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极崛起-第2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我。”
“董先生不介意我检查一下房间吧?”
“请便。”
那人进门后,上上下下检查得很仔细,见没有异常,说道:“董先生,请原谅,我不得不小心些。”
董虎双手环抱,面无表情:“我可以见到王先生了么?”
“可以,请稍等。”
那人出去后,不到两分钟,有人推门进来,董虎细细打量着他,中分头,带着眼镜,穿着西装,乍一看像个普通的文人,董虎知道王亚樵的一些特征,看这人,十有**是了。
“董先生从察哈尔来?”那人进来后,也不客气,直接坐在沙发上。
“是的,找王先生谈点事。”董虎将登着王亚樵声明的报纸放到他面前的桌上。
那人瞟了一眼,将报纸推了回去:“我说的我自然会做到,不过董先生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没有东西可以证明,不过我可以说点事情。”董虎随意提到当年他抓捕刺客后问的一些细节。
那人诧异的看着他,知道这么隐秘的事,那是不会错了。
“好,赵子赟找我什么事?”
董虎笑了:“王先生不需要证明下自己么?”
那人哈哈大笑:“不错,那我就接着说说你刚才说的。”
相互印证后,王亚樵翘起二郎腿,“你们想杀谁?”
董虎递过一只烟,王亚樵摇了摇手,董虎自己点燃香烟,深深吸了一口:“我找王先生不是要杀人。”
王亚樵一呆:“那你们找我做什么?”
“能在上海躲这么多年不露痕迹,王先生好本事。”董虎扯起了其他话题,王亚樵并没打断他,以他的直觉,董虎不是那种喜欢废话的人。
“我们看中王先生的这个能力和在上海的势力,想请王先生帮忙做件事。”
“你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做得到。”
“王先生做得到的,我们想请王先生能够在上海帮忙筹集物资,定期送到指定地方。”
这么简单?王亚樵不解:“什么物资?有名单么?”
“有。”董虎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王亚樵接过来一看,很普通啊,最多是柴油有些麻烦,“这事你们做不了?”
“我们做得了,但我们无法做到持续不断,而且没有一丝痕迹。”
王亚樵动容,没有一丝痕迹,他都不太敢保证,“能告诉我这些物资最终去那吗?”
“海上。”
王亚樵疑惑了,弄到海上去干嘛?他看着手中的纸,想看出点门道来。董虎盯着他好一会,“察哈尔有一支海军。”
纸张从王亚樵手中滑落,这消息比他看到报纸那一刻还让人震惊!“董先生是说海军?”
“对,准确的说是潜艇。”
天啊,赵子赟这是要干嘛?王亚樵彻底懵了。
“日本侵略中国,必须从海上运送大批物资,王先生懂了吗?”
这么明白还不懂,那就是蠢材了,他现在才明白,赵子赟托付给他的事比杀人难多了,一次两次他还能保证不出任何差错,十几二十次就难说了,一旦消息走漏,后果太大。
“董先生,我怕我做不了。”
“那王先生请回吧。”董虎淡淡道。
王亚樵起身,刚想走,却盯着董虎问道:“我不参与,你们也一定要做这件事对吧?”
“对!”
“那你们不担心”
董虎笑了笑:“当然担心,几百号人的性命握在手里,谁不担心?可我们是察哈尔的战士!哪怕粉碎碎骨也义无反顾。”
血一下子涌了上来,王亚樵双手握拳,微微颤抖:“战士!说得好,我王亚樵豁出去了,这事我接了,我用我的人头担保!”
这件事王亚樵肯接,安全系数提高不止一倍,董虎终于可以松口气,为避免出错,他和王亚樵商定海上这段由察哈尔方面接手,路上的王亚樵负责,这样两边人都不清楚对方的情况,最大限度避免泄露消息。说道最后,王亚樵突然想到一件事:“你们的潜艇现在在哪?”
董虎摇头,“我也不知道。”
察哈尔采购的四艘潜艇刚刚进入印度洋,在其中一艘上,潜艇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苏斌上校正躺在自己的船舱内浮想翩翩,两年了,在接受命令那一刻,他就知道也许到死那一天,都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两年前的那个普通一天再次浮现在他眼前,刚刚在察哈尔军校结束学习的他正想返回部队,却接到军部命令,前往军部报道。当时他还以为军部要调整他的位置,难道是到军部当参谋?说实话,他心里是不情愿的。
等来到军部,被带到一个陌生房间,他惊讶的发现坐在桌子后面的不是长期待在军部的陈振林军长,而是三十一军的最高指挥官赵子赟。
“军长好!”苏斌立刻立正敬礼。
赵子赟抬手回礼,说了声“坐吧。”然后低头看材料,正当苏斌有些忐忑之际,赵子赟说话了:“苏斌,二十师少校营长,河北人,三零年中原大战期间加入当时的独立师,从普通士兵到班长、排长、连长,三三年初,因多伦战役立功升任营长,今年被选拔到军校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
苏斌有些发愣,不知道军长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赵子赟放下手中材料:“苏斌,如果有一项任务,会让你这一生都隐姓埋名,甚至死了都没人知道,你会怎么想?”
