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7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况中国还有一个超级战略轰炸机天火6,中国公布的数据是,航程一万五千公里,亚音速飞行,飞行高度一万三千米,载弹量十七吨,这些数据,足以让人绝望,难怪叫战略轰炸机!
至于预警机,算是解开一个谜题,中国人恐怕早就有这玩意的,二战后期和中苏战争期间,中国战机总能及时出现,与空中有预警机是分不开的。
如今天上还飞着一个卫星,杜鲁门认真征询了专家意见后,脑门出汗,理论上,这个玩意能够在太空直接把美国看得清清楚楚,毫无秘密。他现在已经没法说什么赵子玉偷美国的技术,倒是中央情报局想偷中国的技术。
对于美国来说,军事上的威胁还不是最麻烦的,外交才是,中国开国大典透露出来的信息让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一窝蜂的贴了上去,亚洲的尼泊尔,美洲的墨西哥、厄瓜多尔、乌拉圭、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都贴上去了,加拿大蠢蠢欲动,建交不是什么麻烦事,麻烦的是这些国家要是都加入自由贸易圈,美国就要在贸易上被孤立了。
英法政府一些要员也有此认识,尤其是英国,中英关系越来越深入,让一些人开始担忧英美关系的渐行渐远,也许在未来某一天,中美发生重大纷争时,英国十有**会站在中国一边。
这可不是乱分析,是有依据的,英法都是依靠外力来获取核武器技术,法国是与中国合作,英国则是与美国,就目前的结果来看,中国给予法国的支持,远比美国给英国的多,导致现在英国的核武器还未出来。
而中国开国大典上,神州一号带来震撼同时,也让英国更大幅度的靠拢中国,这是因为中法英共同在大典之后,接着三国首脑齐聚长安时,签署了伽利略火箭计划,联合开发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十年内,实现人类第一次太空载人飞行。
政治上、科技上,中法英继飞机、军舰的合作,再一次牢牢绑在一起,对美国支持英国核武器失望的部分英国和科技界,甚至为此,开始发出中国应该介入欧洲事务的声音。
尤其是借助中国开国大典,自由贸易轮值主席国澳大利亚总理奇夫利完成了一个改变世界的重大举措,在长安,他联合中英法,建立了自由贸易协定下第一个官方机构,自由贸易执行委员会,由各国主管对外贸易的部长组成,对自由贸易争端进行裁决,其裁决决定,各贸易圈内国必须执行。
轮值主席国部长自动成为委员会主席,下届轮值主席国部长和上届主席国部长为副主席,原本有些松散的自由贸易圈,开始朝着世界贸易组织的雏形发展。
为避免自由贸易中,争端导致贸易圈出现严重对立,在中国的倡导下,贸易配额制出现,这并不是要限制自由贸易,而是为了寻求平衡发展,为此,艾德礼建议把自由贸易圈内国家进行了分类,中法英澳,为第一阶梯,南斯拉夫等欧洲国家、新西兰、以色列、韩国、缅甸、泰国为第二阶梯,其余国家为第三阶梯,配额主要针对第三阶梯国家的大宗原料商品的输出,采取出口配额的方式,来调剂这些国家竞争激烈的原材料对外贸易。
同样,在中国的倡导下,国际标准化得到共识,在执行委员会下,会成立一个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各类贸易中的货物标准,并制定标准化贸易流程。
由于新的官方机构成立,跟着轮值主席国到处跑也不是事情,最终,新加坡非常幸福的在中国的建议和支持下,成为巴黎自由贸易协定总部机构驻扎地。
第1243章 党建()
开国大典,不仅仅是中国的胜利,也是共同参与这个重大事件的各国的胜利,在各自的国家利益面前,各国开始加紧加强和中国合作,而周公与戴高乐、艾德礼的三方会谈中,提及中国和英法共同作为亚洲和欧洲两个火车头的说法,得到这二人的极力赞同,由此,也打消了二人对中国强势崛起,有可能压制欧洲的担忧。
大典之后,各国首脑陆续离开,包包里,都是厚厚的各种双边、多边协定,部分国家,还有金额不菲的商贸合同,多数是与中国签署的,光武器一项,中国与南美七国、阿盟,就有七亿中国元之多,其中,阿盟方面需求的坦克和飞机,由法国和南斯拉夫供应,轻武器,由中国授权南斯拉夫生产和出售,南美方面,则由中国单独完成订单。
除此之外,中澳新的南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正式签署,中澳新将在新一年年初,举行一次联合军演,以提高三国的军事配合,而中英法也准备在地中海举行一次联合军演,提高共同维护地中海海上利益的能力。
应兰芳共和国的要求,中国将在海外建立第四个军港,马辰军港,作为实际上的中联邦国家,兰芳将马辰港永久租借给中国,以提升中国对兰芳的保护,这个举动,一举击碎了美国意图通过印尼来遏制中国势力南下的企图。
