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狼骑-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施将军的确是在和建奴血战,他的脸可以说是建奴炸的,也可以说不是。但这重要吗?
答案显然并不重要。
在临时搭的一处台子上站了片刻,等士兵们自己发现他,纷纷看过来时,施大勇才上前一步,扬声说道:
“弟兄们随我施大勇出战,大家已经知道,此战是为解大凌河数万军民之围,而我们面对的建奴有好几万。所以这次出援,胜负难料,或许你们中的大部分都将见不到你们的爹娘妻儿。因此,本将决定在你们出征前,先将你们的开拨银子发了,大家也好寄回昌平,给家里一个交待。”顿了一顿,又道:“我还是那句话,不管你们中的谁死了,我施大勇只要活着,便一定办好他的身后事,照顾好他的家人。哪怕我死了,我的部下也一定会兑现我的承诺。现在,便请大家把银子领了。不瞒大伙,银子不多,还是上回咱松山军在大凌河跟建奴交战有功,皇上特意开内库拨的赏银,我呢,也就是表个心意,一人二两,你们也别嫌少。没办法,谁让我施大勇穷呢。但话我也可以扔这,只要咱弟兄死不了,回来之后,我施大勇一定叫大家满意!”
说完,把手一扬:“来啊,把箱子打开!”
郭义这边忙领人把箱子一一打开,顿时,露出里面一层层码得好好的银锭,都是五六两一个的,分都不好分。好在事先已经有了安排,叫士兵们两三个一起领,事后再私下兑了。不然,一时间施大勇也没地去换零散银子来。
来当兵的能有几个富家子弟,三千昌平子弟都是穷人家的娃,哪个见过这么多银子了,银箱打开那刻,一个个便都直了眼,最前排的更是两眼放光,喉咙咽个不停。
人皆爱财,可厚非。
施大勇意鄙视子弟们的贪婪模样,微微一笑,喝道:“都别愣着了,各营官长领着,一队队上来拿吧。我施大勇带兵,从来不喝兵血,不扣弟兄们的卖命钱,你们放心大胆拿便是。”
可是话说出去,那帮昌平兵们却是光看着,没人动。
见状,施大勇和身后的部下们都疑惑了:怎么,给银子都不要?
黄安正想上前催促一下,却见人群里出来一个年轻人,冲着台上的施大勇嚷了声:“将军,我们不要银子。”
“为什么?”施大勇一怔。'
那年轻人说道:“你不是说了嘛,咱们此去九死一生,既然凶多吉少,大伙要这银子有什么用?”
“对,也不是能不能回来,要这银子有什么用?”
“总不能带到地下去用吧。”
人群纷纷叫嚷起来,没有人出来领银子。
施大勇有些感动,家乡的这些子弟的高尚品行却是让他出乎意外了,他却不知,这昌平子弟在明末可是真正的一支强军,不过领军的却不是他施大勇,而是带了几百人跟随大军出城赴援的参将左良玉。
心下不忍,拿眼看着那年轻人,和声劝道:“你用不着,可你的亲人能用得着。拿着吧,这是本将的心意,大伙不要嫌少才好。”
那年轻人坚定的摇了摇头:“银子,咱们是不拿的,我等自愿投军,追随将军麾下,乃是敬重将军仁义,愿随将军左右,绝非为了升官发财而来。如果将军非要表下心意,那就请将军答应大伙一件事。”
施大勇毅然点头:“说吧,便是十件,只要我施大勇能做到,便当会为大家办了。”
那年轻人看了看左右同伴后,转身对施大勇大声道:“等我们出城后,将军把银子托人交到咱爹娘手里便行。”
听了这个要求,施大勇不禁动容,毫不犹豫的点头道:“好,本将答应你们,这些银子,一定会转交到你们爹娘手中!”
见施大勇答应了,那年轻人笑了起来,扬臂呼道:“将军答应咱们了,大伙这就随将军出城和建奴痛痛快快的打一仗吧,好叫天下人知道,我们昌平子弟人人都是不怕死的好汉子!”
