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七十七章 各国纷纭()
1918年十一月十五日,宣布中华民国新篇章的正式打开,冯家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主宰。
同日,中华民国外交部发表通电,宣布这一消息,苏俄、白俄、德国在第一时间发来贺电,随后英法美意葡西荷秘智等国从懵逼状态中醒转过来,也表达了祝贺意愿。
日本是最痛苦的,怎么一睁眼,天就变了,莫名其妙中华民国又成了一个整体,这让他们的大东亚政策如何实施?
不过此时此刻,他们还在为国家统一而奋斗,日本国内现在三足鼎立,死活不相让,就连天皇政府都没有办法。
这个消息传遍了世界,同一时间也让世界各国不禁动容,相机做出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动作。
美国华盛顿,总统威尔逊召集了国务卿大臣,就最新一封电报进行讨论。
“总统阁下!新上任的中华民国政府是一个强势的政府,自南华时期,它们的实力就不逊色于日本,所以才能轻而易举拿下台湾。
尤其是他们的掌权者,冯德麟只是明面上的总统,而中华民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少帅冯庸手里。
英国人的缅甸以及法国人的印度支那这半年的风波,后面都出现了那个南华少帅的影子,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国务卿兰辛面色凝重的说道。
威尔逊似乎明白了,随即问道:“中华民国现在的国策是否摸清楚了,少帅冯庸对我国观感如何?”
“总统阁下,据我们的资料显示,这个少帅冯庸是一个利益主义者,并没有表现出与哪个国家有更深的交往,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德国了,因为在南华时期,他们的军队使用的就是德国武器。”
“那就向中华民国示好,我国一项主张交好它们,根据这个少帅的以往作风,绝不会允许各国在他的地盘上存在租界以及驻军,把我国的驻军全部撤回,同时知会驻华公使,向中华民国提供一笔五千万美元的无息贷款。”
“是!”
威尔逊并不在乎这点钱,相比之下,它更愿意用这点微不足道的利益换来中华民国的友谊,要知道美国现在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但是军事实力还差了不少。
所以,在太平洋这片海域上,美国海军有三个对手,一是日本,二是英国,三是法国。
交好毫无海军基础的中华民国,利用他们强大的陆军牵制英法日,为美国打头阵,这无疑是一个好想法。
英国方面,首相劳尔。乔治正忙着收拾德国呢!毕竟这番大战损伤过多,需要得到一点安慰,但是远东传来的消息打破了他的平静。
他看着桌面上的三封电报发呆,一份是中华民国的外交照会,剩下两封分别是驻华公使朱尔典以及印度总督发来的。
久思之下,劳尔乔治做出了一个决定,“电告朱尔典,远东事宜由他全权处置,如有需要,本土给予支持。”
最不爽的就是法国了,明明知道印度支那的乱局是中华民国造成的,结果还得拍贺电,这多憋屈!
最重要的是,现在上台的居然是暗地里支持印度支那叛乱的南华政府,简直是搞笑。
。。。。。
与之相邻的德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小规模起义不断,苏维埃的热焰并没有熄灭,反而有抬头的趋势。
慕尼黑一处郊外庄园内,德国陆军元帅兴登堡正在接待一位东方客人。
“皇甫先生,贵国需要的东西我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贵国什么时候前来接收?”
“抱歉,兴登堡元帅,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想必贵国也知道,日前协约国内部正在就贵国问题做出研讨。
这个关键时期,如果我国与贵国的交易被发现,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别说帮助贵国了,恐怕自身难保。”
兴登堡暂时沉默了,抿了一口茶,这是那位少帅送给他的礼物,据说是东方难得的茶叶,叫什么大红袍,味道蛮好。
随即说道:“我国现在正处在混乱之际,各种物资急需,特别是粮食。”
“我知道您是什么意思,恕我直言,贵国的问题不在于战争,而在于内部矛盾,就算我国这个时候能够援助大批物资,暂时让贵国平定下来,可这些矛盾如果没处理好的话,始终是个妨碍,就像一颗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的炸弹。”
皇甫冷看着眼前这个双鬓斑白的德国老人,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国家强大而努力,就算是这个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国家,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让他心中很是敬佩。
不禁说道:“我国少帅已经准备好了大批物资,只等时机一到,立刻就能运往贵国,希望贵国再等等,等到协约国做出决定,至少我国会尽量改变贵国的处境。”
“感谢贵国在这个时候伸出援手,我国对贵国的感激之情不甚言表。”
这个时候,他还能说什么呢?全世界都抛弃了德国,那些所谓的盟友更是自身难保,还能指望谁呢?