苏斌犹豫着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不是考核,我只想知道你心里所想。”
“军长,我不知道,只有真的面临这种情况时,我可能才会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苏斌老老实实回答。
“你可以想象一下。”
苏斌想了好一会,“军长,也许一两年我会熬下来,但没有尽头。。”
赵子赟略带一丝失望,“好吧,你可以走了。”
苏斌起身敬礼,走到门口,他站住了,转身道:“军长,我觉得我熬不下去是我有我自己的梦想,为了我的梦想我愿意付出一切,因此。”
“你的梦想是什么?”
“能够扬起头,堂堂正正做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再受人欺负,为了这个梦想,我才选择了当兵,才会选择独立师!”
赵子赟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如果我说的这个任务,就是为了实现你的梦想呢?”
“那我愿意!”
“为什么?”
“军长,我不愿意再看到有人想我一样被逼得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无名的牺牲,也是无上荣光。”
“你坐下。”
再次坐在椅子上,赵子赟目光盯着他:“你回头去报备一下,然后明早到特别安全局总部集合。”
转成保卫人员?可这也不需要隐姓埋名啊,苏斌纳闷的走了,第二天一早他来到特别安全局,递上自己的证件,保卫人员一句话不说,将他带到一个大房间里就离开了,在这里,苏斌才发现不止他一个,上百人挤在这个房间里!
相互之间也有认识的,不过没人说话,只是目光间的交流。不过从个人的眼神中,好像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没多久,房门再次打开,赵子赟和陈振林走了进来。
“立正!”苏斌条件反射般的喊了一声,所有人全部起立敬礼。
“都坐吧。”赵子赟和陈振林各抓过一支凳子做了下去。
环视一圈,赵子赟和陈振林交换了眼神,陈振林点点头,赵子赟说道:“在座的都是从各师中严格挑选出来的,从今天起,你们将承担一项特别的任务。”
说着,赵子赟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接着道:“这项任务正如我所说过的,不但隐秘,很有可能连死了都没人知道,我在此再问一句,有没有人退出?”
没人动,赵子赟点点头:“作为军人,你们做出了选择,从今天起,你们已经不能退出,你们在三十一军,甚至是察哈尔所有的一些记录都将被消除!”
苏斌心头巨震,这是什么样的任务啊?
赵子赟没让他猜,再一次环视在座的官兵,他说道:“你们将作为第一批赴德国的秘密人员,接受德方的训练,组建察哈尔的第一支海军!”
海军!在座的人都惊呆了,苏斌做梦都没想到他要参加海军!
“不过我们这支海军有些特殊,因为它是支潜艇部队,我希望你们能够完成德国的各项训练,希望我们的海洋上有一支察哈尔可以依靠的强大力量。”
“军长!请放心,我们一定成为合格的海军!”有人忍不住喊了声。
陈振林也站了起来:“你们都知道察哈尔不靠海,因此你们去德国没人知道,你们学成回来也不会有人知道,任何时候,不能说出你们的身份,这是纪律!”
“是!”
随后赵子赟宣布了临时的分组,第一批人被变为四队,苏斌应军衔最高,被指定为总队长。在随后进两年的训练,他异常刻苦,最终归国前,被赵子赟任命为潜艇部队司令,军衔提升为上校。
苏斌收回思绪,离开德国已经三十多天了,按照计划,还有五十天左右,他的潜艇能够抵达上海外海,对于潜艇他还很满意的,一开始学习训练的潜艇比现在这个小多了,每艘也就能上二十多人,当时他还担心这么小的潜艇在大海里会不会被一个浪头打的没踪影,还有些失望。
后来才慢慢从德国教官那里得知军长订购的是还在研制当中的最新型潜艇,直到今年五月,他才和察哈尔赶来的李良一起接收了德方交付的四艘七型潜艇,这足足比训练的二型潜艇大了一倍!
李良带来赵子赟的密令,让他们结束训练,即刻返回,按照计划,这些潜艇是准备用货船运回去的,但苏斌刚接收,很想借此机会进行训练,他提出把潜艇开回去!
上万里路,连德国人都觉得太冒险了,李良不得不电报请示赵子赟,结果很意外,赵子赟同意了,让李良协调租用的货轮照样来上海,沿途算是作为跟随保护的一个措施。就这样,苏斌指挥着四艘潜艇,穿越茫茫大洋踏上归程。
第365章 日本人的决断()
天津,日本华驻屯军司令部,很多人脸色都不好看,一连两次在赵子赟手里吃了亏,大本营异常愤怒,发来了眼里措辞的责问电,上次沈阳事件就倒下了一批倒霉鬼,好在关东军至少重新占领了沈阳,面子上怎么都说得过去,这次可是脸丢尽了,不但察哈尔的一切全部丧失,还造成了中国全国上下的抗日呼声,一些潜在的合作着见势头不妙,纷纷缩了回去,眼下最要命的是华北派遣军还没准备好,尚不能展开报复,国内舆论压力非常大,就差指名道姓骂他们是蠢猪了。
香月清司在办公室里烦躁不安,赵子赟突然发难彻底打乱了他的全部计划,他不得不停止了对南苑的进攻,平津作战计划是不是需要调整?
