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争重-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通从孔氏处好不容易逃脱了,又被安排去拜见王越。王越只有王灵儿这一个子女,年纪也大了,便一直住在刘府。如今早没了江湖豪气,与师门也疏远了,整日就是逗弄外孙。没事的时候就去找张昭、孔融等人喝酒、下棋。
还是那副冷峻的模样,不苟言笑。刘通跟王越不是很投缘,但也不敢放肆,毕恭毕敬地见礼。王越脾气不小,对刘宽都是横眉冷对的,何况刘通。
也难怪,王灵儿的婚事属于私定终身,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然后面该补上的也补上了,但这一点让王越一直耿耿于怀。
“公子!公子!”正当刘通正襟危坐,考虑如何离开的时候,门外传来了熟悉的欢快声音。
刘通起身,看见红鲤拉着骆铁的手进来了,王灵儿跟在身后。刘通快步迎了过去,见骆铁已经出落成一个半大小子了。也许是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还是精瘦,却脸色红润,精气神极佳,有了一种挺拔、干练的气质。
“见到你红鲤姑,高兴吧!”
“嗯”,骆铁重重地点了点头。
“来,让叔好好看看。”刘通站在骆铁身前,比划了一下,这小子已经高过自己肩头了。
“什么叔叔!长幼无序!”王越冷哼一声。
刘通不解地看着王越,见他正吹胡子瞪眼地看着自己。王灵儿响起了银铃般的笑容。
“通儿,骆铁如今是你外公的关门弟子,你得叫他师叔!”王灵儿说罢,自己也觉得可乐,捂着嘴强忍着,不至于笑得过分。
刘通愣住了,尴尬了,心中不爽。
这老头往日里教授刘沉、刘默他们武功,不都是不讲究名分吗?骆铁是红鲤本家侄子,也一直叫自己叔叔,这让我叫他师叔,如何得了?
老头一向严苛,不轻易收徒的,怎么会看上了骆铁?刘通打量骆铁,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这骆铁精瘦、冷峻,行事果决,还真是个年轻版的王越。看来他们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了。
“爹,您就不要为难通儿了,骆铁是红鲤的侄子,还是让他们原来怎么叫就怎么叫吧。”王灵儿示意王越,意味深长地看了红鲤一眼。
王越气鼓鼓地也看了一眼红鲤,不置可否。
他何尝不知道王灵儿的意思,红鲤这丫头也很得自己的欢心,王灵儿的意思还不就是将来红鲤嫁给了刘通,刘通怎么能叫她侄子师叔呢?心想,反正自己也不是刘通正儿八经的师祖,也就不计较了。
刘通见有台阶,赶紧说道:“外公,那我就带骆铁去玩了。”说罢赶紧拉着骆铁跑了。
刘通刚带着骆铁进了自己房间,刘风就过来了。刘通还没有跟他亲热,就听他严肃地说道:“公子,丞相唤你。”
刘风这些年跟着刘宽,早已塑就了一股威严和严谨。刘通只得招呼骆铁自便,跟在刘风身后去了。
刘通已经知道,刘宽回到洛阳后对政体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三公,设立丞相,丞相以下设立军机处和六部等机构。总督府的原班人马上升成了大汉的管理者。刘宽还设立了政议院,以前的三公、九卿及一些勋贵、卸任的刺史、郡守成了议员,品级不但不变,好些人还得到提升。政议院有权立法、提出军政议案,有权决定皇位继承、监督行政管理等。
政议院的设立,有效缓解了改革的阻力,也使得政体更加健全。遗老遗少们觉得自己的利益并没有被剥夺,在某些方面权力甚至更大了。
见刘宽,是件期待的事情,但也是失望的事情。刘通在刘宽那里已经得不到了幼时的温馨,一切已经不可逆转的改变了。
刘通心想,也许是自己长大了,长大的儿子与父亲不会贴心了?也许是刘宽儿子多了,自己不是他的唯一,也许是刘宽位高权重了,早已不是那个居家宅男了。
刘宽还是肯定了他对于孙曹联姻的破坏,尤其肯定了将庞统带来的举动。庞统他还是想用的,即使自己用不了,也不愿意留给曹操。
“大河,你看该如何安置这曹宪和夏侯涓?”既然人是刘通弄来的,刘宽还是想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父亲,要不还是让曹宪嫁给陛下?”
