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说实话,我没权利答复你,我可以向师长汇报。还有吗?”
“没有了。”
“等着。”楚峰说完反身就走,到了门口,想了想跟边上的队员说道:“给他们松绑。”
城外,独立师师指挥部,赵子梧也是心神不宁,楚峰昨夜来电说要突袭张会诏指挥部,到现在天快亮了,依然没消息,让他非常担心。
“师长,楚峰来电!”李肃兴奋的走了进来。
赵子梧心头一块石头落地。
“张会诏降了,不过他有个条件楚峰不敢处理,发电报来请示。”
“什么事?”
“张会诏提出加入独立师!”
赵子梧一愣,这还是头一次,随即兴奋起来,这说明独立师已经强大到敌人愿意依附,“给楚峰回电,同意张会诏加入!”
出张北,茫茫沙地,杳无人烟,近万人马在土路上行进着,延绵好几里,几批马在道路上飞驰着,溅起阵阵烟尘,大军中部,有首尾相连的好几百辆大车,堆着粮草、弹药,几个人骑着马跟在边上缓慢走着,从服饰上看,应该是将领。
“报告军长,前方侦察回报,没有发现敌军!”一匹快马来到面前,朝一位将领汇报。
“嗯,知道了。”
这将领便是第五军军长李服膺,接到徐永昌让他增援第八军的命令后,他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准备妥当,将朵珍的十三师留下防守张家口,他亲自率领李俊功的十四师和贾学明的十五师前往宝昌,一路上他还是非常小心的,除了派出侦察部队进行前出侦查外,还一天三次和张会诏联系,掌握情况。
从目前来看,还算不坏,张会诏虽然在都河一败涂地,但在宝昌确实守得不错,到目前为止,赵子梧还没攻克宝昌,据张会诏说,赵子梧最少在宝昌集结了一万七千的兵力,不过张会诏也催促他,由于没有守城的准备,物资难以支撑,他估计最多能支撑十五天。
李服膺并没有打败赵子梧的幻想,他在希望联合第八军能够在宝昌和赵子梧形成拉锯战,然后等朵珍师和骑兵一、二师前来做最后一击。
“我们距离宝昌还有多远?”
参谋查看了地图,“还有七十里!”
“传令,让先头团拉开距离,十四师、十五师分左右两翼齐头并进,注意不要离得太远。”
下午,先头团传来消息,遭遇到阻击,李服膺略作思索,“命令先头团攻击,这是赵子梧的阻击部队,应该不会大,他就是想拖延我们到宝昌的时间,全军加速,小股骚扰不要管他!”
很快,先头团来报,说敌军撤了,估计是一个营。
李服膺知道接下来会遇到顽强阻击,估摸规模也会比这大的多,但他相信,赵子梧要想攻克宝昌,阻击他的部队不会超过两个团。
前进十里,先头团再次遭受阻击,这回打不动了,李服膺急忙赶往第一线,李俊功正有些忧心忡忡的看着前方。
“有什么状况吗?”
李俊功指着不远处的小土坡,那里正是先头团遭到阻击的地方,肉眼都能看见好大一片工事。“军长,你看,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刚才先头团攻击时我也看了,他们应该是两个团的兵力。”
“两个团?”李服膺愣了下,赵子梧这么布置有问题啊,如果第五军一举击破阻击阵地,就可以直接兵临宝昌了,这可不是都河,至少还有河流阻挡。
“难道他要对宝昌发起总攻了?”
想不明白就先解决眼前的事,“俊功,你负责正面进攻,我让贾学明派一个团绕到他们背后去。”
下了命令,李服膺开始做着进攻前的准备,此时,侦查人员跌跌撞撞跑了过来,“军长,大事不好。”
“怎么回事?”
“我们北面、南面都发现大批敌军。”
“什么?”李服膺大吃一惊,“有多少人?”
“每一面至少两个团!”
李服膺瞬间脸色白了,怎么一下子出现了六个团?赵子梧到底有多少人马?
他犹豫,赵子梧可不会等,他一声令下,王昊坤发出了炮击的命令。这回王昊坤可是集中了独立师和缴获的张会诏炮兵团的全部火炮,达到了让人惊讶的八十四门,第一轮就打得李服膺魂飞魄散,他何曾见过这种阵仗,连阎锡山和猖狂的奉军都没这么奢侈过,用这么多门炮打两个师。
“撤,快撤!”
命令传达需要时间,这档口,顶在前面的晋军已经挨了两百多颗炮弹,遍地都是炸得支离破碎的尸体,两个师不约而同发狠朝原路往回跑,别的先不管,脱离了对方火炮射击范围再说。
其实李服膺不跑,赵子梧也不会再轰他了,用这么多炮,他的意图就是震慑,真一通乱轰,那就是败家子了。
陈振林在左、张志新在右,两边一夹击,李服膺更是溃不成军,那些什么驮马、大车丢得干干净净。
狂奔出二十里,李服膺才开始收拢部队,倒不是他想收拢抵抗,而是大家都跑不动了。
粗略统计,李俊功师两千多人,贾学明师稍好些,还有三千五百人上下,能跑回来的倒是都没伤,算是完好,不过丢失了几乎全部的辎重。
“军长”远处几匹马飞驰而来,到了面前跳下马大哭道:“军长,独立师骑兵旅突然袭击了张北,守城的一个营全军覆没!”
