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特种兵-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关以后,凌云一直在忙公事,所以也就没有顾上这事,就是刚才,刘鸿提到刘雅,凌云的心中轻轻的一震。
不过,一震之余。他还是迅速恢复了平静,“总兵大人说的是,王爷,就此告辞了。”,朱由检却说,:“不不,凌云,刘大人,都不能走。”,他又对朱芷晴说,:“莲花,你多虑了,我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只是个空壳子王爷。但是我怎么会没有几个心腹呢。这位凌兄弟是在盛京城,血里火里跟我闯过来的,没有什么话是可以背着他的,你就说吧。”。
虽然凌云不愿意搀和接下来的事情,朝廷是一个大染缸,离核心越近,离机密越近就死得越快,现在的凌云,只想快点把事办完,去过那闲云野鹤的生活。不过,既然王爷这么说了,他也不能再说别的,只好说,:“王爷抬爱了,您身份贵重,我凌云不过是边关一小卒,怎么敢和王爷论交情呢。不过,既然王爷看的起凌云,凌云也不是不识抬举的人。那我就在帐外等会,随时听候王爷的传唤也就是了。”
莲花公主和丁香都是一惊,暗暗为凌云叫好,心说这个人的心思果然缜密,一心不愿意蹚浑水,也刻意的和王爷保持着距离。就像他说的,不敢攀交情。真是个聪明人啊。不过,能做到他这样子的也是实在不容易的。举朝上下。谁不知道这位信王是皇上的弟弟,而且是唯一的弟弟,现在和他搞好关系,将来的前途就是不可限量的。朝廷的官员们都擅长烧冷灶,不过,就信王本人来说,即使他是个没有差事的王爷,他的前途也绝对不可限量。凌云能故意不接受王爷的主动示好,保持开这一定的距离,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朱由检伸手阻拦,“唉,岂有这样的道理,凌云,我一直想与你平辈轮交,至于你刘大人,在朝廷是守正文臣,出镇边关后,更是国家的一方柱石,我朱由检是以长辈视之的,不过是因为你们都是臣子,我是王爷,你们或许出自各方面原因,不愿意和我走的太近。怕落下藩王结交边将的罪名,这我也理解,朝廷的规矩嘛。不过,我也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也不顾细瑾。所以,你们也无须如何避讳,该避讳的地方,我是明白的,你们都不要走,没有什么值得相避的事情。”。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两人想走也不能走了,早有中军又搬了了两把椅子来,让公主和丁香坐下,但是丁香也没敢坐。公主和王爷在这里,岂有自己的座位,不过公主执意要她坐下免得别扭,最终她还是依从了。
中军也听到了刚才的话,所以他把椅子放下也就出去了,出去的时候,凌云吩咐,把所以的将士都撤到离大帐数丈之外。不得任何人靠近,总兵大帐的安全,完全无需担心,有自己负责。中军虽然不曾亲眼所见,但是凌云在舞剑之间,杀人与无形,连尸骨都没有留下的事情,他还是相当清楚的。所以,他也相信总兵大帐只要有凌云在这里,是会肯定没有问题的。
看人都退的差不多了,莲花公主这才轻声说道,“哥哥,你可知道,我这次孤身涉险,出京来寻你,究竟是所为何事?”,看着妹妹一脸的凝重,朱由检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回答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我私自出京,是因为看不惯阉党肆虐,再说,我也想去盛京城转转,看看那满洲八旗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我没想到你会只带着丁香一个人就敢出京。我想,肯定是北京那边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吧,否则,断然不会如此急切。”。
“没错,哥哥你说的对,不仅是大事,而且是天大的事情,北京城就要变天了!”。朱芷晴说的很简单,但是此言一出。帐内的几个人,都吓了一大跳。北京城就要变天了,难道是那魏忠贤已经不满足现在的局面,就要谋逆篡位了吗。
凌云和朱由检,刘鸿三个人,迅速的交换了眼神,他们三人都是这个心思,皇帝危险,阉党要有所行动了,他们猜的对,却也不全对。阉党确实要有所行动了,但是皇帝的危险却并非来自阉党,而是他自己的摇摇欲坠的身体。经过长时间的透支,和一群只会用米粥治病的蒙古大夫的折腾,他现在只剩了一口气了,好在,到现在,他还没有咽气,在朱由检回京之前,他是不能咽气的,不然,这是极度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就会被京城的阉党控制住局势。
莲花公主接着说,:“你们只说对了一半,阉党确实已经蠢蠢欲动了,但是局面却还不至于到失控的地步,哥哥你知道,皇上一向是宠信魏忠贤的,不管怎么样,魏忠贤为了既得利益,也不会铤而走险的。所以,现在的情形是,皇上病重,且身体也就快撑不住了。我去叩见过皇后了,她的意思是,请信王哥哥即刻回京,赶在皇上晏驾之前,控制住局势,早登大宝。”。
