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乩判道-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513章 抵达定西()
徐央一行军队听到后方传来幽远的鸣笛“呜呜”声,隐隐约约又听到“况且况且”的声音传来,举目远望,就看到一串串的铁皮车正朝着自己这个方向驶来。
朝廷已经跟洋商协商好了,铁皮车已经租赁给了军队使用,故而徐央一行人见到这铁皮车朝着自己驶来,顿时就断定出是另外一部分的军队来了。
没过多久,就看到这一列列的铁皮车距离众人越来越近,直至能够看清车头的轮廓了。而与此同时,还看到一个骑兵跟铁皮车并驾而来。
“将军,前方的铁路被破坏了,铁皮车无法再继续的正常运行了。要立刻拦下驶来的铁皮车才是啊!”一个将军急忙的提醒道。
徐央正喜出望外时,忽然被这个将军一提醒,才想到事情的紧急性,连忙朝四周的士兵喊道:“大家都站在铁路上,将驶来的铁皮车给拦截下来。。。。。。”说着,已经有人站在了铁路上。
当军队站在铁轨上后,一边看着铁皮车距离自己越来越近,一边心惊肉跳的感受着地面的颤抖,心瞬间悬在了嗓子眼儿,生怕拦截不了铁皮车,而将自己压成了肉泥。
众人看着庞然大物的铁皮车越来越近,心里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有的士兵甚至有了见势不好就溜之大吉的打算。
而就在此时,众人只见铁皮车的运行速度越来越慢,直至接连听到刺耳的“呲呲”声传来,铁皮车的左右都摩擦出耀眼的花火,铁皮车才“况且况且”的来到身前,并安安稳稳的停住了。
众人看着铁皮车停在距离自己数十米远的地方,才将悬着的心放下,并重重的松口气,脸上也终于有了血色,而有的士兵才感觉出了一身的冷汗,双腿直打颤。
一串串的火车停下后,就看到车头有两个人探出脑袋,本要破口大骂,但是看到四周黑压压的一片士兵后,就将到嘴的话给硬生生的咽下了,而是脸上露出僵硬的笑容,笑问道:“各位军爷,你们拦住火车做什么啊?”
“前方的铁轨被人给破坏了,而车内的五万士兵跟我们是一起的,就不劳铁皮车再送了。”一个将领答道。
这俩人听到前方的铁轨被人给破坏了,大惊失色,第一个念头就是“恐怕这些铁轨是被你们给破坏的吧?”但是,却惊讶的发现铁皮车内的士兵服饰跟对方一模一样,是一个军队不会有假的,将铁轨破坏岂不是自断前路。
徐央看着俩人一愣一愣的,朝身边的士兵说道:“将车内的兄弟们都叫下,我们现在要徒步前进了!”
士兵们点了点头,陆陆续续的朝着一串串的铁皮车走去了。
而与此同时,车内的士兵们看到铁皮车突然停下了,不明就里,一个个从车内走了出来,而后就看到前方出现一大片的军队,惶恐不安,以为遭遇埋伏了。
但是,细看这些士兵们后,发现对方的衣着跟自己一模一样的,而且并没有露出要跟自己搏杀的样子,看了又看,才认出对方正是跟自己一起共赴定西的军队,又惊又喜。
车内的士兵们万万不解,徐央一行军队明明还没有乘坐铁皮车,为何就跑到自己的前面来了,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虽然众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车内的士兵们连忙互相的传开说:“兄弟们,我们另一部分的军队已经来到我们前面了,而且看样子还拦下了铁皮车,一副要跟我们汇合的样子。都下来吧!”
“真的假的啊?”
“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比我们还快啊?”车内传来士兵们熙熙攘攘的声音。
而与此同时,徐央一行的士兵们已经来到了铁皮车左右,朝众人喊道:“兄弟们都下车吧!前方的铁轨不知被谁给破坏了,铁皮车无法再朝着前方行走了,我们只好徒步前行了。。。。。。”
说着说着,一列列的铁皮车内都走出了士兵,朝着四周看了看,发现前方的军队正是跟自己一起的,更加的一头雾水。在听到士兵们的喊话后,才陆陆续续的朝着前方走去了。
当这些铁皮车内的士兵和将领相继来到徐央一行军队前面后,各个将领带着疑惑,问道:“将军,你等为何就跑到我们前面来了?难不成,你们是飞过来的?”
