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骨 完本-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是一瞬间,m10的正面装甲已经被日军坦克的主炮命中,纳尔逊少尉只觉得眼前闪过一道强光,随后就失去了意识。
而在对面日军坦克车长森田熊次郎大尉眼里。一辆正在试图转弯逃跑的美国坦克被命中击毁,车体内部发出巨大的弹药殉爆声,满意地点了点头。此时,前方两侧的大楼和附近的花园里,到处都是火舌闪现,打得坦克表面“叮当”作响。
虽然五式中战车暂时无法移动,但炮塔却可以转动,于是这辆战车就起了个固定炮台的作用,向着那些火力点一一进行点射。在这片街区设伏的美军,接连被坦克炮命中,火光不断腾起,就连正对街道的左右两栋大楼二楼的两个机枪火力点,也被坦克炮一一拔除。
这时几辆五式中战车已经冲了上来,在跟随进攻的步兵掩护下,迅速抢占了左中右三个街口,森田熊次郎这才下车,命令驾驶员与通过m2半履带装甲车跟进的机械师抓紧时间抢修履带。
“轰轰——”
美军和巴西军队设在城区南方海拔一千多米的佩德拉布兰卡山上的炮兵阵地,似乎感受到了前方的危机,忽然居高临下,向城区西部倾泻了大量炮弹,森田熊次郎慌忙命令车组成员和机械师立即隐蔽,躲到附近的废墟中,其他坦克也纷纷找地方规避。
密集的炮弹如同雨点一般落了下来,大量躲避不及的日军步兵被激射的弹片绞杀得血肉模糊。照理说只要不被直接命中,弹片根本无法对五式战车的装甲产生多大威胁,但那辆无法移动的坦克运气不佳,竟然被一枚落下的155毫米榴弹炮击中装甲异常薄弱的炮塔顶部,顿时燃起熊熊大火。
就在森田熊次郎捶胸顿足的时候,日军的轰炸机群出动,向着佩德拉布兰卡山飞了过去,压制美军和巴西军队的炮兵阵地。美国人的高射炮在空中炸开朵朵黑烟,但日军轰炸机数量远远超过了地面防空火炮的数量,再加上美国人为了避免支援巴西的武器装备落入日军之手,没有在巴西部署可发射vt信管的127毫米高射炮,导致防御乏力,美军和巴西军队暴露的炮兵阵地一个接着一个被日本空军清除。
在连续的较量后,美国和巴西军队充分吸取了经验教训,开始采取游击战术,打几炮就换一个地方进行隐蔽,再加上由m4坦克底盘改装的m12自走榴弹炮和m40系列自行榴弹炮系列不断地补充着炮兵力量,极大地延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
当然,此时的森田熊次郎还不知道这些情况,当天晚上换了辆五式中战车,次日又继续投入到对里约热内卢西部城区的攻坚中。
由于佩德拉布兰卡山上美军和巴西军队随时都会出现新的炮兵阵地,对日军的威胁很大,日军用去一周时间才基本上肃清了里约热内卢西部街区班古。第二周,日军突入到雷阿伦古街区,再次遭到美军的疯狂反扑。
随后几个月时间里,美、日双方在横贯里约热内卢城东西城区的巴西大道进行了反复拉锯作战。
与此同时,里约热内卢城北部的伊瓜苏、贝尔福罗克索、梅斯基塔、尼洛波利斯、圣若昂。迪梅里蒂、杜克卡西亚斯等街区,美军和日军也在没日没夜地爆发惨烈的争夺,双方都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反倒是作为主人的巴西军队,面对日军的进攻几乎是一触即溃,不得不由美军来堵漏,成为了战场的配角。
巴西战事出人意料地在里约热内卢陷入了僵持,这使得日军大本营准备抽调南美军北上作战的企图落空,这就给了美国人反败为胜的机会……谢谢连类龙鸾大大的万点打赏,太感激了
谢谢南谯竹叟、金沐灿尘……大长期以来一直不断的打赏,谢谢弟兄们订阅、推荐和月票支持
正是有你们的陪伴,天子才能一路走到今天,没有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倒下。
