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新三国-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卞氏看着绣儿的模样面色由阴转晴,笑盈盈的说道:“好了,我又没有要责怪你。你且记住,要吩咐陆陈氏,若是有人问起她一家前往何处,便说是自己娘家的兄弟出息了,这便托人将自己一家寻去过好日子。”
绣儿听着卞氏的吩咐,赶紧回道:“婢女知道了,必会向陆陈氏吩咐清楚。”
卞氏看着绣儿丫鬟的模样继续说道:“绣儿,你且过来我另有要事吩咐你。”
绣儿赶紧上前,直接卞氏压低声音对着绣儿丫鬟附耳细细道来,绣儿听着卞氏的话,面露惊惧之色,随后愣生生的望向卞氏点了点头。
卞氏看着绣儿的模样这才满意的对绣儿说道:“既如此,就赶紧去办吧,仔细不要出了差错。”
绣儿依着卞氏的吩咐这便赶紧离去,至于卞氏这头,则出门带着别的丫鬟去寻环媛去了。待环媛见到卞澜来到自己的院中,赶紧前去行礼:“环媛见过夫人。”
卞澜见到环媛颇为识礼数的向自己行礼,赶紧上前拉着环媛的手说道:“妹妹这是哪里话?你我二人共同服侍丞相,乃是自家姐妹,什么夫人不夫人的?当不得妹妹这样,我又不是第一次这样跟妹妹说了,若是妹妹有意生分,姐姐我今后不来你这儿便是。”
环媛也知道卞澜一贯亲切,对待一众妾侍也极为亲近,只是自己碍于尊卑,还是坚持行礼,不过面对卞澜的亲近,环媛还是极为亲切的回答道:“姐姐莫要见怪,你我夫君乃是这大汉江山的丞相,妹妹乃是妾,姐姐乃是妻,妹妹自然要先序尊卑,再寻亲近。姐姐今后可要常来妹妹这儿,妹妹一人无趣的紧,能与姐姐闲话家常自是喜欢的紧。”
“环妹妹说笑了,你我自家姐妹自是要常常走动才是,只是姐姐今日来此,乃是丞相有要事让我来寻妹妹。”卞澜没营养的和环媛寒暄几句,想着时间有限这便直奔主题。
环媛听到卞澜来此乃是受了丞相的嘱咐,有要事而来。这便赶紧打听,待到卞澜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与环媛,环媛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待休息了片刻,身体恢复之后,这才继续说道:“姐姐,此事当真是冲儿犯下的?”
卞澜看着环媛的模样心中暗自嘲笑:可不是你的好儿子犯下的过错?要不是曹冲鲁莽,做事又没收拾干净首尾,怎么能让我寻到这样一个机会?你以为丞相轻轻放过此事你儿子就能安然无恙了?我就不信你这个痴情的儿子,能走的出这桃花劫?
不管心中如何得意,此刻卞澜还是要继续循循善诱,将环媛引入自己布入的局中:“冲儿这不是去军营了嘛?此事妹妹只要待冲儿休沐归来之时一问便知,妹妹莫要担忧,丞相都已经说过了,此事冲儿虽有过错,但是少年心性为了心爱的女子,只是一个差役班头,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环媛听到曹操并未因为此事过于怪罪曹冲,再想想曹操在男女一事上的一贯行为,知晓此事应该可以就此揭过,这才心安的继续说道:“虽说此事丞相不怪罪冲儿,但这孩子实在是胆大包天、肆意妄为。待他回来,我定要好好处置冲儿。”
卞澜满脸笑意的劝阻道:“冲儿年幼一时之间行事孟浪,也没什么。再说冲儿身子不好,这才大病初愈,若是处罚冲儿,怕是身子也吃不消。其实妹妹若是担心冲儿今后再有什么孟浪的举动,姐姐倒有个好主意。”
环媛听到卞澜说道有方法可以避免曹冲今后犯错,这便赶紧问道:“姐姐有何方法,还请赶紧教予妹妹。”
卞澜见环媛的模样,心想中不禁感慨果然是关心则乱,于是继续诱导的说道:“妹妹别急,妹妹你想冲儿自幼有仁名,何时想过要害人性命,此次与其说是冲儿想要害人性命,不若说是为了那赵姑娘才害了这陆班头的性命,妹妹你说姐姐此言可有差错?”
