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狼骑-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三层、厚三层的衣物脱下给这些汉民们,他若真这样做了,恐怕这两万多人谁也别想活着走到辽阳。

    到目前为止,孩子被冻死的倒是没有,只有十几个被冻伤,冻伤的也都是耳朵和手,只要能熬到辽阳,请郎中看看应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为了应对冻伤,大勇已经尽可能的让军队拿出油脂给汉民们,但僧多粥少,这些油脂还要用来食用,统统拿出来防冻,将士们肚里没有油水也不行。天寒地冻的,空着肚子谁也吃不消。

    军中根本没有带茶砖,盐巴也不多,牛羊肉吃得多了根本难以消化,因此不多的油脂成了锦州军上下吸取营养的最好食物。虽说油脂吃多了腻人,但总比没有的好。

    一路下来都是积雪,干柴基本上被前面的队伍用光,沿途的旗人房子也都被拆得精光,想来前面撤退的人也是吃够了冰天雪地的苦。

    这两天不管是军还是民,多是吃的冷食,很难得才会生火煮些热食。士兵还好,油脂摄入和防寒衣食都多,身体又比一般百姓要强壮些,所以没有人冻死,那些汉民们的老弱没有这些条件,被冻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这固然是天灾,但亦可说是**。

    说起来,几千孩子的御寒衣物算是整个撤退队伍最好的了,比锦州军都好,因为出发一天后,大勇见孩子们受不了冻,便下令将军中所携带的貂皮、熊皮全部取出分发给这些孩子们。

    这些貂皮、熊皮,甚至还有虎皮原是准备拿到关内发卖,换来钱粮以维持登州发展的,现在大勇却要拿出来给孩子们御寒。对此,不是没有人埋怨过,因为这些毛皮一旦被用了再拿去卖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但大勇却执意如此,他对部下们说,大明的未来就是孩子们,他们打生打死为的也是孩子们,如果眼睁睁的看着孩子们冻死,他施大勇是万万无法接受的。钱可以少赚一点,粮食也可以少吃一点,但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这些孩子们能够安全撤到辽阳,不然他们拼死拼活的为的什么。

    大勇在军中权威极重,可谓是一言九鼎,他这样说了,自然没有人再有异见,毕竟能忍心看孩子们被冻死的人是少数。虽说明军的将领中多数都吃过人肉,杀起人来可谓是眼都不眨一下,可天性却也是本善之人,只是时事所迫这才变得嗜杀,究根倒底谁也不愿做一个毫无人性的恶魔的。

    皮毛子毕竟少,大部都已经运到辽阳去,剩下的只能勉强保证两三个孩子合盖一件,饶是如此,明军的善心也让汉民们感激涕零,那些孩子们的父母自发的向周围的明军磕头感谢,这让明军上下更有了种暖心之感。

    大勇曾对部将们说,此便谓“军民鱼水情”,当兵的心中有百姓,百姓们自然会支持当兵的。但若是真的有选择,怕那些汉民们是宁死也不会和明军有什么鱼水情的,这倒不怪他们,好好的住在沈阳,虽说是被东虏当奴才看,但毕竟能活下去,现在被明军强迫着离开沈阳,踏上这条不知生死的路,能感谢明军才怪。

    大勇从不否认,他对汉民们是行大恶而施小善。不过他也没有办法,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他也不会让这些汉民们吃这等苦头的。

    等到死去的人被埋在雪中后,大勇才拉转马头向前继续出发。刚走没多久,后面的队伍中就有十几个青壮汉民急不可耐的冲到那些雪坟堆,把刚才才埋下去的死者重新刨出来,然后脱去他们身上的衣物,迫不及待的穿在自己身上。

    这种现象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初始,明军还会对这种剥取死人衣物的行为感到厌恶,但随着被冻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也不再理会这种事。唯一的要求就是这些汉民在剥取衣物后必须重新将人埋下,否则就将他们也剥光丢在冰天雪地。