第九十章 赏包衣 调防区 打便是()
更新时间:2012…11…05
谢谢美钞的诱惑、七季稻对本书的打赏支持,在纵横写书这么久来,二位的出手实在是让骨头惊讶。
汗颜,这几天宝宝感冒拉肚子,昨天晚上还拉了骨头一身,深更半夜忙着喂药,收拾床铺,精力够呛,更新便也少了。想不到还有如此支持的读者,真是鞭策骨头。
“自围大凌河城以来,我大金相继招降西山一台、城南一台;以炮迫降城西南一台、轰塌城东一台,大凌河岸一台出降、城北一台降。各台共俘明军四百余人,除少数几座较为坚固的以外,大小凌河明国堡子现在都已落在我大金手中。”'
汗帐中,额驸达尔汉正将这几日对大凌河附近明军堡垒作战的战果向大汗禀报。
待达尔汉说完后,代善起身特意走到范文程前边,将他拉着走了出来,边走边赞道:“特别要说的是,范先生单骑劝降了一台,不损我大金一兵一卒,又不耗我一发炮,单这本事可比我八旗将校强多了,汗王须得好生赏才行。”
“噢?”
一听范文程单骑便劝降了明人一堡,皇太极不禁喜上眉头:“哈哈,文程哪里是个一介书生,分明就是儒将嘛,只片言几语,便不费吹灰之力得了明人一堡,减少我将士伤亡,二哥不说,本汗也要赏!”
稍顿,索性便道:“文程一人降了那堡子,本汗便将那堡子里的明人都赏于你做包衣吧,回头叫西屋里额驸给造个册,往后这些明人便世世代代都是你范家的包衣。”
一听汗王把一百多明人都赏给自家做包衣,范文程也是喜上心头,慌忙便跪倒在地,激动道:“奴才多谢汗王厚赐!”
皇太极抬手笑道:“先生快起来,咱大金自先汗以来,便是赏罚分明,绝不亏待有功之人。先生有功,本汗自当重赏,否则,何以叫天下英雄来投呢。”
宁完我在一旁也是一脸笑容道:“汗王不吝重赏,天下英雄必感汗王之召,不日我大金人才必将鼎盛,再现盛唐之风指日可待!”
听了宁完我的话,皇太极想起一事,忙看向书房官队伍中的鲍承先,问他道:“老鲍,我大金开科取士办得如何了?”
鲍承先出列奏道:“回汗王,开科取士的事大阿哥正领着人在办,布告已经发下去了,如不出意外,下月便可举行我大金首届科举。”
“好,好,好啊!”
皇太极踌躇满志,欣然说道:“昔年读史时,看到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当时本汗便对此四方英雄来附景象心往不已,恨不得马上也举办我大金国的科举,奈这几年连年征战,这事一时不得做。现在好了,科举一开,便是正式昭示我大金定鼎关外之势,届时叫天下读书人都来考咱大金的科举,关内也好,关外也好,只要是有心来考的,咱大金便都欢迎。满洲也好,蒙古也好,汉人也好,只要愿意考的,便都当准考。总之,这科举之事不亚于大军出征,内内外外都要给本汗打起精神来,老鲍你回头给本汗写封信给豪格,告诉他,科举的事办好了,他豪格便是咱大金国未来的储汗!”
闻言,帐中众人都愣了一下,代善脸上的愕然之色一闪而过,阿济格三兄弟在那听了,脸上几乎同时浮现不满之色,但很快都低下头,谁也没吱声。
两黄旗的人听了皇太极的话,却都是兴奋起来,有几个豪格的嫡系恨不得马上跑出帐,将这好消息快马报给领人回沈阳的大阿哥。
“臣记住了,回头就给大阿哥写信。”鲍承先恭敬的应了,范文程、宁完我等汉官心中都被皇太极的话震了一下,旋即都是高兴起来,汗王公然说要豪格继位,是不是说汗王打算听从劝告,称帝登基了,否则何以这么早就定下储君人选了?
