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相-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家虽然在当地算是排得号地主,但是家风一向节俭,也乐善好施。家中只有通叔、兰姨、阿福三个仆人。
饭后,通叔把刘沛带到了书房,把一本账本递给了刘沛说:“少爷,这是今年秋收的账目。”
刘沛一愣,问道:“通叔,这个你管着就行。往后我要去外地为官,也不能看。”
通叔摇了摇头说:“等少爷去了外地,我就给你写信寄过去。这是家规,每年秋收的帐,您都要过目。”
刘沛看了看通叔,想来,这并不是信不信任,而是规矩问题。行也正好看看自己有多少家产。
翻看了一遍,自家有只有一处房产,便是这刘府。家中现银三千七百五十一两。汇通钱庄存款,五万四千五百两,年息三厘。有米行一家,存粮三千石。柜上存银五千七百六十两。有良田一千亩,平年每亩可产三石米,中田三千亩平年每亩产两石米。荒地两千亩,今年平年,秋收共产九千石。缴纳田税九百石。计收田租九百石。
刘沛心想,这一石米,大概能卖四两银子,也就是每年能收三千六百两。米行每年的利润大概在三千两左右,按十年利润算,米行大概就值三万两,然后是田,良田五十石一亩,中田三十石一亩,荒地十石一亩。如此一算,自己的地大概就值得六十多万两。也就是说,其实自己的家底,大概就是八九十万两上下?
自己原来也是个百万富翁?再看看自家所住的地方,想来,这刘家的家风节俭确实不是虚言。要是换了旁人,怎么着也是大宅院,养上百十号的下人。
第11章 桑基鱼塘()
昨夜晚饭过后,刘沛回来的消息便已经传开,陆续有人前来拜访。幸亏通叔一直在旁边提醒,不然,刘沛还真的措手不及。最后,是知县陈不法送来的请帖。邀请刘沛到全福楼一聚。
刘沛估计,昨日通叔提到,没有来本地乡绅,今天应该都会悉数到场了。幸亏以前的自己也是出了名的用功苦读,平时不怎么出门,认不全这些乡绅倒也不会显得尴尬。
早上起来,用过了早饭。刘沛昨晚想了很久,虽然此去白沙县,凶多吉少,但是万一以后活下来了呢,所以还是要为日后打算。这要仕途畅通无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钱铺路。于是就把通叔叫到自己的书房说:“通叔,我昨夜,我思索了一下,想把那两千亩荒地改造一下。”
刘通一脸的疑惑说:“少爷,咱们家这荒地,是都是碎石滩,比起那盐碱滩都难弄。只因当初老太爷仗义,为了帮助黄家老太爷周转,以每亩十五石的价钱买下那两千亩的荒地。后来黄家挺过去,倒是一直没有提收回那两千亩荒地的事。老太爷大度,便也就不提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沛点了点头,刘家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在三才县是出名的。这每年七千两的收入,一千两捐给了义学,五百两捐给义庄,还有一千五百两是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开设粥棚。遇到荒年还要增加一笔。想来,每年的净利润也只剩下两三千两,饶是如此还能有五万多两的存款,数千亩的田地。不得不说,也是刘家经营有道,持家有方。
不过,对于那两千亩的荒地,刘沛倒也是有想法的,三才县地处南方,雨水比较充足。这与前世的南方地区差不多。碎石滩虽然不能种水稻,但是可以做桑基鱼塘啊。距离三才县数百里之遥的江南县,不就是生产丝绸么。想来地理位置相距不远,应该是可以的。只是这改造费用,自己却是不太清楚。便问道:“通叔,这请一个壮劳力,要多少钱?挖一个一亩的鱼塘,一天便要完工的话要多少个壮劳力?”
