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5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子赟听完,心里有了主张,这些东西他是听爷爷细细说过的,他不太赞同机构的多级和横向扩张,“蘅青兄,设置国土资源厅我认同,卫生厅没必要,公立医院管理纳入民政厅就是,至于县一级的设置,我到认为,除了警察、教育和建设三局,其余均可裁撤,职能并入县府秘书处,由秘书处设科,对接省府各厅,乡镇一级也无再设必要,还是以现有的区作为行政划分,区不是县的下一级,它只是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负责一些日常事务的管理和协调。”
有些精简机构的味道,石瑛也是从政多年的人,管理过首都,他听完就知道赵子赟很敏锐的抓住了一些东西,医疗划归民政,并无不妥,警察、教育和建设,存在双重管理,确有独立的必要,而财政、实业,其实纵向并不多交集,以县秘书处设科对接省府二厅已经足够,至多在增设一国土资源科。
“按照你说的,有些设置也好办了,蒙事委员会在各省对应机构,也可在省府秘书厅设置一处对接,今后非蒙区可不设置,特别事务厅也是如此。”
赵子赟摆摆手:“蘅青兄,特别事务厅和特别安全局独立,只有纵向管理,没有横向,人员、经费,由上一级安排,不归属地方。”
特别安全局好理解,特别事务厅有些意外了,老于提出疑问。
“特别事务厅现在过多的职责是协调地方和军队,这本就不能归属地方管理,今后,特别事务厅更多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比如天灾,比如暴乱,我考虑这些事情今后只有特殊情况下,议会授权,才能调动军队,一般情况,只能调动武装警察,而这个调动,只能是特别事务厅下达,各省特别事务处具体操作。”
“明白了。”都是老江湖,一听就知道赵子赟此意是为了控制省府高官,同时也避免一些突发事情,因为省府高官刻意隐瞒,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河南大灾已经很说明问题。
机构有了大致设定,职务薪酬问题也就解决大半,至于蒙疆联合政务委员会的问题,孙夫人一句话就解决了,“相信我们大家不会为了钱才来蒙疆,不好设置,就和省府一致,下属各委员会已经确定为厅级,就按照厅级设定职务薪金。”
就此,蒙疆形成了室、科、处、厅、省正副十个等级的职务薪金,以五十元为一个等级,最高五百元,按照此等级,赵子赟从二八年出任阳高农业技术员算起,十四个年头,将拿到等级薪金十五级,二百四十元,加上等于副省的等级薪金四百五十元,总计六百九十元,基本和他原来相当。
也正因为他坚持副委员长就是副省,而且不肯承认蒙疆十年他可获得无数的奖励等级薪金,也导致了议会通过了孙夫人的提议,等级薪金,必须以到蒙疆任职为准,消息传出,各界无不竖起大拇指,这才是表率!