兴登堡不禁感叹皇帝陛下的睿智,如果不是威廉二世力排众议,偷偷地调用了两亿马克贷款给南华,恐怕今天也不会得到中华民国的大力帮助。
尽管这些物资是南华用来偿还贷款的,可谁都知道,德国马克一文不值,中华民国只需要付出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就足以解决了。
但是它们硬是答应了支援德国价值三亿华元的粮食以及各种物资,这个举措可以说无比仁义。
“元帅阁下,少帅希望贵国能够将一批青年军官送往我国培训,我国承担他们在华的一切花销。”
“这。。。这,贵国少帅实在是太仁义了。”突如其来的大招让兴登堡防不胜防。
不过他不知道,冯庸并不是无私为德国军队留下种子,而是借此培养一批亲华德军军官,为以后的大战略做准备。
毫不怀疑,兴登堡没有拒绝这个慷慨的提议,挑选了一千名德国各大军事学院在校军官,前往福州接受现代化军事教育,要知道南华军的训练水平以及武器,并不逊色于德国。
第四百七十八章 忙碌不停()
自十一月十五日大会开完以后,冯德麟父子就一直未曾停歇,先是将福州的政府机关全部搬迁到京城,随后手不停歇,不断处理各项事务。
要知道,北方各省,除了山西、黑龙江、奉天、吉林四省之外,每个省份都需要进行大改,张作霖、阎锡山早在年初就已经按照南方政府的配备改造自己了,但是北洋麾下,那叫一个糜烂不堪。
这还是经过段祺瑞等人整理过的,留下的算是官员中的极品,但这些极品大多数没达到南方官员的标准。
不是能力不够,因为制度限制,北洋政府种种制度要么学得四不像,要么干脆就是满清遗留,问题颇多,官员按照这种制度来办事,肯定不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报告!”
“我的大总理,又是什么事呀!”冯庸埋藏在诺大一沓文件里的头抬起来一看,无奈地问道。
周世辅也是一脸无奈笑道:“这北方各省的铁路建设方案。”
“啊!我要炸了!”冯庸看了看周世辅,摆了摆手,“我的大总理,以后政务上的事情,你干脆全找我老爹吧!我这只管军事。”
再怎么下去还得了呀!迟早也是被累死的,这都第三天了,天天坐在总统府里,马不停蹄的批文件,不管大小,但是每天放在眼前的文件数量只见多不见少。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清朝早期的皇帝都那么容易早死了,你看雍正皇帝,多勤奋一天哪,可啥福也没享到,皇帝当了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索性他想了个偷懒的办法,政事全部交给冯德麟,什么北方建设、外交事宜,通通不管。
然后军事方面的文件,都转手给蒋百里和张孝淮,部队整编训练事宜归张孝淮,大规模兵力调动归蒋百里,这不,自己就解放了。
奶奶的,光是北洋军那五十万人以及地方上几十万三线部队,就足以让他处理到怀疑人生,更别说还有这些那些。
“报告!”
“又是谁呀!”冯庸差点崩溃了,事情不都分好了吗?怎么还有人来找他,抬头一看,这不是空军司令李藻麟呀!
只见李藻麟讪笑道:“少帅,您看这空军第一师调到了山东,第二师调到了奉天,第三师在福建,我这一共就三个师,全没了,这偌大国土,西北、蒙古那边催着呢!”
冯庸一拍头,毫无疑问,这是来批钱买飞机的,这种大事也不可能交给蒋百里处理,毕竟蒋百里只是陆军司令。
“好吧!你就说你想要多少?”
“嘿嘿!”李藻麟也不说话,讪笑着将手里的一份文件递了过去,看样子应该蛮多的。
冯庸接过来一看,“啪!”瞬间把文件扔旁边去了,惊讶的大叫“什么?你没开玩笑吧!两千架战斗机,两千架轰炸机,三百架运输机。”
奶奶的,这是不当家不知才米油盐贵,那战斗机、轰炸机平均每架两万华元,可这加起来足足上亿军费,中华民国半年的税收也不过如此吧!
李藻麟也不好意思,他也觉得这份方案不太可能通过,只能陪笑着询问道:“那少帅觉得该多少合适?”
“数量减半!”
“这!”李藻麟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是看着冯庸,只能说了句“好!”其实这数量也不少了,足够他武装五个空军师,至少在短时间内能够满足中华民国的作战需要,纵观世界,哪个国家有上千架作战飞机?
半个小时之后,冯庸长抒了一口气,我的天,终于搞定了,正想着,幸好海军没来找他,不然又得愁出一片白头发来。
可没想到,说曹操、曹操到,程越连同陈绍宽一起来了,晕死,差点没把他吓得从椅子上掉下去。
“你们!”冯庸无奈的摆了摆手,“算了,把东西拿上来吧!我先看一看。”
程越立刻将手里的文件递了过去,好家伙!准备了一肚子的话瞬间被堵住了,啥都没说出来,就看看等会有没有机会说了。
“这是你们海军最新的整编计划,不对吧!这么几天你们就搜罗完了,然后拟定了新的海军计划?”冯庸显然并不相信。
“嘿嘿!少帅!这不是知道迟早有这么一天,所以提前准备好了吗?”
