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唯我独相-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徒光想了想问道:“西陵道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断粮几天了?”
侍从答道:“回大人,还没有断粮。”
司徒光疑惑的看着侍从问道:“还没有断粮?”
侍从点头说:“是的,那白沙知县刘沛不知道那里弄来的粮食,先是平价出售,待到灾情公告发出后,便改为定量发放了。已经快十天了。”
司徒光冷笑道:“没想到这刘沛倒也是舍得。既然如此,那就多等几天吧。”
侍从有些不解的问道:“大人,这恐怕不好若是真断了粮,激起民变了”
“激起民变又如何?又不是本官的错。下去吧。”司徒光不耐烦的说道。此番前来,虽然楚青云叮嘱过,一定要尽快处理。司徒光嘴上答应,但是心中自然是不这么想的。这刘沛居然把自己的叔父司徒明都坑了,怎么能让他好受。你不是督办赈灾么?我就看你有多大的能来,等断了粮,激起民变之后,我在去。定要治你一个办事不力。杀不了你,也要让你革职查办。司徒明冷笑道。
事实上,司徒明刚到了对岸,张清就收到消息了。满以为早上到了,最晚中午也应该过来了。可是站在江边等了两个时辰,对岸的粮船居然纹丝不动。
刘沛有些不解的说:“老张,这钦差既然来了,粮船也准备好了,为什么不过江?”
张清冷笑道:“我刚派人去打听了,这一次来的是司徒光。那小子早就出发了,按日程,三天前就该到了。可是他一路上又吃又拿的,竟然生生的耽误了三天。真是该死的。”
“老张,我还是想不明白,就算是司徒光,这毕竟也是内阁的差事,他不应该如此怠慢啊,我们都快断粮了。”刘沛继续问。
“小刘啊,你还是太嫩了。你以为他为什么现在不过江?还不是因为还没断粮么?”张清说。
“什么?为什么?”刘沛有些焦急的问。
“司徒光这小子,自入仕途以来,办事不见得怎么样,倒是权谋那一套学的十足。这些日子,整个西陵道的百姓都在念你的好,他如今过来,顶多就是混个奉命办事。而你,倒是得了个好名声。但是等到断了粮,这老百姓可不管那么多,谁个饭吃说谁好。到时候,他在来,这好名声便是他的。还可以在给你扣个赈灾不力的罪名。反正他有一万个理由可以不过江,你奈他何?”张清咬着牙说。
听完张清说的话,刘沛气得都快炸了。这司徒光实在是太气人了。完全都不管百姓的生死。居然为了虚名不肯过江。自己虽然是坑了司徒明,不过那也是司徒明自己利欲熏心,加上楚青云看不惯司徒明。这些日子以来,前后贴进去上百万两了,刘沛觉得只要能够让百姓度过洪灾,少死人便是值得的。根本就没想过名声。
张清见刘沛一脸不忿的表情,劝慰道:“小刘,算了。现在天色已经晚了,等明日一早,我便过江去,赔着一张老脸也要请他过江。这名声咱们要不要都罢,总不能让百姓受苦。”
刘沛叹了一口气说:“老张,我陪你一起去吧。我是督办,我也应该去的。而且,司徒光这样做,明显是针对我的。”
张清苦笑,心中自然之道,自己一个按察使,在司徒光这位小相爷面前根本就不算什么。看着眼前的刘培,张清相信,只要有机会,刘沛未来的成就难以估量。起码气量上,刘沛就胜过司徒光了。
过了一会,刘沛说:“老张,我已经派人去收购粮食了,拼着倾家荡产,我也会再凑五万石粮食。如果明日司徒光不肯过江,我们也好有个后手。我就不信,他敢一直不过江。”
第118章 老天爷的意思()
次日清晨,刘沛和张清便早早的过了江。来到了司徒光的住处,被告知司徒光昨日偶感风寒,此事还在休息。
刘沛自然知道,这不过是借口。恐怕不是偶感风寒,而是多喝了几杯。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只好耐着性子的等着。
一直等到了晌午,刘沛感觉腹中饥饿,便对张清说:“老张,咱们先去吃饭吧。我估计人家也不打算多咱们这两双筷子。”
张清微微点头,起身说:“麻烦转告小相爷,我们就先,晚些时候再来拜访。”
一直在旁伺候的仆人点头说:“是,两位两人。”
等刘沛两人走后不久,仆人便把张清的话转告了司徒光。司徒光此时正吃着饭,点头说:“嗯,下午他们还来的话就接着嗔着他们,我不想见他们。”
仆人点头,便下去了。
来到一家饭店,要了个包间,点了菜。张清见刘沛一脸的轻松,就说:“小刘,我怎么看你怪怪的?”
