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他拖走!死活不管!”一声刺耳的声音响起,黄显声扭头看着荣臻那张扭曲的脸,腾的站了起来,盯着荣臻的眼睛,他大声道:“你将是千古罪人!”说罢,黄显声放声大哭,任由几名士兵将他拖了出去。
在坦克的轰鸣声,黄显声擦干眼泪,阴着脸朝同样眼含泪水的上百名兄弟说道:“咱们走!”
当天夜里,黄显声和二千多名沈阳警察离开了锦州,正式脱离少帅张学良,从此白山黑水之间有了一支骁勇善战的抗日队伍。
车站的这一幕并没有改变东北军高层进攻赤峰的决心,但他的影响却在东北军普通军士中引起轩然大波,不清楚内幕的人纷纷四处打听在沈阳发生的一切,不少底层军官愤恨不已,于是临战前,锦州城里却多了不少酩酊大醉的东北军将士,人数众多,弄得荣臻也无可奈何。
在黄显声离开沈阳的同一天,抵达新民的赵子赟还没下车就被张煜堵在了车厢里,“司令!军长急电!”
接过电报一看,赵子赟大吃一惊,“老师,出事了!张学良出兵赤峰,要和我们开战,大哥已急令第一师、第二师赶往赤峰,要我们尽快返回。”
这已经超出了王颂认识的历史,张学良不会善罢甘休他有预感,但却没想到会在这个时间发难,“事情紧急,子赟,不能犹豫,即刻回兵!”
“可新民还有众多物资!东西可以不要,但兵工厂那些人怎么办?”张煜急的头上直冒汗。
“老师,既然张学良已经出兵,我觉得有些事没有必要隐瞒,是不是和吴伯琴他们说清楚,去留由他们决定。”
想了想,王颂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好吧,大主意你来拿。”
赵子赟应声去了,张煜有些担忧:“王先生,司令还年轻,是不是”
“正因为年轻,有些事才需要磨练。”
听完赵子赟的话,吴伯琴如五雷轰顶,“赵队长,你没骗我吧?”
“我骗吴先生作什么?先生还是赶快和厂里的那些工人商量,不管什么决定,尽快通知我。”
送走赵子赟,吴伯雄急忙召集几个骨干开会商议,得知情况的众人都有些傻眼,怎么会这样?
叶弼亮和王卓然小声嘀咕着,吴伯琴有些生气,“都什么时候了!有话直说,别嘀嘀咕咕!”
“好!那我就说说。”王卓然起身走到中央,“赵队长我不了解,但他在沈阳的所作所为我们都看到了,我这辈子只有一个愿望,就是造中国最好的武器,让我们能够抵御外敌的欺辱,总司令不敢做的事,赵队长做了,不瞒大家,那天我在炮兵阵地指挥大炮轰击日本人,心里别提有多爽!这口气出得实在,我决定跟着赵队长去察哈尔!”
“我也去!”叶弼亮大声道。
“总司令待我们不薄,我本来就不赞同跟他们走,这是吃里扒外,是要被骂的!我决定去北京找总司令。”一位中年人站起来说道。
“你!”叶弼亮站起来眼中冒火。
“弼亮,人各有志,何必动怒。”吴伯琴制止了他,“看来意见难以统一,这样吧,统计下,通知下去,愿意去察哈尔的到卓然那里报个名。”
结果很快出来,年岁大一些的,多数想投奔张学良,年轻的几乎都选择去察哈尔,吴伯琴有些不安的向赵子赟说了此事,并替那些离开的人做了解释。
“吴先生,这本就不是强求的事,不必在意,这样吧,这些人我估计到了北京一时也没出路,每人给五十块大洋,算是一些补偿吧。”
“就凭你这句话,察哈尔今后就是我吴伯琴的家!”说完,他转身走了。
将赵子赟的决定告之众人后,吴伯琴拉着叶弼亮和王卓然商议,“我看事态很紧急,这里离赤峰还很远,我觉得咱们不能给赵队长添麻烦,你们下去和大伙说说,该出力的时候要出力,运送物资的事情咱们多帮忙,辛辛苦苦弄到这里的物资丢了太可惜了!”
