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三司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让你着急?看,喝醉了吧!”邓三笑道。
杨游又对钟师傅道:“钟师傅,这酒不能混一起,最好是按照出酒的先后顺序做好记录,这先出的酒,有可能品质会好些!”
“小人谨记!采用这蒸煮之法,先出的酒,也该香气会更加浓烈,烈度可能也会高些。”
“今后如果用蜀黍酿造时,那用过的酒糟也可以也该可以在添加一部分!”
杨游对这酒糟的使用,倒是略微知道一点。以前村里有人酿酒,在新料里面就要添加老酒糟,不过添加的比例他却不清楚!
“杨判官说的有理,这反复发酵,也该会增加香气,到时候小人再看加多少旧料合适!不过要添加陈酒糟,怕是还是用发酵池最好!这缸子太小,不易保留香气!
至于用何种酒曲,小人准备先试着用三种不同酒曲分开酿造,看看效果如何!”
杨游一听,他毕竟是行家,一点就通,自己哪里赶得上!看来是找对了人了,这干专业的事,就得找专业的人!
这时,文娘怯怯地走了进来,对着杨游行了礼,然后说道:“请杨判官及各位到堂屋里坐,这烧灶的事就交给奴家吧!”
“文娘,饭煮得如何了?”钟老幺问道。
“快好了!”
“文娘,还是让邓师傅烧一会儿,你还不知道火候,就先跟邓师傅学一学!”杨游道。
钟师傅把杨游领到堂屋休息,走到屋檐下,却看见石云山躺在院子外一颗桃树下睡着了!
“钟师傅,你快去把他叫起来,别着凉了!”
。。。。。。
傍晚,钟老幺家。。
饭桌上菜肴很是丰盛,吃饭的刚好四个人,尽管杨游再三劝说,钟老幺并未让三个女人入席,那几个女人也不好意思入席。。
“哎呀!这酒鄙人怕是最多喝半斤,再多就不行了!”石云山有些不好意思。
“我看你身材高大,以为你很能喝,怎么才喝一口酒就醉倒了?原来还不如我呢!”邓三摇摇头。
几个人谈得十分投机,每个人都喝得脸泛红色。
“杨判官,利用小人已经发酵好的米酒,估计烈酒能酿造两百斤。不知如何定价为好?”钟老幺突然问道。
杨游一听,这做生意,当然最关心的是价格:“鄙人的想法是,先期的价格至少要定在二十贯左右一斗!当然,为了保证酒的品质,这酒出来后,先在地窖放一段时间,估计口感怎么也会好一些。另外再拿出少部分二次蒸馏,看看口感和烈度如何,再确定最终价格!”
二十贯一斗?众人一听,都不禁吓得睁大了双眼!
杨游想,这米酒酿造的白酒,与高粱酒相比,差距实在很大。当然。估计酒曲没有用对也是原因之一,毕竟白酒和米酒根本不同。只有先在地窖存放一段时间再说。
他接着说道:“各位千万别觉得二十贯一斗贵!这先期只能酿造两百斤,还剩下一些半成品,估计不过一百多斤而已!加在一起可能才四百斤左右。这酒太少,当然只有直接供给京城的个高档酒肆!那些人既然能喝十贯一斗的米酒,喝这二十贯一斗的烈酒,可是便宜多了!这一斗至少抵得上五斗米酒!”
众人一听,觉得很有道理。
杨游又说道:“除了直接特供高档酒肆外,这酒还有两个途径可用:一是在京城西市租一间房,卖烈酒,以便让外郡和蕃夷之地的人都知道此烈酒;二是拿出少部分酒送给京城和东都的高官贵族,把名声先打响,为接下来的蜀黍烈酒的销路打下根基!知道的人多了,还怕没人买?反正别人也生产不出来!
我的想法是,今后极品蜀黍烈酒出来后,定价在二十五贯一斗比较合适,最差的,也要在二十贯!唯有如此,我等才能在秘方还未外泄的头几年,把钱赚够!至于这酒名,就叫‘九州第一烧’。”
众人听了杨游的安排和分析,都觉得很有道理。
杨游心想,最好是放他几个月,与今后的高粱酒做好衔接。否则现在把酒卖光了,万一哪位高官找来要酒,如何是好?
至于下一步的扩张和打算,他自己早已经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把趁秘密还没有外泄以前,将此秘方高价卖出!至于这酒,专门在京畿道几附近销售足矣!
…………。。
第二日下午,准丈人家。
东西已经打包完毕。
卢陵、卢庚也都在,正与他父亲讨论着路上的行程安排。
“伯父,一切可都准备好了?”
“都差不多了!我与三郎走后,你要多与大郎交流,有事你二人也好有个照应!”
“小婿谨记,请伯父放心!”
杨游扭头又问卢庚:“三郎,你何时再回京参加科举?”
此时已经不像唐初,进士科早已经超越明经科,成为士子的第一选择!因此那卢庚一直拒绝参加明经科,执意参加进士科考试,今科却落第了。
“鄙人说过,如若今科不第,将回家闭门苦读十年,十年后再参加科举!”卢庚说道,表情很是坚毅。
第四十章 当朝官()
杨游一听,十年后,也该是天宝十五年,那时候安禄山连洛阳都打下来了,不知道那一年有没有科举!
