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府俏娘子-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蓁听了夏末的话暗暗思忖着。
这林府在江南可是数得着的大户人家,能做到林府大总管一职想必不会是什么简单的人物,这样的人竟然被徐妈妈玩弄于鼓掌之间,这徐妈妈还真是不能小瞧。
“夏末,看来你也很有打探消息的潜质呢,干得不错!”听完夏末的消息,司马蓁感觉心里清明了一些,夸奖夏末道。
“小姐夸奖了。”夏末有些不好意思。
既然摸不清自己现在具体的处境,司马蓁决定以静制动,看看对方下一步到底有什么举动。
然后司马蓁对自己屋里的四个丫鬟,主要是丁香和立春下了禁足令——没有她的允许,全都待在屋里,就算是有相好的丫鬟来约,也不得出去。
司马瑜那里,她派了夏末去说。说自己要在屋里准备面见老爷的事宜,让李妈妈没什么事就不要带司马瑜来琳琅居了。
还好夏末和秋菊早就习惯了司马蓁的低调,司马瑜也是很听话的孩子,乖乖的和李妈妈一起待在司佑苑,并没有闹着要来找司马蓁。就是丁香和立春,也对司马蓁的命令也表现出了足够的恭顺,每天只在宴息处陪着秋菊和夏末做些针线,说说话儿。
现在已是初八,离十五只有七日时间,司马蓁本想妥妥的把这七日挨过去,可是外面的事情却打乱了她的计划。
群芳郡主被劫之案还没有告破,又传来了新的不好的消息。
城东山下发现了一具尸体,尸体在山脚下,正是那日群芳郡主踏青的地方。尸体并不是那日程国公府失踪的几个丫鬟之一,而是
礼部侍郎石金章家的二小姐石兰香。石兰香是失踪在自潜溪寺上香回府的路上,当日回府的途中,石二小姐便说需要下车方便一下,几个丫鬟本不是很放心,奈何石二小姐却是憋得久了,便安排贴身丫鬟在不远处守着,自己走到草丛中小解。几个丫鬟等了片刻,不见石二小姐的动静,便去寻找,没想到石二小姐却是失去了踪影。当时几个丫鬟在附近寻找了很久,害怕石二小姐出事,就派了几人留在那里,其他人回府报信。礼部侍郎石金章得到消息后,立刻就通知了京畿卫,京畿卫一见是礼部侍郎的女儿失踪了,也很快就派了人去寻找,可是将城东山头翻了个遍也没找到石二小姐的踪迹。
礼部侍郎家共有三子一女,这石二小姐可是礼部侍郎和夫人的掌上明珠,知道京畿卫没有找到石二小姐,礼部侍郎夫人当时就不依了,就差在礼部侍郎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了。于是礼部侍郎只能求助于大理寺,司马廉无法拒绝,便派了大理正刘献礼去勘察此案。没想到人没找到,到是发现了石二小姐的尸体。这消息传到礼部侍郎家,石夫人当时就晕死了过去。
这个消息在京城迅速传开,据说石二小姐的身上还有鞭痕,传言便更是沸沸扬扬。一会是变态杀手专门截杀世家闺女,一会又是采花贼流连京城贵女。直把世家小姐们吓得不敢离开家门,京城是一片风声鹤唳,京畿卫更是急得头发都白了,时常去找大理寺卿司马廉求助。司马廉见事态扩大化,也向帮助京畿卫早日侦破此案,于是便派大理正刘献礼继续协助京畿卫查案。
本来这事与司马廉的关系不大,大理寺主要是负责狱讼案件的审理,并不负责缉拿凶犯。但是事情就出在大理正身上,大理正刘献礼在协助京畿卫查案之后的第三天,居然也失踪了。
这下连皇上也被惊动了。
这礼部侍郎的夫人与皇后是远房亲戚,石二小姐被害一事自也传到了皇后耳中。再加上程贵妃的妹妹也与此案件又关,皇上也关注起来。大理正刘献礼的失踪是案件进一步扩大化,元康帝便下令由司马廉主破此案,京畿卫全力协助。
