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子赟望着远方:“我就是要让这种事尽可能不要发生,如果真打起来,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鸿钧兄,一起干吧。”
“可是。。”
“不用可是,现在还有日本这个敌人需要战胜,我答应你,到时候你不愿意,既可以走,也可以回去。”
“那。。,好吧。”
二人的谈话其结果是让俞鸿钧放下心头杂七杂八的不去想,抱着不问今后事的态度,作为真正的旁观者去看这里的一切,跟着赵子赟看,听,往往可以看到听到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让俞鸿钧开始明白赵子赟为何重视延安,如果真有一天是敌人,这个敌人是可怕的,也让他明白,换做是他,也宁愿和重庆为敌,而不要招惹延安。
其后一天,出了个小插曲,张煜等人和延安将领交流时,为装备重要还是意志力重要产生了争论,各有各的道理,延安将领就举例说他们以非常差的装备,曾经在瑞金抵挡住了老蒋几十万大军的围攻,意志力是决定性的,张煜则举例说第一次察哈尔战役,二十五集团军依靠强大炮火,将日军打得抱头鼠窜,装备的作用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张自忠觉得都重要,他前期是靠顽强的意志力拼搏,一把大刀就让敌人胆寒,但后期依靠装备,也取得不俗的战绩,不过他的说法被说成是和稀泥。
最终,张煜将这个争论摆在了赵子赟面前,请他评判,由此,也致使赵子赟的一句话广为流传:“装备是外因,意志力是内因,只说意志力不考虑装备是傻子,只说装备不重视意志力是蠢蛋。”
这句话让延安高层极为重视,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事,也透露出赵子赟在政治上的一些东西,其含义隐含着是说信仰是片面的,为此,在经过仔细斟酌后,毛公终于决定,开始正面接触。
这是一次察绥军政官员和延安上层的第一次碰撞,准确来说,是赵子赟一人和延安思想的一次交锋。
说交锋,是因为会议一开始就偏了,一些留苏人员早就憋着气等着这一天,在赵子赟简单说了他对这里的印象,并欢迎在座之人去张恒考察的话后,便有人直截了当提出了他在外蒙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外蒙和日本人的联合,是完全没有搞清楚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的问题。
“失误?我不这么看,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说,其实是个机会,让我以后有理由收拾乔巴山,可以这么说,我们收复外蒙的机会到了。”
所有人都没料到他如此直白露骨,周公惊讶之余,却知道他说的一点都没错,以前由于苏联的干涉,赵子赟是不可能彻底攻占外蒙的,但现在,不管从哪个方面说,他吞并外蒙都是义正言辞的。
“你这样做,是挑衅伟大的苏维埃!”
“挑衅?”赵子赟觉得有意思:“就算是挑衅吧,其实日苏密约签订,我就是宣布苏联为敌人,又能怎样?我不相信全国民众不站在我这一边!再说了,外蒙以前、现在、今后,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希望你别忘了。”
以国家、民族来说事,已经是不败之地,不过有人不甘心,“苏维埃和日本的协议,有你在外蒙肆意而为的因素,可以说,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闻言,赵子赟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不,你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日苏密约是苏联的政治需要,别太把你们那位斯同志想得太好!”
“你这是污蔑!”
赵子赟摇摇头:“其实我很佩服斯大林。”
他这一句话让所有人再次吃了一惊,不明白他的意思。
“抛开政治上的因素,我可以说斯大林是一个爱国者,一个合格的国家领袖,列宁主政的时候,曾经提出废除沙皇签署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斯大林上台后,绝口不提此事,因为他知道,这关系到苏联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怎能轻而易举的还给他人?”
“现在,在德国咄咄逼人,日本占据东北的形势下,他毅然和德、日签署协议,避免将苏联带入战火当中,甚至由此获得巨大红利,我想你们应该听说苏德一起瓜分了波兰吧?作为一个国家领导者,他为苏联这个国家谋取到了最大的利益。”
屋中人一下子被他说懵了,几位高层领导陷入沉思。
“同样作为马、恩思想的追随者,我觉得你们应该以斯大林为榜样,而不是把他当做神一样供起来,国际歌里有句歌词,叫做从来都没有救世主!”说着,他手朝后,指着墙上的马、恩、列、斯的画像,“他们,也不是救世主,中国的事情,中国人说了算,同样,中国**的事,在座的诸位说了算!”
一个国民党党员,一个准军阀,一个曾经的卖国贼,居然在这里说出了这样的话,别说普通人,就是毛公、周公都有些恍惚,心里只有一个疑问,他到底什么意思?
无人反驳,也无法反驳,会议到此,已无法继续下去,找了个理由,周公宣布散会,和毛公简单的交谈了几句,他便追了出来,来到院子里赵子赟的身边,“赵主席,我们谈谈?”
