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铿锵三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从蒋钦处挑了个信得过的机灵人,直接过江去秣陵找安顿在太史慈营中的付家庄兄弟,让付家庄的兄弟连夜兼程去往钱塘全氏一族送信。
安排好一切后,全熙也到了告别蒋钦和周泰的时候了。
蒋钦对于孙策在江北的布置,倒是有所了解,为全熙提供了不少信息。此时的孙策,已经讨回落入袁术手中的孙坚旧部。因为孙策此人不仅有勇力,又知人善任,军纪严明,赏罚有度,并且对百姓很是爱护。因此短短时间内,就从袁术处讨回的上千人马,发展到五六千之众。
手下又有当世名士张纮,以及孙坚旧部的猛将韩当,黄盖,程普,宋谦等人,此外,还有吕范,陈武等孙策自己所招募的能人,同时,孙氏一门的族人也算小有人才,比如孙河,孙静,孙贲等。可以说无论整体实力还是核心力量,都有了称霸一方的底气。当然,这时候还需要有人从背后给他一股推力,让他有决心,有勇气,又有力量再往前迈一步。
从蒋钦的水寨到孙策驻地江都,路途并不遥远。同时往海边寻找盐场的任务也刻不容缓,全熙和蒋钦商议后,最终决定,直接派数十人乘船顺流直下,往东去寻找出海口,而全熙正好顺路,因此一行人两条大船,浩浩荡荡就往江都方向驶去。
不足一日,随行的蒋钦手下就告知全熙,江都的地界到了。全熙又仔细叮嘱寻找盐场的人相关事宜,就带着付冲及另外三人上了岸。
……
“公子,我等就这么去见孙策吗?恐怕那孙伯符就算收留我们,也不会太重视我等吧?”等上了岸,付冲有些犹豫道。
“是啊,只是时间不等人,我们暂时没有太好的机会让孙策足够重视我们。不过你放心,孙策此刻应该已经决心要返回江东。可是江东各方势力纷乱复杂,他想要轻而易举的成功,却也是不易,到时候有的是机会让我们大展身手。”做任何事,机遇很重要,想凭空创造些轰动效应,那是写小说,现实中哪有那么多巧合的事情。
“也只有如此了。”付冲一听,知道这是现实。
“孙伯符此人,我还是了解的,我有叔父的书信,他必然不会太怠慢于我等。想我全氏一族,好赖也是江东名门士族,而那孙家,只不过是武人小吏出身,由不得他不接纳我们。”全熙选择孙策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孙策有很多优势,但是他的劣势同样多,而且严重。
一行五人,很快就找到官道,策马一路前行,很快到了江都城下。
这江都县城,不要说比秣陵,就算比钱塘,乌程,都大有不如。城门口只有数名老弱的军士守卫,低矮的墙头,却不见旌旗招展,整个县城显得分外冷落荒凉。
这跟全熙的想象还是有出入的,想那小霸王,一代雄主,此刻也是声势逐渐浩大,按理说,不应该如此萧瑟啊。
不过全熙也不敢轻易去问那守门的兵丁,以免节外生枝。而是五个人分两批进入城池,全熙和付冲同行,随便找了家小酒馆,入内填饱肚子。
“小二,我等兄弟乃是因为仰慕孙伯符将军的威名,特意从丹阳郡来投奔将军的,不知这孙将军的府衙在何处?”付冲见酒馆中同样冷清,大着胆子询问店小二。
“哟,两位壮士一看便是少年英雄,只是可惜,你们来晚了一步,孙将军昨日已经率部开拔,准备渡江南下了!”小二倒没觉得这话题多敏感,很热情的介绍道。
“啊!”全熙心头暗叫一声,自己还是慢了一步,好在还赶得及。
