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狼骑-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少宽眼尖,一眼便看出这包里装得肯定是金银之物,估摸着份量怕也不轻。心顿时火热起来,琢磨着如何开口讨要自己应得的好处。事情可是给你施大勇办了,你财大气粗的在林建泰那里充了冤大头,总不会吝啬自己这份中间人的好处吧。
抱着时间太久,邵武的手指都和那包冻得连一块了,手指头舒展不开,又怕会被一下扳断,所以不敢用力,小心翼翼的慢慢松开,这才把包给了蒋万里。
包一离手,邵武立时就帮双手伸向自己的衣领,靠着脖子暖和暖和手,稍稍好些后,才揣在自己的袖中。一阵寒风吹来,下意识就是一个寒颤。
邵武的动作让施大勇再一次暗骂了一声老天,这他娘到底是个什么鬼天气,后世的腊月虽冷,可万万不会冷到这种程度。'
这个天气,农作物哪能得活,农作物活不了,这人吃什么!饿急了,不造反才怪。
也难怪施大勇来到这个时代后,一次又一次咒卖老天,觉得这天冷得太厉害。要知道,在大勇的前世,对明末这十几年的气候有个专用名词——小冰河时期。
小冰河时期全球气温急降,而明朝更是其中的重灾区,在一千年内最冷,在一万年内也可以排到第二位,一百万年内可以排到第七位左右。
如此气候之下,冬天严寒,夏天干旱,没有天灾才怪了。严寒和干旱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冻死旱死,根本没有什么收成。俗话说,三年丰裕一年灾,也就是说三年丰收积累下来的粮食,才能够抗得过一年的灾害。但此刻的大明却是已经连续受灾近十年了,试想可知眼下的大明已经到了何种惨状。
西边、东北、中原处处受灾,气候稍好的江南却因为贸易的繁荣而普遍种植经济作物,很少有种粮食。这在平常时候没有问题,但在连续受灾十年后,却成了大问题,要命的大问题——明朝法从没受灾的江南调运足够的粮食往灾区赈灾,而得不到政府接济的灾民自然就要自己寻找活路,他们能够也唯一能自救的办法便是去抢。
将心彼心,如果施大勇不是穿越到松山守备身上,而是穿越到一灾民身上,看到自己的爹娘、老婆孩子、兄弟姐妹挣扎在垂死的边缘,他也一样会出去抢。如果不抢,他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死去,这种人间惨事谁能承受得住!恐怕到关键时候,就是食人肉也不是不能做的了。
天气越来越冷,粮食越来越少,流民也是越来越多,再加上崇祯重用东林党那帮贪官污吏,便是他再如何勤政也法改变亡国的命运。
个人的力量是法对抗老天爷的,能避免亡国的命运只有一条,那就是找到足够的粮食。
可惜,便是施大勇这个穿越者也不知道从哪去找到挽救整个大明的粮食,他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施将军,你托下官的事情下官都给你办妥了,那将军先前许给下官的那份好处是不是”见施大勇光顾着和他部下说话,裴少宽有些心急,趁着间隙插了句话。他没有明着说要施大勇立即兑现,但脸上那巴巴的样子再明白不过。
邓圮到这会也没搞清楚这个京营的指挥佥事和施大勇是个什么关系,但见他刚才替施大勇说话,想必二人也是相识的。这会却见这位裴指挥开口跟施大勇讨要好处,不由怔了下,旋即有些明白了,敢情这姓裴的是搭线牵桥的中间人,现在事办成便要好处了。
“裴兄放心,少不了你这份。”
施大勇伸手从蒋万里手中接过那小半包金子,然后看也不看便递给了裴少宽,笑了笑:“这里有五十多两金子,裴兄先拿着,等明日我再叫人送剩下的一半给裴兄。”
裴少宽哈了哈手,不迭接过金包,有些不确定里面装得到底是不是金子。
见状,施大勇笑道:“裴兄要是不信,大可打开看看。”
“不用看,不用看,小弟信得过施兄,信得过施兄。”裴少宽哪好意思真打开看。
双方的称呼都变了,兄弟相称起来,十分的亲切。只不过双方都是看在对方还有利用的价值,各怀鬼胎。
不好意思打开看,但裴少宽还是暗暗掂了掂份量,确认不止五十两后才满脸堆笑道:“多谢施兄了!”