    这天气被剥光扔在雪地里无疑就是死路一条,汉民青壮们不敢违令,倒是在剥取衣物后自觉将人重新埋下去。

    大勇也听说了这种事,他告诉下面的人,活人毕竟比死人更重要,如果一件衣服能够让一个人活下来,那就绝对不要阻止那些人的作为,相反还要支持他们这样做。但必须严禁汉民青壮们抢夺老人孩子、妇女们的御寒衣物,一旦发现,立斩不赫。

    大勇自己脸上也因严寒而冻伤,那被炮子削去皮肉的半边脸上很是痒痒,有时痒不可忍,但大勇却总是咬紧牙关坚持不去挠,他知道,如果他去挠了,那很可能他会因这个举动而丧命。为了防止自己的冻伤越来越严重,大勇要郭义取了些熊皮做了个类似后世的棉帽子,不管是行军还是休息,这熊皮棉帽总是要戴在头上的,虽然看起来很是怪异,但却是很多效果,至少冻伤被稳定住,没有进一步扩大。

    因为缺少蔬菜,雪盲症开始在士兵当中出现,对此,大勇也没有办法,只能命令将患上雪盲症的士兵们集中安置在马车上,尽量不让他们出来,等到辽阳后再补充蔬菜,休养时间长些,这病自然就好了。

    29日,大勇和曹变蛟会合在浑河、太子河交汇处,于此同时,后方出现一支金军的骑兵,打得旗号是正白旗。

第四百五十六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一)() 
追赶锦州军的是多尔衮。

    丧子之痛让洪太的病情加重,不但已经止住的鼻血再次流出,人也和海兰珠一样多次昏迷,这个突发情况让阿巴泰和阿济格不知所措,不知道是应该留在沈阳还是去追击撤退的明军。他们已经习惯由洪太来发号施令,现在洪太倒下,他们也没了主意,慌成一团,倒真应了群龙无首这句古话来。

    多尔衮倒是提议留下少部分人马看护洪太,其余人马应马上南下追赶明军,他的理由是明军不擅野战,若让明军安全撤进辽阳城,再想留住他们就难了。况且沈阳被明军掳掠一空,若是不能截住明军,那大金来年靠什么补回元气。更何况八旗现在急需一场胜仗向世人证明他们依旧比明军强,否则,那些归化的蒙古人和朝鲜人如何想?一旦他们觉得八旗不再是无敌,那后果可比沈阳沦陷更加严重得多。

    多尔衮的提议是正确的,一直以来,八旗之所以能够威服蒙古和朝鲜人,靠得就是对明军的战无不胜,一旦八旗无敌的神话被明军打破,墙头草的蒙古人和朝鲜人一定会生出异心,那些汉人们也会蠢蠢欲动,真到各族和大金离心离德,那离大金崩塌怕也不远了。

    唯一能挽回沈阳被明军攻占带来不利影响的就是一场对明军的大胜,只有展示八旗依旧威武的肌肉,那些人才不敢轻动。

    八旗尔今还剩多少人,蒙古人又有多少人,朝鲜人又有多少,汉军又有多少?

    阿巴泰和阿济格不是傻瓜,当然知道沈阳失守对八旗的影响,他们也想出兵追赶明军,但摄于洪太这几年的威望,在没有得到洪太明确的吩咐,二人还是不敢擅自出兵的,他们很怕自己落得和阿敏、莽古尔泰一个下场。

    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尸体已经被发现,望着这三位昔日在大金叱诧一时的贝勒兄弟,阿巴泰他们真是胸有万言,却口无一语出。

    论在八旗的身份,阿巴泰和阿济格都是饶余贝勒,比多尔衮这个和硕贝勒要低一等,但二人都是多尔衮的兄长,二人不敢出兵,多尔衮也不敢逼迫他们,况且沈阳的这三千骑兵只有一千是他正白旗的,另外两千可是洪太亲率的两黄旗兵马,没有贝勒们的一致同意,他多尔衮也指挥不动两黄旗的人。不知怎的,多尔衮现在恨不得多绎能马上带着属于他的镶白旗骑兵赶来,有了多绎的支持,他似乎能够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在这里束手无策。