刘通见刘宽不置可否,又说道:“这夏侯涓也是个良配,勋贵子弟、将领中也不乏青年才俊……”
“嗯,知道了。”刘宽打断了刘通,“左将军处如何应对?”
“我们还需要顾及他的感受吗?嫁给陛下,那是他家八辈子的福分!夏侯涓真的不错,我看陈到就对她有意思。陈家也不至于辱没了他夏侯氏吧。孙曹联姻肯定不成!父亲,我见过曹操二女儿曹节,她比曹宪更聪慧贤淑,我看要不替刘沉去求亲,早些定下来,免得他另起炉灶,将曹节许配给孙权。我们这叫釜底抽薪!”
对于大名鼎鼎的曹节,刘宽还是知道的,这曹节历史上是刘协的皇后,乃是三国奇女子,忠义无双,堪称国母。刘宽一听,如果将她聘娶为自己的儿媳妇,那是一件美事!刘宽难得地露出了笑容。
“我想,左将军的使者不日就会来到洛阳了,我与张昭商量一下,让他去为她们做媒吧。”
不错,刘通心想,这张昭最擅长做媒了,这次就来个团购吧。这老曹家搞批发,不要赚太大发了。
“你最近不要去军中了。端儿在你三叔那里,一个女孩家家的在草原上野着,也不是个事,你去把她接来!”刘宽责备的眼神看得刘通浑身不自在。
老爸这是认为自己花心还是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心啊?刘通忐忑地点点头。
这疯丫头,怎么跑草原去了,也是,当时劝我离家出走,第一选择就是阎柔的地盘,这回自己离家出走,还真选择了草原。不过你失算了吧,三叔还是打小报告了!
“明天什么事情也不要做,去北邙山拜见你几位爷爷奶奶,也顺便见见你几位师叔?”
“几位师叔都回洛阳了?”刘通有点惊讶,这毋丘俭、田豫、包括赵云不都在外地领军吗?
“师叔伯们先前收了些少年弟子,虽然年轻,却个个资质奇佳,这师门礼节还是要重视的!”
刘通一听,心又凉了半截,这王越给自己弄了个小师叔,这五行观又给自己弄了一堆小师叔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第172章 新嫂子()
第二天醒来不久,宫里就来人了,宣旨表彰了刘通的功绩,冠军侯爵位不变,增加食邑五百户,刘通如今是食邑两千户的侯爷了,考虑到年纪问题,这已经是很罕见的了。
刘通本该进宫去当面谢恩的,却不知为何心理有些抵触,心想,不去也罢,我为你抢来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也算你回报你了。想到曹宪,心里五味杂陈,便请田丰安排人写了份谢表送去了。
刘协这个族兄不见也罢,但刘桥和刘北家里还是要去看看的。伯父刘和夫妇在幽州,刘桥和刘北大婚后,刘宽在洛阳都为他们购置了府邸,已经单独立户了。
两家紧邻,离老刘府不远。刘桥不在家,去盛乐了,嫂子糜贞已经生了两个孩子,更加成熟而富有韵味。糜贞话少,大致也就说了些刘桥和关于孩子的家常。
自从张颌离开阎柔后,阎柔的手下将领稀缺,原本刘祯调了简位居去做阎柔的副手,因为简位居另有任用,刘宽就将刘桥派过去了。
刘桥一儿一女,大的儿子刘鹏四岁,刘通一看长相,很是敬佩老刘家的基因,活脱脱一个小刘桥。刘通心想,整个老刘家也就是自己长得不像,刘虞父子,刘和父子,加上刘宽其他几个儿子,再加上这刘鹏,外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家子。刘通心想,要是全部集中,让人来挑一个外人,那必然是自己了。
刘桥不在家,也不好逗留,礼节到了就行了。刘通带着红鲤赶紧去刘北家。
“二哥护卫京畿,不忙吗?”刘通见刘北带着一家人在门口迎接自己,便远远地打招呼。
刘北还是那副面无波澜的表情,可能是看到红鲤站在刘通身旁,迟疑了片刻。
“我总得休息天把吧,你这没良心的。我听说你回来了,今日特意告了假,本想去见你,不想你就来了。”
刘通拍了把刘北,冲张姜笑笑,喊了声嫂子,摸了把她怀里胖嘟嘟的儿子的小脸。
张姜身后一个衣着华丽,英姿飒爽的女子,向刘通道福。
“妾身见过叔叔!”
