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3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耽搁的行船就行,吩咐下去给甲板上的兄弟们多准备盐水绿豆粥,这天气太热千万别中暑!”于浩摆摆手让这名情报人员自己去忙不用管自己,抬头看去远方依然看不到任何海岸的影子。
天气实在太热了,刚刚才喝下去的水瞬间就散发出去,几乎是汗水刚刚出来就被蒸发掉,微微地海风中似乎还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咸味,不知道是海风中携带的盐分,还是人体出汗后留下来的汗迹。
这一刻于浩真的怀念镇海的冬天,如今才刚刚是夏历三十五年三月份,镇海那里如今还是一片冰雪,但地处西洋北部恒河口的海域,却已经让人热的有些耐不住。
要不是于浩带着的第二舰队这一批士兵本来就驻扎在南洋,十多年的时间里早就已经习惯了南洋的气候,不然的话这个时候别说在大太阳下操船出海,恐怕躲在室内中暑的人都不知道有多少。
随着王泽分封的第二批诸侯国建立起来,到如今又过了两年时间,现在已经是夏历三十五年。
多次在夏国面前碰壁,自觉实力不够的隋帝国自顾自埋头发展,以希冀通过发展,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大展神威掀翻掉夏国这个强大的对手。
漠北曾经的草原霸主、天下第一强国突厥更是悲惨。
自从因为进攻夏国战败实力大损,紧接着分裂成东西两部;西部突厥在达头的率领下自顾自过着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可是东部突厥就要承担起所有的压力。
都蓝可汗之前企图趁着杨爽率领的三十万隋军攻打辽东的时候,也趁机攻打夏国,以报复夏国的仇恨,更要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可是不料三十万隋军连自己家门口都没有出去就莫名其妙的全军覆没。
于是不长眼睛的都蓝可汗在数十万夏国骑兵的进攻下被打的鼻青脸肿,虽然夏国本着其他一些打算没有将都蓝可汗攻灭,不过都蓝可汗在接连战败的情况下,只能是勉力自保几乎失去了对夏国的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泽下令对南洋地区展开进一步的攻略行动。
不同于以前,这一次夏国的攻略活动不是在南洋群岛进行的,而是在后世中南半岛上展开,从东部的湄公河口向西包括真腊王国、后世仰光地区的骠国,甚至一直到达恒河口,向南一直扩展到夏国占据的星洲等地,都是夏军的攻略目标。
当然,王泽也不是要夏军一次就将这片辽阔的土地全部占据,他只需要将这片土地上有组织的国家政权毁灭就够了。
任何民族在一团散沙的情况下都不可能变强。
在夏国有目的的提前将那些国家政权毁灭后,这些还没有来得及发展完善自己文明的民族必然会陷入混乱,然后夏国就可以趁机蚕食他们的领土。
夏国拥有目前整个世界上最好的海运条件,只要夏国愿意随时可以通过海路攻击任何一个滨海国家,不管这个国家到底有多么强大。
哪怕是因为一些失误导致的暂时失败,夏军也可以利用自己庞大的海船队伍将军队从容撤离,在掌握了对所有海域的绝对制海权后,夏国可以说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局面。
攻灭当地土着政权后,夏国先选择距离海边不远的平原建立大一些的据点,然后再根据这些据点向四周更广阔的区域逐步蚕食。
甚至夏军还可以通过当地的一些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进一步往腹地扩张,这样最多只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夏国就可以彻底占据这片肥沃的土地。
南洋的土地肥沃已经是夏国人人皆知的道理,毕竟已经在南洋群岛经略多年,本地土着甚至都懒得耕作,平时只需要撒下一把种子,啥也不管就可以等着收获了。
不得不说农耕文化的汉文明对于土地的渴盼实在可怕,哪怕夏国目前已经拥有了目前生产力条件下足够养活十多亿人口的肥沃土地,但一听到要继续攻略南洋各国,依然让夏国的将领、民众激动不已。
基于这些肥沃土地的刺激,夏国各军一个个摩拳擦掌,既然尊敬的国王陛下已经给自己划定了攻略目标,那么大家伙也都各自划分片区去干活吧。
对于进攻南洋仅存的各国,夏军并不感到为难,毕竟大家已经先后攻灭了不知道多少个国家,更加强大的国家也不知道消灭过多少个。
这一次大家面对的国家实力都不怎么强大,唯一的麻烦就是这些国家城池、人口极为分散,很多国家与其说是一个国家,其实也就是一个规模大一些的部落,他们的国都甚至还不如夏国一个普通的镇子。
就好比说后世仰光地区的骠国一般,这已经是真腊等国覆灭后南洋仅存比较强大的国家了,可到目前为止他也就立国一两百年,全国人口才不到一百万人,加上又是全民信仰浮屠教,所以他们的军队战斗力并不强大。
骠国最大的缺点就是他们的国都不仅靠着海边,还位于伊洛瓦底江的出海口位置,在第二舰队岳海潮率领所部水军和卫晟率领的两万步军来到后,仅仅十几天时间就将其国都攻下。
于是一个叫做河口的夏国城池就在这里很快建立起来,一批夏国流放犯第一时间就被送到这里充实本地人口。
虽然骠国在失败后还有很多残余势力组织的抵抗军,但是在失去了王室的整合能力之后,各怀心思的抵抗军之间也无法齐心作战。
