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三极崛起-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颂愕然,想了良久,也笑了,巩天民的话有道理,现在是乱世,国家也不像个国家的样子,和平时期的一些想法并不适用。

    “巩经理是行家,你多听他的是对的。”

    察哈尔日报头版介绍了察元,并号召全体察省民众踊跃使用,四大集团率先响应,将现有的薪水发放全部改为察哈尔元,加上三十一军无条件的使用,立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有支持群体,并不代表察哈尔元畅通无阻,在察省的其他银行就没那么热情,不管察哈尔元势头如何,他们只做银元和已经发行的中、交行等纸币,这就让商家深感不便。

    除此之外,察哈尔元面临的还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蒙区的乌盟、锡盟是不支持的,察哈尔八旗四群中也有几个不采用察哈尔元,其他银行没有兑换业务,新币的影响力和使用范围远没有赵子赟想象那么大。

    有些着急的他都打算来硬的,还是巩天民一番劝慰,能达到如此效果已经不错了,察元只是地方币,要依靠信誉一步步来,任何强硬的做法反而适得其反。

    说服赵子赟的还有一个理由,其他银行的不配合,也给察哈尔银行的扩张带来机会,察省的经济实力傲视北方,完全可以支撑住察元的使用。于是乎,北方其他省份的察哈尔银行分支机构顺势建立起来,和其他银行相比,察行多了察哈尔元的兑换业务,反而兴隆起来。

    对于巩天亮来说,真正的难题不在于其他行的态度,而是察元的发行量,少了流通会受到影响,多了就是超发,难保不被恶意投资,造成察元动荡。

    最先发行的察钞总计四千万元,和察哈尔银行的注册资本相比,并没有超发,随后,巩天亮就发现四大集团和军队的支持也是有弊端的,这个年代民众和士兵对银行的信任度并不高,他们宁愿把钱藏在家里,也不储蓄到银行,如此一来,大量察元沉淀下来。

    问题并不好解决,观念一时间是不好改变的,巩天亮不得不再次向陈淑珍提出超发的法子,在秘书长的位置上做了两年多,陈淑珍不懂货币但懂政治,她认为各大行不支持一定有背后的原因,超发的风险有多大她不清楚,但赌博她是不敢的,察元一旦崩溃,也代表着省府的形象崩溃,思索再三,她采取了折中的法子,将赵子赟从沈阳抢来的钱全部充入到察哈尔银行的库房,但不增加银行的资本,通过这个法子,巩天亮又发行了三千万察元,明面上是超发了,但从银行自身的储备金来看,依然没有达到一比一的发行量。

    发现市面上的货币量大幅度增加,中、交等银行联络一些钱庄和小银行,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攻击,先是从外围悄悄收入察元,然后进行集中兑换,想借此打压察元,从中牟利。

    结果不言而喻,有充足准备的巩天亮笑嘻嘻接招,中、交行还好,损失能够撑住,可钱庄就不行了,瞬间被逼的倒闭不少,钱业公会急忙与商会协商,这回燕鹤鸣可是早有安排,按照赵子赟的意图,察省的民间钱庄就不该那么多!

    燕鹤鸣给出的出路只有一条,被察哈尔银行吞并,成为小股东。随着钱业公会彻底投降,察元在察省慢慢坚挺起来,在银本位的年代,储备是决定一切的力量,就这一点,察省的几大银行是无法和察哈尔银行抗衡的,在察觉察哈尔银行的实际储备远大于它的注册资本后,几大银行决定避免正面碰撞,开始有限额的汇兑业务,准备以后再找机会。

    察哈尔元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在察省,平津不稳,何应钦也没什么心思关注此事,绥远傅作义有些担心,但不是很清楚影响有多大,山西老阎就知道个中厉害,他对此非常纠结。

    察省在政治、军事上的影响力也许还不足以动摇山西的地位,但经济上,老阎已经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察元发行,必将逐步终结银元在察省的主导地位,晋钞更是将退出察省,加上中央准备发行的法币,老阎仿佛已经看到外来货币充斥山西全省的场景。

    苦心经营多年,老阎深知对付察元他是毫无办法的,民间可不管政治,那种货币不容易贬值,他们就接受那种,而贬值与否,全看经济实力,只要察元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稳稳守住和银元一比一的兑换率,晋钞就毫无还手之力。

    何况自上次他和傅作义对察省发难之后,山西商人的中心已经向察省转移,在察省经商,不用察元那简直是笑话,难道对察省省府的大笔采购和投入置之不理?

    货物流通,必将导致察元随着商人流动,除此之外,老阎也知道,包括他名下的山西商号对察省依赖度之高,难以想象,除非不和察哈尔做生意了,那和等死差不多,比如大宗的煤矿,山西不卖,赶趟子和察哈尔做生意的多了去了,比如机器、钢铁,山西不买,察哈尔同样不愁买家。

    老阎倒是有心找几个盟友,可放眼望去,居然扒拉不出一个!中央是不指望的,老阎防南京尤甚察省,绥远太弱,加上傅作义恐怕不太想和察哈尔起冲突,至于平津,老阎想想还是算了。

    也许还是赵戴文说的可行,既然不能阻挡,是不是考虑和察省合作呢?

