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时归-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都知道,那个曹家的人完了。不过,在场的人,也没有同情的意思。
相对于那人的后果,他们更想知道的是,夏桓究竟有何底气,和他们如此叫板。
毕竟,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而且,想必那些颍上的世家,也是极为乐意和他们合作的。
想到着,所有人不由得将目光,再次投到了夏桓的身上。
看着底下一群心思各异的人,夏桓再次冷冷一笑。
想在他身上赚钱,那就得老老实实地听他的。
否则,他就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血本无归!
第56章 第二个目的()
县衙内,再度恢复了安静之中。
夏桓那毫不掩饰的冷意,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暗自低下了头。
说实话,他们见这位颍上君的次数不多,但是,仅从口评之上,他们也知道,这位颍上君应该是个温文尔雅的人。
一个温文尔雅的人,忽然露出了这般冷意,他们内心其实也是同样有些担惊受怕的。
事实上,夏桓喝退那人的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重新占据主动权罢了。
否则,一旦这些人的脑海之中,生出了和颍上世家交易的念头,那夏桓岂非处在了被动的局面。
树立了威信之后,夏桓要做的,就是忽悠这些人,从他的手中换取东西。而且,价格还不能太低。
虽然和这些世家打交道的时间还不算太长久,但是夏桓也是知道这些世家的作风的。
不能急,越急,这些世家越是有更多的心思。
不仅他不能急,反而需要让这些人先急起来。
因此,看着宫卫们架走了那曹家的人,夏桓就又慢吞吞地走回了大堂之上。一屁股坐了下来。
果然,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了,看着夏桓久久没有反应,依旧老神在在地喝着茶,终于是有人沉默不下去了。
“殿下,先前那曹家的人,与我等并无联系。殿下仁德,还请不要迁怒我等啊!”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了剩下几人的呼应。
“怎么?本君这里门道不通,诸位可以去其他地方试试啊。”夏桓微微抬了抬眼皮子,抿了一口茶说道。
“不敢!不敢!”众人再次俯首作揖道。
看着众人俯首低头的模样,夏桓的气似乎消了不少。
再次站起身,然而,嘴上却是依旧冷哼道:“哼!才来几天颍上,竟然也敢和本君叫板,不看看他自己几斤几两!”
“殿下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看着夏桓似乎消了几分气,众人也是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你们以为,颍上的那些世家手中的东西是那么好换的吗?”
终于,当夏桓吐露出这么一句话之后,在场的所有人,耳朵都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
“半个月前,本君心系那些商贾,担心他们赔了钱,买下了他们手中的存货。可是,那些颍上的世家倒好,反倒是将他们手中的纸和茶,一股脑地也卖给了本君!”
夏桓说着,仿佛还真的生起了气一般。
然而,在场的人,却是无一不微微抿了抿嘴。
尽管夏桓说的义愤填膺的,但是,他们也不可能猜不到,这应该是夏桓早就预料到的。
甚至,可以说,夏桓既然肯这么做,应该也有收购颍上世家手中,商货的意思。
“你们是不知道啊,那些纸啊,茶啊什么的,都是新货,不能放久的。一旦陈了,到时候,价钱就得跌了!”
夏桓这么一说,令所有人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
这么一想,也能说得通。为何世家的人,也急着卖出手中的纸和茶了。
的确,放久了的陈纸和陈茶,价格起码要跌上一半以上。
至于剩下的瓷器,那倒是不用担心有放久掉价的危险。因此,夏桓手中的瓷器,却是收购的不多。
这点,来自南阳的代表们,自然也能想到。
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既然夏桓不肯换,总算还是有出路的。
然而,夏桓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顿时又令他们心凉了起来。
“当初,本君知道吃亏之后,也不是没想着收购那些瓷器,可谁想,肯卖的人不仅寥寥无几,价格甚至都不见掉落多少。后来,本君才知道,他们啊,是想着囤积瓷器,等到来年价钱大涨之后再卖呢!”
果然,夏桓这句话说完,那几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了起来。
的确,他们来的时候,也不是没看到城外的一番风景。
大片的工坊被毁不说,淡淡是瘟疫,就死了大批的熟练匠人。
而且,瓷器这东西只有颍上才产,甚至都可以算得上是硬通货了。
接下来几个月,瓷器价格大涨是一定的。
所以,想要从世家手中,用粮食换瓷器,想象都觉得不大现实。
粮食,不过两个月就有了,到时候价钱定然会再掉。反倒是瓷器的价格,会一升再升。
用肯定会掉价的粮食换肯定会升值的瓷器,只要脑子没被驴踢了,都不会换。
当初,夏桓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因此,不惜以一部分府库之中的粮食,换来了不少世家手中的瓷器。
虽然现在颍上市场之上,肯定还是有一部分纸和茶的存货的,但是,这数量定然是满足不了这些南阳世家需求的。
更别说就算能满足得了,也需要时间来筹措。等到几天过后,估计粮价又要再跌上一跌了。
“十取八!殿下若是愿意,我张家所有的粮食,立刻就都换做纸和茶!”