“好啊,周公,今天天气不错,不如我们到延河边走走?”
二人就这么一路步行,两边的保卫人员远远跟着,来到延河边,周公见他凝望着宝塔山,问道:“赵主席来延安多日,有何印象?”
“有朝气,有活力。”
周公笑了笑:“赵主席应该还有其他不好的说辞吧?”
赵子赟也笑了:“周公睿智,这里给我的另外一个印象是贫穷、落后。”
周公脸色差了不少,“我们条件是差了些。”
赵子赟摇头:“条件差不是问题,关键在于观念,周公,我冒昧问一句,贫穷是**吗?”
“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劳苦大众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建立富强民主的国家。”
“那为什么这里有些人会为自己曾经是穷苦人而自豪,光荣,仿佛高人一等一般?”
周公瞬间明白他的意思,想了想道:“赵主席,这些日子你我交流很多,我也很钦佩赵主席的为人,今日我很想听听赵主席对我们的看法,哪怕是批评、不好听的话都可以。”
赵子赟犹豫了下,说道:“周公可知道我为何与重庆格格不入吗?”
“愿闻其详。”
“很简单,重庆代表的是你们所说的资本家、买办、地主的利益,我想周公现在也能够体会到,一个政府,除了政治、军事、外交上的东西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经济。”
周公点头,“是的。”
“经济的来源决定了政府的政策走向,周公不要小看,利益集团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胁迫政府妥协,从老蒋的角度来说,我相信他绝对不会置民众的死活而不顾,这毕竟会威胁到他的统治基础,不知我这么说周公是否认同?”
第551章 延安(六)()
周公想了想:“你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他需要利益集团为他提供经济基础,来支撑统治,因此,他的妥协是必然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彻底摧毁这个利益集团,在三零年中原大战之后,他其实有这个机会,但他错过了,这些年下来,利益集团已经根深蒂固,反而是他要担心被利益集团摧毁,这种局面,已经无力回天,我自然不会上这艘船。”
“你继续说。”
“反观你们,你们并不依靠这样的利益集团,在经济上的压力就小了很多,但也带来一个弊端,缺乏经济基础。”
“是的,这段时间听你说了很多,我们也觉得在经济方面非常薄弱,严重的限制了我们的发展。”
“问题就在这里,重庆的利益集团是为了自身的贪婪,将民众推到对立面,而这里,是因为宣传,把一些人推到了对立面,由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身份问题,出生在资本家的人就一定有问题,一贫如洗的人,就是好汉,比如这无产者的一些说法,就有待商榷,有的无产者确实是因为地主、资本家的剥削造成的,但有的无产者,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而真正让我会担心的地方,就是你们如何建立自己的经济基础,靠劳苦大众无产者?恐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一的借鉴是苏联,也正因为有这个例子,所有有产者都知道,他们是你们铲除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周公以为,他们会束手待毙还是拼死一搏呢?”
周公沉思,赵子赟继续道:“其实对于西方列强来说,**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苏联模式,它直接造成了两大阶级的绝对对立,是你死我活的争斗。”
周公看着他,心中震惊,他不明白这个年轻人为何会有如此深的认识。“还有什么,你尽管说。”
“还有就是人性和你们所说的党性问题,人总是有差异的,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的本性,谁会愿意过猪狗不如的生活?可追求这些,是不是就和你们的思想要求有差异?我曾经听宋处长说过一些事情,这里我和周公简单交流,举个例子,一个人的父亲是恶霸,这个人为了民众,将父亲杀死,在你们这里应该属于大义灭亲的英雄吧?”
周公点头:“是的,因为他为了劳苦大众做出了贡献。”
“但在我这里,就不可理解,一个人连父亲都敢杀,只能说明他没有人性,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如果他只是揭露父亲的罪行,默默在一边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这才是我能接受的。”
周公愣了下:“那你想表达的意思是。。”
“党性不能凌驾在人性之上,更不能成为泯灭人性的工具,最好的方式是两者结合,相互制约,简单说,对于你们的人来说,就是双重要求。”
“这一点还有待思考,赵主席对我们的工作还有何看法?”
赵子赟再次犹豫了下:“你们对自己人有些狠。”
“此话怎讲?”