第209章 日本人(一)() 
察哈尔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许并不明显,在南京看来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老蒋更关心的是军事上的事,赵子赟顺利收编方振武的部队,何应钦与日本人又达成了协定,长城一线算是稳定了下来,冯玉祥闹归闹,和真实历史相比,不论规模还是影响力都小了不少,老蒋再次把目光转向南方,那片赤色区域的清剿到了关键时候,几次失败,他也找到了一些法子,准备一鼓作气解决这个问题。

    德国人依然还在拼命改进那该死的坦克,罗尔夫都有些羞于见赵子赟,正好张家口电厂已经建设完毕,几条主要的输电线路也已经架好,他很是热情的投入到电网规划当中,算是一种补偿。

    紧跟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又将早已撤除的察哈尔领事馆恢复起来,派出得力人手,加强与赵子赟的合作,相比之下,一直在察哈尔设置领事馆的日本则有些郁闷。

    按理说他们有先入之机,可偏偏开展工作最差的是他们,早先赵子梧对日本人是深恶痛绝,绝不来往,弄得他们根本插不进去,后来赵子赟上位,多少给了点面子,见了几面,只是礼节性的,没有任何实质内容,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有了突破。领事桥本正康正想着怎么打开这个缺口,随即便爆发了热河战役,第六师团攻打多伦一举将他的所有努力化为泡影,眼下别说见赵子赟,就是走进察哈尔省府大门都绝无可能。

    占着人家的东四省,打不开局面也无所谓,国内向来是文的不行来武的,赵子赟见不见他,桥本正康都不操这个闲心,只要低下武官刺探各种情报的事情没有阻碍,他也懒得太巴结赵子赟。

    可眼下局势有些不一样了,前年吃了赵子赟偷袭沈阳的大亏,日本国内也是有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以石原莞尔为首的具有战略头脑的人认为赵子梧死后,察哈尔其实和南京并不和睦,这给了日本一个机会,将赵子赟争取过来,毕竟日本和他没有杀兄之仇,反而是赵子赟占了便宜,这个想法不但得到了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认同,也得到了奉天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认同。

    但日本军界那些狂热分子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沈阳是他们的奇耻大辱,不但损兵折将,还因为赵子赟的打劫,所获甚少,关东军司令部喜多诚一、原田熊吉、田中新一等参谋就认为南京和察哈尔的关系正是他们彻底占领察省的良机,赵子梧死后,不论是山西还是平津,都不会和赵子赟联盟,攻打察省即没有华北那么敏感,也不用担心其他方面的救援,还能报沈阳之仇。

    这个主张得到后来接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武藤信义一定程度上的认同,他到不是为了报仇,能做元帅的人自然不会被感情所左右,同意攻取察省的意见主要还是来自于北方蒙区的压力,占领东三省后,日本人和蒙古王公频繁接触,算是有些臭味相投,但赵子赟接过大哥的察省后,一番改革,尤其是正红旗的倒戈,给蒙区的蒙古王公带来巨大压力,武藤信义更多还是从满蒙一体化这个方面来考虑的,认为有必要消除察哈尔对蒙区的影响和压力。

    此外就是在多数场合,赵子赟的言论上都有敌视日本的倾向,不论从军部还是外务省传递的消息里,都提及赵子赟在三十一军中始终把日本作为头号敌人向士兵宣传。综合两方面的因素,主战的声音占了上峰,就这才有了后来热河战役时,第六师团攻击多伦的举动。

    第六师团的惨败引起日本国内一片哗然,武藤信义这才认真审视起察哈尔来,武力并不是唯一手段,这也是他后来采纳土肥原贤二意见的重要原因,他不会因为一个师团攻击不利而无限制增加军力,获取最大利益才是重要的,他相信如果集结三到四个师团,绝对能碾平察哈尔,但有必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于是,在他的主导下,土肥原和石原的战略设想又被重视起来,收服察哈尔不但可以减少损失,还能进一步稳定蒙区,可谓一举多得,而且,塘沽协定后,这也符合关东军对华北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战略设想,搞定察哈尔,日军都可以直接从察哈尔攻入山西,打入中国腹地,只是赵子赟到底什么想法还不清楚。

    围绕察哈尔,日本军部争论不休,主战派认为,多伦一战后,已无和赵子赟合作的可能,只有打到底一条路,主张合作的土肥原和石原认为,要仔细剖析赵子赟此人和他在察哈尔的影响,从他的言行上看,他们认为赵子赟是个矛盾的人,一方面他通过一些话语,抬高自己民族大义的形象,以此掌控住察省和三十一军,比如他将日军列为头号敌人的说法,但反过来,他更在乎的是他在察省的权利,比如在热河战役中,他就没高举着抗日之旗,这就说明了他是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所谓抗日,借口的成分大,这已经有三个例证,一是当年尾随关东军入沈阳打劫,二是多伦战役时,他对汤玉麟及孙殿英痛下杀手,另一个就是收编方振武,明确表态不支持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从中可以看出,在抗日大旗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他完全倾向后者。

