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7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维钧笑了笑,“如果确如冈崎外长所言,我们不妨可以探讨一下,在九州加强贸易的可能性,或许,建立一些工厂”
冈崎胜男顿时精神一震:“顾外长,我想这是可行的!虽然我还未向首相大人汇报,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诉顾外长,我国会给予最优惠的待遇。”
话题有些明了,以贸易试试水,算是一个开端,正如冈崎胜男所言,鸠山一郎虽说还是不明白顾维钧为何对这些事情感兴趣,但他和幕僚商议的结果是,对日本并无害处。
九州自由贸易区成为中美跳板之后,其实只是一个单跳板,美国人在此像是市场里的坐商,中国人则是来逛市场的,采购东西,少数受国家控制的贸易行向美国商人提供着中国的商品和物资,至于流通日本的中国商品,都是美国人透过这有限的贸易行进行采购,分销到日本各地。 '
双方的结算也以美元为主,谁让这里美国人主卖呢?在顾维钧和冈崎胜男第一次会谈之后,实业部立刻给部分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公司下发了海外自主销售许可证,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的商行也获得许可,在通知日本方面后,首批五十家公司,登陆九州。
这些公司在得到了超级待遇,考虑到海运的方便性,日本政府在长崎划定了一片区域,房屋土地都免费提供,码头仓库免费提供,人员住房免费提供,估计要是中国人要求,女人也免费提供了。
老麦依然只能恼怒的看着,美国财阀对日本政府干的这件事很赞赏,一直以来,只卖东西给中国,采购很少,并不符合商业利益,别的不说,空船回美国就是浪费,商人首要考虑的是利润,两头赚才是国际贸易。
这次登陆九州的,就有美国财阀感兴趣的神州电子集团,东方奇迹就是东方奇迹,回到中国,依然还是东方奇迹!
在五十家公司登陆长崎之后,中美四月份爆出高达六十亿美元,折合中国元七十二亿的贸易量,北方石油集团透过贸易公司进口了两百万吨原油,永兴作为登陆者,从美国采购了一百万吨的大豆,用于榨油,反手,永兴卖给美国商人各类行销欧洲的豆罐头一千万罐,机器及精密仪器,双方是相互采购不足的,矿山机械、农业机械和实验室仪器、医疗设备是中国采购大头,电机、交通机械、食品加工机械,是中国出口大头,唯一单方面出口的,是神州电子集团,其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子产品,登陆美国。
日本人没在边上看戏,借助这个机会,从中国进口了大量商品,而中国各公司则在日本采购了大量的木材、海产品和农产品,并与日方商谈,在日本建立造纸用木浆厂、农产品加工厂、纺织厂等。
美国资本的眼球一下子就聚集在九州,看着突然间繁忙的长崎港,东亚小弟韩国眼睛都红了,只是不等金九提出想法,中国商人和美国商人一番勾兑,把釜山作为一个重要口岸,部分商品的交接在此进行,金九很兴奋的看到一些中国公司把订单放在韩国,直接生产了走釜山去美国。
第1250章 大选带来的不确定()
九州贸易更多的是服务外交,赚钱倒是其次的,六月份,大量美国人涌入九州淘金,看到这个结果,外交部很是得意,而军事情报局也很得意,借助这个跳板,信息渠道畅通起来,毕竟这是不对等的,在中国没几个美国人,但在美国,华人一堆堆!
杜鲁门有些无可奈何,美国政治就是财阀政治,现在很多政客都认为中国突然放开九州贸易,是释放一种合作的信号,哪怕五月份中国的昆仑山号航母战斗群在南太平进行了中澳新联合演习,哪怕同一时间,中国的太行山号航母战斗群与韩国在库页岛以北海域进行了联合演习,都没有让这种声音弱了。
在杜鲁门看来,中国的威胁远远大于苏联的威胁,军事对抗有什么,大家拼呗,美国国力摆在那里,而中国却不同,不但军事威胁大,经济威胁更大,对手出招从不落实,他都不知道反击的方向在何处。
很是想怒骂那些财阀只盯着钱,只是他也没办法,登上总统宝座,可是要靠财阀支持的,否则,他什么都不是!