刘通有点意外,还是虚扶了一把。张姜介绍道:“这是你小嫂子张宁。”
刘通礼节性地点点头,就被刘北拉进屋去了。
“说是休假,还是被你抓了差事!二婶准备了些用度准备随你一起送去五行观的,每次都是我派人去,这次既然你也去,我就亲自押运了吧!”
“二哥好不容易休息,就在家陪两位嫂子吧。我自己去就行了。”
刘通笑道:“你道我是想讨好你了,最近城里到处在吵架,我这是去躲个清净。”
“嗯?”刘通还真不知道最近洛阳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北将张宁端来的茶水取下一杯递给刘通,自己拿了一杯。
“丘力居大人和公孙度将军来了洛阳,他们一到,二叔就让他们组织人开始起草法律了。《立法法》草案出台了,倒也没什么,不过让两位大人带头起草的《民族法》却在政议院炸了锅。这些天,丘力居和公孙度两位大人的新府邸每天都被围着,好些议员争着要进去讨伐他们。弄得我左右不是,这些人哪个都得罪不起,我这差事不好干啊。”
刘宽立法,刘通不意外,刘宽立法提高少数民族的地位和待遇刘通也不意外。不用问,刘宽为了解决历史上少数民族趁着中原混战逐渐壮大的问题,肯定会想尽办法融合同化他们,以消除后世的隐患。
在刘宽眼里这是汉族历史上消除民族隐患的黄金机遇期,可以说是千年不遇!
一是困扰几百年的匈奴被打残废了,二是北方出现了强权真空期,各个少数民族都处于幼儿时期。
一旦中原内乱,少数民族发展起来,再想收拾就困难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刘宽的立法中肯定对少数民族给予了远比汉族更为优越的待遇。天朝上国遍地都是大汉族主义者,有几个人会相信,这些少数民族很快,甚至就是几十年之后,就能觉醒并壮大起来,差点让汉族灭族灭种了!
刘通完全赞同刘宽的做法,如果刘宽不做这个,自己可能都会建议他抓紧做。
不过刘通听到这些还是有些欣慰,毕竟在洛阳,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开始对不同政见采取了“先进”的处理方式。
刘通甚至臆想,原来那些三公九卿、那些个州郡长官们会不会在政议院脱了鞋子互殴呢。
刘通心底将后世西方尤其是台湾的议员们争吵到高潮处,上演全武行的画面,自然切换成了汉朝的老头们穿着朝服互殴的镜头,不禁笑出声来。
刘通突然发现在座的几人都异样的看着自己,才好不容易关闭了镜头。
“嗨,哦,丘力居、公孙度怎么来了?辽州太平了?”刘通可不相信辽州这么快就太平了。虽说丘力居威望高,公孙度能力强,但那鬼地方,跟原始社会似的,民族、部落繁杂,抗拒朝廷的应该不少。
“二叔考虑到两人年纪大了,就借立法之际让他们来洛阳养老了!”
刘通才想起来,历史上,丘力居多大死的他不知道,但公孙度好像就活了五十多岁,现在公孙度也五十多了,看来刘宽还是想到了这一点,当然也不排除,刘宽对两人有点忌惮,不能让他们时间久了,在东北称了草头王。
“那辽州现在谁去主事了?”