消息传到司马府的时候,太太在司马蓁和二娘去请安时也大致和她们说了一下,但是远没有夏末爹传来的消息具体。太太只是叮嘱二人平时在房中待着,没事不要出门之类的话,并没有多说其他,想必是觉得这事情不会和自己府中之人产生什么关系吧。
司马蓁听得这个消息却有些郁闷,这个案件的发生使拉野更加忙碌,十五那天老爷还会不会到吕姨娘出用膳就是一个疑问了。这让司马蓁有些无奈,但也只能等着十五那天的到来,没有其他办法。
一转眼七天就过去了,案件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整个京城依旧有些紧张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
这一日一早,司马蓁给太太请过安,就在琳琅居沐浴更衣,然后带着秋菊去司佑苑为老爷祈福,祈求佛祖保佑老爷早日破此大案。
知道晚饭时分,老爷也没有出现在司佑苑中,吕姨娘望着司马蓁的眼神便有些抱歉。司马蓁知道老爷定是在官署中忙着查案,便从佛龛前的蒲团上起身,准备告辞回琳琅居。刚站起身来,却听见素香在门口禀告:“姨娘,老爷到了门房上了,刚传话过来让准备斋饭,他换了衣服便过来用膳。”
司马蓁听到素香的话心中一喜,吕姨娘也赶紧安排下去,让素香去厨房传饭,又让其他丫鬟准备上老爷最爱的西湖龙井。
老爷尚未过来,司马蓁就又在心中将自己准备好的说辞想了一遍。
不一会,门前的丫鬟行礼的声音传了进来,“老爷安好。”
司马蓁忙跟在吕姨娘身后到院子中迎接。只见老爷穿了件墨色团花束腰缀衣,背着手慢慢往门前走来。他头发乌黑,皮肤白皙,目光明亮,身材挺拔,远远望去,气宇轩昂,十分吸引人眼球。司马蓁想着自己刚穿越来时还以为老爷是个须发花白的老头子,谁知道却是个气质绝佳的中年人。
吕姨娘敛衽行礼,恭敬的向老爷说道:“老爷来了,妾身想着您公务繁忙,已经泡了浓浓的西湖龙井,还请进屋。”
看见吕姨娘,老爷微微点头,笑着往堂屋走去。
第三十章 京郊劫杀案()
司马蓁半蹲在吕姨娘身后,低头瞧着自己的脚尖,防风灯照出的阴影将司马蓁遮在了黑暗之中,老爷到是一时没有瞧见。
待到进屋坐下,司马蓁才乖巧的给老爷行了个礼,口中道:“女儿给父亲请安,父亲安好。”
“恩,三娘今日也在这呢?”老爷看见司马蓁乖顺的样子,用有些疲惫的声音问道。
吕姨娘便抢先回答到:“回老爷,三小姐今日一早便沐浴更衣来妾身这为老爷念经祈福,祈求菩萨保佑您早日破了那件大案。真真是孝心可鉴呢!”
老爷听了吕姨娘的话便有些安慰,对着司马蓁说道:“三娘有心了,可曾用过晚饭?”
“回父亲的话,三娘正准备回琳琅居。”言下之意并未用饭。
“那便留在这一同用饭吧。”说完又看了吕姨娘一眼。
吕姨娘会意,安排素香下去安排传饭事宜。
老爷的话正是司马蓁心中所想,于是低眉顺目的说道:“谢父亲。”
不一会,饭菜便端上了桌,老爷坐在主位之上,吕姨娘站在一旁为老爷布菜,司马蓁也不敢坐下,只是站在一旁。老爷见了就对着司马蓁说:“三娘,坐吧。”
司马蓁这才虚坐在了老爷的右手下方座位上。
老爷又对着吕姨娘,“阿吕也坐吧,今日便让素香布菜。”
吕姨娘也没有推辞,安排素香过来布菜,自己虚坐在了老爷的左手下方位置上。
“老爷,您要多用一些,您连日忙着公务,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吕姨娘看着老爷有些消瘦的脸庞,一脸关切的说道。
“哎,这案件实在是我数十年来所见最复杂之案,忙碌了近十日,竟是没有任何线索,哎,不说也罢,吃饭吧。”老爷刚开始说案件之事,便意兴阑珊,举箸开始吃饭。
司马蓁就有些急了,怎么能不继续说下去了啊,她还指望着点拨老爷一二呢,便望向了吕姨娘。
吕姨娘会意,就故作疑问的说道:“老爷,连您都觉得复杂,这起案件岂不是无人能破了?”