新薪金制度不仅仅是一个薪水的透明化,让年轻人知道进入各级政府的未来,它也奠定了一个基准,最低薪金保障制度,以前是察省省府一纸规定,一刀切下来,现在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蒙疆最低月薪水,不得低于政务人员等级工资一级,也就是十六元,而且至多只能是半年,这主要是考虑蒙疆还有众多手工作坊,徒弟依然还存在,学艺者拿半年十六元月薪,也是合理的。
个人所得税征收也根据这个做了调整,从三级为标准开始征收,每增加两级,一个百分点,相当于如果薪水到三十六元征收三角六,以此类推,到二十五级,相当于四百薪水征收四十六元,四百元往上,每增加一个职务薪金等级,也就是五十元,税率增加百分之二,相当于等级加职务薪金拿到蒙疆目前顶峰九百元,需要交纳百分之三十五点五的税率,像老马那样跨入千元的,税率三十七,两千元以上,四十二,五千元以上,四十五,一万元以上,封顶五十。
以后等级薪金和职务薪金提高,也就意味着所得税的交纳也跟着改变,只是短期之内变动不会太大的是万元以上百分之五十这个档次。
第855章 大建设(一)()
消息发布,小蒋和叶静怡都有些傻眼,到不是所得税的事,此事已经天下皆知,而是二人根据这个等级,彻底搞清楚了蒙疆民众收入水平,以他们接触的人了解到的,蒙疆政务人员薪金在各省看下来并不算高,但这都是局限在做官一层的人,如今看来,蒙疆官员一直说他们薪水处于中间水平是确实了,蒙疆民众要有钱得多,难怪这里的购买力始终旺盛。
十六元。。,不应该说三十二元的最低薪金水平,在小蒋看来已经是天方夜谭,要知道这可是察元,中日开战时,法币对察元勉强还能维持在一点五比一,而如今,法币已经迅速贬值到三十比一,这还是官方的价格,民间恐怕不到四五十以上,根本换不到,三十二察元最低标准,相当于重庆现在法币高达三千二,这还是月收入,一年薪水,等于三万八千多法币,想想小蒋就脚底冒出一股寒气。
叶静怡对此也是无语,还是家里明白事,让她带着些金条来此,不过她有些好笑的家里并不清楚张恒的物价和重庆不可同日而语,一袋二十五公斤的面粉,在张恒不过三察元,合算到斤不过察元六分,在重庆可是惊人的一斤十五法币!折算察元达一角五分。看似不过高出一倍多,可收入呢?蒙疆实施个人所得税后,除去外蒙,光缴纳人员数,高达九成,据说察省无一例外,那意思是几乎所有人都月收入超过三十六元!
这都已经远超南方一些大学教师了,想想都是一种悲哀。
叶静怡现有四根大黄鱼,一根大概可以兑换四百察元,住的国府出了,吃的以到二姐家混饭居多,一月下来,花不了二三十察元,来张恒这么久,扣除国府每月给她相当于一百察元,她不但一根金条没用过,还有不少察元结余,若是在重庆,做些善事也算功德,可在张恒,这种机会都没有,来张恒居然慢慢变得有钱,叶静怡对此觉得是莫大的讽刺,最终她还是把多余的钱捐助希望基金了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且不说薪金制度带来的一些影响和变化,当孙夫人签署蒙疆动员令,对外全面发布后,蒙疆创造了世界称之为惊艳一年的建设狂潮,与同期延安发动的大生产运动受到盟国的广泛关注。
如果不是赵子赟和陈娇儿知道历史中跃进的一些情况,蒙疆建设有可能像脱缰野马,无法控制,在孙夫人的动员令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已成绩为评判标准,并派出督查组,直接到各县坐镇,同时,严令老弱病残出工,禁止影响工作和生产出工,每户一次出工不得超过一人,连续出工不得超过三天。
种种限制,虽然让民众心里有些疙瘩,但动员令首先是肯定了蒙疆民众的热情,诚挚邀请民众参与蒙疆建设,这就让好马戴上了笼头。
叶文英图纸的公路颜色瞬间变为红色,并且平添不少,随即阳高县长纪松龄发出号召,阳高十年,未遇水患,盐碱地早已消失,这都得益于阳高民众十年辛苦种树的结果,他希望阳高南部地区,在建设公路同时,将所有荒山都种上树,要让阳高全县绿树成荫。
此号召迅速传开,这给道路工程量不大,或者没有修建道路的地方一个提醒,不过率先响应的是张北,张北饱受风沙,周稚廉和孟光清先后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效果不算太好,主要是没形成阳高那种氛围,靠每年县府雇工弄一次,难以解决张北到处的荒山荒坡。
孟光清在报纸上看到纪松龄的号召,简直认为老纪是救他来了,张北没有大的交通工程,南北两条通道和铁路早已建成,他迫不及待响应,并请纪松龄解决种子和树苗。
也是当年赵子赟在阳高一句话,张力对人行道树的重视,如今的阳高还真不缺树苗和一些树种,虽说两地气候地理有差异,不过还未差到什么都不能拿过去用。
另一个树苗大户薛儒看到此号召乐了,他手里的树苗比阳高还多!为了重建张恒,薛儒很早就开始准备树苗,一年拖一年,每年薛儒都担心树苗大了移植成活率低,又准备新的,三四年下来,赐儿山、太平山早已长满密密麻麻的大小树苗,挖了可惜,不挖,如此密植,树也长不大,就是长大了,也别想过人,纪松龄算是替他解决了大难题。
天镇县长王永福和孟光清有着同样的烦恼,他县里早已民工义务出工完成了张大高速路天镇段的工程,张北多少还有条到镶黄旗旗府新明的公路,他这里,一条都没有!