大国已露峥嵘,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速发展的经济,让四九年成为中国年,苏联的一味坚持和故步自封,让东欧国家在苏联阵营中难受和无奈,而美国却因为财团政治,变得摇摆不定,杜鲁门幕僚认为,九州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巨大的败笔,聪明的中国人利用九州,牢牢把美国财团绑在船上,中美不建交,并不阻碍美国在四九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进口国,大量技术和高端设备,如决堤一般,从九州流入中国,同样,中国的很多商品,也通过九州流入美国,各大财阀从中赚得一塌糊涂,那里肯轻易支持杜鲁门的全面限制中国的想法。
倒霉的日本人经济发展不起来,想和中国搞好关系,又怕美爹不满,一旦被抛弃,侵略的历史还是让日本人害怕被中国报复,只能拴在美国这条船上。
不过再怎么,日本也比菲律宾强,九州自由贸易,多少还是有些拉动地方经济的,而菲律宾是挤也挤不进去,美爹又不太给力,只能熬着。
让杜鲁门和斯大林都失望的是,中国政权经历第一次大选之后,不但没有出现混乱,反而变得更加稳定,赵子赟退出之后,政权在去赵子赟伊始,平稳而高效运转,临时政府的一些弊端也在逐渐消除。
一主两副的总理府分工比赵子赟任副总理时还要清晰和明确,周公抓全盘,俞鸿钧主外,黄炎培主内,不像赵子赟那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效率很高。
临时国民议会拿去临时二字之后,开始行使真正的权利,审核、监督,考察、议案,国民议员们繁忙得很,议会下属各机构也真正接管了赋予他们的权利,经历磨合期的临时政府,运转趋于正常化。
带着赢得胜利和尊重的结果,梅汝璈回国后实至名归出任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及独立**官一职,将联合政府最后一块板补齐,一个有别于西方、苏联的新政府格局出现在世人面前,凭借中国的出色表现,韩国、缅甸、老挝、兰芳、新加坡都在与中国接洽,希望得到指导,复制中国的这种模式,毛公终于看到中国引领一个新阵营出现。
对于赵子赟来说,变化最大的好像就是短时间搬了一次家,从东面的总理府搬到西面的主席府,只是中央委员的孙夫人明显退居二线,也不避讳,和赵子赟一家人住在主席府,傍晚十分,工作人员更多的是看到她带着一大一小,两个活泼小女孩在院子里散步玩耍,表情十分安详和幸福。
不管怎样,赵子赟以党的副主席,出任国家副主席就算是虚职,也不能虚的没有任何政务,任何时候,他都是一个特例的存在,比如他和宋思雨,知道的人也不做任何评述,民间也非常意外的在有他和宋思雨的风声之后,奇迹般的没有了任何闲言碎语,石瑛分析认为,这是民众对他的一种集体性保护,他们不愿意给这个举世无双的人物摸黑,也许,他们认为,这不是污点。
作为特例,赵子赟依然是军事委员会成员,总理府的很多文件,依然转他这里批示,一些部门,遇到头痛事情,依然来找他请示和商议,当然,赵子赟更多的是提出建议,而不再指示。
赵子赟也兑现了他的承诺,主抓党务,在七大会议之后,新的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都已选出,建国前夕,由石瑛、赵子赟、于右任、孙夫人等二十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也尘埃落定,本届中央机构的核心任务,就是找回曾经的辉煌。
历经一年,党员清理已经结束,共清退不合格党员高达一百三十几万,除了荒唐的抗战结束后军队几百万集体入党时大量充入的士兵外,其中有不少是滥竽充数的地方豪绅和俘虏的军队兵痞,他们不但被清退出党,还失去了很多,并遭遇牢狱之灾。
曾经的特务机关党员,一律被清退,算是一棍子打死,按照石瑛的话说,本党不搞这种名堂,不要这样的人,大量基层党内官员被一抹到底,整顿力度之大,让人眼睛一亮。
开国大典之后,各省党部进入人员调整期,赵子赟亲自前往各省进行实地考察,听取现有基层党员对本省各级机构的看法和意见,也是这一次整理党务,他真正把祖国大好河山,走了一大半。
也是他头顶着巨大光环,所到之处,民众沸腾,一些精英见他真的全力整顿党务,满怀希望的把申请书递交各省各级党组织,引发了又一轮的加入朝,等他十二月初返回长安时,全国党员已经暴增到三百七十万,基本与毛公手下四百一十万党员相当。
其实,要不是赵子赟严格入党条件,突破一千万都是可能的,但他知道,冲着他入党的,不是真正的党员。
石瑛很满意赵子赟的党建工作,满意他的强硬作风,这个时候,就是该这样,当然,也只能赵子赟可以这么做,否则要是其他人,恐怕强硬之下,会分崩离析,换做赵子赟就不会,不满意的,走人,本党可不缺乏加入之人!