“以前的事,施某多有得罪,还请裴兄不要往心里去。往后我锦州军要借重大人的地方还多得是。”施大勇一语双关。
裴少宽会意的点了点头,只要有银子赚,什么恩怨他都能先放下。
站在这里挨冻,有些受不了,事情也办了,还留在这干什么,施大勇既说剩下一半明日送来,那肯定就能送来。再留在这里,未免就有些尴尬了,他施大勇为邓圮出了一万两银子,这血放得未免太过奇怪,肯定是有什么相求之事。自己还是不要留在这,反正和我也没有关系。'
邓裴少宽不好意思的拱了拱手,道:“施兄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吩咐就是,小弟一定责旁怠,责旁怠如果施兄没别的事,那小弟就先回去了,这天寒地冻的,嘿嘿,小弟还真有些受不了。”
“裴兄请回去吧,明日施某会派人过来,届时说不得还有些事情要麻烦裴兄。”
施大勇笑着冲对方欠了欠身子,裴少宽缩了缩脖子,朝四周瞅了一眼,确认没人看到后,这才抬脚就走,很快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裴少宽走后,邓圮突然抱拳冲施大勇作了一辑,心怀感激道:“若不是施兄慷慨解囊,林建泰如何会肯出面替我川军周转,这粮草还好说些,少归少,总饿不死人。可这棉衣要再是不拨,我那手下的兵可就遭大罪了。施兄仁义之举,邓某实在是以回报,要是有什么需要邓某帮忙的,尽管说便是,只要邓某能办到的,上刀山下火海邓某也一定替施兄办成!”
这世上没有天上掉银子的,对方不可能平白故替自己出一万两银子,肯定有求自己。于其要对方主动开口,倒不如自己说出来好了。
邓圮也是个爽快人,所谓得人钱财,替人消灾,人施大勇替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他自然就要相报了。但说实在的,他还真想不到施大勇能求自己什么事。粮食、火药他已经跟林建泰买了,他锦州军又是辽镇来的,装备要比自己的兵好得太多,想来想去,邓圮也想不到自己能够帮施大勇什么。
施大勇的确不是白出这一万两银子的,他是有私心的,原本是想等接收了林建泰的粮食火药后,再来找邓圮,这样隔上几天,感觉上就不是那么的别扭。你想这刚替邓圮出了一万两,后脚便要跟他要东西,换谁都难免心里会不舒服。
但既然邓圮主动提出来了,而且看他这样子,也是心甘情愿要帮忙,施大勇自然也不会再假仁假义下去。
“哎,邓总兵言重了,你我两家同为客军,又处境相同,焉能不相互帮扶一把。”话锋一转,“不过也不瞒邓总兵,我替你出这一万两银子确也是有些私心的,施某想跟你借点东西。”
果然是有求自己,邓圮点了点头,道:“施将军想借什么,但是我邓圮能拿出来的,定会相借将军。”
对方这么爽快,施大勇倒是犹豫了,他要借的东西说来太过犯忌,对方不一定就会答应。但银子已经出了,不管邓圮愿不愿借,他总要是开口的,不然这一万两还真是犒劳川军将士打水漂了。
在邓圮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施大勇迟疑一下后才有些难以启齿道:“我想跟邓大人借些兵。”
“借兵?”闻言,邓圮呆住了,他想不到对方竟然是要跟自己借兵!
蒋万里和邵武也是怔在了那,双双糊涂的看着施大勇:将军借兵做什么?