众人各有各的心思,明面上却是和气一片。济尔哈朗干咳一声,豪格继位也好,代善继位也好,多尔衮他们哥几个继位也好,跟他都没关系,反正这汗位轮不到他做。
上前禀道:“汗王,张春那老儿肯定挨不住了,咱们是不是把各旗的防区调一调,尽可能把精锐集中到南面,免得叫张春再冲到大凌河这来。”说完,朝左边的莽古尔泰、阿济格不经心的瞥了一眼。
莽古尔泰心中冷哼一声,没有发作。阿济格脸上阴晴不定,济尔哈朗这话分明就是冲着他镶红旗来的,上次镶红旗叫张春的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兵折将不说,还险些让明军冲过小凌河,酿成大祸,还好莽古尔泰领着正蓝旗堵得及时,不然各旗肯定乱了。
这仗,是镶红旗没打好,但济尔哈朗说这话就不公平了,明军有好几万,镶红旗却只数千人,还被那明军的重甲骑兵牵制了三个牛录,伤亡怠尽,这猛不丁的城内明军大举冲出城,换做他正蓝旗也顶不住。现在倒好,当着自己面给汗王那上眼药,你济尔哈朗安的什么心思?'
多尔衮和多驿心下也是不满,不明白济尔哈朗好端端的干嘛提各旗调防的事。
皇太极却一点也不担心的笑了起来,挥挥手对众人道:“张春一介老朽,怕他什么?他手下的四万大军能打的能有几个?咱们大金倾国之兵而来,难道还怕了他?不是本汗托大,而是本汗有信心,这次一定要把明国打疼,叫他孙承宗再也不敢往大凌河派一兵一卒!”
代善附声道:“各旗防区早就划下来,冷格里当城北迤西,达尔哈当城北迤东,阿巴泰在其后;觉罗色勒当城正南,莽古尔泰、德格类在其后;篇古当城南迤西,济尔哈朗在其后;武纳格当城南迤东,喀克笃礼当城东迤北,多铎在其后;伊尔登当城东迤南,多尔衮在其后;和硕图当城西迤北,鄂本兑当城正西,叶臣当城西迤南,岳托在其后。诸蒙古贝勒各率所部弥其隙。西屋里额驸率乌真超哈载汉军旗炮跨锦州大道而营,诸将各就分地,咱们养精蓄锐,明军远道而来,又都是关内来的兵马,他们急着解祖大寿的围,咱们却不急,这一个急,一个不急,仗没打,胜负便已分出。他张春真领军出来,大伙按先前汗王的部署打便是,怕他个什么,打便是了。”
话音刚落,便见帐外匆匆进来一摆牙喇亲兵,急急报道:“禀汗王、大贝勒,锦州的明军出城了!”
作者注:皇太极自沈阳出征时,留长子豪格与贝勒萨哈廉镇守,二人于七月底运送军粮至大凌河,后返回沈阳。此处注一下,以免读者不明。一些细节并未多提。只着于主线。
第九十一章 没有先锋 全军压上()
更新时间:2012…11…06
大军出城后,张春即下令辽东总兵吴襄率本部骑兵在左,山海关总兵宋伟率本部骑兵在右,他则领蓟镇、关门大军组成中军,以两千三百辆大车连结成营,如一巨大刺猬般缓缓向前行去。
此仗,部下兵马乃大明援救大凌河最后的力量,若再败,大凌河之围便再不可解。故张春十分小心,不敢冒进,更不敢浪战,严令三军依旗令行,每行一里大军便要停下,以免各营之间接连不到位,使金军有隙可趁。
就这样慢慢行了一上午,大军才抵达离鸡鸣驿不足三里的地方,此地,离锦州十一里,离小凌河八里,离大凌河十七里。
远远看到金军的营帐和旗帜后,中军副将张吉甫求战心切,十几天前他曾与建奴镶红旗交过手,打了个平手,暗道建奴也不过如此,并没有传说的那么可怕。今天大军有备而来,这先锋官论如何不能叫别人抢了。要是他这回能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来,战后,副将转正便是板上钉钉的事。心念至此,情热不止,当即打马来问张春:“大人,前方便是建奴镶红旗,末将愿率本部为大军前锋,一击溃建奴!”'