因此他们的抵抗只能是七零八落,根本无法形成一个有力的反抗群体,从一开始他们的失败就已经是必然的。
一想到这里于浩心里就是一阵不爽,相对于岳海潮和卫晟攻灭骠国后,又顺着江水溯流而上接连攻灭五个内陆的土着国家的战绩,他跟二愣子的战绩就差的有些远了。
虽然人家卫晟、岳海潮攻灭的那另外五个国家的规模都很小,但起码也是人口数十万的正式国家政权呀。
对于攻灭这些内陆的小国于浩也清楚,虽然他们目前规模还很小,可只要给了他们一丁点的机会,他们就会像这片热带原始丛林里的小树苗一样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强大国家。
如果夏国在攻灭骠国后对那几个小国不闻不问,只是自顾自的在沿海种田发展,那就很可能给了这些小国一个天赐良机,虽然夏国依然可以将这些小国打败,甚至消灭,不过都不如从一开始就摧毁这些小国。
想到这里于浩也觉得岳海潮跟卫晟两人的作战方式,其实自己也是可以采用的,根据战区划分,于浩跟二愣子要攻略的区域就是恒河口周围这一片很重要的战略要地。
在恒河口占据一个领地后,于浩完全可以跟岳海潮一样带着二愣子麾下两万大军溯流而上,沿途进攻更加内陆的小国,因为恒河的水量更大,稍微大一些的船只完全是可以驶进去的。
于浩这一路甚至可以利用船只上携带的武器来协助大军攻城。
可是这世间没有一样事情是可以照搬的,恒河口和骠国的河口周围的形势也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因为恒河是连通着天竺北部与海外贸易的重要节点,数百上千年来这里都是东天竺帝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中心,对东天竺来说这里的钱袋子关系到自己在天竺大陆中争霸的关键。
因此恒河口对东天竺来说,不管是从经济意义还是从其他意义上,都非常重要。
正是依靠了恒河口的海贸利润,东天竺在综合国力并不如最强大北天竺的情况下,还能跟北天竺以及其他各国打个不分胜负,养活其国内那多达三十多万的庞大军队。
虽然夏国军人们一向鄙视天竺人的战斗力,甚至有激进的夏国年轻军官认为,一个夏军士兵完全可以抵得上十个天竺士兵,只需要十万精锐夏军就完全可以在一年内征服整个天竺大陆。
不过一直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夏国将士还是比较理智的,于浩知道单凭着自己和二愣子刘峰两人联合起来也只有两万多人的力量,根本惹不起目前还很强大的东天竺,这样一来恒河口的攻略就是虚话一场。
第553章 攻略()
最开始刚刚了解到恒河口周围国家形势的时候,可把急着立功的于浩跟二愣子两人急坏了,面对着占据恒河口的东天竺这么一个强国,凭着自己带来的两万多士兵是肯定拿不下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当初明珠岛危机时,还不是靠着孙兴他们这一批夏军只有一两万人也就攻灭了南天竺注辇国,于浩、二愣子率领的军队都两万多人了,难道还打不过东天竺么?
其实当初攻打注辇国的主力是现在已经被夏军灭国的潘迪亚人,夏军其实只是辅助力量而已,另外注辇国也并没有彻底灭亡,只是在失去了大部分领土后实力大减,但依然是南部地区的强国之一。
因此单凭着于浩两人对付更加强大一些的东天竺肯定完蛋。
最后还是于浩为人机灵一些,既然自己暂时还没有能力拿下来恒河口的土地,那么就先在其附近拿下来一个据点作为根据地,然后再耐心等待机会,再说了没有机会难道不会创造机会么?
按说于浩这个意见很不错,可是他当时没有想到二愣子楞病又犯了,说啥不同意自己的意见,根据二愣子的意思就是直接攻打过去,打不过人家的话,大不了抢一把再撤出来。
毕竟恒河口的富庶是很闻名的,两万多夏军突然攻击肯定可以将这里拿下来,然后只要在东天竺的援军到来前撤退就可以了,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于浩的强烈反对。
于浩当然不能赞同二愣子的意见,要是这样的话自己两人虽然能够大捞一笔,可是陛下在恒河口的布局将会彻底失败,如果这一次引起了东天竺的警惕,那么日后夏国开拓在恒河的势力就会非常困难。
可是这一次出征的军队,作为主要力量的步军毕竟都是二愣子率领的南洋守备军,最后逼得于浩没办法使出终极杀手锏,两人剪子包袱锤,五局三胜于浩获胜,这才让二愣子听自己的。
于浩在派出船只一番探索后,发现在恒河口东南三百里一处海边有个很好的天然港口,而且岸上也没有强大的国家。
于浩不知道这里在一千四百年后是一个叫做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在经过一番战斗后终于拿下来这片土地,因为来的时候正值七月流火,于是这个新的港口城市就叫做流火城。
流火,便是七月流火,意思是七月份的时候火星开始向西落下,并不是说因为天气太热像火从天上留下来。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流火城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模样,从最开始出兵到如今也差不多已经两年,于浩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已经差不多,如今就等着西面的消息,他这一次就是决定探查一番恒河口各国的情况。
“将军,前面还有不到百里就要到了!”