施大勇见邓圮骨碌碌的盯着自己看,以为对方怀疑自己借兵的目的,忙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我锦州军自京师南下时只七百兵马,先后经沙河、小官屯两战,军中老卒损失极大,不怕大人笑话,我锦州军现在就剩个空架子,而朝廷又迟迟不让我军北归,我又与高公公闹了些不快,万一高公公要派我军攻打叛军,末将担心以我军现状,难以与叛军一战。故而想跟大人借些兵,一来充充门面,二来也能解得一时之危不知大人是否肯相借?”
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不过也得打()
辽镇的锦州参将向四川的重庆总兵借兵,听起来十分的好笑。盖天下能打的兵,除了九边那几家,如辽东、宣大、延绥、固原、宁夏等镇,其他几家都是有名实,那兵将根本拿不出手。便是号称天下强军之首的京营也是烂麻绳串珠子,提都提不起来,就更别说邓圮手下这根本提不上名号的重庆兵了。
川军承平已久,前朝闹出“奢安之乱”时,川军就是烂到家,逢战必败,硬是拿小小的土司之乱奈何,平乱的主力还是赖了人家秦良玉的白杆兵。
所以施大勇向邓圮借兵,这让蒋万里和邵武都是大跌眼境,将军什么不好借,怎么借起川军来了,那帮兵连个土司作乱都平不定,借他们能有什么用。
便是废物得不能再废物的京营兵怕都比川军强些,至少,他们的脚上还能有穿棉靴,而川军中大多数士兵却是穷得连双鞋子都没有,很多人还是穿着草鞋来。武器更是杂七杂八,别的不说,那火铳十根里怕有五根是烧火棍,打不了一响就得炸膛。
就这又穷又不能打的兵,借过来能做什么,什么都派不上,还得先往他们身上贴进一大笔银子!'
也不知将军要借多少人,要是借得多了,好不容易花了大价钱从林建泰那买来的粮食定然又要被分掉一些,这样一来,自家兄弟还是撑不了几天。
到时一断粮,你借得兵再多,还得给人还回去,那可真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你要不还,那帮川兵自个也是有腿的,一见没吃的,哪里还会听你锦州军的差遣,自个都是长脚的,拦都拦不住!
算来算去,这买卖都是不划算得很,蒋万里和邵武忍不住便想劝施大勇不要借兵,可是看到将军正一脸期待的看着人邓总兵,二人这嘴巴便怎么也张不了了。
施大勇不知道这兵其实是不能借的,若他辽镇之内相互借些兵还好说,毕竟都是一镇的,权宜行事也都好说。可他现在要借的是四川兵,与他辽镇根本不相隶属,离着十万八千里,完全是两个指挥系统,这兵如何借得来?就是借了,朝廷又怎么会承认!
到时兵部查起来,川军为何少员这么多,你锦州军又为何多了这么多川兵,你叫施大勇如何跟朝廷解释。好一点,一道圣旨把他训斥一番,兵部一道公文把兵调走。这要不好,恐怕就是中使带着锦衣卫来了。
你施大勇自个犯事不要紧,却连累人家邓圮,这又是何必呢。
你开口借了,看在那一万两银子的份上,邓圮是答应得好,还是不答应得好?
答应了,这事后患太大。不答应,人家刚替自己充了回冤大头,一万两真金白银可不是随便哪个都能拿出来的,那是天大的人情!你邓圮要是说一个不字,恐怕立时就要被人指着后背戳骂忘恩负义了。
施大勇没有想到这么多,他只一心想借兵,想把锦州军重新搭建起来,能在高起潜和祖家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有自保之力。他实在是太缺兵了,锦州带来的老卒还剩两百多人,其余的都是原陈有时的叛军,加在一起也不过一千出点。这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说实在的,要是这时高起潜一道命令调他去攻打莱州李九成,那施大勇恐怕就彻底成了“光杆将军”。
世上没有那么多运气之事,大凌河首战,松山军对阵两千建奴骑兵,打得几近全军覆没时,来了个大贝勒莽古尔泰出于私心下令撤军,这才没让施大勇来到这个时代的第一战就光荣捐躯。
随后的大小凌河、长山会战、锦州保卫战,哪一仗打得不险?几乎就没有一仗是明军以压倒性优势进行的,没有一仗是施大勇在战前就能安若泰山等着大捷的。
那仗仗都是拿命弄险打的!那仗仗都是拿部下们的血肉堆起来的!