“我也有这个想法,总司令不敢打日本人,但打起中国人可不含糊,三十一军远没有东北军人数多,赵队长肯定要带兵赶往赤峰,我看,我们干脆挑些人武装起来,沿途也好有个防备!”王卓然建议道。
“这主意好,咱们兵工厂的人那个不会用枪?只是不知道赵队长能否同意。”吴伯琴想了想道。
“试试就知道了,我觉得赵队长肯定会同意。”
果不出王卓然所料,赵子赟与王颂简单的交流几句,便同意了吴伯琴的提议,他将教导团留下,让张煜负责断后,带着兵工厂的工人走既定线路返回赤峰。自己则带着王贵和李建波两个团及突击队从阜新一线直插赤峰。
王颂拗不过赵子赟,只得随同张煜走,临行前,他再三叮嘱楚峰,千万保护好赵子赟。
“王先生,我和吴先生又清理了剩下的物资,有些不必要的都销毁了,你看,咱们是不是也出发?”
“好,出发吧。”
坐在马车上的王颂不停的朝南边看,他心里总是有些不安,“千万别出什么事。”
第124章 一触即发()
窗外秋风瑟瑟,树上的树叶悄无声息的落下,一个年轻女子坐在桌前手杵着腮帮,面带忧郁之色,“我是不是做错了?”
“思雨,有人找你”门外传来母亲的喊声。
“来啦!”宋思雨应了一声,起身朝外走去。
来到外屋,一个青年男子正与母亲说着闲话,一见到他,便面带笑容:“思雨,我有好消息。”
“学长,我们出去说?”
思雨的母亲微微笑了笑,这让宋思雨脸红了,母亲一定是误会了,可不好多解释,她低头走到那男子面前,低声道:“学长,走吧。”
“伯母,我陪思雨出去一趟。”
“好,好,早些回来,我做好饭等着你们。”
看着两人的背影,思雨母亲又笑了,两人看上去挺般配的,孩子大了,是该考虑一些事了。
街上人不多,来来往往的人也神色匆匆,不时的有小贩的叫卖声,沿街的报童手里拿着报纸高声说着报纸上的重磅消息。宋思雨低着头,不知想着什么,那青年男子在身边一直不停的说着什么,显得异常兴奋。渐渐地,那男子发现宋思雨心不在焉,他停下谈论的事,关切道:“思雨,你不舒服?”
“没有,学长,对不起,我刚才在想些事情,没注意你在说什么。”
“思雨,多亏了你和李文斌提供的照片,才揭露了这些新军阀的丑恶嘴脸,我们负责人对你的爱国之心很是赞许,他想见见你。”那男子压低声音道。
宋思雨有些犹豫,但见了那男子一脸期颐,她点头道:“好吧,要不要叫上李文斌?”
那男子思索了片刻,“叫上他吧,说不定他那里还有些揭露这些反动派的材料。”
一个胡同的普通民居内,一名中年男子面带微笑,“宋思雨同学、李文斌同学,欢迎你们,我姓陈,叫我陈先生好了。”
“陈先生好。”宋思雨和李文斌微微弯了弯腰。
“坐下说,张涛,给他们倒杯水。”
陪同宋思雨来的那名青年男子走到一边的桌子边,拿了两个茶杯,倒好水后放到了两人面前的桌子上。
“谢谢学长。”
那陈先生依然面带微笑的看着宋思雨二人,“宋思雨同学,你们提供的照片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这说明了新军阀的本质,他们就是一群贪得无厌的利益群体,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国家,没有民众!我们就是要揭露他们的真面目,让广大民众觉醒,”
“陈先生说得太好了!”李文斌一脸兴奋,他心中有种报复的快感。
“可是,他们确实赶走了日本人,解救了沈阳的普通市民,我很困惑,这张照片引发了东北军和察绥军的战争,不知道还有多少老百姓流离失所。”
陈先生脸色微微变了,张涛心中大急,他喜欢这个学妹,很想和她在一起,“思雨,你怎么会这么想,这正是新军阀最丑恶的一面,为了自身利益,全然不顾国家和民众!赵子赟赶走沈阳的日本人,这是为他打劫东北做粉饰,要不然他为何要等日本人攻入沈阳后才有动作?要是我,一定会提前进入沈阳,让这些侵略者有来无回!”
