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极崛起-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负责。”

    老冯一听,心里明白,这意思是想全部调啊,他语重心长道:“你调兵回来防守我也可以理解,不过我们是联合作战,主要的敌人还是那位蒋总司令,这点不能变,因此,你不能将全部人马都调回山西。”

    老阎默不作声,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冯玉祥见了叹了口气:“既然要调兵回来,我建议暂时放弃大同,在雁门关一线进行防御,将战线拉长,这样赵子梧就很难维持进攻的势头。”

    经过协商,双方都做了退步,冯玉祥让还在陕西的宋哲元部加紧入关,投入到陇海线,阎锡山负责全部的物资供应,晋军将陇海线上孙楚的第一军和杨效欧的第二军调回山西,防守雁门关一带,同时让津浦路方向的丰玉玺的第十五军撤往繁峙一带进行防守,由山西省主席商震出任总指挥,孙楚为副总指挥。

    冯玉祥的想法,下面人并不一定能理解,他们对晋军本来就有意见,这次晋军又大批调回山西,顿时不满了,偏偏冯玉祥又是家长作风,只有他下命令的事,没有他向属下解释说明的话。

    人心浮动,平汉、陇海两条战线上的进攻变得迟缓,西北军不愿出力,津浦路上晋军更不敢冒进,于是,老蒋的机会来了。他调集精锐,猛攻亳州,同时趁着反蒋联军松懈之际,一边加紧调兵遣将,一边加快分化瓦解。

    阎锡山也知道他的一些小动作已经让联军出现裂痕,这场战争他还没有想放弃,于是下令晋军主攻的津浦路加大攻势,以提振士气,并也向西北军表明他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终于,在六月上旬,张荫梧和傅作义联手攻克济南,并挥军指着徐州。

    反蒋联军士气大振,冯玉祥也在平汉路和陇海路恢复新一轮的攻势,只是新的问题来了,雁北防守是不能掉以轻心的,阎锡山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物资,如今津浦路、平汉路、陇海路都在进攻,物资消耗巨大,老阎再怎么折腾,都无法保证几条战线上的物资供应,于是,他的心又朝着取得重大进展的津浦路晋军靠了过去,优先保证。

    西北军经过一轮消耗,急需物资补充,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攻势停顿不说,还极大影响士气,对阎锡山怀疑的声音再起。此时,亳州的孙殿英终于顶不住了,弹尽粮绝,一气之下,他投降了老蒋。

    六月底,赵子梧经过半个多月的休整,开始挥军西进,六月二十九日,占领天镇,同日,收复阳高,六月三十一日,并不血刃占领大同,随后,李服膺军从张家口出发,乘火车经大同北上丰镇,准备占领绥远重镇归绥。

    正如冯玉祥所说,占领大同后,赵子梧失去了进攻的力量,不管外界怎么传,他毕竟只有一万七千左右的部队,在休整时,李服膺就曾问过他到底有多少人马,当得知只有这个数时,李服膺和张会诏都不相信,这怎么可能,随后赵子梧才解开了谜底,多伦、赤峰严格来说他几乎没有守军,派往平地泉方向的也不过是骑兵旅一个营连同两千多人自愿帮忙的牧民,当然,他的骑兵营也相当于一个团的骑兵。在都河和宝昌,与李服膺和张会诏作战的就是独立师全部人马。

    如今兵锋抵达大同,独立师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驻守大同的仅仅是张志新旅,陈振林旅则是要防守张家口,张煜教导团驻守阳高,护住张志新的后路,特木德骑兵旅则驻守天镇,作为机动力量兼顾大同和张家口,这样一来,别说进攻,连防守都不是很充分。李服膺和张会诏经过整编,倒是还有两万人,可一来二人不肯进攻山西,二来二人要进绥远。

    这个情况贺衷寒清楚,老蒋也清楚,赵子梧已经帮了他很打的忙了,可阎锡山不清楚,各方消息反馈,赵子梧兵力不止这些,就算有出入,怎么也要上两万吧,不是号称有一万骑兵么?