环媛见卞澜这般说,自是心中肯定万分,回想到以往曹冲的性格,这才愈发肯定此事必是受这名叫赵茜的女子影响,于是赶紧对卞澜说道:“姐姐这么说,妹妹也是觉得如此,想我冲儿本是个仁善的性子,莫不是此事真是为了这个赵姑娘。”
“其实若是冲儿一时间见赵姑娘受辱,对那陆班头心生杀意便是罢了,若是不如如此,而是受了那赵姑娘的挑唆,那便是大大的不妙了。”卞澜见环媛心中的疑惑渐渐生气,适时的看似无意的说了这样一番话。
环媛见卞澜提到赵姑娘的挑唆,心中不禁担忧万分,赶紧向卞澜求教道:“姐姐莫要吓唬妹妹,这赵姑娘乃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便有如此心计?再说她这般为何?”
卞氏听这环媛的语气,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这便继续说道:“妹妹,这赵姑娘乃是少府卿赵珩之女,其父乃是谋逆而死,说起谋逆,其实妹妹还不懂么?这赵珩欲要谋害的人乃是丞相,虽是朝廷派人捉拿了赵氏一家,但是究其源,其父赵珩乃是因为反对丞相而被杀,这赵府乃是累世书香门第,想必这赵家姑娘也是个聪明人,这样一个女子委身于杀复仇人之子?难道仅仅是因为少年男女的思慕么?”
(本章完)
第81章 丁奉战牛金()
环媛听到卞澜这样说着,心中大骇不已,赶紧问道:“姐姐这般说,那该如何是好?冲儿年幼不懂事,若是这赵家姑娘确是怀有异心,这不是大大的不妙?”
卞澜见环媛心急的模样这才继续说道:“妹妹莫要过于忧心,依着姐姐看来,不若姐姐派人去赵府,明日将赵家母女带来,待明日试探一番,也好知晓这赵氏母女乃是何种打算,妹妹也好早做防备不是?”
环媛听卞澜这般说,心下不由觉得甚是有理,这便继续说道:“姐姐说的是,只是妹妹不及姐姐这般聪慧,明日还有劳姐姐帮妹妹多担待着些。”
“妹妹这是哪里话,姐姐自然会帮着妹妹你多看顾些,再说丞相明日也有这层担忧,所以也会对这赵氏母女试探一番,妹妹明日不用担忧,相信丞相心中自有定计。”卞澜悠然地说道。
环媛听卞氏说到丞相明日也会见赵氏母女心中感觉一丝诧异,忧心的说道:“姐姐为何丞相明日也要关心这等小事情。”
“妹妹此言诧异,这怎能说是区区小事耳?丞相一贯宠爱妹妹,加上冲儿又是丞相喜爱的幼子,如今此事的又跟谋逆的赵珩有关,丞相自然上心了。”卞澜跟环媛解释道。
环媛见卞澜如此解释也就作罢,这便赶紧差人去赵府(前文中已经提到此时的赵府便是曹操之前赐给曹冲的别苑,而后又被曹冲转赠给赵茜安置赵氏母女三人)报讯,而后又和卞氏叙了一番话,这才将卞澜送走。
环媛心中忧虑曹冲不已,这才对身边的丫鬟说道:“你去丞相那儿一趟,就说请丞相今夜来我这里歇息,我有事情说与丞相听。”
丫鬟听到环媛的吩咐,便赶紧去丞相那里替环氏报信去了。与环媛此刻的忧心忡忡不同,陆陈氏听着绣儿丫鬟提到丞相赏赐了自己万金的铜钱,心中欣喜不已。
这里小梓顺便简单介绍一下截止到今天也就是公元209年1月5日,汉末三国时期的钱币情况:自从公元190年(即东汉初平元年)6月以来,董卓宣布废除自汉武帝以来在国家广泛流通的五铢钱,另铸“小钱”使用。
而原因则是因为当时董卓和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东汉自灵帝以来,凉州的****持续了几十年,加上黄巾之乱,朝廷本身需要大量财政资金进行施政。而此时反董阵营大举进攻,战争这头噬金兽所吞噬的铜钱是无法估量的。加上董卓强行迁都避祸,即便是洗劫了洛阳的董卓面对资金上面的缺口,也是焦头烂额。
在中央财政如此千疮百孔之时,董卓为了满足私欲仍旧私筑郿坞(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号“万岁坞”,积谷可供30年。而这样一来,即便董卓疯狂的在洛阳掘坟盗墓以及沿路抢劫,所得到的资金也无法弥补中央财政的巨大窟窿。为了不使中央财政发生崩溃,董卓听从建议,疯狂的进行“悉椎破铜人、钟虡以铸造铜钱”的地步!
