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汉末-第6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在嘴上说说。
“喏。”沮授躬身领命,脸sè突然变得轻松起来。
“子辅是难得的俊才,我相信你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的。”刘修淡淡的笑了一声,摆手示意沮授回座,又转过头对张燕说道:“大帅,你们黄巾在冀州起事,曾经得到无数百姓的拥护。我相信今天由你们来安排冀州土地分配,将是大贤良师在天之灵愿意看到的一幕,也是无数黄巾将士渴望的一天。”
张燕连忙起身行礼。她现在还没有朝廷的任命,作为一个黄巾军大帅,和朝廷的将领们坐在一起议事。未免有些格格不入。不过听到刘修这句话,她心中的激动顿时掩盖了所有的拘谨和不安。
“你立刻联络青徐的黄巾,请他们协助你在冀州进行土地分配,将来他们在青徐同样施为的时候,也不至于一头雾水。这件事,就请你多担当一些,多派一些做事jīng干,为人公正的人赶往各郡负责,务必要做到大家满意,这对你们太平道重新布道是一个大好机会。”
“喏!”张燕大声应道,身子挺得笔直。在她身后的杨凤等黄巾系将领听了,激动得眼眶湿润。从张角开始布道起,他们的梦想就是耕者有其田,张角战死了,可是张角的梦想却实现了,而帮他们实现梦想的,却是张角曾经的敌人。
不仅如此,刘修还要让太平道重新布道,与天师道争衡。要知道经过黄巾起义,太平道已经成为朝廷打压的邪教,天师道在刘修的支持下,却已经在大江南北风行,成为有朝廷支持的正道。两者不可同rì而语。对于曾经不把天师道放在眼中的太平道信徒,这心情可想而知。如今刘修要支持太平道,并且给他们一个这么好的机会,那可真是天大的恩赐。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他们将来又怎么面对张角、张鸣等太平道先贤的英灵?
“请大王放心,我张燕在此发誓,必让万民感激,不生一丝怨戾。”张燕单腿跪倒在地,庄重的说道:“愿代冀州黎庶,谢过大王。”
杨凤等人出席,在张燕身后跪倒,齐声大喝:“愿代冀州黎庶,谢过大王。”
刘修沉默了片刻,起身离席,将张燕等人扶了起来,环顾一周:“诸位,这不用谢我。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少有所养,老有所依,本就是为官者的责任,而不是什么恩典。正如我汉军将士,如果不能保护百姓周全,就不配称子弟兵一样,不能爱民如子,为民造福的官,又怎么配叫父母官?”
沮授愕然,忽然觉得脑海里像是一道闪电掠过,一个新天地在他眼前慢慢展现。他有些明白刘修与袁绍的区别了,他有些明白为什么刘修说,他之所以能战胜袁绍,全取天下,是因为他的根比袁绍更深,更广了。
不错,袁绍的根基是天下士族,而刘修的根基却是天下黎庶。袁家得到的是士人的心,可是刘修得到的却不仅仅是士人,他更加关注那些普通的百姓。他推行的新政并不是要盘剥豪强,而是要用工商之利从他们手中换回普通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就是百姓生存的根基,有了土地的百姓,就成了刘修的根基。相比于袁绍以豪门世族为根基,刘修的根基当然更深,更广,更扎实。RQ!!!
第760章 围城
冀州本就是黄巾军的大本营,虽然黄巾起义已经失败了好几年,太平道在普通百姓的心目中依然和张角在世时差不多。由太平道出面组织百姓抢收秋粮,再加上分配土地的诱惑,事情进行得异常顺利。眼着城外一片片麦田被收割干净,那些还在城里负隅顽抗的人急了。粮食都被收了,以后还吃什么?就算有余粮,能熬一段时间,可是土地被人分了,还能拿得回来吗?