    各地驻守的人马加起来远没到两万,其余的去哪了?阎锡山心又提了起来,没搞清楚赵子梧下一步动作,他不敢冒进,驻守平津的部队暂时不能动,这样一来,傅作义和张荫梧继续南下攻击的兵力不足了。

    西北军缺物资,晋军有后顾之忧,整个中原战场开始进入胶着状态,两边都有些打不动了。不过老蒋还有后劲,他需要的只是时间来调整,现在各方都看不清形势,连原来认为老蒋必败的人此时也觉得胜负难料。

    冯玉祥再次赶赴太原,这么下去不行,老蒋有江浙、上海财团支持,拖都能把他拖垮,他向阎锡山提出进行最后的决战,不要管山西这些坛坛罐罐,一鼓作气打下南京。

    老阎对此纠结啊,他也知道速战速决,靠自己的实力搞不定,靠老冯的西北军又不把稳,真是难以抉择。

    费了一番口水,冯玉祥总算说服阎锡山重新恢复攻势,短期之内积攒一批物资,以陇海路为主,津浦路为辅,全面进攻,争取彻底击败老蒋的军队,形成南北对峙,稳定住前方,调集大军解决赵子梧,只要占据北方,得到外国势力的支持,哪怕一年后在进行统一之战,将老蒋赶下台也行。

    总的来说思路还是对的,关键是冯、阎二人并不是一条路的,他们自己清楚,别人更清楚!有人坐山观虎斗已有时日,心里已经看清楚该怎么做了。

    八月二日,正当冯、阎坐着最后的准备,物资源源不断送往前线之时,张学良下令东北军秘密进入山海关,他已经和老蒋达成了协议,决定出兵助蒋,作为回报,他将出任老蒋副手,同时获得平津地区。

    八月十日,一切准备妥当后,张学良发布出兵通电,要求各方罢兵,听侯中央措置,如果说赵子梧是一颗小砝码,将倾斜到冯、阎这一边的天平往老蒋这边拉平,这就是一颗大砝码,彻底让天平完全斜向老蒋一方,冯、阎被高高翘在天上。

    都已经子弹上膛的冯、阎懵了,尤其是阎锡山,他能放弃晋北,不外乎就是因为还有平津及眼下占领的山东,这些地方都不是晋北可以比的,可张学良入关,首当其冲的便是平津和山东,他已经失去察哈尔、绥远和四分之一的山西,要再丢了这些地盘,还是什么?土匪么?

    望着六神无主的老阎,老冯无能为力,他就算高风亮节,给老阎个地盘,也拿不出手啊,中原还在鏖战,陕西?甘肃?老阎看得上才怪。

    “我们只有进攻一条路了,只要打败他,张学良自然会改变态度。”冯玉祥仍然抱有希望。

    阎锡山心里叫苦,早知如此,还真不如好好和冯玉祥合作,一路打到南京,任凭老蒋有何花招都没用。他心里开始盘算得失,如果此时退一步,撤回山西,会不会好一点?只是不知道老蒋会不会赶尽杀绝?还有个问题,如果退出,冯玉祥会不会一怒之下夺了山西,大军都在津浦路,自己好像顶不住。如果不退,和冯玉祥一起搏一搏,胜算又有多少?要是败了,恐怕什么都剩不下。

    冯玉祥不知道他心里的变化,他和老蒋没有和解的可能,何况此时他和阎锡山的大军怎么也有四五十万,兵力依然占优,没有不博的道理。

    再次废了一番口水,阎锡山勉强同意按计划发起进攻,冯玉祥松了口气,赶赴前线指挥。他一走,老阎又后悔了,大战之前和老蒋和解,难说还能保住平津,他不信老蒋就这么放心让张学良入关。

    冯玉祥按计划发动了八月攻势,这计划一实施就到处别扭,西北军将领对阎锡山有着极大的不信任感,风云突变,他们更多的主张不如先解决山西,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老蒋。而在津浦路上的晋军也是不知所措,按计划他们要发起进攻,偏偏阎锡山又密电让他们注意保存实力,关注张学良入关后的动态。