祈祷父亲病好后天子状态有一个大的提升,写出精彩的文字来酬谢大家的厚爱稽首致礼RQ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一六七章 胜似闲庭信步()
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在用去半个多月时间扫平中印度洋地区岛屿上的日军残余力量后,安家军印度洋舰队航母特混编队从马埃岛的维多利亚港出发,正式南下实施“关门打狗”计划。
一周后,舰队顺利抵达毛里求斯岛北部海域。
此番南下,舰队带上了三个海军陆战师,作战物资准备也比较充足,唯一的问题是安家军情报部门对毛里求斯岛的日军部署情况知之甚少,除了卫星和高空侦察机提供的一些照片外,就没有其他更进一步的资料了。
这些照片只能让舰队指挥部门了解日军在毛里求斯岛上的防御阵地构筑的大致区域,而日军究竟在毛里求斯岛上放了多少部队、修建了多少防御工事、工事的强度如何、有多少火炮、储备了多少作战物资,这些情况通通都不清楚。
当然,根据通常的情况,毛里求斯岛面积约为两千平方公里,要防守如此大的区域,尤其是漫长的海岸线,日军起码不会少于三万人,因此舰队已经做好了战局不利时再从塞舌尔群岛调派地面部队的打算。不过在此之前,必须先进攻一下,摸清楚日军的底细。
除此之外,航母特混编队的指挥层还有隐忧:
日本海军在印度洋地区究竟还能调集多少舰只,形成多大的舰队规模,会不会威胁到登陆部队的安全。这些都是未知数。
登陆作战与传统的地面作战不同,对支援火力以及选择登陆的海滩、战役的突然性、指挥官对登陆地形的掌握和官兵对推进进度的掌控等都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是登陆作战的特点。也是最困难的地方,几乎每一次登陆都需要指挥官反复考虑。把诸多不利因素考虑进去,并制定好预案,提防超出掌控外的情况出现。
二十八日夜里,航母特混编队从毛里求斯岛东北海域绕道南下,插入到留尼汪岛与毛里求斯岛中间的东南部海域。次日清晨,赵雷下达作战命令。派出三百多架战机对毛里求斯岛和留尼汪岛进行了突袭,将两座岛上的日军军用机场悉数摧毁。
日军虽然派出战机应战,但数量根本就与安家军的舰载机不成比率,两座岛上的八十多架战机大多被炸毁在机场跑道上。其余的也在空中中陨落或者逃跑。从马达加斯加东海岸派来增援的六十多架零式战斗机也在损失近半后狼狈逃回了马达加斯加,日军自在莫桑比克海峡和中印度洋群岛上损失大量陆基战斗机后,制空权的丧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当舰载轰炸机持续对毛里求斯岛进行压制的时候,航母特混编队还派出舰队直辖的战列舰队、重巡洋舰队和驱逐舰队,绕着长长的海岸线,对毛里求斯岛进行狂轰乱炸,一方面查明日军海岸的布防情况,一方面则希望引出日军可能存在的舰队,避免在登陆作战发起后遭到日军偷袭。
经过近一周时间的打击,已经移动到毛里求斯岛上空的飞艇雷达并没有扫描到日军舰队的踪迹。军事侦察卫星变轨后对周围一千海里进行监视,也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炮击舰队返回航母特混编队进行补给。
五月五日,“凯旋”号、“西海”号战列舰和“田单”号、“李绩”号、“秦琼”号、“孔明”号重巡洋舰以及护航的十二艘驱逐舰,带着充足的弹药来到了事前选择的苏亚克湾登陆场,它们将在清晨时分到达那儿,在陆战队上岸之前进行至少两个小时的火力准备,接着再掩护陆战队上岸。
按照预定计划,航母特混编队将在登陆作战发起前为陆战队提供强化火力支援。并在陆战队登陆时提供直接的空中支援,随后便需撤出战斗,预防可能出现的日军舰队的潜在威胁,到时候会由武装直升机和炮击编队负责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必要时甚至可以请求导弹驱逐舰进行定点打击。