真是一番令人心动的话啊,作为皇上唯一的亲弟弟,毫无疑问,朱由检将是皇位唯一可能的继承人,这已经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无法改变,也不会改变了。朱由检的心中止不住的一阵激动,想到太和殿那个位子以后会是自己的,朱由检的心里就止不住的心潮澎湃。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想过,如果是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成为执掌大明朝廷一切的皇帝,自己会怎么做,自己会一改哥哥留下来的所有的弊政。让大明的江山重新在自己的手里,焕发它应有的活力,百姓再不会有疾苦。
然而现在,他激动却不是因为这个,比较是天启嫡亲的弟弟,即使再和这个皇帝哥哥没有感情,也毕竟是手足至亲,哥哥要死了,自己如果还欢喜着接班的话,那自己的品行首先就是有问题的。所以,他更多是对哥哥的惋惜和无奈。听到这个消息,他更加急于回京,他想见哥哥最后一面,陪他说说话也好。
刘鸿也是颇多的感慨,他是在朝廷上不得志,才自动请缨,来山海关做总兵的,这在别人看来,那都是发配边疆的苦差事,可刘鸿仍然对朝廷,对皇帝十分忠心,时刻心存感激,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他心中的悲痛也是自然的。不要跟我说这是读书人的那种愚忠,在那个时代。一个普通的民家子弟,想要登堂入室,必须科举做官,那官位是谁给的?你总不会觉得应该让他去信玉皇大帝吧。
只有凌云心中是无比的平静的,心说,这一天,早晚都会来。现在到来,也许都是太晚了,凭历史对朱由检的记载,他一定是不会放过这些阉党的。自己的就擦亮了眼睛看吧,看他怎么折腾。
朱由检,就此开始你波澜壮阔的一生吧,你哥哥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属于你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第一百四十七章 携剑随君()
山海关已经是一刻都不能再逗留了,回京迫在眉睫。刘鸿知道,凌云知道,朱由检自己也知道,现在,时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切,意味着皇帝那个位置,究竟是由朱元璋的子孙来继承,还是被魏忠贤来篡逆。
凌云看看朱由检,说道,:“既然如此,王爷,我看由刘大人安排军校沿途护送您回京才是妥帖。而我,就此跟您别过了。以后山高水长,但有用得着凌云的地方,只需吩咐一声,凌云便是在天涯海角,也可朝发夕至。”,说着,给朱由检作揖,就想走人。
刘鸿有点觉得抹不开面子,也觉得凌云这个人有些过于的倔强了。王爷给你天大的面子了,一再挽留,你还想怎么着呢。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难道,你再是闲云野鹤也好,还能离开大明的疆域不成。在朝也好,在野也罢,还不一样是为了朝廷效力吗?何必非要追求什么隐士生活呢。
对于刘鸿的不自然表情,朱由检早就看在眼里,他也是个洞察人心的人,自然知道刘鸿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他却一点也不点破。只是轻轻点点头,又叹口气说,:“凌云啊,你这个性子,是八匹大马都拉不回来了吧。看起来,你是去意已决了。不过,你也不急着就走。我呢,也不愿意强人所难,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同意你辞官,不过,我把我的腰牌留给你。你无论是什么时候,遇到什么麻烦,或者想管什么闲事的时候,只需要拿出来,就像是见到我一样,大明的官员都会对你客气的。”。
这样的恩典,凌云却不想接受,他跪下给朱由检磕了一个,然后抬起头来说,:“王爷,这样的恩典,也可以称得上是天高地厚了。可是我凌云却不敢接受,您的腰牌,我要是拿了,这就不是您对我的赏识了,这是有违礼制的事情,我凌云虽然是乡野粗鄙之人,也读过几天孔孟,知道国家的体制礼数。所以是断然不敢接受的。王爷请收回成命。”。朱由检连忙是双手相搀。“凌云,你是救过我的命的,在我的面前,有什么值得这么拘谨的呢,国家是有法礼,但也不外乎人情嘛。我说过了,我是王爷,你是官也好,是民也罢,我们之间虽然不可平辈轮交,但毕竟还不至于生分到如此的地步嘛,你说呢?”。
凌云站起来说,“王爷说的是,这些天来,凌云跟随在王爷之侧,也着实给自己长了不少见识,懂了不少从前不知不明的事情。王爷刚才说的,凌云还是不能接受。不过,既然王爷同意我辞官了。那么我从现在开始,就不在是四品武职了,而只是一个乡野草民了,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不过,感念王爷天高地厚之恩,即便是结草衔环也未必能报答一二。所以凌云想,如果王爷不弃,我愿以布衣之身护送王爷回京。哪怕京城有个风吹草动的。只要凌云在,哪个也伤不得王爷的分毫。”。
朱由检听到这话,简直是大喜过望了,凌云有什么本领,他可是亲眼见识过的,战场上一点都没有虚的,都是一刀一枪的拼命。然而只有这个看似不受约束放荡不羁的凌云,却像是个搞行为艺术的。每一次看他杀人都是一种享受。能把杀人搞的这么轻松,这么具有艺术性的人。真是难得啊。
这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朱由检的脑海里忽然就浮现了,在那小树林中被锦衣卫刺客袭击的场面,大概十来个人吧。在几分钟内,被凌云干净利落的就解决掉了,用的还是很具有个性的武器,袖箭。袖箭用完以后,那看似凶恶的锦衣卫们,竟然没有冲上前来的机会,凌云从容的摘弓搭箭,又从容的发射,就像把这群刺客们当做移动的活靶子,简直是太刺激了。也太震撼了。