那名商人打扮的情报人员对于浩解释道,“从前面开始就是大片的沙洲形成的小岛,差不多会绵延数十里路,过了这一片沙洲后便是东天竺的恒河口了,在东部则是巴兰拉国!东天竺东北部则还有其他数个小国!”
于浩也不打岔,一边四处打量一边静静地听这人介绍,甚至于浩还惊讶的看到两只在河水中游泳的老虎。
在天黑之前,商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于浩站在船上望去这个被叫做多摩乞诃港口城市,不得不说这里确实繁华,虽然跟天竺人一样港口中到处都是乱糟糟的,不过也透漏着一股繁华的景象。
“将军,我们的人已经先后在巴兰拉王国,东天竺的王舍城,以及更内陆的三摩旦吒国、奔那伐弹那国、摩利底国都置办了一批产业,尤其是摩利底国是距离吐蕃最近的!”
夏国在恒河口的最高负责人李冰向于浩介绍道,“这摩利底国有一条大河直通恒河,我们两千石的平底沙船完全可以驶入,因此这里是我们一直以来发展的重点!”
“我要听的不是这些!”于浩摆摆手止住这人的话,“我们要开拓恒河口的势力,根本绕不开东天竺这个强国,其他那些小国我们根本不用理会,只有东天竺才是我们最关心的!”
“这样的话!”李冰迟疑片刻然后对于浩道,“这样也不是没有办法,自从笈多王朝衰落后,东天竺国力不如北天竺,可是却占据着象征正统的曲女城,北天竺当然不会乐意!”
“你的意思是挑起北天竺去攻打曲女城?”于浩问,“这样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过应该还不够吧!”
“北天竺在天竺各国中算是最强大的,曲女城被东天竺占据当然不会乐意,我们之需要派人贿赂北天竺的大臣,这样怎么也得牵制住东天竺十多万人马!”
说着李冰笑道:“再说这世上愿意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却很多,只要东天竺被北天竺攻打,我们再挑起东天竺跟南面遮娄奇人的战争,这样他们必然无暇顾及到恒河口的事情!”
在多摩乞诃呆了几天,于浩也对这里有了一个粗略的计划,随后便乘船回到了流火城,这边刚一回来那边二愣子就兴冲冲的过来找他。
“于将军,”二愣子拿着一张地图对于浩兴奋道,“你不在这两天,我也好好研究了一下,东天竺虽然占据着恒河口最重要的位置,不过他的国土主要集中在恒河口的西面!”
说着二愣子还生怕于浩不明白似得,他指着地图对于浩道:“你看在恒河口大小十几个支流,东面从南到北先后是巴兰拉国、三摩旦吒国、奔那伐弹那国、摩利底国,这些都是一些崇信浮屠教的小国,只要我们大军一到必然可以攻灭的!”
于浩看着一本正经的二愣子心里一阵好笑,这不知道又是从哪里得来的经验,给自己现买现弄呢。
想了想,于浩对二愣子笑道:“刘将军,帐可不是这么算的,咱们进攻这四个国家,难道人家的宗主国东天竺就没有任何行动么?东天竺多少也是拥兵数十万的大国,可不是咱们这么一点人可以拿下的!
另外你说的这恒河口东面四国,虽然每一个国家人口都不是特别多,可是加起来也有一两百万人,这样我们曲曲两万多人去攻打这么多人的国家,每个国家也才只能平摊五千多人,你觉得我们五千人就能击败对方一百万人么?”
一说到这里二愣子有些无奈道:“那我们难道就这样傻愣着?咱们在这里建的城池可都已经有了近万人了,难道还要一直等下去?俺可是还想着等下一次陛下分封诸侯的时候也能评上呢!”
不得不说王泽分封诸侯的举措让所有的夏国将领都为之癫狂,哪怕一些将领明明不适合作为国君,但是人家还可以让儿子来治理呀,儿子也不会治理,那么自己管好军权,政事委托给一些大臣就行了!
因此哪怕这些刚刚建立国家的诸侯过的非常贫困,生活也很艰苦,可是耐不住大家都喜欢,连二愣子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心动了,相比被人喊一声将军,二愣子觉得被人喊一声君上更有范。
看着二愣子连自己的心声都忍不住说出来,于浩笑着道:“我这一次去差不多已经安排好了,不过咱们只有两万多人还是力量有些单薄了,必须请求陛下多派援军来!”
很快李冰就传来消息,东天竺与北天竺因为曲女城的归属又一次爆发了大战,双方调集兵力为这一座笈多王朝的王城爆发了惨烈的战争。
北天竺调集二十万大军前来攻打,而东天竺也不示弱的调来十五万大军,双方数十万大军、数万头战象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