李服膺眼睛一黑,一屁股坐在地上,良久起身道:“给司令部发报,就说第五军在宝昌以东七十里遭遇独立师绝对兵力伏击,兵员损失过半,独立师骑兵旅已经攻克张北,第五军已无力救援第八军,准备朝独石口方向突围。”
休息了大约一个小时,李服膺不敢过多停留,指挥残军掉头南下,他的想法还是好的,从张北返回张家口要翻越坝上山岭,希望不大,脱离赵子梧的追击穿过沙地算得上避其锋芒。
只是他忽略了张北的骑兵旅,沈忠毅并不是要占领一个城池,而是要从西南夹击他。
他刚离开大道,进入沙地,骑兵旅就呼啸而来,没多久就遇到了从东北方向追击而来的步兵先头部队,沈忠毅一见就知道李服膺转了方向。
查看地图后,他决定先南下追击,若是李服膺走北线,从绥远绕回去,他有的是时间追。
天快黑时,沈忠毅发现了李服膺的行踪,不着急,他带着骑兵在后面吊着,李服膺此时都想掏出枪来一个了断,来到一块草地,有不大的溪流,李服膺不想折腾了,该咋办就咋办吧,他连阵地都懒得设置,只是安排了警戒,算是给自己一个安慰。
骑兵旅并没有进攻,只是在远处看着,出征以来就想三想四,李服膺累了,如今也没了想法,睡吧,这一夜,他从未睡得如此香甜。
天亮,他一翻身就看见贾学明和李俊功坐在他边上一言不发,“怎么了?”
“军长,我们突不出去了!”
起身拿着望远镜四处看了看,他大笑:“赵子梧,你还真看得起我李服膺!”
除骑兵旅外,陈振林和张志新两个旅已经将这里团团围住,一水的重机枪打头。
不远处来了一骑,晋军士兵不由得抓起枪,对方来到六七十米处站住了,高喊道:“请你们李军长出来答话!”
贾学明伸手按住了想要出去的李服膺,“军长,我去看看。”
他也不骑马,不快不慢的走了过去,晋军士兵都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师长出了警戒线。
来到那骑兵面前,骑兵跳下马不知和贾学明说着什么,没多久,贾学明回来了,脸上表情显得非常复杂,笑也不是哭也不是。
“学明,他们怎么说?”
“要我们投降。”
李俊功跳了起来,“我们还有几千人马,大不了鱼死网破!”
贾学明此时居然说了句笑话:“李师长,怕是鱼肯定死,网破不了。”
“你!”
“要是投降,怎么处置我们?”李服膺没心情打嘴仗。
贾学明又笑了:“他让我转告军长,说张会诏军长欢迎我们加入独立师?”
“加入独立师?”李服膺刚想说做梦,随即愣了:“什么!”
“张会诏请我们加入独立师!”
这一刻李服膺还不明白可白当军长了,宝昌怕是连一天都没守住,张会诏早就降了赵子梧,一路电报将他骗入了陷阱,他要不输真是见鬼了。
兰封总指挥部再次炸了锅,李服膺最后的电报让徐永昌和杨爱源目瞪口呆,两个军啊,就这么完了?
现在谁都不敢肯定独立师到底有多少人马,围着宝昌又将第五军两个师击溃,实力超出所有人想象。
“星如,张家口完了,你上报总司令,赶快做好大同的防御,我们也要想想如何防御南口一线。”
杨爱源再也不敢提什么救援的话,他的建议不但断送了第五军,还捎带进去一个张家口,北方门户彻底被打开!
同样在太原,阎锡山脑门直冒汗,他怎么也想不到会弄成这么一个烂摊子,从陇海线调兵已经让冯玉祥非常不满,如今察哈尔局势一塌糊涂,要是赵子梧兵进大同,又要重演当年被国民军逼的他弃大同守雁门的局面。
“两个军都打不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赵戴文此时已经没有去想这事的心情,在他看来,矛盾重重的反蒋联军已经打不赢这场战争了,赵子梧一举击溃晋军两个军还不在损失,而是会给晋军心里带来沉重的打击,很多将领一定会问,为什么一定要逼反了赵子梧。如今赵子梧即将兵临山西,军心还如何维持?
徐永昌管不了大同,但他要守住平津的北门户,不得已,他只得下令第七军即刻转向南口方向。同时将津浦路上的炮兵调了两个团一同守南口。
五月二十八日,赵子梧独立师兵临张家口,这回没多麻烦,李服膺出面,朵珍降了,时隔两年后,赵子梧再次进驻察哈尔首府张家口!一直随同赵子梧行动的贺衷寒兴奋不已,学弟果然不负众望,居然如此之快占领察哈尔大部。
“子悟,该发通电相应中央了吧?”
“衷寒,我有事和你商量。”赵子梧缓缓道。
“你说!”