第一时间,王永福找上了薛儒,盘算着花多少钱买树苗,薛儒则是打定主意,想让王永福自己派人来挖,二人算是各怀鬼胎,谁也不肯先开口,最终还是王永福憋不住了,向薛儒提出,天镇不比张恒,希望张恒能够给予支持。
明白王永福的意思,薛儒大笑不止,这回好人当得,没的话说,他装作为难半天,然后提出让王永福自己派人来挖,这可把王永福高兴坏了,回去后,当天就带了几千人,百多辆汽车浩浩荡荡直奔张恒,让刚成立的蒙疆近卫师紧张了大半天,弄清楚情况后,乌日娜气个半死,不过也提醒了她,如今蒙疆只有近卫师没有任何战备工作,闲着有些无聊,乌日娜随即提出近卫师参与建设。
近卫师归孙夫人管,孙夫人对乌日娜也是喜爱有加,尤其喜欢看她穿作战服的样子,乌日娜提出,她哪有不答应之理,只是近卫师不能走远,最终,乌日娜盯上了大清河,她要吧大清河弄成故乡那美丽清澈的河流,不懂就硬来,乌日娜带全师硬是生生将大清河底污泥挖出,然后创造性的将河堤改为石砌斜坡,斜坡底为河滩,斜坡上为平地,用不到半米高的石块隔开,煞费苦心的在平地种植树木,并说等开春,要到其他河流挖些水里能长的植物来种在河滩上。
还真别说,当年没看出什么效果,但三年后,大清河真的变了,其后很多城市都效仿她的做法,而大清河靠近大境门最美一段,也被张恒人称为乌河。
这些,都是蒙疆动员令后的连锁反应,不过要说真正的奇迹,在外蒙,这个季节,本不适合大面积施工,但蒙疆动员令是在生死在一起电影进入外蒙后发布的,莫?苏布的外蒙建设兵团在经历了互相揭发的一段混乱后,除了提出可以参加对付日本人和乔巴山的话外,一时间有些找不到目标。
蒙疆动员令和建设兵团并无关系,但给莫?苏布一个目标,修铁路,建设兵团必须成为蒙疆第一,何况他和整个建设兵团都清楚一件事,只有铁路修成,所有的一切才有保障,包括库伦城的重建。
哪怕寒风呼啸,也挡不住八万建筑大军的热情,这直接带动了刚刚从同浦路转战外蒙的五万建设民工,他们可比建设兵团有经验,人少了些,可面子不能输!