徐央看着众人疑惑不解的样子,将军队绕道到水路的过程说了说,才使得众人幡然醒悟,解除了心中的谜团。
于是乎,两部分的军队汇合到一起又成为了十万大军。一番兴高采烈之后,又继续的朝着西方行去了。
而火车内的驾驶员等人,唯恐军队欺骗自己,就跟在军队的后面朝着前方走去,想看一看铁轨是否真被破坏了。
当两个驾驶员看到铁轨横七竖八的躺在四面八方,举目远望,又看到遥远的铁轨相继支离破碎后,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究竟是谁破坏了铁轨?更感激军队们及时的拦住了火车,否则后果可真是不堪设想。
朝廷军队走着走着,就看到四周铺满了横七竖八的铁轨,而整齐排列的铁轨已经不复存在了,很难想象若是铁皮车脱了轨,只怕全车的士兵都将要就此惨死了。
“徐将军,是什么人这么的大胆?竟然敢将铁路运输线给破坏了?”一个将领心有余悸的问道。
徐央也看不出是谁破坏了铁路,想了想,说道:“我军乘坐铁皮车去定西,想必此事已经被沙俄国的奸细探查明白了,故而就事先将铁轨给破坏了吧?除此之外,就想不出其他的原因了。”
“将军所说也不无道理。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可能了。”另一个将领说道。
“还好徐将军一方事先来到了铁皮车前方,否则,我军一半的士兵还没有抵达到定西,就要全部牺牲在这儿了。”另一个将领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感谢的话,没有想到沙俄国对自己的行踪了如指掌,更庆幸徐央能够临时的改变行军路线,否则全军都可能覆没了。
徐央唯恐前方还要遭受不可预知的危险,就增加骑兵的数量,来来回回的勘探前方的行军路线是否安全。
当朝廷军队朝着西方行走了两天的时间后,才终于进入到了到甘省内,而在这其间里则是没有遇见任何的危险。
于是,朝廷军队就在荒芜的大山之间绕来绕去,行走了五天的时间,方才进入到定西。
当军队继续朝着定西城走去的时候,就看到一群官员和士兵将领停在路边,好似来接自己的一般。
而众人看到定西附近并没有出现战争过后留下的残骸后,才重重的松口气,意味着自己及时来到定西了。
军队浩浩荡荡的来到官员和士兵们的面前,徐央翻身下马,就看到一个脸色赤黑的官员跑步上前,拱手说道:“欢迎大军来到定西,我等已经在此地恭候多时了。”
“在下徐央,我等领旨前来支援定西,前来的路上不敢担待半刻。敢问,洋人的军队现在抵达到什么位置了?”徐央拱手问道。
这官员见徐央开口就询问洋人的进展,说道:“下官名叫‘杨荣’,是甘省的知府。徐将军的大名,我等如雷贯耳,真是相见恨晚啊!回将军话,洋人现在的军队还没有抵达到定西,而只是驻扎在了白银城、兰州城、武威城中。”
徐央听到洋人的军队驻扎在三城中,意味着洋人已经攻占下了三个城池,而三个城池正好形成了包围圈,将定西牢牢的包围在其中,说要攻打定西也只是在顷刻之间就可以做到的。
众人都没有想到洋人的军队会如此的快速,自己从龙京到定西只用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而洋人在此其间已经攻占下了三个城池,可见洋人此次是对定西志在必得的。
杨荣看着众人脸色阴晴不定的,也明白众人的所思所想,笑说道:“各位将军一路幸苦,而现在风大严寒,就随我们回定西城吧!”
众人正胡思乱想的时候,被杨荣这么一说,才感觉到定西的风确实有点儿寒冷刺骨,寒风凛冽。点了点头,军队浩浩荡荡的就朝着定西城而返了。
由于兰州、白银、武威等地方相继的失守,当地的官员和士兵将领都来到了定西,一边请求朝廷派遣兵力,一边增强定西的防线。
徐央跟随众多官员朝着定西城走,一边跟众位官员交谈,一边朝着前方看去,就看到一座硕大的城池耸立在视野当中。
但是,让徐央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城池一半的规模都是高大而厚重的城墙,简直是将定西修缮的固若金汤一般,可见这段时间里官员一直在增厚防御线,为一场苦战早做准备。
而当众人来到定西城门口后,还是不断地看到士兵和居民在增加城墙的厚度和高度,增宽增深着护城河,以至于城墙的坚固程度是自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当众人穿过城门口朝着城内走去时,惊讶的发现自己要行走一顿饭的功夫,方才能够穿过城门通道,大惊失色,也从而明白此次跟洋人交战不是多么的容易。
第514章 隐瞒军情()
徐央带领着军队跟着定西城内的官员们,朝着定西的城池内走去,看着四周人来人往繁忙的景象,一副都在为大战来临之前提前做个各种的准备。
而徐央看到四周来来往往的人中以军人最多,居民倒是少之又少,而城池内的居民楼内也人去楼空,好似居民都离家出走了,使得城池内唯有军队驻守。
当众人都来到衙门后,衙门里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各个地方都换成了临时作战部署的地方。
而朝廷的军队则是停在了衙门外面,唯有重要的将领才进入衙门里。
由于徐央现在的头衔是正一品,而甘省的知府只是四品官位,从而徐央就是所有官员和将领中职位最高的一人。而作战部署等事项,一切都是以徐央为总指挥。
徐央也不客气,就一屁股坐在了上方的椅子上,然后众人才依次的落座。
徐央开门见山问道:“杨知府,现在定西的士兵共有多少呢?”
“回将军话,现在定西的全部士兵和将领加到一起,共有一百万人。”杨荣答道。
徐央听到有一百万的士兵,喜出望外,看来跟自己得知的情报十分的吻合。
只是令徐央感到奇怪的是,自己一路从城池来到衙门里,发现士兵并没有如此的众多,不解对方难道有所隐瞒不成?