“我这次能够很快攻占张家口,和张、李两位军长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你的意思是”贺衷寒隐隐觉得不妙。
“衷寒,我不是讲条件,你看,我以后也只是军,他们两个确实不好安排,我想你能不能和校长商量下,再给一个军的编制。”
“你一个察哈尔两个军,是不是太多了?”
“这个,如果有可能,就把绥远也划过来吧。衷寒,我真的不是讲条件,你想想,他们两个如果有了安排,会对晋军有多大打击?绥远也不是多好的地方,只是个名分而已,如果校长答应,我就可以理顺关系,挥军进兵大同,我绝不染指平津地区和山西。”
平心而论,赵子梧的说法还是中肯的,贺衷寒心里能够接受,只是那位捉摸不定的校长会怎么想?
“好吧,子悟,我向校长发电报,不过什么结果可不好说。”
果不其然,那位多疑的校长勃然大怒:“和我讲条件!他以为他是谁!”
骂了一大通,老蒋还是阴着脸让人回电:“答应他的要求!”
贺衷寒收到回电其实心里觉得不妙了,电文内容冷冰冰的,他心里知道老蒋发火了。
“子悟,校长同意了,你好自为之吧。”
处于兴奋状态,赵子梧并没有注意到贺衷寒话语里的异样。
五月的最后一天,赵子梧在张家口发出通电,鉴于阎锡山和冯玉祥倒行逆施,他决定响应中央的号召,本着平息争端的意愿,阻止冯、阎对中央的反叛,联名发出的还有晋军原第八军军长张会诏,原第五军军长李服膺。
随即,南京发出响应通电,对赵子梧的通电高度赞扬,称赞他身负国家民族大义,不但在北伐中功勋卓著,而且今天又投入到维护全国统一的战线上来,为此,中央根据以前曾说过的不裁撤赵子梧独立师的原则,独立师升格为军,提升赵子梧为中将军长,兼察哈尔省主席,同时欢迎张会诏、李服膺两位将军的到来,原晋军第八军、第五军合并为一个新军,李服膺任为中将军长,兼绥远省主席,张会诏为中将副军长,兼绥远民政厅厅长。两军等平定冯、阎之乱后在定番号和编制。
两封通电惹起轩然大波,在陇海线和津浦路上的蒋军各将领才明白为何晋军会有异动,原来是后院起火了,而且火不是一般的大!
第97章 硝烟散去()
反蒋联军北线局势迅速恶化让这个各怀鬼胎的联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冯玉祥急忙赶赴太原与阎锡山紧急会晤。
按照冯玉祥的意见,就是不管赵子梧,抓住重点,只要打败老蒋,攻克南京,在北京军政府的基础上,联合汪精卫等人重新组建国民政府,大局可定,到时候在掉回头来收拾赵子梧易如反掌。
阎锡山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若反蒋联军几十万大军都是他的嫡系他一定会这么做,但眼下就不同了,赵子梧可是在火烧他的屁股,老冯说的好听,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打下南京,到时候山西还不知被打成什么样,老窝没了,兵员、粮饷就断了来源,到时候老冯一个翻脸,他就什么都没了,帮别人做嫁衣的事情在精于算计的阎锡山那里如何能够行得通?
这种心思自然拿不到台面上说,老阎翻来覆去就是阐述他的难处,什么山西有事,军心不稳云云。
冯玉祥对他分不清主次非常焦急,这有什么,他不也是在后方叛军四起的情况下出兵潼关?既然老阎总是强调后方不稳,老冯于是建议道:“百川老弟,我让甘陕平叛的军队到晋北帮你。”
阎锡山顿时吓了一跳,赵子梧是狼,冯玉祥可是虎,引虎驱狼这种事怎么做得?“多谢焕章兄,好是好,只是西北军如果进入晋北,恐怕民心不稳。”
他这是暗示冯玉祥当初的国民军毕竟进攻过晋北,名声不太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冯心中腾起怒气,“那你说怎么办!”
老阎真实想法是想让西北军完全顶到陇海线上,让他可以抽调兵马回防晋北,只是这种想法在内部就有反对声,一直没有出太多主意的赵戴文尤为激烈,不管怎样,他还是不想看到阎锡山彻底失败,在他看来,冯、阎联军本来就矛盾重重,一旦陇海线晋军撤回山西,联盟将彻底瓦解,到时候那些想分杯羹的军阀也必将鸟兽散。
眼睛一转,老阎再次打出感情牌:“大哥,我倒是有想法,就是怕大哥会误会。”
“都什么时候了,百川你快说。”
“我想调陇海线上的几个军回山西防守,只是怕大哥误会我想保存实力。”
冯玉祥怔怔的看着他,不知道这个把兄弟的话是真是假。
“大哥,你也知道那赵子梧是山西出去的,他手下也多为山西人,用我的军队防守山西,大家都有顾忌,就不容易打起来。”
乍一听还是有些道理,冯玉祥阴着脸问:“那你想调多少回来?”
本想说全部,见冯玉祥脸色不好看,老阎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这个我还没考虑过,我不知道大哥是否同意,大哥放心,就算陇海线上没有晋军,西北军的一切物资供应我全部负责。”
老冯一听,心里明白,这意思是想全部调啊,他语重心长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