就在其他人还在精打细算的时候,之前叫嚣着张家名号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却是立即站了出来。
夏桓笑了笑,看着那三十多岁的男子,说道:“十取八,这位先生好算计啊!要知道,天下的纸和茶,有一半以上都出自颍上。颍上蒙难,茶和纸的价格,不说翻上一番,上涨个十之五六还是可以的。先生十取八,可是要赚上一大笔啊!”
夏桓的话刚说出口,那张家的男子,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别人只当纸和茶放久了会掉价,因此,不断地想压价。
可是,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商贾,谁也没第一时间意识到,纸和茶降价的只是颍上,放到其他地方,定然是要涨价的。
听完夏桓的话,其他人,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殿下,就按您说的办,我新野王家,都换了!”
“我孙家也是!”
顿时,所有人都吵闹开了。争相恐后,毕竟,先前兑粮的一幕,可还是依旧历历在目的。
事实上,如果真的按夏桓所说的来看,他们就算按照原来的价格,把粮食都兑了,回到南阳,也能大赚一笔。
既然如此,非但保住了自己在主家的地位和性命,还能大赚一笔。谁还会犹豫?
尤其是,这也算得上是临机应变了。回到主家之后,也能吹嘘一番,或许,还能得到家主的赏识。
细细算来,只有利而无弊。
看着再次吵闹开的人群,夏桓咧了咧嘴。第二个目的,已经是达到了。
要知道,收购这些茶和纸的时候,他不过是用了市场之上,十之二三的价格罢了。
现在来看,也可以说是大赚了一笔。
“第二个目的已经达成了,接下来,就该是第三个目的了”
夏桓看着这些来自南阳的人们,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但是,眼底深处的笑意却是愈发浓厚起来。
第57章 第三个目的()
夏桓与南阳世家以物易物的消息,自然是瞒不过那些颍上世家的。
到了现在,他们才明白,夏桓为何之前要大肆收购他们手中的纸和茶。
而且,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原本他们卖给夏桓的时候,价格明明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二三左右。
但是,夏桓转手卖给南阳世家的时候,却又成了原来的价格。
这中间的差价,也算得上是暴利了。起码,比起他们在这里辛辛苦苦地屯粮,卖粮,要好上不知多少。
原本以为铁定会赔本的东西,现在却是令夏桓大赚一笔,反倒是他们,忙忙碌碌大半个月,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所谓谣言,大多是一传十十传百,而且是越传越狠。
颍上早在前一个多月,恶名便已经传了出去。没有大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模样。
这也正是为何,那些世家甘愿将纸和茶卖给夏桓的原因。
不是他们不想从中盈利,而是没有商旅,就没有运输的条件。
别看南阳的世家能风风火火,一来就是几十上百条船的,那也是花了巨大的成本的。
否则,五六百个楚币每石的价格,怎么可能没有盈利呢?
而颍上的这些世家就更不如了,曾经何其繁华的颍上,什么时候想过为了船只而发愁?
只有事到临头的时候,才会后悔当初。
还有一最为重要的一点,那便是,即便他们将货物都运到了其他的地方,转手卖掉,当地的地头蛇,可能不压价吗?
没看见,就算是大难临头了,那些南阳世家的人们,也依旧拼死拼活地想要再讨点好处吗?
若是反过来,主动权交了出去,那说不定连本钱都不一定能够赚的回来呢。
颍上城中,一个个说着南阳口音的人们,喜笑颜开地指挥着人们,搬运着货物。
一车车的茶叶,还有上等的精纸被运往城外停泊的船只。
相反,原本那些米铺当中的米,则被源源不断地运进颍上县的府库当中。
仅仅只是夏桓与南阳世家达成交易之后的第二天,夏桓便以官府的名义,下达了一份文稿。
大体意思,无非就是从今天开始,颍上府库开始售粮,而价格,不过只有三百个楚币每石。
这个价格,比起以往的正常价格,要稍稍贵上些许,但是,却也在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而且,如今城外百废待兴,就算是没钱的人,也能通过出卖劳力,得到足够的钱财,和粮食。
百姓们咧开了嘴,南阳来的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是心中略带着一丝喜意。
不管怎么说,对他们而言,这场危机,已经算是过去了。
颍上城中,二十余万石的粮食,即便撑不了两个月,也不会有太大的差额了。
也只有那些颍上的世家,赔了夫人又折兵,欲哭无泪啊。
对于那些终日愁眉苦脸的颍上世家,夏桓心中暗自冷笑。
这才哪到哪儿,事实上,一个月前的瘟疫,夏桓已经几乎将城外所有的工坊都烧成了灰烬。
如今再造出来的工坊,自然不可能白白送给这些世家。
颍上之所有会被世家们日益牢固地掌控,最大的一个原因,便是颍上的一切生产资料几乎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中。
换句话说,颍上虽然是一大富裕之地,但是,在这里,朝廷出了土地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的财产了。
加上,这些世家,大多又和寿都的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连朝廷最大的资本,权力,在这里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可以说,只要他们不做谋逆的大罪,其他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就像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的又一个土皇帝一般。
不仅是北城之外的工坊,就连工坊之中的核心,也就是那些手艺成熟的匠人,大多都被夏桓牢牢地把握在了手里。
对于这些人,夏桓是绝对不会放手的。否则,之前的努力或许会白费不说,自己冒险拼命的代价又在哪里?
