见他说不出来,知道机会来了,忙上前禀道:“皇上,孔有德叛乱一事,奴婢倒是知晓一些,其实孔有德叛乱早有迹象,其乱非于吴桥,而是生于皮岛。”
“非于吴桥,生于皮岛?”
崇祯听后更是纳闷,他知道皮岛是位于鸭绿江口的一座岛,也是毛文龙当年一手打造的抗击东虏的根据地,毛文龙在岛上招抚辽东逃民,袭扰后金,对东虏牵制甚众。若不是袁崇焕擅杀了他,只怕辽事也不会崩坏到这种地步。
想到此处,对袁崇焕不禁更恨。可是曹化淳和高起潜所说的,他却一点也不知道,因此也是更加糊涂,不知道这孔有德和皮岛、和毛文龙到底什么关系,什么叫“非于吴桥,生于皮岛?”因此有些急燥的对曹化淳道:“到底怎么回事?你与朕说清楚。”
“是,是。”
曹化淳应了两声,有些得意的瞥了一眼高起潜,暗道这世上终于有你不知道的事了吧。
其实若不是掌着东厂,东厂又在皮岛有侦探,曹化淳也不知道有关孔有德的事。但既然知道了,皇上又问起来,曹化淳自然乐得一一托出,以此显现自己的本事不比高起潜低。
在那一清嗓子,略整了思路,当下脱口说了起来:“皇上,其实毛帅死前,曾经策反了投降东虏的刘兴祚兄弟,那刘兴祚很早就加入到东虏的阵营,很受老奴努尔哈赤的赏识,老奴将辽东汉人居住的金、复、海,盖四州全部交由刘兴祚管辖。但是老奴在世时,对辽东汉人一直行高压政策,因此李永芳、刘兴祚等汉官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东虏的欺负和排挤,在这种情况下,刘兴祚兄弟便产生了回归我大明的念头。”说到这,停顿了一下,朝崇祯望去。
崇祯正听得入神,见他陡停了下来,忙摆手道:“说下去。”
“是,皇上。”
曹化淳当下又继续说道:“毛帅知道刘兴祚兄弟有意归明后,便亲自策反他二人,最终刘兴祚兄弟成功避开了女真人的监视,逃回了皮岛,自此就在毛帅麾下任职。不过这刘兴祚兄弟素有野心,想取毛帅而代之,却因毛帅威望太重,法下手,结果袁崇焕假冒圣旨杀了毛帅以后,刘兴祚见有机可趁,便帮助袁崇焕压毛帅旧部的反抗,最终得到了袁的赏识。袁崇焕特将皮岛之兵分为东西两协,要毛帅旧部陈继盛与刘兴祚各领一协,后来刘兴祚被调往内地,其弟刘兴治继之。
“己巳事变”,袁崇焕通敌下狱,刘兴祚在内地遇袭身亡,失去后台的刘兴治在岛内的地位岌岌可危,以陈继盛为首的毛帅旧部对其充满了猜忌。刘兴治害怕自己的地位会动摇,便挺而走险,带人发动兵变,袭杀了东协首领陈继盛,企图独霸皮岛。但是朝廷得到陈继盛死讯后,却又派去了总兵黄龙,这一下刘兴治便法独霸皮岛。”
听到这里,崇祯终于知道一件自己知道的事了,点头道:“派黄龙去当东江总兵,朕是知道的。后面呢?”
曹化淳忙又道:“毛帅旧部张焘、沈世魁因陈继盛之死对刘兴治不满,所以又发动兵变袭杀了刘兴治和他所率领的女真亲兵。”
高起潜突然插话道:“曹公公,你说的这一切和孔有德到底有什么关系?”