“那请问小二哥,这孙将军的部众准备从哪里渡江啊!”全熙问道,按照历史上的描述,孙策打的是迂回战术,先西进将刘繇的拥护者樊能和张英击败,然后渡江后从后方绕道攻击刘繇所在的曲阿。
“出城一直往南几十里,有一沙角镇,孙将军在那处建有码头军寨,想必是从那处渡江。”小二又道。
看来是跟史书上有出入了,不过这反而让全熙感觉机会来了。
江都辖区的长江,应该非常宽阔湍急,并不适合渡江作战。而且江都对岸的曲阿,乃是刘繇的大本营,守卫力量肯定最是雄厚,此时此处渡江,肯定是操之过急了,弄不好甚至会遭遇挫折,一蹶不振。
快速将酒菜用完,给小二扔了几铢钱小费,全熙和付冲与另外三位兄弟会合后,急忙冲出江都城,希望能赶上孙策南下大军。
……
而此刻,孙策的行军大帐内,也是针锋相对,气氛紧张。
以程普,黄盖为首的孙坚旧人,非常反对孙策直接从沙角镇渡江的鲁莽决策。刘繇虽然庸人一个,但是他名正言顺,乃是扬州刺史,无论实力还是人望,都很有优势。孙策手下聚众五六千,但除了从袁术处讨回的千余人马是善战之兵外,其余众人都还是乌合之众,并不能打艰苦之战。
更何况如此大张旗鼓,刘繇必有防备,一旦局面打不开,孙氏部曲很可能消耗殆尽。
但是程普,黄盖毕竟只是勇武之人,除了反对孙策的冒进,却讲不出太好的办法取代,只是说还需从长计议。
而孙策本人,以及一些更为年轻的将领,则主张出其不意,直击曲阿,打刘繇一个措手不及。并且刘繇部实力虽强,但是分布极广,且很多部众只是借助他的名声,并不见得会对其倾尽所能。
因此突然袭击之下,刘繇部必然大乱,可以趁胜追击,完全将刘繇的势力掌握在手。然后再利用这股力量,将曲阿周边的刘繇支持者一一击溃。
……
全熙等人催马直下,很快就找到了小二所说的沙角镇。而沙角镇一地沿江处,早就大寨并起,人声鼎沸,好像生怕南面的刘繇不知道一般。
“公子,这孙伯符怎的如此鲁莽?”付冲一看就心生不满,这孙策到底是不是可以投靠的良选。
“孙策部下,多是能征善战之人,却少有出谋划策之人。张纮虽是当代名士,但其写诗弄文或许风采十足。但是行军打仗吗,却是弱项。”全熙对于孙策的行动也是略显失望。
不过一想到此刻孙策手下并无周瑜,鲁肃这样的超级智囊,也就情有可原了。
而张纮,包括之后的张昭张子布,文采高,当代名士,擅长的也是内政,治理一州一郡,甚至一国,可以为相。但是在战场上,他们的作用极其微小。
“哈哈哈,如此甚好,刚好公子一来就能先声夺人。”付冲仔细一想,就知道全熙的着眼点跟自己不同,自己的计算还是太浅薄了。
“走,进营去会会那小霸王孙伯符!”
第33章 枯等()
全熙五人纵马行至江边营寨前,早有守卫士卒大声预警。
“吾乃丹阳太守吴都尉之人,特奉都尉之命,有要事要密见你家将军!”全熙远远的勒住马匹,高声朝着守卫喊道。
丹阳太守吴景是孙策的亲舅舅,士卒显然也知道,说了一句“你且等候,我去禀报将军。”便去通报孙策。
不多会,一员儒将迎了出来。
“你等说是吴都尉之人,可有信物!”来人上下看了一番全熙等人,见几人少年英武,一表人才,心中已经信了一半,但是依旧谨慎道。
“敢问将军尊姓大名!”全熙见来人客气有礼,说话也颇有气度,于是微微一颔首问道。
“吾乃典內知事孙河!”来人一抱拳答道。
“原来是孙将军。”全熙对这孙河却是不知,不过既然姓孙,估计是孙氏族人,“还望孙将军海涵,在下刚才说话有所不实之处。我等并非吴太守之人,而是钱塘全氏族人,特奉家主之命,来投奔孙将军,以效绵薄之力!”
