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阎锡山趁火打劫,他都很难预料最后的结局。
“诸位,表面看三十一军只是对华北产生了威胁,实际上是对整个满洲产生了巨大威胁,我们如果不做出快速应对,一旦三十一军真的从多伦突入热河,我们就很难避免南京方面做出强硬改变,这就会在我们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情况下在华北、热河,甚至是满洲爆发两国大战!”
“石原君说得有理,我们也不是反对调关东军入关,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可能到来的二十九、三十一和三十五三个军的联手攻击!光凭华北军是不够的。”作战课长武藤章大佐蹙眉道。
闻言石原莞尔笑了:“如果拖上一两个月,武藤君说的情形很有可能出现,要知道,赵子赟、宋哲元和傅作义三人要想通力合作,是需要时间来沟通的!”
“你是说不能给他们这个时间?”
“对!也避免让他们看穿我们现在准备不足,要知道,一旦开始实施的计划停滞,就会提醒他们我们也在犹豫。同样,现在中国各方也在犹豫,毕竟事态没有明朗化,我可以断定,如果二十师团继续进攻,就算赵子赟提出三十一军进入平津地区作战,宋哲元也不会答应,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屋中顿时嘈杂起来,不少人认为石原莞尔的话很有道理,目前的宋哲元恐怕还有一丝讲和的念头,而且,以他和赵子赟的恩怨,他是断然不会允许赵子赟借帮他而进入平津的。
“石原君,按你的推断,南京会如何反应?”杉山元问道。
“阁下,南京对我们占领华北的举动肯定是要反抗的,不过这也需要时间,如果我们能够迅速解决二十九军,并对察哈尔形成包围夹击态势,南京就会谋求和平解决的可能,反之,如果三十一军真的突入热河地区,引起大混战,南京很有可能采取调兵武力解决的方案。”
杉山元沉思良久总结道:“按照石原君的分析,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应对,这场战事都将扩大,这其中的关键,就看我们能否在短时间内解决二十九军,占领平津地区,如果能做到,我们还有调整的机会,否则只有被动应战!”
“阁下所言极是!”
仅仅停顿了两天不到,七月二十九日,日军恢复了攻势,二十师团再次进攻南苑,独立混成十一旅团攻击西苑,第一旅团则从沙河镇继续攻击永定河,以此同时,驻守在朝阳的第七师团南下进入山海关,而在奉天的第八师团则南下赤峰,北面黑龙江境内的第二师团、十三师团也上了火车前往奉天,整个关东军动了,重心有朝南移动的倾向。
这回换做宋哲元被打了一闷棍,察哈尔突如其来的宣战算是帮了他的大忙,在老蒋又是发电、又是派人说服,并且看到日本人条件越来越苛刻的情况下,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幻想破灭了,善了不可能,硬打没底气,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部队打光了,除了博得一个抗日名声,什么都没有,几年的基业荡然无存。
察哈尔翻脸翻得如此干净,老宋觉得他若是日本人,无论如何都要灭了赵子赟再说,也许平津会暂时避过一劫,等日本人和赵子赟拼得两败俱伤,恐怕也暂时没实力染指平津了。
为此,老宋脸色有了这段时间少有的笑容,手下几员大将也是同样看法,何况日军突然停止了进攻,也有这方面的苗头,那个松井太久郎也传话过来说是不是再谈谈?
当赵子赟来电说派两个师进入平津地区,与二十九军一起联手围攻二十师团,彻底扼杀日本人武力占领华北的企图时,老宋想都没想就婉言谢绝,说二十九军有能力守住平津,他连老蒋的嫡系都防着不准进来,何况赵子赟这个冤家?再说了,赵子赟派兵协助恐怕没安好心,有祸水东移的意思,围攻二十师团,能不能灭了另当别论,但把日本人逗来那是肯定的!