    西北军发动了几天攻势,发现晋军出工不出力,心里就知道阎锡山又打小算盘了,纷纷不干了,连冯玉祥都弹压不住。见形势一片大好,老蒋如何会放过机会,一边电令赵子梧在大同佯动威胁晋中地区,一边在津浦路发起全线进攻,韩复榘从胶东往西打,马鸿逵、夏斗演从南往北攻,随后赶来的十九路军加入战场,战略意图不明的晋军一败涂地,八月十八日,济南被蒋军攻克。

    八月二十日,石友三通电响应张学良的号召,表示愿意听从张学良的指示,随即宣布停火退出战场,部队开往山东。

    在北平,一手操持中央委员会从事政治攻势的汪精卫如丧考妣,他雄心勃勃来到这里,准备实现他取代老蒋的梦想,为此,他不但配合冯、阎,网罗了大量的知名人士,还在上个月刚刚将阎锡山推上了国民政府主席的宝座,还准备下个月举行盛大的就职典礼,这才多久,大好形势一去不复返,字迹未干的联合宣言成了笑柄。

    在张学良发布通电后,阎锡山倒是来到了北平,汪精卫本以为他是要抵抗到底,经过几次会谈,他才算是彻底明白阎锡山的心思,他到北平是想和张学良沟通,争取能保住平津地区。这下,汪精卫不再抱任何希望了。

    见把兄弟去了北平,山东晋军依然败退,并且有收缩到平津一带的迹象,老冯知道又上当了,把兄弟根本没有打下去的想法,他也有了收缩防守的意思,大不了先撤回去,等有机会再来过。

    宋哲元、鹿钟麟等人都提出既然阎锡山不仗义,不如趁机拿下山西,今后也好再图中原。

    老冯此时又犯了糊涂,一是觉得大义所在,一声不吭就夺了把兄的的家业太不像话,二是他认为这次不管怎么和,都将回到战前的状态,今后还要联手共同反蒋。

    八月底,阎锡山不得不交出平津,老蒋得势,不依不饶的开始轰炸,张学良也趁火打劫,从陆路逼迫他,不过还算给他面子,每到一地都通知他撤离。如此一来,阎锡山觉得大势已去,保留山西,意图东山再起是唯一的出路,他下令晋军总撤退。

    孤掌难鸣,冯玉祥不得已也只能下令西北军总撤退,对此很多反蒋人士大呼看不懂,他们怎么算,刨去那些钻营的,冯、阎依然在兵力上占有优势。回到山西,阎锡山通电下野,让徐永昌和杨爱源统领全军。不过这次,他的算盘打错了,老蒋准备赶尽杀绝。

    刚愎自用,老冯多年对属下过于苛刻的后果终于体现,三次反蒋损兵折将,又一意孤行非要和阎锡山合作,不肯占领山西富庶之地。再回西北,很多将领都看不到出路,老蒋的拉拢终于让他们动了心,先是原樊钟秀部的杂牌归顺了老蒋,随后便是吉鸿昌、梁冠英等核心人物,西北军走到了崩溃边缘。

    在太原,老蒋开始向阎锡山施加压力,下野就别待在山西!不听?好办,老蒋不听的派飞机轰炸太原,放出话来,阎锡山一日不走,就不停止轰炸,同时一边收买一边大举进攻,将西北军朝西赶,而且是朝山西境内赶,要是冯、阎军队闹起来,老蒋及就乐疯了。

    把兄弟不依不饶,冯玉祥想全身而退的想法彻底破灭,为保留以后再起的机会,九月十日,他通电下野,中原大战,拉上帷幕。

第98章 主政察哈尔(一)() 
张家口原察哈尔都统府门口,来来往往的人都好奇的看着门口忙碌的士兵,没多久,一块新的牌子挂了出来,和左边察哈尔省政府的牌子一样醒目。

    “三十一军!”人群中有人眼尖,喊了出来。

    不错,正是国民革命军三十一军的牌子,大战结束,南京军政部就给赵子梧发来新的番号和编制,李服膺和张会诏组成的新军被授予三十军的番号,赵子梧的独立师则是三十一军,两军都是三三制,每军三个师,每师三个团,不设旅,鉴于赵子梧出力较大,且他手下有骑兵部队,单独又给了个骑兵师的番号,三十一军实际拥有四个师。

    民众已经知道本省新任主席是岁数不大的赵子梧,人虽然没见过,但民众心理还是有些期许,阳高、多伦可是例子呢!