刘通一脸疑惑,不知道刘沛问这个做什么,思索了一会答道:“现在过了秋收,徭役要入了冬才摊派下来,一个壮劳力,每天一两银子吧。管三顿饭,五钱银子左右。至于这挖鱼塘,十个壮劳力应该够了。
刘沛一算,也就是挖一亩鱼塘要十两,两千亩就是两万两。工具杂项等应该也要三五千两。至于桑种,鱼苗,禽畜苗的,又要三五千两。头两年估计是难有收成的,每年维持两千亩桑基鱼塘,大概要一万两。也就是,自己的计划,最少要五万两。而且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刘沛主意既定,便说自己在某本古书上看到的方法,打算把荒地改造成桑基鱼塘的想法告诉了刘通。刘通沉吟了片刻说道:“嗯,少爷这想法,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投入颇大,若是失败,咱们的现银恐怕就都没有了。”
刘沛想了想这一下子改造两千亩也是有点冒险,就说:“要不,咱们先弄几百亩试试?”
刘通先是摇了摇头,然后来回踱步,过了一会,打定了主意说:“少爷,我觉得这方法可行。而且,咱们还可以再买两千亩荒地!”
刘沛一愣,这刘通的冒险精神似乎比自己还足啊。就疑惑的问:“通叔,再买两千亩荒地,又要八万两银子啊。四千亩,就要十万两银子的投入。这前后就将近二十万两了。”
刘通笑了笑说:“少爷,刘家的家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前老太爷常说,老刘家不赚昧良心的钱,但是一旦发现商机,就要狠赚。有了更多的银子,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咱们账上满打满算,拢共只能凑七八万两银子,还短十万两。但咱们可以抵押。依照少爷说的,三年后应该有收成,而且这一亩桑基鱼塘的收益,折算之后,最少有八石稻谷!而且不用雇佣那么多的佃农。此举若成,咱们每年就能多收最少四万两银子!这个风险值得冒。顶不济,也就赔二十万两,咱们四分之一的家当。成了,咱们的家当,三年后,就能翻一番!”
难怪昨天跟兰姨闲聊的时候,兰姨说:“别看你通叔这样,年轻的时候可是个商业奇才,只因当年不忘老太爷的恩惠,一直不肯自己出去闯。不然你以为老太爷和你爹这样,每年哗啦啦的花银子做好事,咱们刘家的家产还每年都有增加是为啥?”
既然刘通有心,刘沛下定了决心道:“好,通叔,就照你说的办。明日你带我去汇通钱庄,咱们去做抵押,拿个十万两!”
刘通点了点头说:“少爷,到时候,你只要去就行,我来谈。”然后露出狡黠的笑容。刘沛知道,刘通这笑容并不是有什么阴谋要对自己,而是为又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而笑。
“还有两件事,通叔。”见距离晌午赴约还有时间,刘沛继续说道:“这第一件事,我想,此次我去赴任知县,就不带阿福了。就让阿福进县读书吧。若是可以,就让他日后随你,学学做买卖,若是他想考取功名,那也随他吧。”
刘通没有说什么,当年自己也只是一个弃儿,老太爷把自己捡回来,也是着力培养。虽然,不能说亲如骨肉,但在这世道,已然算是大恩大德了。此刻刘沛提出这样的要求,自然也是符合刘家人一向的家风。点了点头说:“嗯,就按少爷的安排吧。”
这第二件事,说完,刘沛拿出一张文书递给刘通说:“通叔,阿福还小不懂事,兰姨呢,自母亲故去后,身体也不怎么好了,您和我父亲名为主仆,却情同手足。”见刘通接过文书,仔细的看了起来。刘沛没有继续说。
片刻,刘通的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刘沛。刘沛也没有回避,而是淡淡地说道:“通叔,你可知,我此次前去赴任的地方是哪里?”
刘通似乎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哪里?”
刘沛苦笑一声说道:“白沙县!”