当然,自己的到来,也许会改变这个世界,安史之乱何时发生,倒也不好讲。根据平行世界理论,这是个与自己以前的大唐平行世界,是两个大唐,不存在改变历史的问题!
“鄙人还是希望三郎早日参加科举,十年似乎太久,还是应该只争朝夕!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杨游很是感叹。
“鄙人读书不明,难以及第,肯定是功夫不到!唯有悬梁刺股,才可早登皇榜!”卢庚似乎坚如磐石。
卢圆和卢陵都摇摇头,不说话。他二人不知道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范阳那地方如何?鄙人也很想去看看呢!听说那安将军把范阳经营得很好?”杨游突然问道,他突然想起,这岳丈一家不就是范阳人吗?或许他们能够提供一些真实情况。
“一切都很好,就是胡人很多!安将军手下的军将大部分也是胡人,很能打仗!”卢圆道。
“以前张九龄张相说过那安将军有反相,不知道范阳人对安节度使的看法如何?”
“民间是有人说张相很会相面,说安禄山脑后有反骨!不过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如今范阳人对安将军很有好感!范阳一带的官僚与百姓关系较好,几乎没有官架子!”卢圆倒是很严肃。
杨游一听,看来要解开历史真相,只有自己去实地看了。不过听这卢圆的意思,当地百姓似乎并不讨厌安禄山。
杨游想,也不能全看历史书上讲的。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有时难免遗失真相。
。。。。。。
杨游在卢家吃完午饭,又到钟老幺看酿酒,一到地方,却看见酒已经出了二十几斗,分别装在三个缸子里面。
钟老幺说那里面分别装的是早段、中段、尾段酒,每种酒品质的确有所不同。
“杨判官,蜀黍已经煮了二百斤。几日后小人就准备分作三份,开始试不同酒曲的发酵效果。估计半个月后也能看出个大概来!”
杨游一看,这钟老幺办事果然快捷,思路也很清晰。他又下到地窖把进度看了看,只见面积却比他想象的还要大。工程已经接近完工,那地窖每隔几米预留了柱子,这个地窖存放万斤酒也无问题!,
上来后,杨游把钟老幺和石云山二人叫到一起说道:“我几日后要到蓝田县查办一起大案,估计要去十余日。你等按照计划办理就是,如有紧急事情,可以找颜县尉或者苏县尉!”
。。。。。。
次日早。
长安城东延兴门外,十里长亭处。
杨游、卢陵、四娘与卢圆及卢庚以及卢娘子告别!
“离城已经十里,你等请回,多多保重!”
“伯父、伯母、三郎,祝一路顺风!”杨游道。
几人点点头,卢娘子扭头上了马车,其余人拍马前行。
不一会儿,只望见车马卷起的尘埃滚滚,一行人已经背影模糊!
此一去,却要天各一方,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真是世事无常!杨游充满了感叹。好在婚事也好办,万一不行,有卢陵在。所谓父母不在,长兄为父,他也可以代办!
这时,一骑快马自远处飞奔而来,在杨游、卢陵、四娘等人跟前停了下来!
主人一看,来人竟然是卢圆最好的朋友颜真卿!
“哎!鄙人还是来迟了一步!”他有些懊恼!
卢陵道:“颜县尉事务繁忙,何必计较,今后有的是机会见面!”
颜真卿有些黯然神伤:“我等宦游天下,一朝相隔万里!今日未能与卢公见上一面,也不知今生何日才能相见!”
杨游看他面色悲伤,急忙说道:“颜县尉何故悲伤?兴许几年后伯父又回来了!”
颜真卿摇摇头:“也许吧!我与卢公相识十几年,相见的日子也不过屈指可数的三四十日而已!”
杨游一听,当官的都是四处漂泊,这也难免。除非是你二人都当上常参官,每日在京城上朝,就基本上可以天天见面了!
行人早已远去,杨游说道:“颜县尉,走吧!”
四人骑马回城,没走几步,颜真卿道:“哎呀!我差点忘记了!鄙人要先恭喜杨郎,今日都省传来消息,杨郎已放了大理评事实职!仍旧兼任原来的各使职!
此职为从八品下阶,与我这京县尉官阶一样高呢!杨判官初任官就做到大理评事,这在本朝可是非常罕见!此职不轻易授予初任官,一般是第二任或者第三任官才可得!”
杨游一听,自己这大理评事不知道只是挂名而已,还是有具体职事。囨无论如何,可是对自己来说,可是有极大的意义,因为这是朝官!
所以他很是惊喜:“真的?”
“哪还有假!都省已经上报中书门下,就等李相和皇帝审批了。不过这些小事,一般李相和高将军二人就自决了,大事高将军才向圣上禀报!”
旁边卢陵和四娘也都很高兴。
卢陵道:“恭喜郎君升职,这大理评事可是下层官员当中的要职,此职仅仅次于监察御史,普通人可是极难得到!”