好家伙!这是早有预谋呀!原民国海军整编成内河舰队,负责中华民国境内各处河流的警卫工作,至于原东北舰队与福建舰队合并,变成东海舰队,广东舰队则变成东南舰队,琼州舰队变成南海舰队。
当然,岸边防御也不容小觑,以奉鲁苏台浙闽粤桂琼八省为例,其中东海舰队驻扎在奉天省,东南舰队驻扎在福建,南海舰队暂时驻扎在广西,所以这几个省的海防安全无需担忧。
但是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琼州、台湾分别建立了海警部队,下辖摩托艇大队、两艘丙级驱逐舰、四艘丁级驱逐舰。
这不单单是换马甲的问题,毋庸置疑,程越两人这个时候如此郑重的前来,手里肯定还有其它的。
冯庸盯着程越,突然笑道:“哈哈哈!”程越也笑道:“哈哈哈!”
“老狐狸,还藏着掖着呢?赶紧拿上来吧!过时不候!”
程越偷偷的朝陈绍宽招了招手,陈绍宽这才递上下一份文件,这准备够充分的。
看得冯庸一脸皱眉,没错!这文件里面的方案的确不错,东海、东南、南海三大舰队通通用这个模式。
每个舰队包括主力舰、巡洋舰驱逐舰大队、布雷舰大队、登陆舰大队、潜艇大队、扫雷舰大队和供应舰大队等。
其中,巡洋舰驱逐舰大队下辖六艘市级巡洋舰、六艘县级巡洋舰、六艘丙级驱逐舰、六艘丁级驱逐舰,以两到三艘舰艇为一中队,也就是巡洋舰四个中队,驱逐舰四个中队。
布雷舰大队与扫雷舰大队编制基本一样,下辖一艘大型布雷舰五千吨、四艘中型布雷舰两千吨、二十四艘布雷艇五百吨。
至于登陆舰大队,这是一个相机编制,一般舰艇多少不固定,毕竟取决于登陆战规模,有时候甚至需要调用民用万吨远洋油轮进行辅助作战。
而潜艇大队比较特殊,使用超乎别国的大编制,下辖四个中队,中队编配6艘潜艇,一共二十四艘。
第四百七十九章 惊人海军方案()
要知道以这份方案建设海军的话,至少在目前,中华民国海军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单独编队,但是这玩意不是固定的,就好像美国,战时另外使用特混编队方式,这都是各国常见的。
威慑力很强,一个舰队这样下来,没有上百艘军舰那都不可能,我的天,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十二艘,布雷舰二十九艘、扫雷舰三十二艘,潜艇二十四艘,在不包括补给舰、登陆舰、主力舰的情况下,已经达到了一百零九艘,堪称豪华。
可这也是让冯庸头疼的地方,光是三大舰队的主力舰配置就已经头大了,中华民国海军一共四艘重型巡洋舰,可这上面,一个舰队就需要四艘,更别提两艘战列舰,两艘战列巡洋舰了。
“你们觉得这玩意适合我们现在?”他不禁问道,自己都快怀疑人生了。
陈绍宽义正言辞的说道:“报告少帅,这是目前最适合我中华民国海军的方案,其实我们已经否决了好几份方案了,经过最后决定,选择了它。”
冯庸笑了,“那你跟我说说,你们前面那些方案都是什么内容?”
“好!”陈绍宽立即叙述道:“一号方案主要是‘四四配置’,以四艘‘帝’级战列舰、四艘‘尊’级战列舰为主力,再配备。”
“慢着!”冯庸突然打算了他,“能告诉我,你们这‘帝’级战列舰是个什么鬼吗?我记得我们只有‘皇’级战列舰和‘王’级战列巡洋舰呀!”
程越忍不住开口了,“少帅,这个‘皇’级战列舰和‘王’级战列舰是去年的作品,这不是时代变幻莫测吗?所以我们又准备了两款新的军舰,保证走在世界前列。”
差点都让冯庸想骂娘了,你大爷的,你倒是跟上潮流了,他已无力说话,只是伸了伸手,随即陈绍宽递上了设计图。
“吁!”看得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随即看了看周围,眼睛不停的在程越、陈绍宽身上打转,‘奶奶的,这不会有一个穿越者吧!’
‘帝级’战列舰的资料让他懵逼了,舰体主武器是八门410毫米口径五十倍炮,副武器是三联装210毫米口径炮,最高航速达到30节以上,速度足以媲美现阶段的世界战列巡洋舰。
最重要的是,里面特地标出了,要求舰体防御装甲能够承受自身主炮在20000…35000米距离上的打击,这他妈是一直玄武吧!既能打又能扛。
舰体长度300米,正常排水量七万吨,采用蒸汽轮机动力,续航力8;000海里/18节。
冯庸忍不住拿着这份文件拍了拍,然后问道:“难道你们没有觉得不现实吗?410口径五十倍主炮我们能生产?我记得就算是福建兵工厂也只能生产三百五十毫米以下的四十五倍炮。”
也难怪他怀疑眼前这两位是穿越的了,这他妈‘帝’级战列舰除了主炮口径不一样之外,简直跟后世的日本‘大和号’一模一样,差距仅个位数。
再加上刚刚说得那啥玩意,‘四四配置’简直跟日本那个疯子一样的‘八八舰队’计划如出一辙,瞧这个名字。
不过,日本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