在降低了中美对立强度之后,总理府把目光转向欧洲,现在联合政府对这种联合执政很满意,两党及其他政党都认为这是赵子赟一个重大的贡献,既保留了竞选的竞争性,又避免了政党轮替带来的不确定性。
这么说,是英法也在这一年进入大选的准备年,戴高乐和艾德礼为确保自己能够连任,大部分心思都放在选举上了,这也没办法,下一年的选举,不仅仅关系到自己的权力,还关系到本党的利益。
外交部已经全面收集英法的情况,进行分析,从现有信息看,艾德礼和工党有些情况不妙,二战取得巨大声望的战时首相丘吉尔卷土重来,给英国政坛带来不确定性。
平心而论,艾德礼做得很不错了,中法英主导自由贸易圈,妥善解决了东南亚问题,给大英帝国保留了不少利益,而且中国开国大典时,中法英又签署了多项合作,包括世界瞩目的伽利略计划,只是事情得分开看,谁都不知道真正历史中,英国失去了什么,他们只知道英国现在失去了什么。
本来形势很好的工党在英国成功试爆核弹和丘吉尔宣布参选之后,形势就发生了大逆转,逆转得让世人目瞪口呆,丘吉尔抨击艾德礼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没有立场,英国的立场到底是什么?能进行铁幕演说的丘吉尔当然有自己的一套,他认为,英国遏制**扩张是首要任务,这不仅仅能确保英国的安全,也能确保欧洲的安全。
好吧,不要把中国扯进去,不要刺激南斯拉夫,丘吉尔在一些演说上明确了苏联在欧洲的扩张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他以二战前的欧洲举例,那时候,只有苏联一个国家是红色的,现在呢?半个欧洲都是!
就是艾德礼,也不能否认苏联在欧洲的威胁,此外,丘吉尔抨击艾德礼在一些事情上太软弱了,导致亚洲得到的比失去的多,有替他人做嫁衣的嫌疑,而且签署那个东南亚和平协定,明显是把大英帝国弄到一个尴尬的位置上,。
总之,一些东西打在了艾德礼的软肋上,英国从巅峰跌下来太快了,丘吉尔的言论很是有些市场的。
丘吉尔这些言论,虽然不会导致中英关系立刻破裂,但外交部可以预见的是,丘吉尔获胜,中英关系将会冷下来,英国的态度更多会转向美国,并想办法遏制中国进入欧洲,甚至是世界其他地区,这应该和美国的战略相符合,美英会进入二战后的新蜜月期。
就算艾德礼获胜,面对国内压力,他恐怕也要冷却中英关系,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
法国大选,到还看不出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中法文化年的启动为戴高乐添分不少,戴高乐在越南问题上是一个软肋,还有就是在德国萨尔区问题上,让一些法国人失望,但这也说不准,意外事件多有发生。
种种迹象让外交部提出,南斯拉夫是中国在欧洲的最后堡垒,一旦崩溃,将会如雪崩一样,直接摧毁自由贸易圈,加强中南关系是当务之急。
换句话说,就是拖,也得把南斯拉夫拖在手里,为此,毛公亲自向铁托发出邀请,请他访问中国,而国防部和实业部也向南斯拉夫发出邀请,商讨合作,一时间,中南成了欧洲的重点。
也是动作快了,否则法南关系将会恶化,在铁托前往中国的途中,法国人民共和党发难了,为在大选中有宣明的立场,皮杜尔领导下的共和党意图将势力日趋扩大的法共驱逐出去,他们指责法共领导人莫里斯?多列士意图颠覆法国,而戴高乐则是帮凶。
中法南关系的存在,尤其是南斯拉夫是欧洲唯一一个和法国关系良好的**国家,戴高乐对待法共的态度也是非常微妙的,他既不希望法国在政坛上建立优势,却又指望法共成为法中、法南关系的重要纽带。