“话不是这样说的,老爷我虽然自认在破案上有一些心得,但却也不敢说这大新朝无人能及。”听吕姨娘夸赞自己的断案能力,老爷又打开了话匣子,“只是此案目前竟演化成了一个连环案件,确实有些难度啊!”
“老爷能不能给妾身讲讲呢,妾身虽是一届女流之辈,但也想听听呢。”吕姨娘劝说老爷继续说下去。
司马蓁也一脸期待的望着司马廉。
司马廉这时已经喝了几杯素酒下肚,酒意正开始往上涌,再加上这些时日在断案上遇到的挫折无处诉说,便真的对吕姨娘和司马蓁说了起来。
“给你们说说倒也无妨。在群芳公主被劫案中,死亡的是一位侍婢,身上并无特殊之处,容貌普通,十二三岁年纪。失踪的其他几位婢女后来均已找到,但是她们统一都失去了失踪后的记忆,并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值得奇怪的是,这几位婢女都是自己回程国公府的,只说醒来后身在郊外的玉米地里,身旁并无他人,因此就自己回了程国公府。”说到这司马廉又停下来喝了一杯酒,“那石二小姐也是十三岁,容貌秀丽,体有鞭伤。关键在于石二小姐与之前被凶手杀害的侍婢并无共同之处,我也有些不理解凶手为何杀害她们?”说着司马廉又露出了一副疑惑的神情,眉头也皱了起来。
司马蓁这时插言道:“父亲,女儿有几点拙见,不知能不能说上一说?”
“哦?三娘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不知道是不是病急乱投医,虽然有些惊诧,司马廉还是鼓励着司马蓁说下去。
司马蓁就有些对司马廉刮目相看,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接受自己庶女在公务上发表意见的官员可真是不多见的。
“女儿想着,程国公府的几个丫鬟既然自己回了府,且全部都失去了一部分记忆。如果不是她们集体说谎,那么就是凶手并不想杀害这几个丫鬟,凶手的目标只有那被杀的侍婢一人而已。”司马蓁斟酌的说道。
司马廉听着便点了点头,补充道:“应当是如此。群芳郡主也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未受伤。保护她的那些护卫说如果那凶手真想对群芳郡主不利,他们并不是他的对手。且对方在杀了那侍婢之后只是随意的抢了些财务,没有什么选择性,感觉更像是临时起意的样子。”说完老爷又示意司马蓁继续说下去。
“还有就是那石二小姐身上的鞭痕,三娘想问一下是不是石二小姐在外出踏青之前身上就有受过伤呢?还是失踪之后才有的?”司马蓁低着头问道,害怕老爷觉得她问的突兀,不敢看老爷的表情。
司马廉此时正沉浸在案情当中,根本没有在意司马蓁的表情。听司马蓁发问,下意识的就回答道:“那些伤痕尚未结痂,应当是死者出事前几日才有,至于是否是失踪之后出现就不得而知了。”
“石二小姐的死亡时间确定了吗?”司马蓁继续发问。
“据仵作说,应当是在失踪后的十二个时辰之内。”老爷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可见案情已经深深印在其脑海之中,印象深刻。
古时候的验尸水平并不高超,能确定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已是比较准确的结果了。司马蓁记得以前在大学学习中国法制史时,书本上记载中国古代最先进的法医专着乃是宋代宋慈所着的《洗冤录集》,他采撷了前人着作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书中有关记载,参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当地民间流传的医药知识,于公元1247年编辑了5卷本《洗冤集录》一书,用以指导狱事的检验。书中对一些重要问题,如暴力死与非暴力死;自杀与他杀;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和探讨。司马蓁对《洗冤集录》进行了详细的学习,还参考了一些现代的法医类书籍,因此对尸体伤情的认定也有一些知识储备,并且在此时的大新朝来说算得上先进。
现在这个大新朝已经偏离了司马蓁原来所了解的历史,司马蓁也不知道这大宋提刑官宋慈还会不会出现,又是否已经出现。
听了老爷的回答,司马蓁思考了起来。一般的伤口结痂少则三日,多则一周,而石二小姐只是失踪了十二个时辰便已死亡。想到这司马蓁对老爷说:“父亲,据女儿所知,伤口结痂最快也要三日,而这石二小姐只是失踪了十二个时辰便已死亡,也就是说石二小姐身上的伤口并不一定是凶手所为。不知女儿说的可对?”