为了不让那些人过早的投降以至于影响到土地重新分配的进展,刘修特地隐瞒了袁绍战死的消息。袁绍不死,那些附从袁绍的人就不会心死,他们会寄希望于袁绍反败为胜,将来可以重新夺回今天被夺走的一切,才会有信心继续在城里守下去,而不至于出城拼命。
人不到绝望的时候,是不会拼命的,更何况城外还有虎视眈眈的汉军,就等他们出城抢粮,好砍下他们的头颅立功。袁绍去年在兖州将八万jīng锐损失一尽,现在这些县城的守卒大多是刚刚征集的,数量不多,战斗素养也不能和那些百战余生的jīng锐相提并论,面对城外那些眼神明显不太善良的汉军将士,他们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只能依托城池,守住最后一个安生之所。
城外的百姓忙得兴高采烈、热火朝天,城内的守军咬牙切齿、心有不甘,却迟迟不肯也不敢出城一战,这个奇怪的场面维持了近一个月,除了少数县城抵抗不住心里的煎熬。开城投降,又有极少数的县城出城战斗,结果被摩拳擦掌的汉军将士迎头痛击,损失惨重外,大部分的县城保持了沉默。
当一切尘埃落定,粮食颗粒归仓,土地基本分配完毕之后。刘修终于开始向各县城放出消息:袁绍已经战死,你们是降还是不降,给个话。否则我就强攻了。攻城的后果你们自己清楚,你们愿意学审配,我没什么意见。你们愿意学田丰、沮授,我也欢迎。
那些防守力量不足的小县城顿时土崩瓦解,几天之内,有半数以上的县城投降。
瘿陶没有崩溃,于是刘修围城,照惯例,在攻城之前派人进城劝降。
城下摆开阵势准备攻城的是高览,进城劝降的是沮鹄,廮陶人对这两个人都不陌生,他们都是冀州的大户。沮家就在钜鹿郡的广平县,离瘿陶不远。沮授本人在太守府做事的时候,和很多人都有交往,沮鹄作为他的长子,也为大家熟知。
面对刘修这近乎威胁的劝降。想起前一个月的煎熬,几乎所有的人都恨得牙齿痒痒的。有人质问沮鹄,“投降了,我们的土地还能收回来吗?”
沮鹄一摊手,很诚恳的说道:“显然不可能,就是大将军愿意。那些百姓也不可能愿意。你们不愿意把吃到嘴里的东西吐出来,他们就愿意吗?要知道,你们丢失了那些土地还不至于毙命,最多就是穷一点,可是百姓丢了土地,就是死亡,孰轻孰重,你们应该分得清楚。”
有人勃然大怒:“那我们还投降干什么,决一死战!”
沮鹄摇摇头:“你们不可能决一死战,只有一死。”面对对方的冷笑,他伸手一指城外:“现在城外有大将军的五万jīng锐,近六万黄巾军,在他们的身后,还有近百万要保护手中土地的百姓,你们觉得你们还有什么机会?”
那人沉默了好久,恨恨的说道:“瘿陶城坚池坚,不是那么好打的。”
沮鹄耸耸肩,很无所谓的说道:“那你们就慢慢守着,大将军有的是时间。大将军要在冀州推行新政,召集各郡的豪强商讨大事,人来得太多,大将军忙着和他们讨价还价,一时半会的还顾不上瘿陶城,你们大可放心。不过……”沮鹄话锋一转,促狭的笑道:“我还是想提醒诸位,谁让家父和诸位都是老朋友呢。等冀州的工商之利全分配到位,你们再想加进去分一杯羹,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当然了,你们可以等袁谭打败大将军,收复冀州,进而夺取天下,那时候你们今天的付出就可以获利百倍万倍。哈哈哈……”
沮鹄笑得很开心,很放肆,那些人听了,一个个沉默不语,其中一人被沮鹄笑得按捺不住,拔出环刀,大声喝道:“竖子大胆,就不怕你走不出瘿陶城,看不到你沮家如何享受大将军的恩典吗?”