中国的崛起让法共有些声音也刺激着其他政党的神经,莫里斯?多列士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宣称要通过议会道路实行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此言论被皮杜尔批评为颠覆,说莫里斯?多列士是苏联在法国的代言人,法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会让法国灭亡。
共和党和法共的矛盾在六月份达到顶峰,互相指责的结果便是言语极不负责任,并牵扯到戴高乐,当出现有人指责戴高乐武装身边的**敌人,签署中法南共同防御条约是将法国带入战争轨道时,法南关系立刻变得前途朴素迷离。
抵达中国的铁托正是面临这样的背景,接到邀请时,法国政坛还只是共和党和法共之间的矛盾升级,到了中国后,这短短十余天,法国很多政党的矛头居然指向了南斯拉夫。
在与毛公的首轮会谈,铁托便很明确的提出中南加强合作,他希望中国能够授权南斯拉夫生产目前中国陆军和空军的大部分装备,签署军事协定,以化解南斯拉夫在欧洲有可能被孤立的困境。
铁托的心情可以理解,中法南合作以来,南斯拉夫的朋友就只有法国领导下的南欧和中国领导下的亚洲一些国家,东欧在匈牙利试图脱离莫斯科掌控的尝试遭到毁灭性失败后,完全断绝了和南斯拉夫的关系,如果法国政坛有着重大变化,南斯拉夫唯一指望的只有中国了。
但毛公也清楚,这时候任何的中南合作,也会强烈刺激法国,并且让共和党更有理由针对南斯拉夫,以此来达到政治意图,他提出,可以等法国政局稳定,如果法南关系破裂,南斯拉夫被孤立,中国会与南斯拉夫结盟。
毛公的意见,铁托是重视的,确实,能够维系法南关系,比破裂要强,也是有了中国的承诺,在法国大选中,南斯拉夫始终没有对法国政要的一些过激言论表现出反映,这让戴高乐大大松了口气,他非常清楚,皮杜尔的共和党并不是要和南斯拉夫敌对,这只是政治需要,也许,皮杜尔认为,只要赢得大选,回头再来修复法中、法南关系是容易的。
在与周公进行会晤之后,铁托犹豫良久,向周公提出他想与赵子赟会面,问是否妥当,周公闻言笑了起来,这恐怕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通病,某人不在位,基本意味着从此淡出政坛,或许还有被拿下的可能性,他告诉铁托,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还是朋友角度,他和赵子赟会面都没有什么不妥的,只是赵子赟此时在上海出席世界创新大赛,暂时不在首都。
周公这么一说,铁托想起中国还有两项世界级的大活动,一个是上年底开始的上海世界创新梦想大赛,一个是年初开始的北京世界文化博览会。这两个活动,南斯拉夫都是官方组织参加的,只不过铁托更关注政治、经济,对这种活动,他是抱着给面子的态度,并不太在意。
在询问赵子赟何时回首都时,铁托意外得知,赵子赟的出席并不是简单的国家副主席代表政府给予的形式上的支持,而是他对创新梦想大赛非常重视,周公坦言,若不是政务缠身,他都将亲自为创新梦想大赛最后的获胜者颁奖。
也许,这件小事也体现了中国的不同之处,铁托思考片刻,询问能否去上海,一来他也想看看南斯拉夫参赛选手的情况,二来也顺便和赵子赟商谈一些问题。
周公同意了,四月二十日,铁托一行抵达上海,在上海浦东新区举办的世界创新梦想大赛一共吸引了贸易圈内十六个国家,近一千多个团队参赛,不过和中国各省选拔团队相比,小巫见大巫,除库页岛、唐努、西藏、南藏等边远省份,共计六千多个团队齐聚上海滩,国内外记者蜂拥而至,上海酒店爆棚。
第1252章 铁幕落下()
华盛顿刚刚看到中国后院起火,还未开心完,自家后院一把火烧起来,不少人大骂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你们是环大西洋国家可好!