当炮击编队赶往登陆场的时候,登陆舰队也在五日凌晨四点左右到达了苏亚克湾外海。此刻毛里求斯岛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燃烧的大火,要知道毛里求斯岛沿海大多数地方是平原,日军修筑的矗立在地表的防御工事,几乎都被炮弹和航弹给耕耘了一遍,猛烈的炮火把沿海的防风林烤焦并引燃,大火一连烧了几天,到现在都没有熄灭。
登陆舰队停在距离海岸线大概十二海里的海面上,陆战队官兵开始陆续起床,进行抢滩登陆前的左后准备。
五点一刻,东方的海平面被朝霞照亮,天地间一片朦胧。这时炮击编队浩浩荡荡,从登陆舰队停泊的海域旁边驶过,只过了不到十分钟,战列舰、重巡洋舰和驱逐舰上的火炮炮口便冒起了火焰,紧接着炮击声便传了过来,最后就是爆炸的声响。
登陆前的炮火准备终于开始了,这也是抵达毛里求斯近海后,至今最为猛烈的一波炮火打击。
两艘战舰、四艘重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开始不断地向着前方苏亚克湾的沙滩倾泻着炮弹,而在三四公里长度的海滩上空盘旋的二十多架“水神”侦察机,不时扔下几枚炸弹或者是燃烧弹,并将沙滩及纵深地带的情况汇报给炮击舰队指挥官,指示炮手调整射击诸元,以便将炮弹更加准确地打击那些可疑目标。
炮击足足进行了两个小时,清晨七点半的时候,登陆舰队下辖的二十多艘扫雷舰艇,一股脑儿地冲了上来,开始清除日军设在港湾浅水区的水雷。
在安家军海军印度洋舰队南下后。日本人便有意识地在那些地利位置十分重要并且有重兵防守的岛屿附近海域设置雷场,以应付安家军海军随时都有可能发起的登陆作战。特别是在那些非常适合登陆作战的港湾。日军布设了大量水雷。
这些水雷对登陆舰艇的威胁非常大,必须予以清除。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登陆舰只的安全,进而危及陆战队官兵的生命。
八点整,登陆舰队所属的八艘火力支援舰开始了行动。这八艘火力支援舰均为平底结构,吃水较浅,可以在二点五米深的浅滩抵近攻击,它排水量仅为500吨。装备两台7000马力柴油发动机,最大航速30节,编制五十人,主要武器为前三后二共五部120毫米40管火箭炮。同时还装备有四门双联装20毫米厄利孔高炮,用于对空和对海攻击。
火箭炮和高炮都由集成了雷达、计算机的火控系统控制,威力惊人,此前在海南岛战事中便有出色的表现,现在就要看毛里求斯的日军能否比防守三亚的日军做得更加出色了。
根据海军方面的建议,现在南华的船厂正在大力改造或者是建造新的特型舰只,比如只安装上百门20毫米厄利孔高炮的防空支援舰,安装五十门到一百门陆军150毫米加农炮的炮火支援舰,以及利用打捞沉船改造的类似特型舰只,全部用于支援陆战队的登陆作战。
这些舰只无需进行对海作战。因此不必有太厚的装甲,而且只需要装备一种炮就行了,其他战舰有的东西也一律不带,只需要进行一种攻击,这大大地提升了弹药的运载量,作战强度和火力持久度都超过了通常的战舰。当然如果对上正规的战舰,这样的特型舰只结局通常都很悲惨。
归正传,当毛里求斯岛南部苏亚克湾沿岸海滩遭到舰炮连续猛烈打击的时候,航母特混编队派来的舰载机打击群也到达了登陆场的上空。六十多架F2…A型“海东青”舰载战斗机挂载的全部是燃烧弹。这些燃烧弹被投掷后将在距离地面五十米的地方炸开,当燃烧剂在空中向四处抛洒后,点火装置将在距离地面两米处引爆,把燃烧剂引燃。
这种燃烧弹可以覆盖一百米左右的范围,燃烧非常充分,同时引燃的火油具备很强的流动性,可以顺着缝隙渗透到地下,如此一来,那些躲在地表无迹可寻的地下工事里的鬼子兵就不得不逃出燃烧的封闭空间。
而日军一旦到了地面,就将受到舰炮和航弹的“热烈”招待,不得不放弃海滩上的阵地,撤到更安全的后方。
在陆战队登陆前,炮火密度达到了最**。