    事情就这么僵着了,洪太倒是醒过两次,但每次醒来的时间都很短,身子虚弱得也基本上说不出什么话来。郎中们忙活了半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将洪太的鼻血止住,但也仅仅如此了。阿济格私下问过郎中洪太的病情到底有多重,郎中不知道是被什么人警告过还是他真的不知道,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个结果来。

    等洪太再一次醒过来时,天色早已经黑了,看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众贝勒大臣们,洪太艰难的说了两件事,一是派人命令尚在长山往沈阳赶的豪格马上赶到汗帐,另一件事情则是命自己最亲信的勇士鳌拜将那枚从蒙古人手中抢来的传国玉玺和自己的天命汗大印随身存放,没有洪太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靠近这两块大印,更不得使用汗王印。

    这两个命令让阿巴泰他们有种很不好的预感,似乎洪太在安排后事的意味,而且洪太对他们这几个兄弟很害怕。

    洪太在说完这两件事后再一次昏迷,帐内帐外气氛为之一紧,哀伤的氛围开始出现在金军之中。

    两黄旗的人已经全部动起来,汗帐四周的戒备也明显比以前严密得多,对两白旗的人也隐隐带有戒意。对此,阿巴泰没有什么想法,若是洪太真的不行要传位给豪格,他这做兄弟的也没什么意见,反正汗位是不可能传给他的。阿济格却是有怨言,却不是对洪太要传位给豪格的怨言,而是对两黄旗的人提防自己感到愤怒。多尔衮却是喜怒不显,对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没有感受到,依如从前一样,除了睡觉,其他的时间都在洪太的帐外,看起来十分的忠心。

    等待豪格赶来的时间中,洪太的病情没有加重也没有好转,人还是和先前一样动不动就昏迷,郎中们已经用光了军中携带的人参,但效果不是太好,这些千年人参并没有让洪太病情好转起来。不过对两黄旗的人而言,没有加重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两黄旗这几年之所以能够压在其余六旗头上,还不是因为他们是洪太亲领,要是洪太不在,新继位的大汗不是两黄旗支持的人选,那两黄旗就将不再有今日的特权。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两黄旗无论如何也要确保汗位的传承必须是出自洪太这一支。这一点已经不是秘密,两黄旗内部的人并不讳言洪太有可能不行。

    屋漏偏逢连绵雨,往福陵查看的人终于回来了,他们带回来一个让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不愿听到的消息——明军刨了他们的祖坟。

    明军不但刨了福陵,抢光陵中所有的陪葬品,还将努尔哈赤和他大福晋叶赫纳拉的尸骸分尸,更在陵中的地宫里留下污秽不堪的黄白之物,除此之外,他们烧毁了福陵地面上的所有建筑物。

    刨人祖坟,这对为人子孙的简直就是奇耻大辱,阿济格和阿巴泰抱头痛哭,这些天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感觉大金的天要塌了一般。

    多尔衮也在痛哭,身为儿子怎能不为自己父亲死后还要被人分尸感到绝望和愤怒。

    贝勒们的哭喊没有人敢阻止。

    终于,不知是洪太自己醒来,还是哭声将他惊醒,逼着不敢说出实情的鳌拜说出了福陵被毁的噩耗后,当即就天眩地转的昏了过去。

    洪太这一昏迷再也没有醒过,至少多尔衮领着他的正白旗1000骑兵冲出大营时,洪太还在昏迷当中。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多尔衮魂落太子河(二)() 
洪太快不行了,不管那些郎中和两黄旗的人如何掩饰,明眼人都知道天命汗撑不了多少日子了。

    多尔衮从来就不是一个傻子,在一众兄弟中,他的能力不敢说是第一,但也是前面几位的,所以他看出现在的局面十分的微妙。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如何打败明军,收拾沈阳的败局,而是谁来继承洪太死后的汗位。