要不是命大,施大勇早就死了数回了,那锦州城头的红夷大炮至今想来都叫人后怕得很。要是那炮再打得偏些,被削去的恐怕就不是半边脸这么简单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极度缺医少药,医疗设施极度弱后的时代,被炮子削去半边脸的施大勇都能活下来,不能不说得奇迹。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送他来这个时代的附带主角光环。
一次次整兵上战场,打残回来再重编,再打残再编,到现在为止,原松山军的老卒已经消耗怠尽,军中的主力核心已经从原先的松山老兵向昌平兵过渡。要是这昌平兵再消耗怠尽,那些施大勇看不上眼的叛军怕是就要成为锦州军的中坚力量了。
这不能不说是施大勇的悲哀,更可以说是整个大明的悲哀,因为实在是打不过!打不过啊!
打不过不要紧,只要能打就行!只要能把这仗打下去,只要还有机会,就绝不放弃!
不到输得精光那刻,赌徒是永远不会离开赌桌的!'
有赌未必输!
亲身经历的几场恶战没有让施大勇胆怯,从而改变为大明死战到底的心志,他的想法从来没有变过,至始至终都是那么坚定——为了大明、为了庄烈帝战至最后一刻,直到自己再也呼吸不到大明的空气为止。
为了能打下去,施大勇需要兵,需要那些能手持武器随他为了这个国家卖命的兵。
因此这个时候谁要是能借给施大勇兵,那对施大勇和锦州军而言,绝对是雪中送炭。
赌徒出身的施大勇从来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要是谁肯借他兵,条件是一百兵磕一个头,那他情愿向对方磕上几千几万个头,把头磕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大不了在得到兵后反过脸来咬你一口而已。
兵,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唯一工具;兵,挽救华夏不致陆沉的唯一利器。
只要有兵,施大勇就不惧怕谁;只要有兵,施大勇就敢杀戮任何一个敢挑衅他的人!
第二百七十三章 家中还有一妹妹()
一万两银子借你些兵,这买卖还是划算的,你川军穷得连送礼的银子都凑不出来,眼瞅着军士冻死冻伤,不如借些于我,对你我两家都实惠,至少我是不缺银子的。
施大勇对于成功借到兵还是有些信心的。不过邓圮的反应却不在他的意料之内,直愣愣的站在那,久久的没有开口答复。
通常这个样子只说明一件事——人家不想借,又不知道如何拒绝,只能保持沉默希望你知难而退,这样对双方都好。要是把话说开了,反而有伤脸面。
等了又等,仍是等不到邓圮表态,施大勇一颗心顿入谷底,知道这事看来是没希望了,不由暗叹口气,人家不愿借,他也不能强借。
一万两银子打水漂总不痛快,但能帮那些缺衣少食的川军一把,这心里总归好受些。毕竟都是朝廷的兵马,国家的武装力量,能千里迢迢在这冰天雪地里聚首,也算是缘分。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兵借不到就算了,日后或许能在其他方面拉兄弟一把。'
念及于此,嘴巴一张,便要说既然邓大人为难,那此事就作罢,银子的事也不要放在心上,权作施某对川军弟兄的一番心意。
这正要开口,没想到邓圮却动了,他盯着施大勇的面具看了一眼后,不动声色的问了声:“不知施将军想借多少兵?”
答应了?施大勇一怔,不加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