刘沛微微一笑说:“老张,你的烟丝袋呢?”
张清不明就里,把烟丝袋递了过去,刘沛问店家要了几张宣纸,然后拿起烟丝卷了起来。不一会的功夫,卷了约莫五六根之后,刘沛拿过火点了一根。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的吐了个烟圈。这旱烟终究不如香烟,不过,成分倒是有些相似的。原本发沉的脑子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起来。
张清见刘沛这么抽烟,觉得稀奇,便也拿过一根点了起来。抽了一口,赞叹道:“这还真的不错啊。小刘,那你那里学的新花样啊?真带劲。”
刘沛不说话,抽完了一根又抽一根。抽到第三根之后,刘沛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涑了涑口,然后对还在抽烟的张清说:“老张,我生气了。”
张清见刘沛一脸的平淡,但是说“我生气了”四个字的时候,目光中露出一丝寒光。老张自然只有,有的人生气到极点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看着刘沛一脸的平静,张清不由的出了一身冷汗。平时刘沛都是笑脸迎人的,此时的刘沛感觉怎么有点陌生。便说:“小刘啊,你别冲动。实在不行,咱们再商量商量。”
刘沛点头说:“我没冲动啊。”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说:“我这一次来,本来想着就算是买,也要让司徒光把粮食运过江的。这两百万两,本来就是打算给他的。”
张清看着刘沛拍在桌上的银票,不由的吐出了舌头,这刘沛真的是倾尽所有,只求给西陵道的百姓换粮食。便说:“小刘啊,你这又是何必呢?”
“对啊,何必呢?”刘沛点头说:“人家司徒光明显就看不上我嘛,我还巴巴的上赶着给他送钱干嘛?就算是高价买,这两百万两,我也能买二十万石的粮食啊。”
张清以为刘沛真的打算去卖高价粮便说:“小刘,于公,我自然是不会阻止你的。于私,我劝你一句,没有必要为了这个倾家荡产。这些银两留着,日后你会有用的。何必便宜那些奸商。”
“我没说要去买粮商的粮食,我只是说我改主意了,不求司徒光了。本来问我今天来,就想着低声下气的,不过,司徒光不给我这个机会。没关系,我买不动他,我还买不动别人么?”刘沛淡淡的说。
张清瞪大了眼睛看着刘沛说:“你是打算收买下面的人?那也没有用啊,司徒光不发话,谁敢把粮食运过江。”
刘沛冷笑道:“他爱过不过,他不是要名声么。行,我就一把火这新丰江上的粮船全烧了!”
听到刘沛要把粮食全烧了,张清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说:“小刘,你想干嘛?那可是西陵道百姓的救命粮啊。”
刘沛一耸肩膀说:“我没说烧粮食啊,我只是说烧粮船而已。”
张清马上回过味来说:“你的意思是,你打算把那批粮食偷出来,然后把粮船烧了?
刘沛长处一口气,其实刚才那些都只是晦气话。不过,他还是有一个想法的。就在谈话间,一个人推开门进来。
张清一看,居然是新丰江水师提督高洋。刘沛恭敬的起身道:“高大人,您来了?”