    一个利益至上的投机者,这是石原莞尔对赵子赟的评价,他认为赵子赟的底线就是察省必须在他手里,这也很好的解释了赵子赟为何和德王等人格格不入,一直抓着察哈尔八旗不松手。对于这样的人,石原莞尔认为,一旦有人大举入侵察省,赵子赟恐怕会鱼死网破拼到底,不管对方是谁,当年第六师团攻打多伦、李肃反叛、李服膺入阳高都印证了他的这个说法。

    争论的结果是主战派暂时做了让步,不是他们认可了石原莞尔和土肥原贤二的说法,而是以石原为代表的合作派并不是毫无保留的合作,土肥原贤二的说法得到不少主战派的认可,就算要打,也要做些准备,比如通过一些合作,把势力渗透到察哈尔内,争取形成当年东北的格局,一旦合作难以为继,再来一次沈阳事件,必将事半功倍。

    而且一旦真的合作,也将进一步孤立察省,难说赵子赟会投入到帝国的怀抱之中,土肥原的战略设想可谓一举多得,可进可退,怎么看都不会有不利之处,军政两方最终都同意先进行试探性的合作,依据情况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在这个背景下,张家口领事馆又成了重要的桥梁,国内军政两方的突然转变对桥本正康是一种折磨,外务省可不会去管赵子赟见不见他,只知道他一两个月都没有任何进展,这是绝对不行的!

    没有任何的突破口,桥本正康真是恨不得辞职打道回府,还是一个偶然的事情让他有了试一试的想法,这都源于他的一位同乡,来张家口找他,希望能够通过他参与察哈尔这一年的商品交易会,最好能和多伦的皮革厂达成协议,购买皮革。

    桥本正康仔细了解后才明白同乡的意思,本来日商和察哈尔虽然没有直接瓜葛,尤其是皮革这一项,好在有赤峰,日商可以通过赤峰的商人去多伦采购,多伦战役之后,赤峰与多伦的线算是彻底断了,从北平找中国客商协助不是不可以,但这控制力就弱了,因此同乡希望能够直接和察哈尔交易。

    这等事本不是领事馆该关注的,不过桥本正康却从中想到一个法子,他知道察哈尔现在农牧产品越来越多,也不像以前有多少都有人要,而皮革、羊毛这些东西日本还是很需要的,何不以此为突破口?他觉得不管怎样,赵子赟应该不会拒绝日商参加交易会吧?

    他紧急上报外务省,希望在这方面给予支持,说白了,就是花钱的事,用钱先把察哈尔的门砸开。国内这次倒是给了他支持,不但给了他一笔特别费作为采购察哈尔农牧产品的经费,还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支持,鞍山昭和制钢所将配合他参加交易会。

    这个迂回战术确实让陈淑珍有些难以决断,察哈尔对外宣传是欢迎任何国家、任何省市的商家来张家口参加交易会,如果拒绝桥本正康的请求,一旦做起文章来,恐怕又不好收拾了。

    无奈,她只得挺着大肚子来找赵子赟,想着这事还在门口滑了一下,差点没让赵子赟吓得魂飞魄散,听完她说的事,赵子赟气不打一个地方来,张口就拒绝,陈淑珍面带忧色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若是赵子梧,肯定还是拒绝,他见到日本人就恨不得一刀宰了,可赵子赟就不一样,闻言他陷入沉思。

第210章 日本人(二)() 
日本人此举必然是想缓和关系,自从冯玉祥旧部在怀来、延庆聚集,给赵子赟带来不小的压力,环视察省四周,可谓一个信得过的都没有,就是老蒋,他都认为只要自己一出错,便是张学良第二。

    依靠外部势力抗衡南京是这十多年来地方军阀的一贯做法,美英他是不指望的,德国看样子不会替他强出头,日本人,是不是可以拿日本人做做文章呢?这回可是日本人主动贴上来,说不定还要丢些甜头出来引诱自己,估计这甜头还小不了,否则自己是看不上的,想想历史上说翻脸就翻脸的例子,赵子赟眼珠一转,有了主意。

    “淑珍嫂子,我同意日商参加交易会。”

    前面还一口否决,这下就转了主意?陈淑珍疑惑了片刻,看见他眼珠滴溜乱转,就知道他有了坏主意,怕是要坑日本人。

    “你这是玩火!”

    “玩火也要本事,淑珍嫂子就看我如何把这火玩得天花乱坠吧。”赵子赟笑道。

    忐忑不安的桥本正康等了两天,这是他想到的唯一法子了,当察哈尔省府的公文送到他手上时,他手都抖了,心中暗自请求天皇保佑,压住怦怦直跳的心,翻开一看,顿时瘫软在椅子上。

    “领事阁下。。”

    副领事藏本英明心里一直在沉。

    “藏本君,天照大神保佑,察哈尔同意了。”缓过劲来的桥本正康脸上涌现出一缕红色。

    “真的?”藏本英明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真的,察哈尔同意了,只是提出要求,我们的人不管去哪,都需要提前告之,而且不允许未经许可,离开张家口。”

    这条件不算苛刻,藏本英明松了口气。

    为了这事,核心领导群特地召开了秘密会议,陈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