赵子赟这个变数太要命了,本来局势分析对华北驻屯军很有利,南京政府就是雷声大雨点小,赵子赟一直都是闷声发财,山西晋军自然也不会轻举妄动,集中现有兵力解决掉北平的二十九军易如反掌。
可现在赵子赟已经旗帜鲜明的宣战,香月清司顿时没了底气,国内援兵还没到,手下只有二十师团、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和缺了一个联队的独立混成十一旅团,总兵力不足四万人想要解决二十九、三十一两个军怕是说笑话,张家口坐车到北平还不要半天,而且三十一军的装备也要远远强于二十九军,甚至比华北驻屯军强!当然,这一点没人说出来。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再次来电,要严查赵子赟事件的具体细节。”
“查?这还用查!赵子赟早就包藏祸心,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大日本帝国被人耍了!”
“司令官阁下”
“不用说了,他们想什么我清楚,不就是要找几个替罪羊嘛!”香月清司怒道。
桥本群闷闷不乐的坐在一边,他现在什么心思都没有,司令官嘴里的替罪羊,最大的那只十有**是他,香月清司毕竟是事变发生后才接任司令官一职的,可以说没有任何责任,而他就不同了,不但参与了事变的策划,还是签署陈桥协定的日方代表!
想想有些好笑,桥本群第一次发现赵子赟耍赖带栽赃的本事比军部那些叫嚣征服支那的参谋大多了,就这次永定河事变,自己一方还遮遮掩掩的在军营门口丢了颗炸弹,人家赵子赟呢?居然真的朝三十一军军部发射了十几颗掷弹筒发射的手榴弹!还像模像样的弄了几个日军尸体在附近,手握掷弹筒,尸体四周好大一块区域丢下些尸体,这照片一拍,明知是假的,也没人关心,横竖双方都作假,大哥说不着二弟!
可围绕着栽赃做事两边就大不同了,自己一方还打着嘴仗才组织进攻,看看人家赵子赟,明显是先将察哈尔所有驻军都灭了,才来做栽赃现场,桥本群不由得暗骂军部都是蠢货,当**了还立什么牌坊!这堂课上得教训深刻啊。
突入其来的变故确实让日本人慌了手脚,什么变数都想过,唯独没有将察哈尔翻脸动手的变数考虑进去,华北事变扩大化毕竟是几个参谋弄出来的,明显的下克上,如今察绥宣战,这已经不是在华这些将军和参谋们能够摆平的了,万一南京政府也跟着宣战,那是谁都承担不了责任的!
日本东京市谷高地灰色的军部大楼里,陆军省和参谋本部一片嘈杂,陆相杉山元大将、参谋本部第二部代部长笠原幸雄大佐、军事课长田中新一大佐、作战课长武藤章大佐、中国课长永津大佐等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参谋本部第一部长石原莞尔少将、战争指导课长河边虎四郎大佐、陆军省军务课长柴山兼四郎大佐等人组成的慎重派自七月十一日后,再次聚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
不过这次会议和上次两边各执一词的情形有些不同,上次是中国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中将点火,关东军司令官植田大将、朝鲜军参谋长秉司令官小矶大将两人扇风,硬生生将华北这把火弄了起来,当时主战派是强力要求增强日军在华北的兵力,不失时机给予一击,而慎重派却坚持以不扩大为方针。
在后续内阁会议多次拉扯往复,主战派渐渐占了上风,并在七月十三日的紧急会议上正式进入战时体制,关东军司令部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主力、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一部及飞行集团之一部和朝鲜第二十师团正式调往华北,战火已不可避免。
如今还不到二十天,局势急转直下,察哈尔一夜之间就让日本人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在华北这场大火上添加了重重的一根烧柴,这火,有些不好控制了,损失了六千多精锐士兵还能忍,可察哈尔的战略地位就有些要命了,如果二十九军真的负隅顽抗,那么三十一军出多伦,就直击在辽东走廊这根软肋上,当然,开会之人都没提另一个隐患,那就是绥远的三十五军!
此时的主战派已经没了前几日嚣张的势头,再狂妄也知道集合兵力应对赵子赟的挑衅是要时间的,这期间谁也不敢保证他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相反,原来的慎重派石原莞尔却坚定的提出必须应战!国内调兵来不及,关东军、朝鲜军要迅速集结,南下支援华北军。
做出这样的改变,石原莞尔是迫不得已的,从沈阳一战中,他就知道赵家兄弟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而且看得很准,几乎一击必中,当年若不是张学良头脑发热,阎锡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