可惜即便如此,面对无底洞的中央财政的缺口,以及董卓以及整个董氏施政集团的腐败奢靡,铜钱还是显得不够使用。终于董卓愚蠢的采取“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的方案,希望度过财政难关。这里的小钱便是董卓施政时期著名的“董卓五铢钱”,这种董卓五铢钱的特征是无内外廓,就连“五铢”二字都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可以说董卓五铢钱堪称中国的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备注没有之一)。
面对这样的劣质小钱,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但是董卓的这种行为却给东汉末年脆弱不敢的经济,带来了巨大伤害,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得手”马上就在关中掀起了极度的通货膨胀,“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由于董卓集团面对恶性的货币贬值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很自然其终极形态就是货币的流通停止,于是整个东汉的社会经济退化到“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
董卓残暴以及愚蠢的经济掠夺政策,所最终导致的这场过度通胀,从根本上伤害了所有阶层的人民和官僚,并且给后世带来了几百年的影响。至少当时货币不能流通的现象至少在华北地区持续到227年曹叡恢复五铢钱为止才完全消除。
在曹操和曹丕施政的阶段都曾经搞过恢复运动,却没有获得完全成功,除了作为政治中心的许昌以及部分大城以外,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城池是没有货币流通的。由于物物交换在实际交易中很不方便,根据正史《三国志》魏书里也记载说,204年(建安9年)9月,曹操占有冀州后,“收田租亩四升”,但是“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可以得出:布作为国家税收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调”从此开始,并一直持续到780年公布“两税法”为止。算算大概前后近580年,显然布不仅仅是作为战略物资被看待的。一定有相当的“换金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像“流动性”很高的“nearmoney”吧。
我想以董卓本人即便到死也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在经济学上的无知会在偶然之中给中国的税制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从东汉末年一直到三国时期,谷和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时间最长、范围较广,以致在群雄割据,逐鹿中原之时曾经一度出现过“废弃货币”、“忘记货币”、“不准使货币”的现象。
当然不可否认这和当时市场上钱币缺乏有莫大的关系,而这种货币紧缺的情况一直到,晋代曹魏之后,由于统治者的不够重视,以及当时的时代眼光的局限性,导致即便沿用汉朝的“五铢钱”货币,而由于铸币数量相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滞后性,也远远满足不了当时市场流通的需要。
根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记载,当时南朝的宋大臣范泰,曾写奏议反映国库货币减少,市场流通使用的货币奇缺的情况,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因此,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期间,人们在市场上不得不用谷帛当做货币流通,而且货币制度也极不统一。
关于三国的货币不统一的情况,等到本书后续小梓再提,小梓说这么多也算是适时介绍一下目前的钱币情况,也方便读者能理解今后曹冲改革货币的时代背景。
(本章完)
第82章 牛金中计()
其实作为铜币这种仅仅在许昌城可以流通的通货即便给再多给陆陈氏,她在外地也很难以通用。可是作为一直在许昌城中生活的陆陈氏而言,这种简单的道理,完全被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给砸昏了脑袋,这就好比读者换位到自己,突然之间有人拿着五百万的现金交到自己手中,此时此刻,若是换成了读者哪里会有心思关心其他事情?