张春手持千里锐站在战车上一动不动的望着金军防线,张吉甫连问了几声,他都没有回答。直到副将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等人相继赶来请示下一步如何行动时,他方才放下千里镜,看了一眼张吉甫,沉声说道:“此战,没有前锋。”
“没有前锋?”
张吉甫一怔:这没有前锋开路,大军如何继续前进?
张洪谟、杨华征他们也都疑惑不已,如果不派一军上去为大军开路,这仗如何打?
张春没有理会部将们的疑惑,而是直接吩咐道:“我大军便是前锋,前锋便是我大军。传令下去,三军结阵,就这么压上去!”
“就这么压上去?”
众将又是一惊,几万人就这么一股脑全冲上去?万一出点差错,这大军可就要全军覆没了!
张大人到底是读书人,虽说知兵,但毕竟领军时间尚短,初次为帅领了这么多大军,一时没了计较,犯了书生气,这大军交战,哪里能甫一接触便全军压上的?怎么也得试探一下敌人虚实,判明薄弱处才行,这探也不探,便全军压上,简直就是拿四万将士性命做赌!
张洪谟暗暗摇了摇头,出于职责,上前劝道:“大人,是不是留下点人马压阵,要是攻势不顺,也好有个余地?”话说得很是婉转,没敢直接说张春这是在胡闹。
一众将领中,张洪谟与张春关系最近,先前在关内时便曾在张春帐下听命过,众人都以为连他都不同意全军压上,想必张大人会重新考虑。
“不必!”
岂料,张春却根本听不进劝告,而是铁了心的要全军压上,环顾众将,斩钉截铁道:“你们不必再劝,本官心意已决,这仗,便是要全部压上去,不留一兵一卒,本官要一鼓作气连破他建奴防线!”
见张春态度如此坚决,张洪谟、张吉甫他们也不敢再劝,毕竟,大军统帅是他张春,不是他们,但谁也没动一下。
见状,张春不由脸色一沉,开口便要催促众将速去准备,不要再在中军耽搁。
这时,刚刚赶来的车营副将满库却硬着头皮又上前劝了:“兵备大人可要慎重,大军作战,非比寻常,要是一个不慎,可是连翻盘余地也没有了。”
“是啊,全军压上太过冒险,还请大人三思!”
满库硬着头皮带头,王之库、薛大湖等刚来的将领忙也纷纷上前劝说,他们与先前的诸将一样,都不愿意这一接战就全军压上的战略,因为实在是太过冒险。
人多胆子便大,有了这么多人劝说,张洪谟、杨华征他们也顺势跟着再劝起来。
见众将都不同意全军压上,张春叹了一口气,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开口反问了一句:“本官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不过本官问你们,我大军与建奴相比,这兵力谁占优?”'
张吉甫想都没想脱口便回:“我大军四万,建奴单八旗就有五六万,还不提那蒙古兵马,加在一起,怕是十万都不止,这兵力,自然是我军处于下风,他建奴占了上风。”
张春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继续问道:“那本官再问你们,我大军和建奴一旗兵力相比,又是谁劣谁优?”
“建奴有八旗,单一旗多的几十牛录,少的十几牛录,仅末将所知,建奴一旗兵马应是数千之众,我大军却有四万,比较起来,自然是我大军占优。”这次回答的却是副将王之库,说完之后,看了看身边同僚。
听了王之库的回答,张春脸色稍稍缓和了起来,欣然道:“那便是了。既然我大军兵力比不上他建奴全部,但却胜他建奴一旗几倍,而建奴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调来抵挡我大军,他们总要分出兵力包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