八艘火力支援舰和炮击舰队的战舰,几乎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向沙滩及纵深地带开火,大部分的炮弹根本就没有打中目标,只是落到地上剧烈爆发,炸出一个个硕大的弹坑。
这么做看起来似乎很浪费,但却必不可少。
如此密度的炮击,尤其是其中还夹杂有大量380毫米的巨型炮弹,这将充分地打击对手的抵抗意志,破坏其指挥系统,让对方无法在陆战队上岸的时候组织起有效地抵抗,而等到对手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在八点到九点这一个小时内,二十六艘舰船向日军据守的苏亚克湾沙滩倾泻了约一万多发炮弹与火箭弹,同时随后赶到的第二波、第三打击机群,向同一区域投掷了数以百计的航弹。
在这短短一个小时内的弹药投送量,几乎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五百吨,足以把一切威胁都清除掉。
事实上也是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日军短时间内丧失了作战能力,那些躲在地下掩体里的鬼子兵大多被大口径炮弹给直接震晕过去,整片阵地就像是位于火山口一样,大地不断地颤抖,硝烟直冲云霄,接踵而至的爆炸似乎永远也不会断绝,仿佛世界末日到来。
九点整,第一批两个陆战团的海军官兵已经冲上了海滩。
当登陆的陆战队员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日军防御阵地的时候,登陆舰只快速返回舰队,运送第二批登陆部队上岸,而支援舰船不停地为陆战队官兵提供精确火力支援,八艘火力支援舰则向日军防线的纵深地带用火箭炮群进行彻底的覆盖打击。
骤不及防的日军进行了零星抵抗,很快就被如同猛虎出笼的安家军陆战队官兵给解决掉。
直到半个小时后,日军指挥官才发现情况不对,抵抗火力逐渐密集了起来,但这个时候武装直升机已经飞临日军阵地上空,向那些暴露的火力点发射空地火箭弹。此时陆战队官兵也冲进了日军防线,双方开始逐条战壕、逐个碉堡、逐个工事地进行争夺,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
上午十点半左右,第二批共三个陆战团官兵顺利上岸,其中两个团立即投入到前线的作战中,而那个工兵团则开始利用施工器械,在海滩上构筑设施,为登陆舰只快速上岸创造条件,并搭建简易水上飞机补给站,为一直在空中指挥舰炮的水上飞机补充燃料。
中午一点左右,已经有两个海军陆战师上岸,登陆作战获得圆满成功。
直到这个时候,把指挥部搬到“华山”号航空母舰上的舰队司令官赵雷中将那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根据前线日军的抵抗力度、增援部队的规模以及俘虏的口供,日军在毛里求斯岛部署的防御力量竟然只有一个**步兵旅团。
五千多人的部队分散在漫长的海岸线,还要抵御安家军空地结合的纵深突击,显然不太现实。
毛里求斯岛的最终拿下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谢谢透过人海、小草hyc、死人大头、南谯竹叟、金沐灿尘、胖子逯非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在医院照顾父亲进行化疗,回家很晚,码字完更晚了,耽误大家看,抱歉
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RQ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精疲力竭,请假一天!()
到此处第一卷算是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