澳大利亚报界乱了,到底跟着美英走,还是中国?仅凭自由贸易来说,澳大利亚东西不靠,跟英美只有喝汤的份,但跟中国就不同了,共同主导亚洲是一个诱惑,而且不少澳大利亚人认为,从地理位置上说,中澳才是贸易圈的核心。
大国博弈,小国头都晕了,不过也有没得选的国家,荷兰国土四万平方公里出头,苏门答腊岛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爪哇岛十多万平方公里,合计超过十个荷兰,虽说不是自己的国土,但也是自己控制下的,退出贸易圈,意味着这两个地方将会由于经济衰败,让印尼卷土重来,恐怕不要五年,就可以从荷兰的文书上消失。
荷兰上下一番争辩后,结果是没得选,要这两个地方,只能跟着中国,回绝美国,响应澳大利亚和中国,荷兰让一众欧洲国家目瞪口呆,有例子,葡萄牙和西班牙也做出了同样回应,南美那大块,实在是丢不得,众多投资丢下去,不加入什么都完了。
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决定给了皮杜尔重重一棒,换个贸易圈,有美国这个强国,也算说得过去,但失去南欧就完全不能接受了,那样法国根本别想主导欧洲,只有乖乖当美国小弟。
细细一算,支持皮杜尔失去的实在太多了,最大的贸易圈,南欧,伽利略计划,也许,还有剩下半个的南越,撕毁中法南军事协定后果还不得而知,获得的只不过是当了美国的小弟,还有不知在那里的环大西洋贸易圈,法国各界声音开始一边倒支持戴高乐。
见法国政坛开始向戴高乐转向,中国总理府不失时机的发出声音,如果法国的对华政策没有实质性改变,中国考虑重启伽利略计划,并邀请澳大利亚和南斯拉夫加入,维持多国共同研究的形式。
消息一出,巴黎股市第二天暴涨百分之四十,将前段时间跌去的指数几乎全部拉回,动荡的五月终于看到一丝稳定的曙光。
已经迈出最后一步的奇夫利很想取代英国在贸易圈内的地位,接着轮值主席国的机会,他也不管英美的脸色了,提出举行自由贸易执行委员会特别会议,对南美七国加入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讨论。
这一棍子搅得天下大乱,丘吉尔指责奇夫利背信弃义,警告澳大利亚总有一天,要成为**的祭品。
法国政坛出现新变化,英国就有些尴尬了,********的趋势已经出现,这局势对丘吉尔有些不利,不过,他的二战盟友伸出的援手。
这个盟友不是美国,而是苏联,英法澳大选带来的动荡莫斯科也没有想到,中英法加上南斯拉夫的联盟,确实给莫斯科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个联盟,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综合考虑,斯大林更想拆散的是中英,而不是中法,因为英国在中东有势力,在这个世界针对苏联的包围圈中,只有中东是一个可能的突破。
斯大林宁愿与英国在中东对抗,也不想看到中国介入中东后,中英联手遏制苏联,因此,在旁观一阵子后,他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给了丘吉尔帮助。
一九五零年六月四日,西柏林市民惊讶的发现,一夜之间,一百多公里的铁丝网栅栏出现在东西柏林的界限上,苏联士兵荷枪实弹,注视着西面,他们身后,是更多的人和机械,在清除一切建筑,同一天,大量的苏联士兵和坦克装备出现在东欧几个国家和西欧国家的边界上,斯大林利用欧洲的动荡,以及英法大选中,各派针对**的过激言论,说服带威胁,强迫东欧阵营国家,拉下了铁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