绣儿丫鬟自从接到卞氏的吩咐要处置了陆陈氏一家,心中一直惴惴不安。虽然,绣儿表面上掩饰的很好,但是内心却是纠结万分,绣儿想不通,这陆陈氏与卞夫人无冤无仇,为何要替曹冲将这陆陈氏一家三口给屠杀殆尽。绣儿望着满心欢喜的陆陈氏,以及完全不知情的陆勇的老母亲和仅仅只有七八岁的孩童那欢喜的笑容,心中一阵疙瘩。
然而作为绣儿丫鬟而言,即便心中有无限的疙瘩此时此刻都不能让陆陈氏一家发觉,因为绣儿知道,一旦自己对陆陈氏心软,那么自己就将会面临跟陆陈氏一样的下场,更何况卞夫人可是知道自己的家人的,自己的父母、兄嫂、幼弟幼妹都因为自己是卞氏身边最为得用的丫鬟而受了不少的好处,然而自己家人的情况卞氏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一旦自己有任何不忠的行为,将会是自己全部的亲人来承受卞氏的怒火。
绣儿一路上心不在焉的和陆陈氏敷衍着续着话,好不容易熬到天色渐黑,马车载着一行人到了许昌北极为偏僻的一处荒野时,突然见马车停了下来,绣儿丫鬟心知是到了动手的地方,这才对陆陈氏说道:“陆家嫂子,到地方了,下车吧。”
陆陈氏疑惑不已的问着绣儿丫鬟:“绣儿姑娘,此地乃是哪里啊?为何这么快就到了。卞夫人不是让我一家离开许昌城,越远越好么?”
绣儿看着陆陈氏死到临头,都不清楚的模样,这边极为无奈的笑了笑,而后说道:“陆家嫂子,这天色已晚,绣儿还要赶着回去跟夫人复命了,这若是离的远了,如何能在今日赶回去复命了?”
陆陈氏误以为绣儿自己要先回去,想了想便说道:“绣儿姑娘这要赶着回去复命,我也不便多留,只是这天色已晚,姑娘一人回去多有不便,若是路遇歹人这可如何是好?”
“陆家嫂子想错了,我不是一人回去向夫人复命。”绣儿丫鬟悠悠的说道。
陆陈氏一听绣儿丫鬟说不是一个人回去,心中诧异不已,莫不是这绣儿丫鬟要带着这几名军士一起动身返回,这荒郊野地,若是剩下自己整个妇道人家和一老一小在此,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三人遇到强人,岂不是要遭大劫难了。这便赶紧劝阻的说道:“绣儿姑娘,此时天色已晚,加之此地乃是荒郊野外,你们若是离去,留着我们这孤儿寡母三人,又当如何是好。还请绣儿姑娘,体恤则个,跟夫人讨个人情,今夜便送我们到可以投宿的客栈吧?”
绣儿听到陆陈氏的话,心中不禁由最初的怜悯而产生了一种嘲弄的心理:可笑整个陆陈氏,死到临头,居然想着夫人还会体恤她这个死人?当真是可笑之极。既然想要投宿,我便成全了你,此处便是你的葬身之地,你可以安心的投宿在此了。
绣儿也不管陆陈氏的急切的模样,这便继续说道:“陆家嫂子,莫要惊慌,此地不远处便有一处投宿之地,夫人早就安置妥帖了,陆家嫂子就安心下车吧。”
陆陈氏听到绣儿说道卞氏夫人早就安排好了,赶紧将一老一小扶着下了马车,环顾周遭一望无际的荒野,心中疑惑不已,见找不到绣儿丫鬟口中的投宿之地,这便赶紧说道:“绣儿姑娘,是不是车夫敢错地方了?为何我竟看不到你口中的投宿之地么?”
绣儿丫鬟见陆陈氏这般模样,这便继续说道:“陆家嫂子这是什么眼神,此处不是有投宿的地方么?时辰已经不早了,我便不跟嫂子多说了,这便赶紧安排嫂子投宿在此,我也好尽快回去复命了。”
陆陈氏以为绣儿丫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