    预定目标达成,赵子梧却并没有太多喜悦,原因是这一个多月来他和老师王颂不断的争吵,他觉得老师如同变了个人,处处和他作对。

    王颂也有同感,他觉得都河之战后,赵子梧的野心急剧膨胀,开始有些刚愎自用的苗头,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赵子梧一些军阀思想苗头的抬头,总认为有枪就可以横行,这也让他在处理问题上出现王颂认为的重大漏洞。

    还在六月时,当王颂从报纸上看到除赵子梧主政察哈尔外,李服膺等山西旧将居然也入主绥远时,他就忍不住骂赵子梧这么大的事情不和他商量,自作主张。

    为此,他留下赵子赟和陈娇儿在多伦帮陈淑珍后,便风尘仆仆赶往张家口,随即就爆发了他与赵子梧的第一次剧烈争吵,王颂依然记得当时的情形。

    “子悟,我想问你,李服膺是怎么回事?”

    一开始赵子梧并没当回事,他随意道:“老师,他们投靠我,我当然要替他们某个职位。”

    “赵子梧,你乱来!这事为何不和我商量?”

    赵子梧吃惊老师居然发火了,他辩解道:“事急从权,难道老师要我把他们都杀了?”

    “好,好,这个先不管,我问你,他们两个的任命是你提出来的,还是南京方面提出来的?”

    “当然是我提出来的,为此,我还请衷寒向老蒋求情。”

    了解了事情经过,王颂急道:“回电在哪里?”

    “贺衷寒带走了,不过我记得的。”将电报内容一说,王颂心都凉了半截,“子悟,你为何如此糊涂!”

    “老师,我哪里糊涂了?”

    “老蒋向来疑心很重,而且最恨别为要挟他,你这就是**裸的要挟,他回电只字不提师生情谊,这就说明他非常不满,我现在明白南京为何一开始没有明确你的番号,这就是警告!”王颂气道。

    “老师多虑了吧?”赵子梧蹙眉道。

    王颂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随即又问道:“李服膺军是如何整编的?”

    “就是原来第八军和第五军合编,原有的人员不动,仍为三个师,只是两军原来有五个师长,他们商量后提出组建一个骑兵师,由朵珍任师长,杜春沂原来的部队损失较大,人员合并到其他师,他出任归绥警备司令。”

    还是原班人马,王颂一愣,“子悟,这么做你如何能控制他们?”

    “他们的骑兵师以后肯定不在编制内,人员马匹由我提供,另外,我每年给他们整个军两百万,李服膺说了,以后一切都听从我的命令。”赵子梧面带喜色说道。

    “子悟,你认为用钱可以买来一支军队的忠诚吗?你这么做是错的!”

    “老师想多了吧,这年头军队就是靠钱来支撑的,你看老蒋不也是这么做的?那韩复榘被他收买后不也死心塌地跟着他?就是独立师,要是没钱,谁愿意跟着我啊?”赵子梧不以为然。

    “子悟,你只看到表象,我还是那句话,用钱建立起来的军队靠不住!”

    “老师,如今李服膺也整编完毕,准备去绥远,难道老师要我现在去告诉他要重新考虑吗?”

    “你!子悟,我是在提醒你!”

    “老师,虽然你来自未来,可我不得不说,军队的事情你不懂,这个朝代也和老师来的那里不一样!”

    这次谈话非常不愉快,赵子梧认为老师小题大做,王颂则认为赵子梧头脑发热。

    随后的争吵在一个月后,当冯、阎败局已定,晋军总撤退后,王颂提出让张志新退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