崇祯也道:“你捡要紧的说,不要兜来兜去。”
“是,皇上。”曹化淳讪讪的看了一眼高起潜,不露声色又道,“据东厂查探得知,在毛帅旧部与刘兴治兄弟的斗争中,孔有德和耿仲明一直是站在刘兴治的阵营里,因此当刘兴治死了以后,孔耿二人受到毛帅旧部的排挤,法再在皮岛立足,因此率部投在登莱巡抚孙元化帐下。孙元化任命孔有德为步兵左营参将,耿仲明则被派往登州要塞。”
“孔耿二人既在登莱任事,何至又要叛乱?”崇祯越发糊涂了,登莱离辽东甚远,隔着大海,这孔有德好端端的在登莱任事,怎么就要反了呢?
“这个奴婢不好猜测。”'
孔有德为什么叛乱,曹化淳也不知道,他只知道有关东江镇诸将的恩怨,其他的了解倒不多。
崇祯又问高起潜,高起潜同样不知,他只知道孔有德率部走到吴桥突然不再前行,反而扯旗造反了。
其实孔有德之所以在吴桥造反与祖大寿被困大凌河城有关。当祖大寿被困消息传来后,朝廷急令登莱出兵支援辽东,孙元化用人失察,派孔有德率军前往。孔有德畏奴甚惧,根本就不愿率部出关和建奴作战,但又不敢违抗命令,所以便行拖延之策,一路磨蹭,想拖到战争结束。然而皇太极在大凌河打得的围困战,自六月底,足足围了三个多月,孔有德没有拖到战争结束,倒是把自己先拖垮了。
当部队走到河北吴桥时,粮食己经吃完了,士卒食入肚,怨声载道。此时的孔有德己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要么去辽东吃饭和建奴作战,要么就地抢劫填饱士兵肚子,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两者之间作出一个选择。
孔有德进退两难,最终,在部将李九成等人的怂恿下,孔有德长叹一声:“大将军(毛文龙)功名卓卓,犹且不免,我辈死固晚矣。时事如此,尚可为耶!”
长叹之后,便高举反旗,纵兵虏掠府县,倒戈杀回山东半岛,连陷临邑、陵县、商河、青城诸城,率兵直趋登州。消息传来,耿仲明欢欣鼓舞,积极准备暗中接应。
登莱巡抚孙化更是被急得没了主意,但他却没有立即上报孔有德造反之事,反而想自己解决,事后再上报朝廷。
然而当孔有德的军队杀向登州的时候,孙元化再次用人失察,派出东江旧将张焘率辽兵出城迎战,与张可大部共同夹击孔有德。没想到张焘与孔有德旧情复发,张焘的兵卒随即被孔有德收编,而失去友军的张可大部被打得大败而逃。
直到这时,孙元化才如梦初醒,知道凭自己的能力法镇压孔有德的辽东兵,连忙派出快马向京师告急。
快马几乎是辽兵兵报同时进的京城,不同的是,一个是往兵部去,一个是往通政司去,所以曹化淳只知道辽兵来了兵报,却不知登莱来了告急的快马。
而高起潜却是两个都知道,但是他却没有将孔有德造反一事看得太重,在他看来,孔有德麾下不过几千辽兵,又是突然起事,那登莱巡抚孙元化太过能,这才使得孔有德连陷府县,只要朝廷择一干将督兵前往,孔有德灰飞烟灭不过是指日间的事。在权衡利弊之后,他选择先进宫报喜,但是当看到曹化淳已经抢先自己一步,皇上对辽东兵报并未太过欣喜后,念头一转,便将孔有德造反一事托了出来——他已经想到一个既可让自己立下大功,又可狠狠捞上一笔的妙策!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今上天降下一桩大富贵于自己,若不取,天诛地灭。
第一百六十章 高起潜监兵讨有德()
“孔有德其部有多少辽兵?”