杨游谦逊道:“只是侥幸而已!倒是多亏了杨公和高将军帮忙!午时已过,走,我等找个地方喝几杯。。。。。。”
……………。。
第二日,杨游刚到办事房,有胥吏就进来禀报:“启禀杨判官,左藏署令杜义求见!”
“请进!”然后他赶紧招呼萧南与赵荃二人准备上茶。
“杨判官,听闻杨判官已得大理评事实职,鄙人先恭喜判官!”左藏署令杜义满脸堆笑道。
那萧南、赵荃二人一听,也过来不断恭喜上司。
“同喜!不过吏部还没有下告身呢,万一有变化也说不准!”杨游急忙说道。
“还不是一两天的事儿!不过鄙人今日来,却是请杨判官去输货场检查收纳物资!这是去年应该缴纳的最后一批庸调物,山南道巴川郡送来的!”
“输货场在春明门外灞水桥,有些远,现在去吗?”
第四十一章 纳租调()
“当然,这次是山南道巴川郡送来的庸调,主要是钱、布、绢、棉等!那粮食归司农寺,与我等无关!”
“那好,我等即刻出发!带几个人去合适?”
“你我二人各带两名胥吏就行,这具体事务还是由他们办!你我监督就可以了!”
于是杨游带着萧南、赵荃二人,与杜义一道,出了皇城,直奔城东春明门。
出了京城,不一刻就到灞水桥输货场。杨游一看,这个货场怕是有上万平方米,规模惊人。
全国所有的送往长安的租庸调,除了归司农寺管理的粮食、草料外,全部要送到长安城东春明门外灞水桥输货场。由太府出纳使、御史台、太府寺派人监督收纳。
检查完数量、质量,分装好以后,送完皇城太府寺左藏库收藏保管。
按照以前规矩,必须有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参加监督验收,那时太府出纳使是由侍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兼任的。
如今太府出纳使由杨慎矜兼任,他本人就是御史中丞。而且出纳使判官杨游也带着检校监察御史衔,所以无需另外派人监督,一切都由杨游做主。
刚到货场门口,就看见一位四十岁左右的青衣官员满脸堆笑,在门口抱拳相迎:“卑职铜梁县尉段邦达,参见二位上差!”
“哎!段县尉说错了,杨判官是上差,鄙人可不是!”杜义摆手道。
“杜署令是皇城官员,在卑职看来,也是上差!”
杨游看他二人似乎很熟!
这时杜义笑着扭头介绍道:“杨判官,鄙人介绍一下,这位是铜梁县段县尉!他曾经当过多年的太府寺胥吏,去年流外入流,当了这铜梁县尉!
段县尉,这位是太府寺出纳使检校监察御史杨判官,他还兼着京畿道采访使推官、大理评事等职!这可是大唐后起之秀!”
“参见杨判官!卑职读书不明,学识浅薄,所以未能科举及第,只得入了吏途!今后怕是辈子当县尉了!不比二位上差,将来必定前途远大!”段县尉施礼道。
“也不一定,虽然说流外入流者升迁难度很大,不过也有当上高职的!当然郎官、侍郎等清要职,由于法令所限,段县尉是没有指望了!”杜义点点头。
当时人们一把流外入流者当胥吏看待,尽管他们已经当“官”,所以这部分人很难有前途!
“几位快屋里请!”段县尉把二人一行请进屋内。
两名杂役帮着倒茶,还有人把账册递给段县尉,让他查看。
只听段县尉道:“本来按照国家法令,本郡租调所有货物应该于正月三十日前将送到京城,验收完毕。
不过由于本郡昨年水灾,租调征收延迟,朝廷特许延迟至三月末上交。今日离三月末倒只有几天了!还请杨判官将鄙郡之物妥妥验收,以防误期!”
“这次路途可还顺利?”杜义问道。
“还好!此次全走旱路。虽然路途更加艰辛,不过却无翻船之忧!如果翻船,货物全损,鄙人就只有跳江了,哪里有钱赔得起这些货物!”
杨游也知道,这运送租调的人,都是太守从本郡州县官员中临时抽调。谁被抽到,就要万分小心。路途货物如果有丢失,损坏,是由押送人赔偿。
如果赔偿不起,那就坐牢,流放。家小可能也要被没入官府为奴。当然,这押送人可以附加征收运费,有一些利益可得。
聊了一会儿,段县尉把租调的账册递给杜义、杨游。杨游一看,无非是绢、麻、棉等物,不过品种很多,达十几种。
看完账册,接着就是要到现场评定等级,凡是有污损、水渍以及残次品等,都要折数。
杨游在货场四处转悠,看见每个县的货物都贴有标记。石镜县、铜梁县等等。
那段县尉与杜义关系好,却不认得杨游,他与杜义秘语了几句。杜义趁杨游在四处查看之机,把杨游拉到一边,也跟着说几句,杨游皱着眉头,不置可否。
验货的过程很繁琐,每一匹布或者绢都要仔细看过,判定等级,合格的加印。不合格的要折算,也要加盖注明!棉花也要判定等级。
杨游一看,这人为因素也太大,想让国库增加收入,就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