一时松懈,被日本人抓了个正着,南苑比历史上丢的还要快,香月清司收到国内要他尽快解决二十九军的命令,并附带了石原莞尔的分析,就知道扭转局面在此一举,一定要趁中国各方还未联合起来,解决平津,威慑察哈尔,逼南京妥协。
这个决策是少有的各派都认可,上下各级都没有异议的决策,香月清司大加赞赏,从关东军那里得知第七师团已经上车,一天之内就可以入关,他毫不犹豫集合了所有力量,孤注一掷的发动了致命一击!
第366章 大战前夜(一)()
这一击也比历史上要凶狠,一方出了重拳,一方居然还没准备防守,结局可想而知,驻守南苑的一三二师全军覆没,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战死,在天津的三十八师主力得知第七师团入关的消息,都忙不得请示宋哲元,便在李文田的带领下撤出了天津,避免被围歼。
宋哲元此时懊悔不已,连声骂自己看不清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在紧急会议上,怎么办成了大问题。
看日本人进攻势头,和谈是不可能了,援兵也来不及,不管是下花园的二十二师,还是平汉线的万福麟军,都来不及赶到,眼下只有两条路,顽抗到底和撤兵。
大小将领默不作声,宋哲元心中明了,恐怕支持撤出平津,保存实力的占大多数,只是谁来提这个头罢了。
“委员长,还是撤吧。”沉默良久,冯治安闷声道。
“要是日本人咄咄逼人怎么办?”张自忠问道。
“委员长可请赵子赟兵进南口,恢复察哈尔的地盘。”冯治安又闷声说了句。
张自忠心里一阵恶寒,这主意对二十九军绝对管用,南口方向只要有三十一军随便一支部队,日军就不可能放心大胆的去追击撤退的二十九军,但这太卑鄙了!
不过,扫过众人脸色,张自忠就知道支持这想法的人大有人在!
至于赵子赟会不会答应,没人操心,已经对日宣战的察哈尔不可能不进兵的,那样就会被推倒风口浪尖上。这是阳谋,赵子赟无解。
宋哲元无声的点了点头,张自忠叹了口气:“委员长,如果要撤,就不要犹豫,避免被日军追击,我愿为全军断后。”
“也好,荩忱,辛苦你了。”
果不其然,赵子赟接到宋哲元的电报,气得一蹦三尺高,老子提出出兵你不答应,现在让老子给你擦屁股!
在秘密指挥部叫嚣了一阵子,赵子赟气馁的让方振武下令,二十二师吴增隆旅尽快赶往南口。
“子赟,南口虽说是要地,可远不如下花园防线,而且距离北平太近,日军的飞机能发挥最大作用,顶在南口会吃大亏的!”
“叔平哥,谁说要顶在南口了?”赵子赟没好气道。
“那你派五十八旅去南口做什么?”方振武奇怪道。
赵子赟叹了口气:“他不仁,我不能不义,二十九军将士和我没仇,让吴增隆去给他们打打掩护,顺带也把怀来、延庆两地的民众尽快转移到我们的防线内来,二十九军撤出平津,日本人下一个目标恐怕是我们了!”
方振武默然,竖起大旗,赵子赟再也不可能不顾全大局了,这火坑怎么也得跳!
进入八月份,不出石原莞尔所料,占领平津,重创二十九军后,鉴于关东军有入关迹象,国民政府不敢贸然宣战,但老蒋也发表了抗战到底的讲话,借助华北战局这简短的空档期,中日双方都在做最后大战的准备!
从日军占领平津的整个过程来看,宋哲元撤出平津,日军就没打算追击,这个战略意图达到后,日本方面又发生了分歧,一部分人主张先解决察哈尔,另一部分人则主张从东部沿海动手,彻底击败南京,占领整个中国!从大的战略上来说,目前解决察哈尔确实没有多大作用,但好处是可以巩固整个北方,换句话说,是站稳脚跟步步蚕食的战略,花的时间长,坏处是从中国的政局来看,对南京恐怕没有任何影响。
虽然面对关东军和日益增强的华北军,察哈尔民众却信心爆棚,没人会相信强大的三十一军会败!五年了,压在察哈尔民众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他们生活好,可总被人说,每每听到外界骂赵子赟卖国贼,他们心中难受,如今张家口街头,那一个不是仰首挺胸,自豪得不得了。
茶馆、饭馆到处都是事后诸葛亮!