沮鹄冷笑一声:“我既然敢来,就不怕你们动武。想当初我失守飞狐道的时候,就该死了。没能为袁车骑死,那就为大将军死,总还算不枉此生。只是委屈诸君为我一个小子陪葬,我真是有些过意不去。”
众人愕然,连忙拉住那位冲动的仁兄。杀了沮鹄,以后还怎么和沮授见面,再送刘修一个杀人的借口,实在不值得。
在仔细权衡之后,众人一致认为,既然袁绍已经死了,袁谭反败为胜是根本不可能的是,与其顽抗到底,最后连命都没了,不如现在就降。正如沮鹄所说,土地被刘修分了,可毕竟还有家产,还可以在工商之利中分一杯羹,不管怎么说,都比最后一无所有的好。
不过,他们损失太大,必须要刘修给一点补偿才好。面对这些如丧考妣的君子,沮鹄暗自感慨了一声,大将军说得对,德者得也,归根到底,大家图的还是利益,跟着袁绍是为了利益,跟着他也是为了利益,只有得到了利益,才能考虑所谓的道义。这叫什么来着,利益是基础,道义是上层建筑,没有利益的道义是空中楼阁?
沮鹄领着城中豪强的代表出城与刘修谈判,刘修有些不高兴,当着代表的面,斥责了沮鹄一顿,大意是说他办事不力,战便战,降便降,我不想和他们谈什么之类的,现在想签约的人多得应付不过来,何必把瘿陶城里的人再拉过来凑热闹?
沮鹄很惭愧,代表很无语,原本想和刘修讨价还价的心思顿时淡了几分。在刘修象征xìng的让了一点步之后,瘿陶城开门投降。
九月初,李儒赶到瘿陶,一看到刘修,李儒就上前贺喜。刘修从出兵到几乎解决冀州的战事,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只剩下邺城一座孤城,这个速度实在是匪夷所思。
“没什么,大势所趋,水到渠成,换一个人来,也能做到。”刘修很淡定的说道:“你在益州做得很好。不过益州的事没什么难度,显不出你的本事,让你到冀州来,虽说是平调,有些委屈你,可是我希望你能做得开心。”
李儒笑了起来,连连摇头:“大王,正如你所说,益州有今天,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先有大王打下的根基,后有长公主和阎公主持大事,又有王允等人襄助,我就是白拿俸禄,最多和朝廷吵两句嘴而已,实在没什么意思。冀州好,冀州人向来自负,又有燕赵之风,一想到要和那么多名士较量,我就兴奋不已,所以一接到命令,就rì夜兼程的赶来了。”
刘修扑嗤一声,看来好斗的人不仅仅是甘宁,这位李儒也是个好斗份子。
“那我就放心了。邺城尚未攻克,你暂时就把瘿陶当成州治吧。先和各郡太守见见面,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我收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不过,这些资料大多是冀州人提供的,究竟有几分准确,我不太有信心。我已经熬了他们十几天,想必他们现在眼睛都红了,你可小心一点,别被他们的热情吓住。”
李儒大笑:“大王放心,我一定不负大王所望。”正如他所说,他现在是斗志昂扬。那一次他主动请缨去做益州刺史,其实就是想搏一搏,在益州几年,他其实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是他不能做,是他不想让刘修的那些人感觉到他的威胁,上有长公主和阎忠主持大局,下有王允、张超等人进行实际cāo作,他这个益州刺史夹在中间发挥不了太多的作用。他一直在等,等刘修确认他的忠诚,如今,刘修把他调到冀州来任刺史,正是他多年期盼的结果。
有了用武之地,别说是平调,就是降职,他都非常乐意。更何况冀州是天下雄州,足以和益州并列。在某种程度上,冀州的位置比益州还要重要,将来对北疆用兵,冀州可是首当其冲的后勤基地,相信在有意向外征伐的刘修心中,冀州的地位一定非同小可。
李儒很兴奋,可是邺城的袁谭等人却很忐忑。他们原本以为刘修会尽快赶到邺城来,要么攻城,要么和他们谈判,可是事情的发展大出他们意料,刘修似乎把邺城忘了,一心一意的在冀州分地,推行新政,仿佛邺城不是冀州的郡治,他们甚至有一种错觉,邺城还是冀州的地界吗,怎么刘修好像已经平定了整个冀州似的?