在那个时候,朱由检的心中竟然冒出来一个奇怪的念头,幸亏这个凌云是自己的护卫,而不是刺客,如果他是刺客的话,什么样的护卫能阻挡的住他的攻势呢。想到这一层的时候,朱由检的脸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但是很快,他就恢复了常态,包括凌云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他这点微小的,一瞬间的变化,但是他自己是心有余悸的。
记得前几年有一部比较火的电视剧,叫做《康熙王朝》,大致讲的是清代康熙帝的故事,我这个人向来是不追剧的,那些年,也看了几天,当时正演到一个情节,说的是纳兰明珠去台湾招抚,结果被郑经给涮了。就在黑蛟崖上,自认为必死的明珠还打算拉上施琅做垫背的。硬是把来支援郑经的施琅说成是朝廷派来帮忙的。结果很明显,郑经信了。炮轰施琅,并且把施琅在岛上的全部亲人家眷杀死。最后施琅没办法了,一咬牙一跺脚,投了清廷,降了康熙。最后就任福建水师提督,提一支部队杀回台湾,把郑经干掉了。台湾三十六岛屿写降书递顺表。
这个事,不算是个小事,郑经这家伙呢,也就不能算是个合适的领导,至少不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施琅在台湾水师干了十五年的统领,被明珠一句话就给逼到康熙那边去了,郑经到了那个地步,仍然不相信自己的部下,相处了至少十五年以上的部下,反而相信即将被他杀死的明珠。当然,为了保留和朝廷谈判的后路,他也没有真的打算杀明珠。只是让明珠极为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在这事情上弄了个大灰脸的明珠回去以后,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相应的责罚,反而挣了一支三眼花翎戴上了。这事闹的。都说顶戴花翎,顶戴花翎,其实并非所有的官员都有花翎可带的。有的督抚大员,能混个单眼花翎的,也算是极度的恩宠了。花翎这玩意,除了侍卫们带,领侍卫内大臣带,就是亲王什么的带。而能带三眼花翎的,基本上,除了王爷,就是比较牛的驸马,这个驸马的老婆,一般还得是皇后生的。看出来花翎有多值钱了吧,尤其是三眼花翎。明珠这次简直是捡到了意外的惊喜,他本以为,这次最轻也得弄个撤职查办什么的。结果一不留神,还带上了三眼花翎。这一切都源于康熙皇帝的一个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表述就是,“像施琅这样的将军,即使不能为朕所用,只要不为郑经所用,也是朝廷的福分。
耗费了这样大的篇幅,不只是为了说明这个三眼花翎有多珍贵,更重要的是,人才难得。21世纪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人才。同样,大明朝缺少的也同样是人才。人才这东西稀缺啊。要说三条腿的人都不难找,两条腿的人才却是稀少的很。在朱由检见识了在小树林中凌云精彩的杀人表演以后,他就坚定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凌云这样的人,即使不能为我所用,也绝不能让他与我为敌。不!这个人一定要网罗到自己的藩邸才行,这样的人,是不可或缺的,是朱由检不可缺少的,也是大明朝廷不能缺少的。
这一趟的山海关之行,朱由检是有喜有忧,忧的是终于发现了个可用之才吧,这人还玩了命的非要辞官不干,却做什么闲云野鹤去。就像自己说他的话那样,真的是八匹大马都拉不回啊。悲的是自己的哥哥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自己虽然和他算不上那么有感情,毕竟手足之情,不能一点也无动于衷。还有喜,喜的就是,自己在梦中设想过许多次的蓝图终于要实现了,兄长过世之后,这朝廷的担子,早晚要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这些复杂的情感几乎就在一天之内完全加之于朱由检的身上,一时之间的他,有些无所适从了。
不过,好在这个八匹大马都拉不回来的凌云,已经答应了已布衣身份跟随自己回京,这就妥妥的了。只要你不走,只要你还跟着我,我就不信我收不了你,是吧。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感之以恩嘛。你凌云的心也是肉长的,我就铁了心的对你好,我看你还好意思说不跟我混。虽然说在三国的时候也有过那个关云长土山约三事,挂印封金的故事,但毕竟当时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各为其主嘛,现在就一个大明朝廷,你也没有什么别的说法啊。所以,这情况,跟关羽的情况不一样,你跟了我,你保准就走不了。我就有这份自信。
所以,他随即说道:“既然如此,凌云,你现在不是朝廷的官员了,但是你是我朱由检的朋友,你是为了保护朋友才愿意跟我回去的。这份情分,我心里都记住了。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回京合适呢?”。
“王爷,事不宜迟,要立刻动身,不过,今日天色已晚了,我看就明晨出发,您和公主也早些歇息,下面,我们还不知道有面对多少事情呢”。
第一百四十八 不要多想()
其实按朱由检的意思,他是想连夜就走的,早走和晚走区别是很大的,这个消息让他无心在山海关继续逗留下去,换句话说,再留下去也没有了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