“赵主席当年入沈阳,就不可能做卖国贼!看看,什么叫运筹帷幄之中?这就是!”
“我早就说特木得离开三十一军是有原因的,你们不信,如今不是回来了?草原雄鹰师!咱们蒙古人的骄傲!”
“那个那个什么卖国捐,屁,如今谁卖国?谁有咱们察哈尔灭的日本人多?”
“日本人算什么?你知道不?那日赵主席一声令下,六千多鬼子,死的干干净净,对了,还有那领事馆,谁敢像赵主席那样,说围了就围了!”
北方大学直接罢课了,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非抗议罢课,学子们太兴奋了,兴奋得不想上课,只想去街头宣泄自己心中的情感,马君武对此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他也想罢工几天,想畅饮几杯,赵子赟终于亮出了他的宝剑,锋利无边!
那日陈娇儿来北方大学通报了火光计划的全部经过后,老马彻夜放肆的喝酒,和许璇等人高谈阔论,所有教授、教师都不想睡觉,就是翻来覆去的说着这些年的一些事情,当年很多疑惑今日全部迎刃而解,老马不由感叹赵家兄弟十多年前开始挖的这个坑,从阳高一步步挖,终于挖成了一个巨大的坑,就算不懂军事,他也知道钉在北方的察哈尔所起到的作用那是相当大的,而且察哈尔的实力不弱!
七月十日日本制造永定河事件后,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已经不可避免,实施火光计划后,察哈尔首当其冲,成为日军的头号攻击目标是各方均认可的,不过,在茫茫东海,日本第三舰队也露出了獠牙,江浙沿海风声鹤唳,长江水道局势异常紧张,受到察哈尔一次就将三千多附属地日本侨民赶入战俘营的刺激,中国内陆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朝平津和上海、广州等地集结。
赵子赟作假的水平也的确不差,不但让美英法狐疑,就是日本国内也有人认为很有可能是华北驻屯军瞒着高层先动手,毕竟这种先例多了。老蒋早就从察哈尔省党部知道赵子赟作假,可他也没办法,总不能自己揭露自己,给日本人把柄,他还得义愤填膺的向外界怒斥日本人在平津和察哈尔都挑起事端,认认真真给赵子赟擦屁股,如今南京已经顾不上考虑外交解决的事,而是要考虑一旦日本人再次动手,是先从那里开始,按照上次日本人挑事的情况看,上海也是一个很不好说的地方。
对于老蒋来说,平津不算什么,有赵子赟顶着,日本人不可能在没有解决他之前大举侵入华北其他地方,反而日本舰队在上海才是最大的麻烦,上次淞沪之战后,上海不得驻军,这种绊手绊脚的协定让老蒋无从下手。
唯一可以依托的只有上海保安总团和上海警察总队,可这些人与日军抗衡,有些说笑话了,参谋部对此提不出好办法,老蒋第一次想到征询赵子赟的意见,电话那头,赵子赟的建议让老蒋心尖乱颤,准备赶赴上海的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见他放下电话发愣,忍不住出声询问。
“娘希匹!他还有没有不敢做的事!”
张治中不好多问,老蒋骂完后,喝了杯水,冲着张治中说道:“他居然建议我立刻出兵上海,扣押所有日本人,要战要谈再说!”