    一直以来,除了两黄旗的铁杆外,支持洪太的就是是汉军旗和两白旗、镶红旗的人。

    正蓝旗的莽古尔泰从来不是洪太的支持者,镶蓝旗的济尔哈朗是个墙头草,谁势大他支持谁。

    代善这个正红旗主虽说表面上好像是洪太的坚定支持者,但当年因为推举汗王发生的龌蹉却也是瞒不了别人的,何况不管是资历还是功绩,代善从来就不比洪太差,所以正红旗内部对由洪太继位不是代善继位有很大的不满。若不是代善强力压住,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

    现在代善死了,多尔衮敢肯定正红旗的人一定不会支持豪格继位,如果非让他们投靠一个人,那这个人一定会是掌着镶红旗的岳托。

    岳托因为和代善的父子关系紧张才变成洪太的铁杆支持者,但这不代表代善死后,他仍会对洪太效忠。如果洪太没有死的话,他也许会压住正红旗向洪太效忠,可若是让他带领两红旗向豪格称臣怕是有些困难了。

    算起来,代善和洪太一死,最有可能竞争汗位的除了两黄旗支持的豪格,就是两红旗支持的岳托,另外一个则是有两白旗支持的多尔衮了。

    从牌面上看,三人各有两旗支持,唯一不同的是豪格占了大义的名份,但这大义也不是不能推翻的,至少直到现在,洪太虽然南面独尊,但汗位继承人却没有说是父死子代。

    八旗王公共推大汗制度可是老汗亲手定下的,只要搬出老汗的遗训来,豪格这大义便没什么份量了。

    正蓝旗那边莽古尔泰也死了,他的胞弟德格类掌管了正蓝旗一半的牛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一旦洪太真的病死,那德格类会支持豪格继位的可能性不大。这倒不是因为德格类会因莽古尔泰之死埋怨洪太,而是德格类从来就不是洪太看重的兄弟,之所以将户部交给他管理,更大的原因只是为了安抚莽古尔泰这一系。

    身为正蓝旗实际的旗主,德格类不可能不为正蓝旗的部众考虑,洪太亲手剥夺了属于他正蓝旗的一半牛录,只要一天这一半牛录不交回他正蓝旗,他就断无道理支持豪格。而要两黄旗的人将到手的牛录部众再还给正蓝旗,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谁的部众多,谁的牛录多,谁就有更大的权力,这在八旗当中从来就不是秘密。两黄旗凭什么能有今天的强势,还不是因为他们不断的从其他旗里夺取牛录部众嘛。

    豪格若是为了拉拢德格类而要两黄旗将正蓝旗的部众还回去,恐怕在没有当上大汗之前就被两黄旗唾弃了。人都是很现实的,他们支持豪格是因为洪太为他们带来了太多的利益,若是要因为支持豪格继位而放弃这些利益,两黄旗的人脑子可没坏,他们宁可支持一个可以继续维持两黄旗特权的汗王,也不会支持一个损害两黄旗利益的汗王。

    谁都想当大汗,豪格想,多尔衮更想,其他人肯定也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在洪太死后当上这个大汗。

    以前八旗就有传闻说当年老汗临死时是要多尔衮做大汗的,可是却被洪太使了诡计抢去了汗位,还逼多尔衮他们兄弟的生母阿巴亥大妃殉葬,这个传闻一直有人在传,到底是真是假却没有人敢下定语。

    从前多尔衮是从来不敢想那汗位有可能是自己的,更不敢想他一直效忠的四哥会是自己的杀母仇人,但洪太这一病,却不能不让他产生些异样的想法。

    牌面上,自己能够胜出的希望其实是不大的,除非两白旗和两黄、两红火拼,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大金尔今不比从前,沈阳这一丢足足将八旗打回到了十年前的局面。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八旗都损失惨重,要是在这个时候发生内讧,那大金可真就要亡了。

    多尔衮不傻,他没有愚蠢到要走这种自取灭亡的路,所以他只能暗自盘算如何才能阻止豪格继位。

    他和阿济格深夜密议,阿济格在思量之后当即便表示愿意支持多尔衮竞争汗位。二人又商议一番后,得出的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