崇祯有些着急,孔有德在河北吴桥作乱,离京畿可是不远,若是不尽早镇压,后果不堪设想。
高起潜知道皇上担心什么,忙回道:“登莱告急文书上说孔贼其部有精壮者旧辽兵八百,附贼者数千,多是孔贼裹挟的河北地平民。”
一听孔有德才这么点兵马,且是裹挟的平民充军,想必战斗力定然很差,崇祯顿时放下心来,旋又感到愤怒,怒道:“区区八百贼兵作乱,他登莱就要告急,孙元化到底在干什么,他能不能当这个巡抚的!”
见皇上又着急起来,曹化淳忙道:“皇上息怒,孔有德不过跳梁小丑,纵使有辽军旧部响应,其部兵马也不会太多,但若是叫贼兵占了登州,再要剿灭怕就难了。”'
崇祯的鼻息有些粗重,好像生闷气般在那哼了几声,转首突然问高起潜:“你素知兵事,有何良策可平孔贼之乱的?”
高起潜早已有了主意,当下脱口就道:“奴婢以为应当择一干臣督兵前往征剿,调山东的鲁兵、河南平贼的浙兵于青州统一调度,另调登莱本地兵马协助,截断孔贼西出北上道路,迫其困守登莱一地,如此,再择良将精兵攻之,则孔贼必败。”
“嗯。”崇祯赞许的点了点头,又问他道:“你以为何人能督兵前往?”
高起潜却有些为难的说道:“万岁爷,奴婢是内臣”
崇祯知道他是怕担上内臣干政的罪名,也不怪他,挥手不以为然道:“须多虑,这是朕在问你,不算干政,你就大胆说便是。”
“是,皇上。”
得了崇祯肯定,高起潜这才放心说道:“奴婢以为右佥都御史朱大典素有干才,曾于福建抵御“红毛番”侵扰有功,也算是经过阵仗,不比一般朝臣不知兵事,由他督兵前往最是合适不过。”
边上曹化淳一听高起潜的是朱大典,暗哼一声,那朱大典最近和高起潜走得极近,他如何不知道,听说高起潜在宫外的宅子便是这朱大典给送的。现在高起潜向皇上朱大典,还不是投桃报李。
朱大典这人崇祯也是知道的,此人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天启年间在福建任布政司右参政,抵御荷兰红毛鬼入侵有功,其后遇父丧丁忧三年,去年刚刚起复,也算是个能干的臣子。至少,比之东林党那帮官员,这朱大典还是能干事的。
眼下朝中也没有什么合适人选可以出任督臣一职,崇祯想了想,点头同意:“也好,拟旨,着朱大典为山东巡抚,督鲁兵、浙兵于青州,调度兵食后进剿孔有德叛军。”
“遵旨!”
高起潜心下大喜,却一脸忠心请命道:“万岁爷,奴婢愿随朱大人一同督军前去征讨孔贼!”
闻言,崇祯不禁动容,很是感慨的看着高起潜道:“想不到起潜能主动为君父分忧,不避艰难,不畏贼兵,朕心甚慰,好,朕便着你为监军太监,随朱大典同往山东,望起潜能不负朕望,早日将孔贼绞杀!”
“万岁爷放心,奴婢一定不负圣望!”
目的达到,不仅了朱大典,还为自己捞到一个既能立功又能发财的好机会,高起潜喜得已是迫不及待要去找朱大典了,面上却是一脸的忠心,似是能为皇上分忧,乃他梦寐以求之事。
曹化淳见了他一脸虚伪样,有些作恶,扭过头去不再看他。
崇祯自然不会知道这两个奴婢心中都如何想,更不知道高起潜朱大典和请缨出征的真正目的所在,只觉高起潜却是没有辜负自己对他的信任,关键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为自己分忧,倘若外朝臣子都如高起潜这样,国事何至如此不堪。
疲惫的挥了挥手:“朕累了,你们都下去吧。孔贼就交给起潜了,锦州那边,待明日详报过来再议吧。”
“奴婢告退!”'