说是吴景的人,只是想让卫兵去通传,现在来了个能主事之人,自然不需在说谎,直接道明来意便可。
“钱塘全氏?可是全右丞之人!”孙河显然也不是孤陋寡闻之人,听到姓全的,就想到全柔。果然在这个时代里,士族的名声非常管用。
“正是在下叔父!”全熙答道。
“可有信物?”孙河反正不管你是谁的人,如果没有信物,不仅不让你进营,甚至还可能以奸细之名将你抓起来问责。
“此乃在下叔父递于孙将军信件,以为证明。”全熙说罢从怀中掏出书信,交给了付冲。
付冲取过信,将身上兵器箭矢都摘下,然后单人单马走向孙河,又下马将信件捧于孙河面前。孙河接过信,道一声“稍后!”便转身离去。
不多时,孙河就再次现身,将全熙等人请进营寨。
“我家主公此时有要事在身,先请诸位营帐歇息,晚些时候主公自然会召见你等!”果然如付冲担忧的,孙策并不太重视全熙一行。
全柔虽然小有名声,却也仅仅是小有名声,还不到他的晚辈去到哪里都有人奉为上宾。孙河离去后,全熙等人也不敢随意走出营帐,只得在帐内百无聊赖的干等。
付冲等人显得有些气愤不过,但是全熙却觉得无所谓。相比之下,古人的自尊心更强一些,而全熙作为现代人,更能从客观上替他人考虑事情。事实上,换做全熙自己,如果有人突然来投,在没弄明白事情原委前,也不会太过重视。
不过这一等,却等到天黑都没有接到孙策的召见,连孙河都没有再出现过。
付冲等人早就按耐不住,出了营帐去活动。却发现营帐外也没有想象中的守卫执勤,这真是一点点的不重视啊,甚至都不把全熙几人等奸细看。
“公子,外面火光通明,兵卒往来频繁,特别是江边上,似乎紧锣密鼓,难道这孙伯符要连夜渡江?”付冲出去打探了一番,回来说道。
“不行,此事绝不可行,我必须去见孙伯符!”全熙心说,开什么玩笑,这一统江东的活,还得你孙策来做,万一你在这里挂了,这江东岂不是要继续混乱下去。
“公子,此事对孙伯符不可行,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个机会!”付冲突然一把拉住全熙,轻声道。
“不可,绝对不可。以我们现在的力量,如果没有孙伯符的助力,根本掌握不了江东一地。虽然说浑水中更容易捉鱼,但是如果没有捉鱼的手段,却也是空欢喜一场。因此孙策绝不能败,他败了,我的大计就要面临破产。”理论上来说,孙策现在还是袁术的人,哪怕袁术背后一直留有一手,防备着孙策,但是至少表面上,孙策还有强大的靠山,这些都是他一统江东的助力。
全熙心中早就有完备的计划,孙策现在的一切成果,都是在替自己做嫁衣。因为除了全熙,没人会想到,几年后孙策就会英年早逝。其后的接班人孙权,时年只有十八岁,大器未成,而孙策其他兄弟,更为年幼,也更为不堪。全熙到时候有大把的机会将江东占为己有,只需在这之前,将江东群臣都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便可。
当然,这些话,哪怕是付冲都不可告之的。所以只能用其他借口来推翻他的提议。
……
正在此时,一天没露面的孙河却出现了。
“孙将军,你可让我们等的好苦啊!”全熙笑着小小抱怨道。
“怠慢诸位了,实在是抱歉。只是军情紧急,我家主公一整日都在议事大帐中忙碌,实在抽不出空召见你等。”孙河一脸惭愧,口中抱歉。只是全熙完全听不出他有一丝抱歉的感觉。
“我听帐外似乎诸事紧急,难道大军要出征?”全熙明知故问道。
“不瞒全公子说,我家主公确实有意渡江讨伐刘繇,只是还有些事情要筹备。外面嘈杂,乃是昨日里在江中截获两艘大船,船上之人颇为可疑。但是却不肯招供他们来自何方势力,又要前往何处,所以我家主公准备杀之为出征前祭旗以提升士气。”孙河显然没有说实话。