高洋点头说:“嗯,刘大人这么急找我,恐怕不只是来叙叙旧吧?说完,拿出了一块皇命旗牌还给刘沛。
刘沛笑着说:“高大人见笑了,下官也是没有办法。只好出此下策请高大人帮个忙。”
张清打量着高洋,这高洋,是军党的铁杆,掌管着新丰江的五万水师。是梁武道手下最得力的水军将领。没想到刘沛居然能够请的动他。
高洋见张清一脸的疑惑,便说:“张大人,别来无恙?”
刘沛知道高洋的意思,便说:“高大人,张大人现在是西陵道的代理都督,而且我信得过他,你可以放心。”
高洋点了点头,早上收到刘沛的时候,也是有些惊讶。虽然蒋大道来过信,让自己在不涉及自身安危的情况下帮助他。但是,还是对刘沛这个七品官多少有些轻视的。
刘沛也不废话,拿出一百万两银票放到高洋面前说:“高大人,下官有一事相求,这些算是酬劳。”
高洋没有接而是说:“如果你是让我把粮船都运到对岸去,我恐怕做不到。”
刘沛点头说:“那是自然,没有司徒光的命令,高大人自然不能这样做。不过,如果有比司徒光的命令更加要紧的事情呢?”
高洋疑惑的看着刘沛,比司徒光更要紧的?楚青云?还是王爷?若是这两个人,自己倒是可以这么做。便说:“你说的是上面的命令?”
刘沛摇头说:“不是,是老天爷的意思。”说完,刘沛手指这天。
高洋苦笑摇头说:“刘大人,你开玩笑啊了。”
刘沛一脸严肃的说:“高大人,你常年在这新丰江上,你应该知道,这个季节,新丰江吹的是什么风?”
高洋不假思索的道:“自然是北风。”
刘沛点头说:“是的,是从此岸吹向彼岸的风。那若是岸边起火了,危及舟船,高大人以为,最稳妥的做法是什么?”
高洋说:“那自然是开船离案,到别处去寻停泊处。”话刚说完,高洋便满意的笑着说:“听蒋大人说,你思维敏捷,今日一见,还真是啊。”
张清在一旁自然也听明白了,刘沛居然能相处这样的招数。虽然这粮船过去了,自己也不敢擅自动里面的粮食,但是,司徒光总能又让粮船开回来吧?到时候,他就只能过江。一旦过了江,激起民变的责任,就有他担着了。
刘沛再一次的把一百万两恭敬的递到高洋面前说:“高大人,若是如此,不知道这份礼物您还能不能收?”
高洋呵呵一笑的说:“你还是留着吧。这个忙我可以帮你。我也是西陵道人,虽然早已经不在西陵道住了。但那毕竟也是我的故土。我要替我的家乡父老谢谢你才是。”
刘沛就抽出十万两说:“那这十万两,就当是我给诸位弟兄的辛苦费吧。”
高洋点头,收好银票之后说:“我看着天气,今晚便可以动手。我这就回去准备。你们也早些过江回去吧。”
第119章 隔岸观火()
晚上,司徒光听说刘沛等人已经回去了,也没有放在心上。反正粮船就在江上,自己不发话,粮船也不敢动。就这么着吧。就这样听着下去喝着酒,好不得意。
刘沛和张清在见过高洋之后,便渡江回到了西陵道。此后便一直守在江边。看着对岸,张清不无担心的说:“小刘啊,这把会不会玩得太大的?”
刘沛倒是无所谓,心中充满了兴奋。想着司徒光知道消息后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就不由的笑着说:“老张,你觉得咱们捅的马蜂窝还少么?大不了就辞官,我回老家做个土财主。”
张清嘿嘿一笑说:“那感情好啊,我就跟着你回去呗,我们家那老张奇谈还有好多没出呢。”
就在此,对岸忽然想起了一点的火光,不一会,便是火光冲天。刘沛微微一笑说:“来了。”
就在司徒光喝得正高兴,抱着一个新买的婢女正玩得欢的时候,门外想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大人,大人。”
司徒光满脸不高兴的说:“什么回事?”