宋思雨默不作声,这也是她想不通的地方。陈先生赞许的看了眼张涛,“张涛说的对,宋思雨同学,你不要被假象迷惑了,现在你也看到了,赵子赟并没有长期在沈阳抗日的打算,他是怎么做的?他将兵工厂和奉天官银号洗劫一空!不然张学良为何会愤怒?也许有人会说他人少,不得已而为之,可思雨你要想想,有东北三千万同胞,还有国内广大民众的支持,打败日本侵略者并不困难,他为什么要离开?不就是要保存实力,保护他的利益吗?”
一连串的话语让宋思雨心中更加烦乱,低着头不做声,陈先生觉得宋思雨已经被他说服,接着道:“我找你们来是想了解更多的细节,你们是当事者,沈阳城里发生的一切你们都清楚,将这些写出来,让广大民众知道更多的真相!”
“陈先生,我回去就写!”李文斌一副跃跃欲试。
宋思雨抬起头,轻轻道:“陈先生,在沈阳父母并没让我出门,很多事情我并不清楚。”
陈先生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他不明白这个小姑娘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见张涛急切的想说什么,他用眼神制止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懂,再说还有李文斌,不着急,慢慢来。
“思雨同学,你可能需要时间考虑,这样吧,等你想清楚后,随时都可以和张涛联系。”
在回去的路上,张涛不停的和宋思雨说着什么,“学长,我想一个人静一静,学长就不要送我了。”
“思雨,你到底是怎么了?”
“没什么,学长不用担心我。”说完,宋思雨自顾自的走了,张涛看着她的背影,一脸的茫然。
报纸上的舆论越来越对赵子梧兄弟俩不利,宋思雨总是担心会有大事发生,九月三十日,东北军出兵赤峰,十月四日,看到报纸的宋思雨有些傻了,阎锡山卷土从来,率晋军大举进攻大同,察绥军陷入两线作战,一张照片引起如此大的动荡让她没有想到。
在沈阳城东北边防军司令部,重新占领沈阳的本庄繁心情极好,“石原君,这事做得不错,我们不但轻松拿回沈阳,还挑起了张学良、赵子梧和阎锡山的混战,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征服整个东三省!”
“多谢司令官阁下的夸奖。”
“石原君,关于这场战事你是怎么想的?”
“从三方的兵力和部署来看,赵子梧必败,他的主力集结在东部,西部异常薄弱,阎锡山此人老奸巨猾,他也是看准了赵子梧一旦和东北军开战,其主力部队必然陷在赤峰一线难以脱身,我估计他不但能攻下大同,难说还会占领整个绥远。”
“唔,那位蒋总司令会如何应对?”
“我认为他会坐山观虎斗,不管谁赢,北方这三支势力都会实力大损,这可是蒋总司令愿意看到的。”
“那石原君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略作思索,石原莞尔胸有成竹道:“司令官阁下,我们也静观其变,局部可以有些动作,让第二师团朝锦州方向运动,这样可以给东北军一些压力。”
“呵呵,石原君果然有战略眼光,你这是一石二鸟,想让这场战事拖得长一些,赵子梧若是败了,东北军也是元气大伤,我们不但可以趁机拿下锦州,还可以通过向赵子梧施以援手的方式,将他拉到帝国的怀抱,到那时,长城以北就都是我们的了。”
“司令官阁下高明!”