夏桓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但是,也绝不会傻傻地充当老好人,让那些世家,再次恢复生产力,重新把握住颍上的命脉。
如今,夏桓的工坊已经落成了许多,熟练的匠人更是被他悉数掌控。
而且,随着那群南阳人的返回,颍上不再是一片死地的消息,也一定会传开。
到时候,想必由于茶纸,尤其是瓷器的上涨,定然会吸引来一大波冒险的商贾。
虽然,因为夏桓手中没有多少瓷器,想要完全占据这巨大市场是不可能的。但是夏桓胜在有大批的工坊,和匠人。
只需要暗中沟通,那些走南闯北的商贾,又不是傻子,自然能明白,谁才有后续的合作机会。这也可以说是变相地抢占市场了。
控制生产,而后抢占市场。在后世,这是最为明显不过的道理了。而这,也正是夏桓的第三个目的,也是真正的核心。
只可惜,在现在的人们的观念之中,匠人的地位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终归还是属于下层人。人命不值钱啊!
县衙当中,夏桓轻轻将白纸之上的墨迹吹干。
颍上这么多天以来的动作,他不相信寿都那便会不知情。
但是,既然身为颍上君,又同时是颍上县令,上书一份陈文还是有必要的。
只是,这封陈文,抵达朝堂之日,定然会引来一番波澜。
“罢了,就算没有这封陈文,估计时间也不会太久的”
夏桓说完,有些无奈地一笑,随即将陈文装入了信袋之中。
装完信袋,夏桓随手将其搁置在桌案之上,有些疲惫地站起了身。
今日的事物,比起前两天还要繁重,府中识字会算的人,已经尽数被派出去了。就连夏桓本人,也是做了不少的工作。
令他略感到奇怪的是,原本后世极为方便的阿拉伯数字,以及乘法竖式似乎并未曾出现。
“得找个时间,给虞猛他们好好训练训练。”一边想着,夏桓一边向着门外走去。
然而,夏桓刚刚走出屋门,迎面便看见了淳于静。
对于这个女孩子,夏桓还是有着不少好感的。只是,看她现在的模样,似乎并不是很高兴。
两个月的时间,这个女孩不仅和他混熟了,更是和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混熟了。因此,如今在县衙之中看见她,甚至都没人禀报,夏桓倒是丝毫都不奇怪。
“过不了多久,我就要离开了”淳于静语气有些低沉,“父亲已经知道了颍上的情况,虽然现在颍上已经无事了,但是,他们还是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在外。”
夏桓点点头,对此也不意外。甚至,早在瘟疫刚刚结束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这般准备了。
“那就,祝你一路顺风”
或许在宫中住久了,对夏桓而言,真的不擅长告别。
第58章 送别()
回廊之上,夏桓本以为自己那笨拙的道别,会惹恼淳于静。
但,事实却是和他预料的相反,淳于静同样很是高兴地点了点头。
或许是对自己那苍白的告别有些愧疚,夏桓又补充道:“到时候,我会带着昭明和虞猛他们,一同去送你的。”
淳于静的笑意愈发浓烈了,带着几分稚气的嘴角,露出了一颗洁白的小虎牙。
“既然这样,那就说好了!”淳于静仿佛担心夏桓反悔一般,撂下一句话,便高高兴兴地向着衙外快速走去。
看着淳于静的背影,夏桓不由自主地微微咧起了嘴。
淳于静这般纯净的性子,还有那有些天真的行为,当真是他所羡慕的。而他原本所打算过的,或许也就是这样的日子。
只可惜,夏桓心中清楚,此事一过,他就不可能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皇子了。
淳于静的到来,不过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罢了。
忙碌的颍上县城,来来往往的到处都是车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