在第一次全体执行委员会上,赵子赟便毫不容情的强行通过一个名单庞大的开除决定,包括老蒋在内,离开中国去海外的一众原高官和元老,统统被开除了党籍,所有内战中被俘虏的将领、士兵党员,也被开除,唯一从区别是,第一种是永久开除,第二种允许重新加入。
让人意外的是,被俘的黄埔籍将领绝大多数都选择了重新加入,并且选择了赵子赟给他们的一条出路,在张垣军校学习一年,回黄埔执教。
如今的黄埔也是焕发了新生,在五大军校中,黄埔也是除张垣军校外,唯一拥有海军教学的学校,也许,其陆军学校的名气在以后会弱于保定、延安和云南陆军讲武堂,不过其南方海军军校的新方向,会让她与马尾、大连共同形成海军军校三剑客。
在党建中,赵子赟也是唯一一个提出了国家第一,党派第二的政党领导人,他要求宣传工作首先必须保障的是国家民族至上的思想,由此,也就让党内宣扬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重点,并且不与党建相冲突,同时,也不让党的宣传流于形式和表象,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支持和追捧,面临压力的刘公也开始调整本党的宣传走向,否则,一味强调本党党义,会再与赵子赟争夺年轻党员中落败的。
在各省巡回视察党务工作时,各省也没放过这个机会,利用省府中国民党身份政府官员,向赵子赟请教和探讨本省经济和民生的发展,学到不少东西,由此,也让赵子赟返回长安后,向总理府建议,学习苏联的方式,制定国家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
学习苏联?总理府上下在惊讶之余,也看到了赵子赟的不同之处,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哪怕是战争失败,处处受制的莫斯科,在赵子赟眼中,都有可学习的地方。
制定五年计划,就必须搞清楚现有基础情况,而财政部也有心统一全国的经济统计工作,为每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奠定基础,就这样,gdp正式登陆中国,只不过,这只是一个经济测算指标,而不是各省考核指标。
第1244章 超越()
北方大学、清华大学等学习经济的学子作为主力,赶赴各省开展统计工作并指导当地的人员学习,这变相启动了四九年底,五零年除的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计算方式,采取了较为复杂的支出法,这样不但可以考察工、农、商业的利润情况,投资情况,也间接考察了薪酬支出的情况,以及税收情况,周公是非常支持的,他除了想知道全国经济状况外,也关心民众的收入情况,这和**的目标有着直接关系。
普查工作率先完成的是国有控股公司,这里有相对严格的制度,统计起来难度不大,在跨入五零年的四天后,周公和赵子赟都看到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国有控股公司统计数据。
三百四十六亿!六十几家国有控股集团和一百三十几家省级国有控股公司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平均下来,国有控股公司实现了近两亿的贡献,其最低薪酬下线是三十六元,最高达到六十元。
更为关键的是,在创造巨大价值的背后,国有控股公司并未成为一些人担心的,是赚钱机器,他们提供的服务和商品,始终是可接受范围之内,尤其是面向民生的,其利润率还不到百分之十,而且公司内部的薪酬差异,低于一比四,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最多比工人高四倍,远低于财政部了解的民营企业家收入,这也让财政部上下松口气,毕竟从个人所得税这个方面看,国有控股公司的上缴金额是不高的。
到一月底,各省统计数据相继报到财政部,不出所料,察省以二百三十二亿独占鳌头,紧跟的是山西、辽宁、吉林,在一百二十亿到一百四十亿之间,陕西因长安首都特别区划出,仅仅三十一亿,但也是让南方诸省难望其背的。
其余原蒙疆诸省,多在五十亿到八十亿之间,南方诸省,最高的是上海,达到三十三亿,云南以三十二亿屈居第二,其余的,不是太好看,高的十几亿,低的像库页岛,只有两百多万元,琉球四百多万,西藏五百多万。
不过新统计下的全国gdp,着实吓人,一举突破一千五百亿关口,达到一千七百六十亿,如果加上不列出的军工,实际已经突破了两千亿大关,联合政府谁都不知道,赵子赟也不知道,此时,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跃升世界第一!
这种结果,有偶然也有必然,政权形态的不一样,让中国连续两年国内投资超过美国好几倍,技术领先开始体现的优势让中国在自由贸易圈内的收益也远远大于美国,加上此时中国周边死心塌地的小弟可比美国多多了,促使两年内,中国实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而偶然因素,在于这种增长,有些透支了未来的味道,冷战压力下,后续有可能出现负增长,总量回落。
好消息下也有坏消息,统计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最低薪酬比周公预料的要低,一些边远地区,月最低薪酬只有两元,远远低于国有控股公司,低于全国七点三元的平均水平。
由此,财政部也算明白赵子赟并不特别强调总量,从人均角度来看,人均gdp不过三百三十多元。
任重而道远,好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八成以上,民生工程也让民众的支出比南京政府所谓的黄金时代少太多,总体来说,生活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有这个统计数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框架也就初步形成了,这一次,转移支付有了更为明确的依据,比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