站在地图前对话的二人哈哈大笑。
在南京城里的蒋主席心情也是极好,赵子梧突袭沈阳打劫,挑起和日本的战火本来让他非常恼怒,这和他一贯的主张背道而驰,何况替他背负骂名的张学良那里如何交待也是个问题。
没想到被这事弄得怒火攻心的少帅居然私自出兵,这让老蒋的压力顿减,经过一番紧急讨论,老蒋心中有了应对的方针策略,正如石原莞尔所预料的,他准备观望,等三方两败俱伤时,他再以国家大义出手收拾残局,到那时,北方可定!至于如何搪塞各方的质疑,他早已想好对策,日本人不是占了东北好几个城市么?正好有借口,他要与国联交涉。
各方都在打着小算盘,头大的自然只有赵子梧、赵子赟兄弟二人,捅出这么大的篓子二人自然没想到,原想着死活不认账,就算明知是他们做的,东北军也没理由发难,只要这事能拖过两三个月,全国的目光还是要集中在被日本人占领的东三省上。只是他们没想到日本人先是透了底,让张学良及时的反应过来,那张照片则是点燃少帅怒火的导火索,让他不用煞费苦心的收集证据,直接有了出兵的理由。
“总司令,十二旅和二十旅已经从锦州出发,组成东路军,由二十旅常经武任总指挥,十一旅、一零六旅和一零八旅组成南路军,由董福亭任总指挥,从承德方向进攻,两路军由于学忠统一指挥,不过副帅张公没有回电,万副司令模棱两可,北平城的报纸舆论倒是对我们有利。”副官谭海报告着。
“给于学忠发报,攻下赤峰,给赵子梧一个教训,派人想法子给他透露个消息,只要他将抢的东西还回来,我就既往不咎!”
“是!总司令,荣参谋长发电报来,说公安总队黄显声试图阻止坦克出动,被他训斥后,带着手下不知去向,问总司令是否要追拿?”
先是吃了一惊,眉头紧锁的张学良来回踱步,良久道:“算了,他辛辛苦苦从赵子赟那里将我的家人安全送到这里,还弄回来不少物资,给荣参谋长回电,就说由他去吧。”
“这是反叛!总司令你不能姑息。”
“谭海,他也难,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说服赵子赟的,眼下两军交战,他心里愧疚,别人不了解他,我了解,他绝不会朝东北军开一枪。”
第125章 初当统帅()
锦州城外四十里,道路两旁的上岗上,两千多实枪荷弹的公安总队军警一言不发的站立着,这让从这里经过的二十旅官兵感受到莫大的压力,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让人喘不过气来。
“黄处长,你这是做什么!”常经武脸色阴沉。
“不做什么,给常旅长送行。”
“你!”常经武很是恼火,“总司令对你做的事既往不咎,可并不是让你乱来!”
“常旅长紧张什么?我不会阻拦你去赤峰,有机会请转告总司令,张家的知遇之恩我黄显声已经还了,从今往后,东北军里没有黄显声。”
说完后,黄显声不理常经武,回身高声道:“列队,出发!”
他带头大步朝公路走来,十二旅官兵不由自主的给他让开道路,和对面的人会合后,黄显声大喊道:“打回老家!光复东北!”
二千人齐声跟着高喊,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整条道路上行进的东北军士兵全部站住了,目视着这支军队离开。
同样朝赤峰疾驰的还有赵子赟,离开新民,他不再掩饰,沿着大路行进,好在辽宁的东北军都按照张学良的命令撤往锦州,沿途并没有什么军事力量可以阻止他。
两个团在多伦的长期训练有了收获,长时间的行军并没有让这支军队垮了,何时休息、休息多久、保持什么样的速度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