“容不得一点点错,人总会犯错,只是在你们这,一旦犯错,必然和思想觉悟有关,难保还有戴上顶隐藏的敌人的帽子,以后再出事,还有可能翻出来一并算账,而且仅凭几个人嘴说说,就能决定人的生死,周公,以我为例,如果我想加入你们,只要听听这些,我就心虚了,原因很简单,任何时候只要翻出我曾经和日本人合作的事情,基本就是死路一条。”
周公听了,微微有些冒汗,赵子赟说的确实有可能,如果有一天中央想争取察省的人,恐怕都会面临这个问题。
“在你看来,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其实很简单,首先是不能把你们党内的标准套在其他非党人士身上,也就是说要允许别人批评和指责,这是一种监督,也是一种权利,其次,在你们内部要允许不同声音,任何人不能决定别人的生死,当然,敌人除外,你说我有问题,好,拿出证据来,让法律来评判,尤其要避免拿虚无缥缈的事情来说事,比如什么思想有问题,我怎么想的,谁知道,难不成从我说过的一两句话就判定?那从此以后,天下人都不要说话了。”
周公微微露出笑容,赵子赟也笑道:“周公,我看你们的思想教育也挺有意思,不过我不大理解的是,这思想能天天进步么?要是这样,不出一年,都成圣人了,再说了,人人都这么进步,不知周公要进步到什么境界去?”
周公指着他:“都说你嘴厉害,我看一点不假,说你说死人我都信!”
眼见到了中午,周公提议回去,二人朝回走,猛然,周公问道:“你有这么深的看法,为何不考虑成了一个政党呢?”
赵子赟目视前方,“周公,一来这不好弄,二来有两个问题我始终想不出解决之道。”
不好弄的含义清楚,周公对他所说的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好奇:“什么问题?可以说么?”
“可以说,我始终想不出这政党领袖和政府领导人的关系如何处置,另一个是这政党活动必须要有经费,钱从何处而来?”
这两个问题周公还真没考虑过,当时也只是听听,回到赵子赟住所,他便离开,准备将今早的谈话做一个汇报。
后面的事情在中午之后变得怪异起来,周公没再来,而是安排其他人陪同赵子赟再四处看看,而且这一安排就是两天,察省随同人员百无聊赖,赵子赟知道一定是那天和周公的谈话引起了麻烦,思来想去,这也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事情,有了开头,慢慢再说,横竖这对日作战还有好几年,有时间磨合。
随即,叫来赵振,让他去沟通,说察省事务繁多,也临近春节,他准备返回察省。
赵振去了没多久,周公匆匆赶来,进门就道:“赵主席是不是对我们招待不周有意见了?”
“周公,确实是出来时间长了,该回去了。”
“赵主席可否再耽搁些时日,我们还有不少事情可以商谈。”
“周公,来日方长,此次来延安我收获良多,我想,我们双方也都需要时间消化,有些事**速则不达。”
周公想了想:“也行,还有两件事要和赵主席商量。”
“周公请说。”
“我们双方是否能建立直接联系的电台,便于及时沟通?”
“可以,回到张恒,我将波段交给办事处,具体的事咱们再定。”
“好的,还有一件事,赵主席对外蒙、苏联一事,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这个有些麻烦,赵子赟看着周公好一会,“鉴于你们的难处,我主张不要过激,但要有所反应。”
“可否说细一点?”
“强烈谴责乔巴山和日本勾结的行径,尽量将派往苏联的人撤回来,如果难办,可撤回一部分,但不要向苏联说明任何原因,也不要对日苏密约做任何评述。”
周公不是等闲之辈,一听就暗竖大拇指,谴责乔巴山的由头是他和日本人勾结,完全说得通,也回避了乔巴山攻击的问题,而对于苏联,则是以撤人的方式表示不满,不做评述,其含义也有不赞同的味道,避免国内人做文章。
这个结果也打开了一个通道,周公低声道:“今夜请赵主席再做一次商议,范围很小。”
赵子赟明白,这是高层秘密会晤,这一夜,延安有个窑洞的灯火亮了一个晚上。
赵子赟走后,延安回复了往日的气氛,表面上好像没变化,但有些细节在慢慢转变,首先是经常挂在会议室的头像消失了,其次是有些说错话的人发现,没人在意,而更深层次的变化只有少数人知道,比如开春将建立的制药厂,光华集团占了一半的股份,一批抗大毕业的学员,也在秘密选拔后,前往张恒。
第552章 养一养(一)()
大地回春,冰雪消融,张恒又将迎来新的一个春天,历史继续在缓慢行进中转变,在和老蒋的博弈当中,赵子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宋万成提供的药品物资,不,应该说是钱,让赵子赟嘴里的重庆利益集团成了他的帮手,赵子赟的潜在警告也让老蒋无法忽视,清理了军统、中统的一些点背后,透露着你别逼我,逼我就翻脸的信号,由察省传来的两大集团军合并,秘密成立了五个主力兵团的信息也让老蒋动弹不得,他不得不考虑一旦不理会赵子赟的要求,二十二集团军,甚至是十四集团军会不会彻底倒向察哈尔,那样,哪怕是撤了卫立煌也于事无补。
而延安一行则给老蒋带来巨大压力,吴稚晖等几个核心幕僚都无法忽视他的这个举动,何况不管是有意无意,赵子赟在延安滞留了太长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