刘通听到这三个字,差点就坐倒在地。说起白沙县,大梁人有一句顺口溜,白沙的士兵,悍勇的没边。白沙的金子,挖起来没完。白沙的知府,一上任就没命!刘通勉强的稳住身形,用近似哀求的目光说道:“少爷,要不,咱们就辞官吧。虽说出一品大员,一直刘家历代的追求,但是。”
刘沛摇了摇头说:“通叔,这白沙纵然是龙潭虎穴,我也有信心能闯得过去。立这份遗嘱,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我相信你,我若是不在了,刘家的家业必然会引来别人的垂涎,倒是说不定会落在什么人手里。倒不如分予你们三人,因为你们是我在这世界仅有的亲人了。我也相信,你们会继续刘家的传统,取财有道,乐善好施的。”
刘通没有在说话,而是站在原地。只是再次说道:“少爷,您要是回不来了,这”
刘沛此时自然也是心中凄苦,不过,脸上确实笑着说:“通叔,放心,我可是当今皇上御口亲封,大梁开国以来第一位翰林知县。不会有事的。此事我只说与你知,明日我便去县衙做个公正。以防万一,我一共写了三份,一份我会放在这帐房的暗格中,一份我会存放在汇通钱庄,一份则放在县衙。按照大梁律法,只要有两份就可以了。你可千万要记住了。”
看了看时间,依然接近晌午,刘沛便说:“通叔,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去赴约了。”说完,起身,只留下刘通一人在书房。
良久,刘通叹息了一句说:“刘家世代行善,不曾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但愿老天有眼,保佑少爷平平安安。”
第12章 刘通的手段()
昨日的酒席,一直持续到了傍晚。虽然许多的乡绅别说现在的刘沛不认识,原来的刘沛也不认识。但是在昨天,却都以刘沛的世叔世伯自居了。原因无他,只因刘沛金榜提名了。还是钦点翰林。在大梁,有这个起步,只要不是倒霉透了,混到告老还乡,起码也是一位三品大员。若是顺风顺水,入阁也不无可能。这样的潜力股,谁不想巴结。连知县陈不法,也是一口一个老弟的叫着。
早上醒来,刘沛只觉得头痛欲裂。尽管自己经过现代酒精的锻炼,来到古代,便算是千杯不醉了。但也顶不住昨天的折腾。主要是昨天,那几坛三十年的女儿红。着实后劲十足。以至于刘沛在醒来的一刹那,还以为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个梦,并没有穿越。
揉了揉太阳穴,刘沛清醒了过来,此时阿福早已端来一盆清水过来说:“少爷,你醒啦,先梳洗,然后用早饭吧。”
刘沛点了点头,接过刘福递给自己的毛巾,擦了擦脸说:“阿福,昨天我和通叔商量了,明年开春,就送你去县学,读书识字。”
刘福并没有刘沛意料中的兴奋,而是疑惑道:“我若是去上学了,谁陪少爷去赴任啊?”
刘沛一笑,心想,就冲刘福这个问题,自己的决定是没错。如此秉性善良的人,一直跟着自己做个仆人,恐怕自己也是良心不安。就说:“我自己去就可以了。通叔年纪也越来越大了,这往后,家里的产业,交给别人打理我也不放心。让你去上学,也是为了想给通叔找个帮手。当然,倘若你有志于功名,也可以的。”
刘福摇了摇头说:“我才不去考那功名,那贡院,陪少爷去过一次就够了。那隔间看着我就害怕,还不如茅房大呢。”说完,似乎感觉自己说错了什么,就呵呵的笑了起来
刘沛也乐了,就说:“你以为那茅房你想进就能进呢?罢了,考不考去功名以后再说。不过你要去上学。”
刘福愣了愣说:“少爷,其实跟着您我就很满足了。我不一定要读书识字,学那什么大道理。把少爷伺候好了,三餐温饱,有瓦遮头阿福就知足了。”
刘沛问道:“难道,你就没想过要做出什么事业?”