两边从暗自比拼到疯狂比试,要不是铺路钢轨和枕木跟不上,整个筑路大军都要失控了,就这样,茫茫冰原上路基依然快速向远方山峦延伸,每天火车运来的铁轨和枕木,几乎留不到第二天,汽车不停的将卸下了的材料送往前面,当光明城到库伦四百七十公里铁路在四三年四月全线贯通时,傻眼的不只是老蒋,还有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这一刻,他已经知道,自己恐怕来不及在外蒙做文章了。
蒙疆民众参道路建设的热情一直持续不断,在道路工程告一段落后,各县县府见无法让民众消停,借助冬季,开始组织民众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县城内重点是排水沟渠清淤扩大扩深,有河流的,,仿照蒙疆近卫师的做法。在农村,则是围绕农业灌溉,再一次将以往的水利设施完善,修建坝塘、引水渠,也不知是那个县挑的头,开始在一些大的村落修建饮用水池,铺设村内的自来水管网,察哈尔各县都动了,进而扩展到伊克昭和山西,倒是锡省因地广人稀,想弄却没法弄。
第856章 大建设(二)()
大建设的浪潮席卷蒙疆,这自然不会将工业排除在外,蒙疆军队机械化的大量应用和民间汽车运输的高速扩张,也意味着北方石油集团进入高速发展期,现在赵子赟已经不藏着掖着,控制石油产量,雄心勃勃的北方石油集团总经理金开英迅速做好了方案,他要建设亚洲第一的石油石化基地。
这个留学美国多年,曾任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的实业家兼技术人才,是在得知赵子赟对日宣战那一天,从欧洲收拾行囊回国,而且是直接来到察哈尔,毛遂自荐进入蒙疆这个大家庭之中。赵子赟当时对他的到来还是有些意外的,和金开英深谈后才知道,其实沁园燃料研究室的很多人对他当年买炼油设备,找石油的举动是非常诧异的,而更让他们诧异的是,居然成了,察哈尔成为中国第一个规模化开采和炼制石油的地方。
若不是赵子赟顶着汉奸的帽子,研究室里的很多人都想去察哈尔了。既然察哈尔能做到,国府不可能做不到,而让他失望的是,国府虽然很看重地质调查所,但给予的支持实在有限,根本无法向当初赵子赟那样,投入大量的金钱。为此,郁闷的金开英再一次到欧洲考察。
赵子赟对日宣战,金开英瞬间就明白他找石油,在当时的归绥建立炼油厂的举动,那一刻,他确信鄂尔多斯的油田绝对不是各界认为的,一个很小的油田,由此,他也对赵子赟派人直接在当时的绥远找石油有着深深的迷惑,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心底持续不断的一个声音促使他毫不犹豫回国,直奔察哈尔。
说实话,当时的赵子赟还是依靠德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业集团管理油田和炼油厂,中国本就缺乏这样的人才,李四光当时也挖不动,金开英的到来让他喜出望外,他可一直对沁园燃料研究室的这些人感兴趣。
北方石油集团独立出来,金开英顺理成章成为首任总经理,他和后来抵达北方大学的李四光一起,奠定了中国强大的石油工业。在四三年底的大建设中,金开英在看到张恒和延安合作更为紧密后,抛出了一个大计划,开发陕北油田!
经过几年勘探,尤其是张恒、延安合作深入后,金开英和李四光等人已经在陕北的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新的油田,二人不知道的是,连同鄂尔多斯县,到陕北、宁夏、甘肃,整个鄂尔多斯盆地是后世著名的长庆油田,中国内陆第一大油气田。
按照金开英的计划,三年内,北方石油集团的原油产量要达到五百万吨,这是一个惊人的计划,不仅仅是油田的建设,还有铁路、输油管道等各方面的建设,甚至金开英想在延安建设一个大型炼油厂。
林老又一次紧急飞往张恒,他受延安委托,前来商议这个让延安高层震惊的计划,谁会想到,贫瘠的陕北黄土地下,有着惊人的财富。
经过秘密商议,双方确定了秘密开发的原则,由此,在延安建设大型炼油厂的计划也被否决,开采原油运往鄂尔多斯,再到呼和浩特,输油管道成为一个延安需要完成的超级工程,而换来的回报,也将是丰厚的,仅仅是蒙疆支付给延安的资源费用,林老初步估算,就将超过一亿察元。
有钱的林老立刻进入后续商谈,他清楚电力在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次,他要建一个大型火力发电厂,订购蒙疆察哈尔工业机器集团五千千瓦级发电机组十台,他要一次解决延安的用电问题。
在多次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