被人遗忘的感觉实在不怎么好,袁谭等人非常郁闷。可是郁闷的只是非冀州人士,那些冀州土著却不是郁闷,而是心急如焚。因为他们收到了消息,他们在城外的土地被人分了,他们在城外的家产也被人分了,甚至有些人留在老家的妻妾都成了官奴隶,或者即将成为官奴隶。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61章 太史慈
在他们的愤怒中,刘修姗姗来迟。
在赶来拜见的人群中,刘修看到了一个已经好久不见的身影:孔融。
“孔文举,你怎么到战场上来了?”刘修没有理会等候已久的曹cāo和诸将,把孔融先叫了出来,笑盈盈的问道:“怎么,也想投笔从戎,马上取功名?”
孔融笑着摇摇头:“我到这儿来,是公私两便。公事嘛,就是为了皇长子的事,奉陛下之命来传诏。私事嘛,融有件事想拜托殿下。”
“哦?”刘修诧异的笑了起来:“孔文举还有事求到我的头上?真是我的荣幸啊。那好,你且说来听听,如果我能办得到,我一定答应你。”
孔融却摆摆手:“殿下,私事还是私下说,我们先说公事吧。”
刘修一愣,随即哈哈大笑,用力一拍孔融的肩膀:“孔文举,真是不改本sè啊。好,我们先说公事,等这些人都出去了,再谈私事。关于皇长子的事,陛下怎么说?”
孔融收起了笑容,转过身,面向众人,严肃的喝道:“陛下口诏。”
刘修也严肃起来,拱手听谕。
“卫将军曹cāo报,逆贼袁谭称皇长子辨在邺城之中,诚为震惊。皇长子为先帝血脉,皇室贵胄,不容有失。着大将军谨慎处之。若果真无误,务必妥善救护,送往洛阳,以全朕亲亲之意。”
“唯!”刘修大声应喏。小天子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中,并没什么意外。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他总不能对皇长子的生死漠不关心。当然也不会关心到什么程度,以口诏而不是以书面诏书的形式下达。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表态。
待孔融传完了天子口诏,他咳嗽了一声,转过身。看着曹cāo:“卫将军,闻城数rì,可探知皇长子是否真在邺城之中?”
曹cāo拱手道:“回禀殿下,尚未得见皇长子,不知真假。”
刘修眉头一皱:“还没搞清楚?”
曹cāo窘迫的点了点头。刘修轻哼了一声,语气中有些不快:“派人通知袁谭,就说我来了。给他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会开始攻城。”
“喏。”曹cāo连忙点头。刘修挥了挥手,伸手拉着孔融的手臂笑道:“好了,公事已了,我们来谈谈私事。”
孔融看着有些唯唯诺诺地退出去的曹cāo,傲然一笑,泰然自若的坐了下来。刘修吩咐人上茶,茶还没好。孔融便笑道:“殿下,我想和你做个交易。”
刘修兴趣盎然的问道:“哦,好啊,说说看,是什么样的交易。”
“我推荐一个人才给殿下。殿下许我一个职位。”孔融端着茶杯,慢条斯理的说道。
刘修眉毛一挑,似笑非笑。“以你孔文举的学问和名望,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职位,居然要来和我做交易?”
孔融摇摇头:“殿下所言甚是,以我孔融的薄名,不管是太守之类的外官,还是什么样的朝官,想来都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是那样的职位,我的确不需要来求殿下。”
刘修眼珠一转,若有所悟。“这么说,这个职位不是做官,而是其他的?”
“正是。”孔融点点头:“闻说殿下有意在上谷设立学堂,融不才,想自荐到学堂中做一祭酒。”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成都学堂的蔡伯喈一样。”
刘修诧异的瞥了他一眼,心道这个孔融果然是狂妄得不可一世,一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