刘福摇了摇头说:“小的时候,想过当个威武的大将军,就像说书先生说的那些大英雄一般。后来,第一次跟少爷去粥棚施粥,看到许多人身上,连衣服都没有,饭也吃不饱。阿福就觉得自己过得日子很好了。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被老爷带回家中。那以后,我就觉得,一辈子呆在刘家,就挺好。”
刘沛不由得愣住了。似乎,自己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其实就算自己前世负债累累,却还是能弄来几瓶酒一包烟。比起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来说,自己确实幸运。想到此处,刘沛不再说话。
用过早饭,刘沛就跟着刘通去了汇通钱庄。汇通钱庄,大梁最大的钱庄。分号遍布天下。钱无数,就是汇通钱庄的老板。据说,钱无数的豪宅里,一个地上宫殿,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黄金打造的。
两人刚进到到汇通钱庄,坐堂的就热情的迎了上来。此时的刘沛,可以说是三才县的名人,恐怕是没有人不认识。坐堂说道:“翰林大人大驾光临,来,赶紧入里间。那个,小七,赶紧通知掌柜的。”
一入内堂,刘沛便不由惊叹,想不到这里居然如此金碧辉煌,给人的感觉就是,放心,我比你有钱,你的钱放我这里没问题。
刚落座,茶便上来了。刘沛感觉口渴,便端起茶碗喝茶。刘通却是一动不动,似乎在等着什么。果然,一位微胖的中年人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刘通面前,把刘通的茶水泼在地上说:“刘通,还记得我说过,你下次来,茶都不给你喝一口么?”
刘通笑了笑说:“钱小样,我也没喝你的茶啊。”
听到这里,刘沛不好意思的放下了茶碗说:“不好意思,钱掌柜,我不知道我不能喝你的茶。”
却见钱小乐在转头的瞬间,脸上表情马上变成了和蔼可亲的说:“那里那里,翰林大人喝我的茶那是给我面子。那个,小二,赶紧的,把我珍藏雨前龙井拿出来给翰林大人品尝一下。”
刘通淡淡的说:“这还差不多,我们家少爷可是你的贵客。”
听到刘通说话,钱小样又转过头面向刘通,脸上的表情瞬间变成了怒不可遏的道:“这个王八蛋,你还敢来呢?上次你坑我一把,要不是看在刘老太爷的份上,我早就请人把你宰了。”
刘通依然淡淡的说:“我哪坑你了,找你借十万两,一个月,给你换了三千两利息,你赚大了吧。”
刘沛见两人似乎还有一段时间要吵,就识趣的坐到一边说,品尝起了刚换上来的雨前龙井。前世自己不怎么喝茶。但穿越之后基本就每天都喝茶了。尝了一口,发现这茶居然尝不出什么苦味,片刻之后,确实感觉微微的甘甜,不由的叹道:“好茶!”
没曾想,听到这话钱小样居然转向自己,表情无障碍的切换后笑道:“翰林大人若是喜欢,我这还有两斤,就都给您带回去吧。”
刘沛摇了摇头说:“钱掌柜,这怎么好意思。不行。”
钱小样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叫到:“小二,赶紧把握那罐雨前龙井送到翰林大人府上。”然后对刘沛说:“翰林大人,你可千万要给我这个面子,不然,我就不活了。”
刘沛一愣,正不知道说什么,刘通冷笑道:“上回你也说上吊,也不见你上吊啊。”
钱小样有转过头,表情依旧瞬间切换说:“十年前,你小子居然敢拿一泡屎装在盒子里,骗我说是田契,找我借了十万两。你有没有想过若是你不还,我就真的要上吊了。”
刘沛一愣,这。通叔居然有如此流氓手段?
刘通也不答话,又拿出一个盒子说:“这次,我还找你借钱。还是十万两,年息一分,三年后还。抵押物,还是一个盒子,还是那句话,你不能打开,你借还是不借。”
钱小样似乎受了什么刺激,停止了怒骂。看了看刘通,又看了看那个盒子,最后看了看刘沛。冷冷的说:“你想做什么?”
刘通答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