说心里话,张治中认为,日本人既然敢蛮横占领平津,中国凭什么不能占了上海?和强盗没有什么好说的,赵子赟的建议也许真的能逼日本人好好想想。
不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张治中也知道老蒋绝不敢用赵子赟的法子,察哈尔攻击日本领事馆,扣押了大批日本人,美英法那是不会先去找赵子赟,这些时日却是给老蒋施加了巨大压力,纵观全球,有这么玩的,有这么无赖的么?
汪精卫之流也顺杆子上,不但对外宣传说赵子赟做法有损国家形象,也不是一个地方领导者该做的,并要他对中日两国关系恶化负责。他的手下甚至有人提出国府应该罢免赵子赟的省主席职务,有不少人对此表示赞同。
赵子赟带来的麻烦是超乎想象的,老蒋有些后悔当初不该如此放纵,早知道他会这么干,有无数的理由和机会将其收拾掉。可现在不行,察绥宣战将赵子赟一下子推到声望的顶峰,从各地通电响应就可见一斑,国民对日本人的痛恨立刻将赵子赟多年饱受诟病的行为化为乌有,加上他在外蒙的强硬,赵子赟现在已经成为各方瞩目的民族英雄,堪比岳飞、郑成功等人。
若不是日本人非常迅速的占领平津,并有朝上海增兵迹象,老蒋说不定会给予赵子赟一定惩罚,比如说来个罢免但不派人接替这种方式,以缓解外部压力,洞悉制衡之术的他也有化解的本事,从外部的情况看,美英法也只是叫嚣下罢了,老蒋可是知道日本人很不给美英法面子,各国是没有太多兴趣替日本人出头的,因此老蒋在约见各国大使、领事说一方面阐述日本人挑衅在先这个事实,另一方面也暗示中国有些事也不是他说了就算的,不过老蒋还是表态,日本人停战和处理赵子赟是一件事,要处理必须一并处理。
老蒋聪明之处就在于此,若是日本人退出华北,恢复到年初的状况,他是想借机收拾赵子赟,将全部责任推到他头上,但日本人若是不罢手,他可不会置全国呼声不顾,汪精卫踩赵,他就挺他,这在政治上可是能获得不少分的。
各国只不过对赵子赟不顾国际法则乱来不满,不过这倒霉的又不是自己,老蒋的答复也说得过去,也就不狠逼此事,重点还是关注中日双方的下一步动作,这才是会影响各国在华利益的重点。分析当前态势,南京参谋部认为华北、上海两个地方,日本人动手的可能性都极大,而上海更要命些,程潜向老蒋建议,调察哈尔三十一军一部南下参战,说他们有对日军作战的经验,老蒋看完地图,叹了口气,没同意。
第367章 大战前夜(二)()
从当前的局势看,老蒋判断察哈尔比上海还紧张,他估计日本人要攻打察哈尔了,就目前日军在华北和东北集结的兵力,察哈尔恐怕有些困难,保住察哈尔,就保住了华北,这一点老蒋深信不疑,一旦日军彻底击败三十一军,别看华北地区有山西的晋军、陕西的东北军、西北军,老蒋不认为他们能够挡住日军。
如此不但不能动三十一军,反而要想法子增援,望着地图,老蒋束手无策,宋哲元不会帮,杨虎城不好说,阎锡山恐怕会观望,盘算这华北的各股可能一用的势力,他心里没了底,派自己的嫡系?他又想到陈诚说的,要避免华北决战,大平原上作战对己方不利!
想了良久,没有好的对策,老蒋打电话叫来白崇禧和陈诚,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弄清老蒋的意图,白崇禧一直沉思,良久道:“委员长,日军如果大举进攻察哈尔,怕是隐含着两层意思,就是根据我们的变化来灵活调整战术,我估计日军会先从多伦动手,然后派一两个师团从南口方向进攻,他们在华北的另外两个师团则盯着我们的举动。”
“建生,这有何用意?”
起身走到墙边,白崇禧指着墙上的地图:“委员长请看,三十一军所依仗的就是多伦的张房山-磨盘山防线和下花园的鸡鸣山防线,而多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