“韩当将军,爵石城候,领辽州将军。简位居,爵喜都候,任辽州刺史。”
哦,刘通理解。韩当是刘宽最信任的老部下,简位居是刘宽的异姓兄弟,他们去辽州主事很好理解。这时刘通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刘宽将自己弟弟阎柔放在蒙州,将一个最早追随的心腹和一个异姓兄弟放在辽州,这是典型的高配啊!
可见刘宽何等重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由此看来,刘宽重视北方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孙权、曹操、刘表等人的重视!
“嫂子,鹄儿睡着了,不要受凉了,你带他去休息吧,不用管我了。”
刘通见刘鹄正在张姜怀里流着哈喇子睡着了,便说道。
张姜微微歉意地点头,抱着刘鹄走了。
“红鲤妹子,跟姐姐去屋里坐坐吧,让他们兄弟俩聊!”张宁性子爽朗,拉起红鲤也起来了。刘通刚才注意到好像她跟红鲤很投缘,刚才一直在窃窃私语来着。刘通见张宁这模样,像是武艺在身的人,也难怪和红鲤能投缘。不过,这张宁这名字,好像听过,就是想不起来了。难道也是个名人?
“这就是把端儿气走的女子吧?”刘北冲着红鲤离去的背影,努着嘴,坏笑道。
刘通无奈地点点头。
“端儿这脾气还是大了些!你以后可有的好日子过了。”刘北对龙端儿还是了解的,那火爆脾气,连自己和刘桥都不敢得罪,就不要说刘沉、刘默那些小的了。
“你厉害!左拥右抱的,还一团和气。你二叔没有骂你?”
“二叔倒是问了句张宁的情况,好像不太高兴,但我有奶奶撑腰啊!他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咦,刘宽为什么会不高兴,他的观念比较老派,巴不得刘北娶个七房八房的,生一堆儿子呢,难道他知道这张宁?
“小嫂子是哪家的小姐啊?”
“他们父女两人流落到洛阳的,有一天夜里,我在皇宫外面巡查,看见她父女俩被禁卫军误会,在打斗,被我解了围。我看他们无处可去,就带府里来了。”
“小嫂子会武艺?”
“嗯,我都不是对手呢。”
“她父亲叫什么?”
“张波,怎么了?大河认识?”
“没有。”刘通对张波这个名字一点也不熟悉,估计是个普通人吧。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不久有军士过来向刘北汇报,送往北邙山的物资都准备好并押运过来了。
“那我们走吧。”刘通起身,再不走就赶不上到五行观吃饭了。
刘北带着刘通来到张宁住处,见张宁和红鲤正在花园有说有笑。张宁见两人过来,便叫人去把刘北的长枪取来。
刘通知道刘北要更衣、话别,就拉着红鲤先出门了。
第173章 北邙山()
北邙山位于洛阳北,黄河南岸,是秦岭的余脉。山呈东西走向,北坡陡峭,南坡较缓,岭坡连绵,沟壑纵横。张历乃是堪舆行家,最终选择了祖师张道陵先前修道的白马山南坡建筑道观。
北邙山凡三十三峰,以白马山为首,张道陵、张历之选,足见此处风水之盛。秦相吕不韦墓、汉光武帝原陵就在此山。后世有诗歌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洛阳亦以牡丹盛名,北邙山即是洛阳牡丹的原生地,阳春三月,北邙山遍山野花竞相开放,以龙柏、连翘、牡丹、杜鹃等为盛,松柏碧草间多清泉流溪。
众人流连美景,刘通牵着赤兔马,来到一山坡,顿时眼界开阔,远远看见有农人在挖渠放水。
“二叔和毋丘俭、田豫、赵云等将军出资帮五行观购置了千亩良田,已经安排佃户耕种,来年即可自给有余了。”
刘北见刘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