外面的侍从说:“大人,新丰江码头起火了!”
司徒光也顾不得坐在腿上的女人,猛地站了起来,推开门问侍从说:“新丰江码头起火了?高洋是干什么吃的!那么多粮船,要是烧没了,谁负责?”
侍从说:“高大人已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粮船都起锚离岸了,没有被波及”
司徒光一听粮船没有事,便又恢复的平静说:“既然如此,哪有什么好着急的。等灭了火,把粮船驶回码头便是了。”
侍从唯唯诺诺道:“高大人说,今夜的风势太大,粮船顺着风,漂过了江了”
司徒光大喝一声道:“什么!高洋人呢?”
侍从说:“正在偏厅等候。”
司徒光也顾不得满身的酒气,稍微的整理一下衣冠,便来到偏厅。只见高洋跟没事的人一样正在喝茶。司徒明大怒道:“高洋,没有我的命令,你居然敢让粮船过江?”
“小相爷,这码头起火,我下令粮船起锚离岸避火,我不觉又有什么不妥。”高洋淡淡的说。
司徒光手指着高洋说:“高洋,你怎么解释这粮船过江?”
高洋好奇的看着司徒光说:“小相爷,你也是状元出身,这顺风满帆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这起了锚,穿上有没有那么多船工逆风划桨的,自然就飘过对岸去了。”
司徒光喘了几口气,语气变得阴冷起来说:“高洋,我命令你,马上让粮船全部回来这边来。”
高洋此时是一身的戎装,听司徒光这么一说,便站了起来,看着司徒光说:“司徒光,我叫你小相爷,那是给面子楚相。你不是我的靠山,我按内阁的命令办事而已。我的命是王爷的,你真的把我逼急了,我是不介意拿全家的命还你这个小相爷的命的。”
司徒光看着高洋凶恶的眼神,不由的退后了几步,叹了一口气说:“算了,你下去吧。此事我自然会上奏内阁的。”
高清冷笑着说:“小相爷,那你最好写清楚你什么时候到的,到了有做了些什么。你若是想不起来,我可以帮你上奏内阁。我虽然不是楚相的人,但是我也敬重楚相,他可不像你这样,置百姓于水火之中不管,只求自己享乐。”说完,高洋拂袖而去,留下司徒光呆呆的站在了原地。
新丰江南岸,粮船顺利的到了码头。显然,这些舵手都收了高洋的指示,船一离按,便顺风操舵的驶了过来。
刘沛正得意的看着粮船的时候,突然一个官员打扮的人走了过来说:“你们这里说谁是头?”
张清已经带着人马去盘点粮食了,只有刘沛留在岸边,便说:“我是白沙知县,有何贵干?”
官员轻蔑的说:“我是户部郎中孙有才,这一次跟着小相爷前来赈灾的。”
刘沛看着孙有才说:“嗯,孙大人,我知道你是来赈灾的,然后呢?”
孙有才说:“我命令你,马上把你的人都叫下来,然后放我们回对岸。”
刘沛假装听不清说,一脸疑惑的说:“孙大人,你刚才说什么?”
孙有才提高了音量大喊道:“我命令你,马上放我们会对岸,这些粮船里的都是赈灾粮食。”
刘沛点头说:“孙大人,你还知道这是赈灾粮啊?你可知道,这赈灾粮万一天到,要死多少人?激起了民变,算你的?”说完,刘沛指了指周围的人说:“乡亲们,孙大人说,要把这些粮食运回对岸去。”
孙有才看着周围的人,各个都目露凶光。咽了咽口水说:“刘大人,您行个方便,就让我会对岸去吧。不然,小相爷”
刘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