听着司马蓁的分析,司马廉点了点头,“三娘说的在理,可这石二小姐身上的鞭伤如不是凶手所为,石二小姐这样一位大家闺秀尚未出阁,身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伤痕呢?”
此时正值初春,衣裳并未比冬日少很多,因此并不能从外部看出石二小姐身上是否有伤,如要去吏部侍郎府调查又涉及其宅中之事,很是麻烦。
老爷想到这些忽然不再说话,有时好似觉得有些不解,时不时摇摇头。有时又好像想到了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又会点点头。总之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司马蓁和吕姨娘见老爷正在思考案情,便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吕姨娘时不时会给老爷和司马蓁的杯子里换上热茶。
想了一会老爷回过神来,看吕姨娘和司马蓁都望着自己,便问司马蓁到:“三娘,为父到不知你何时对断案还有此独到见解了?”
言下之意是司马蓁一个闺阁少女怎会懂如此之多断案之事,更是能说出验伤的相关理论,实在令人狐疑。
听了老爷的问话,司马蓁到是没有一点慌乱。这几天时间中,司马蓁除了安排如何见到司马廉的事宜,剩下的时间便是构思一套好的说辞来应对司马廉的怀疑。任何人对司马蓁的这些话语都会有疑问,更何况是司马廉这样一个久经官场的三品大员。虽然司马廉醉心于公务,并不喜欢琢磨人情世故,也不怎么关心他们几个子女的成长情况,但如果认为司马廉好糊弄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为此,司马蓁费尽心思,准备了一套还算妥帖的说辞,闻得老爷发问,便站起身来行了个礼,回答道:“父亲可还记得女儿在岳州之时就最爱看些话本,那时外祖父家搜藏的各类话本颇多,三娘最爱看的就是写断案止争的本子。回到京城后,女儿安心于学习刺绣、厨艺和琴技倒也一时没有继续分心于此,不过得知父亲就任大理寺卿一直,就托夏末的爹帮女儿买回一套《内恕录》,一套《折狱龟鉴》,平时闲暇时自己胡乱研究些,虽说三娘自知是女儿身,将来无法继承父亲衣钵,但也希望更多的了解平日父亲所忙之事,以尽孝心。还望父亲不要怪罪三娘。”
第三十一章 得入老爷眼()
司马蓁说完心中有些忐忑,害怕司马廉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语教训自己,但面上却没显露出来,反而是一副自信和坦陈的表情。司马廉看了就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三娘不是男儿身,否则我司马廉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又挥挥手示意司马蓁坐下。
“以后再想买什么断狱之类的书籍就找薛洋,不用再托老夏头了,他能知道买什么书!”老爷安排到。
薛洋是老爷的贴身小厮,平时跟在老爷身边伺候,一般人根本使唤不动他。
“谢父亲恩典。”司马蓁又朝老爷行了个礼才坐下。
司马蓁不禁有些兴奋,老爷这样安排就是允许她学习断狱了,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