但是全熙等人却心头一惊,两艘大船,又很可疑。难道是随自己一同出发的蒋钦部众?之前也没想到孙策会这么快准备渡江战役,刚好和全熙分别后,那蒋钦部的两艘船要途径这孙策水寨。大战当前,这江面早就被孙策掌控,蒋钦的船只肯定刚好进入其包围之中。
“啊?敢问将军,可是两艘船头雕有猛虎的大船?”全熙装作惊呼道。这两艘船的使命可是极为重要,要是被孙策咔嚓了,那可是要坏大事的。如果蒋钦的手下经不住酷刑把实话说了,那自己的赚钱大计就便宜孙策这个短命鬼了,这万万不行。
“全公子怎么会知道,难道……”孙河也是没想到,略微吃惊道。
“孙将军,赶快替我引见主公,那两艘船,乃是我全家伪装而成的,跟我等一同前来投奔主公的,没想到却误入你们的大寨。这一切我都会向伯符将军解释清楚的。”全熙突然悲戚的哭喊起来。
“这……”孙河看着痛哭流涕的全熙,有些为难了。
不知道这全公子说的是真是假,本来这伙水贼是要被用来出征祭旗的,因为孙策已经决定今晚就大举南下。可是如果真是全家的部属,一旦杀了,以后必然跟全家结下间隙,为将来的平定江东带来不小的阻力。两相比较下,似乎都很不好办。
“全公子别急,我这就去找主公说明此事!”孙河说罢,匆匆离去。
“公子,如何是好?”付冲和其余三人都很焦急,他们也猜到被抓人肯定是蒋钦的部下。
“等见了孙策再说,见不到孙策一切都是空谈。必要时,只能牺牲那些水贼了。如果被孙策知道了我们的制盐大计,以后我们再想从孙家手中占便宜,就比登天还难了。”全熙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成败就在孙策会不会马上召见自己。
第34章 山寨“隆中对”()
这次却没有再空等,很快中军大帐中便有军令传来,命全熙等人一同前往孙策的大本营。但是孙河却没有再出现,这恐怕不是一个好兆头。
全熙这才走出被禁锢的营帐,好好观摩了下孙策的东征大军。虽然天色刚刚暗下来,但是大寨里各处火光冲天,一队队整齐的兵卒各自忙碌着做战前准备,战马嘶鸣,兵刃铿锵。这让从没有真正体会到古代战争的全熙,心头不由得生出不真实感。
马上就要见到大名鼎鼎的小霸王孙策了,这孙伯符也不是平凡人,乃是一代雄主,这孙吴的江山,就是他打下来的。
在传令的军士带领下,全熙五人在孙策的肃杀军容下,所有的豪气勇敢,似乎都被吓得魂飞魄散。全熙瞄了一眼付冲和其他三位兄弟,也跟自己一样,不停地四周张望,大气也不敢出,显得异常谨慎。
不片刻,突然发现眼前火光更胜,放眼望去,正中央的大帐前,正门口的太师椅上,依稀坐着一位身披亮银铠甲,头戴冲天羽翎,大有一副睥睨乾坤气势的大汉。而大汉左右两侧,各自站有一排同样整装待命的猛士。
全熙心说,这气势,这冲天霸气,估计就是小霸王孙策了。而他的手下猛将谋士,也基本上全都到齐了。
正盘算着该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突然一声暴喝传来:“拿下!”
还没等全熙五人反应过来,左右两侧各冲出十余员甲士,将全熙五人当场擒拿。其中一名付家庄兄弟想要反抗,却被甲士狠狠一拳,打的当场翻倒在地上。
这孙策果然不按套路出牌,全熙心头大怒,但却不敢轻举妄动。就算自己几人武艺高强,可是想要在大军之中造次,只有被当场剁成肉泥的结局。
“兄弟们,不要冲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