徐央看着杨荣的眼神不敢跟自己对视,就断定对方隐瞒了实际的数量,冷笑道:“杨知府,朝廷的军令有多么的严格,想必就不用我来过多的介绍了吧?你就老实交代:定西现在究竟有多少的兵力?”
杨荣正面带笑容时,忽然听到徐央发现了自己的猫腻,吓得脸色大变,不由自主的滑落到地上,匍匐在地,解释道:“回禀将军,这一百万。。。。。。一百万的士兵确实是个虚假的数字。。。。。。”
“什么?真是岂有此理,竟然敢欺上瞒下,谎报士兵的真实情况。来人呐,将此人拖出去,斩首示众!”徐央拍案而起大怒道。
徐央声音刚落,顿时就从外面冲进来两个侍卫,上前一把扭翻了杨荣,拖着对方就往外面走。
四周官员吓得脸色惨白,没有想到徐央刚来定西就要杀知府,连忙跪倒在地,声泪俱下的求饶道:“徐将军饶命啊!徐将军饶命啊。。。。。。”
“杨知府也是逼不得已,才不得不谎报士兵的数量。还望将军法外开恩,饶恕杨知府吧。。。。。。”
两个侍卫刚将失魂落魄的杨知府拖出去,就听到身后传来官员的求饶声,而后就听到徐央的声音传来:“且慢!”才停住手,没有将杨知府拉出去砍头了。
徐央让士兵停下,又看到官员们痛哭流涕的为杨荣求情,不解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道:“你们说杨知府是逼不得已才隐瞒了士兵的数量,那我倒是要听一听,你们要如何的来辩解!”
“徐将军,杨知府真是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而隐瞒的士兵数量的。若是不隐瞒的话,只怕甘省将很难挺过一次次的天灾地旱了。”一个官员泪流满面的解释道。
“将军大人,甘省从今年的年初到现在,除了下点儿雪之外,一丁点儿的雨都不曾下过。而最近几年也是这样的恶劣天气,使得甘省境内颗粒无收,居民饿死的人数无以计数。”另一个官员说道。
“若是不靠朝廷拨款赈灾,甘省将更加的恶化下去,甚至会引起兵变和民变,那可就大事不好了。”另一个定西的将领说道。
“杨知府就是为大局着想,才不得不隐瞒了士兵的数量,而向朝廷多报一些士兵数量,好能够多得到一些救济。”一个官员说道。
“朝廷最近几年也是财政吃紧,所拨的款根本就不够用,若是不从士兵那儿得到一些款项的话,那么甘省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而是会成为饿尸遍野的惨状。”另一个官员说道。
“就请徐将军看在杨知府另有苦衷,体恤民情的份上,对杨知府法外开恩罢,从轻处置吧!”另一个将领说道。
衙门里的各个官员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解释,也从而使得众人明白了甘省发生了什么事情,明白了杨知府为何会虚报士兵数量的原因。
徐央越听越心惊,没有想到定西遭遇的状况,竟然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
徐央心里不免得担忧起来,又感到搞笑,想到自己进入天京城的时候,那白毕方四位武将也曾向自己隐瞒了军队数字。
不成想,甘省的官员为了让黎民百姓生存下来,竟然不顾自己的生死,隐瞒着士兵的真实数字,好让朝廷多拨点儿款,好赈灾饥民。而甘省的官员也从来没有中饱私囊过,全部的款项都用来赈灾了。
徐央也不想一来定西,初来乍到,就将甘省的知府给杀了,否则自己将落得个不得民心的窘境,日后带兵作战将非常吃力了。
趴在衙门外面的杨荣正万念俱灰的时候,就听到各个官员替自己求情了,瞬间成为了泪人一个,不知道自己的性命是否能够保全?
徐央朝着官员将领们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再解释了,说道:“我明白了。念在杨知府隐瞒士兵真实数量另有隐情,但却犯下了欺君之罪。死罪可免,但是活罪却不能够饶恕。现在起,罢免杨荣一切的职务,留在衙门里再等处置。”
众人听到徐央不杀杨荣了,喜出望外,连忙磕头说徐央英名。
但是,让众人感到奇怪的是,徐央为何要将杨荣留在衙门里,而不是关押或者押送到龙京呢?
原来,徐央之所以将杨荣留在衙门里,是想让对方替自己办些公务之类的事情。也能够依靠对方,跟众多的官员和士兵将领联络感情,众志成城,方才能够击退洋人的千万大军来袭。
杨荣没有想到徐央不杀自己了,喜出望外,连忙爬回衙门里,泪如下雨谢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多谢将军不杀之恩。。。。。。”
“杨荣,念在你还是为黎民百姓着想的情面上,本将军才不杀你的。而将你留在衙门里,还望你能够协助本将军,将外来的洋人军队驱逐出境,战立新功。事后,本将军再向朝廷解释,看是否给你官复原职。”徐央说道。
杨荣痛哭流涕,没有想到徐央让自己戴罪立功,高兴得感谢连连。
而杨荣心里明白,徐央掌握有生死大权,根本就不用向朝廷打招呼,就可以罢免、任免、处死自己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