曹化淳和高起潜双双退下,陆安这边则赶紧问崇祯到哪歇,被辽东兵报和孔贼作乱搞得有些心烦的崇祯已经没有心情再去田妃那,当夜便在乾清宫歇了。
在最终确认金军撤退后,锦州城的城门被缓缓打开,施大勇派员出城割取金军首级,经分辨后,计有汉军首级两千四百六十级,满洲兵首级三千五百七十二级,另有汉军伤兵两百五十二人,满洲伤兵一百七十九人。
明军的损失则为一千四百人左右,敌我伤亡比为四比一,即一个明军换了四个金兵,如此伤亡比喜得丘禾嘉乐不成声。
亲眼看过那些建奴首级后,巡抚衙门和知府衙门一批又一批的报捷快马往京城而去。
随着报捷文书一同进京的还有一个坏消息——祖大寿率大凌河城军民降金。
不过,在军政双方不约而同的默契下,报捷的使者刻意的将祖大寿降金的消息压了下来,一路所经城池,只知锦州大捷,却人知祖大寿降金。
“大捷,大捷,锦州大捷,锦州大捷!斩建奴首级近万!”
天还未大亮,正阳门城门刚打开,便有十几骑飞奔而来,马上骑士挥动着手中的捷报,兴高采烈的叫嚷着。斩下的金军首级在他们嘴中已然变成近万。
“大捷,大捷!锦州大捷,生俘奴贼一百八十多,不日将献俘阙下!”
起初,百姓们还不太相信,待到一批又一批的报捷使者纵马而过后,民间顿时沸腾起来,很多年轻人激动的跟在报捷快马的后面向皇城方向跑去。
整个京城已经轰动。
当第一封捷报送到兵部时,兵部当值的几个官员吓得是目瞪口呆,他们知道锦州打退了建奴的进攻,可是谁也没想到竟然斩首近万,还生俘了一百多建奴。把那捷报拿过来,左看右看,问来问去,还是有点不信,直到第二批、第三批的捷报传来,他们才相信锦州真的打了胜仗,反应过来后,一个侍郎带着两个郎中,几个主事撒腿就往皇城奔去。
宫门口当值的太监见一帮兵部的官员好像被鬼撵似的跑过来,吓了一跳,待看到那捷报后,顿时一个哆嗦,旋即好像被鬼附身似的,飞一般的往大殿奔,边奔还边喊:“皇上,大捷啊,大捷啊!”
正在朝会的官员们听到殿外的叫喊声,一个个都惊得转身朝殿外看去,崇祯更是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以为又是哪里来坏消息了。
大殿之中,却有一人镇定自如的站在那里,既不竖耳去听外面在喊什么,也不转身去看,只在那定定的望着大殿上的崇祯。
第一百六十一章 喜一会 哀一会()
“万岁爷,大捷啊,大捷啊!”
那太监一路从午门奔到大殿,早累得气喘吁吁,可是身上的兴奋劲却是一点也不减,嗓门嚷得极大,唯恐大殿内的皇帝听不到一般。沿途的太监和宫女们见了他这样,不目瞪口呆。
殿外备值的是司礼太监王德化,一听是捷报,顿时露出欢颜,上前从那太监手中接过捷报,草看一眼,便立即奔进了大殿,满脸欢喜的也叫喊大捷起来,那脸上的喜庆模样便是如孩童过年穿新衣一般。
殿内众臣见了王德化这欢喜劲,一个个更是迫不及待想知道何处大捷,又是何样的大捷能叫他王德化堂堂司礼秉笔欢喜得跟个小孩子一样。
王德化过来时,他们纷纷探头朝他手中捷报看,可王德化奔得快,哪里能看到上面写了什么,只能回过身子一齐朝殿上看去。'
“快,快拿来让朕看,快拿来!”
王德化向来稳重,却也欢喜成这样,崇祯知道一定是真的有大捷的消息传来,心头一震:难道是河南的流贼剿灭了?
激动的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已经坐不住了,竟然往殿下奔了过去,他迫不及待要看那捷报
“皇爷,你慢着点。”
殿下侍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