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花与剑与法兰西-第8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会让人送给彼得堡的。”
“那么,既然这样的话我就放心了。”夏尔点了点头,“将军,说实话,我之所以以身犯险,也就是为了让您看到我们对和平的诚意和决心,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向您表明,现在,随着形势的变化,我们双方所面对的矛盾都会有惊人的转移……”
“什么意思?”将军反问。
“现在,我们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而这场战争当中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所以我们已经要考虑战后的情况了,而对我们来说,战后如果欧洲是某个国家一家独大的话,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况。”夏尔不慌不忙地解释着,“而对贵国来说,不得不说贵国现在的情况有点不太乐观,财政窘迫,军事损失极大,这肯定会削弱贵国政府的力量……而更让人忧心忡忡的是,随着军事上的损失,政治上贵国政府也会面临国内的危机,至少镇压力量会被削弱,那些反对分子恐怕会趁机生事。”
“这种局面不就是你们造成的吗?”将军没好气地反问,“而且,我们俄罗斯人忠君爱国,在你们这些侵略者面前都会团结在沙皇陛下的周围,绝对不会破坏政府赢得战争的努力,相反,他们只会对你们背信弃义的行为充满了愤怒,这种愤怒迟早会让你们法国人得到报应的。”
“随您怎么说吧。”夏尔耸了耸肩,并没有把对方的这种大话放在心上,“总之,我想您自己也看得到,现在贵国需要和平,需要一个安抚国内的和平。而彼得堡更应该看到目前的形势……我只想您提醒一下沙皇陛下,能够威胁他安全的人决不在西欧,而是在俄罗斯境内,我们绝无毁灭俄国或者罗曼诺夫家族国祚的意愿。”
“国内现在很安定……”戈尔恰科夫将军刚想反驳对方,突然脑中灵光了一下,“你是在暗示什么吗?还是说你们得到了什么消息?”
“不,我只是提供一个建议而已,这个建议是基于常识而不是基于我知道什么消息。”夏尔摇了摇头,然后脸上露出了戏谑的笑容,“毕竟,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都是被他们的子民谋害的,而不是被外国人。哦,还有彼得三世和保罗一世。”
戈尔恰科夫将军紧皱眉头,显然被对方的讥讽弄得心里盛怒。
但是他现在也知道,怒也没用,更何况,这个年轻人所说的话,也许确实有些道理,毕竟前线如此巨大的损失,而且一直在丧师失土,一定会侵蚀政府的实力,败坏政府的信誉,而那时候,国内政府所面临的压力肯定会更大,一定会有某些心怀不满的叛乱分子趁机闹事。
虽然在特雷维尔面前说了大话,但是他可不敢真的打包票俄国人民个个忠君爱国。
“俄国人的事情,我们俄国自己能够解决,不劳你费心。”最后,他冷淡地回答。
“好的,既然您这么说,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希望沙皇陛下和贵国政府能够听进去我的谏言。”夏尔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那么我们回到这个休战协议吧,在休战期间,贵军可以派驻联络官来到我军监督停战,我军也要求得到同样的便利,您看着不过分吧?”
戈尔恰科夫将军心里清楚,这里所说的联络官,所负责的绝不仅仅限于监督停战而已,同样还是准备作为和谈的先导。不过,他倒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好吧,就这样吧。”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现在,请您离开我的视线吧,我真的不想多看你一分钟了!”
“那么,再见,阁下。”夏尔躬了躬身,礼节备至地离开了对方。
……………………
当夏尔回到法军的营地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当天的晚上了,而特雷维尔元帅当时也没有休息,马上把夏尔召见了过去。
“和那边谈得怎么样?”一见到夏尔,老人的脸上露出了喜色,但是马上回复了平静。
虽然表面上他显得镇定和从容,但是心里的担心却怎么也无法完全掩饰住,而这也让夏尔心里生出了感动。
“谈得挺顺利的,戈尔恰科夫将军是一个理智行事的人,他听得进道理,并且已经准备为我们架起对彼得堡沟通的桥梁了。”他低声回答。
“俄国人在得势的时候飞扬跋扈,只有在被打了之后才听得进道理。”特雷维尔元帅冷冷地说,“现在他们内忧外患,只能讲道理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夏尔笑了起来。
他是拿俄国国内的反贼来吓唬沙皇,逼迫沙皇尽快做出让步和他和谈,而这一手确实管用,至少目前戈尔恰科夫将军不反对和谈。
“俄国人现在开始动了,但是我们得给他们加把劲,不能让彼得堡一直犹豫下去。”特雷维尔元帅继续说了下去,“这个月反正我们什么也做不了,那就停战吧,不过……只要等到开春,如果俄国人还是没有回复我们的话,我们就发动攻势,继续给他们施加压力,直到他们终于肯和我们好好谈为止!”
“好的,我也认为我们确实应该做好两手准备,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俄罗斯人的理智上面。”夏尔马上附和了爷爷,“有了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足够我们把更多重炮和炮弹运过来了,到时候天气转好,我们就用大炮开路,打下塞瓦斯托波尔!我想,只要我们取得这样的胜利,那么这就足够触痛整个沙皇政府了。”
“是的,那个见鬼的要塞,一定要在和平到来之前落入到我们手里,我一定要让它变成我的战利品。”老人的声音突然变得有些嘶哑了,显然这座他几次强攻也没有打下来的要塞,在他心里已经变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块垒,非要强行把它打下来才甘心。“我倒希望那位沙皇陛下不要那么轻易点头了,不然我都不好找借口来发动新的攻势了!”
“沙皇总是会犹豫两下的,毕竟他们需要时间才能够体会到他们已经走投无路的现实。”夏尔冷笑了起来,这笑容当中带上了一点残酷和嘲讽,“希望那时候不要为时太晚,否则的话我们还真不知道该跟谁打交道了啊。”
就在第二天清晨,虽然天气依旧阴沉,寒风肆虐,但是俄军的营地当中也出现了一点点的骚动,几个穿着厚厚大衣的使者策马狂奔,一路向北疾驰而出,然后消失在了无边的荒野当中,他们将会带着他们的使命,经过一个个驿站、城池和要塞,越过广袤的国土,前往彼得堡这个帝国的中心。
第二百七十一章 阴云()
在戈尔恰科夫将军的首肯下,俄军和法军以极快的速度达成了暂时休战的协议,两支军队将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来舔舐自己的伤口,收容那些不幸被俘的袍泽,克里米亚半岛上原本激烈的战场突然陷入到了难得的平静当中。
虽然天气恶劣,让两军的官兵们都不胜其苦,但是暂时的休战却让这种天气变得不那么令人忍受了,除了必要的警戒部队之外,人们纷纷中止了作战任务,在自己的营地当中休息,享受难得的闲暇而且不用面临生死危险的时光。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戈尔恰科夫将军的报告也经过使者们一个一个驿站的传递,最终来到了俄罗斯帝国的神经中枢当中。
如今还是隆冬时节,所以相比于克里米亚半岛,彼得堡还要更加冷一些,最近以来降雪连续不断,气温也随之变得极低,哪怕是已经习惯了严寒天气的本地人,仍旧对最近的天气抱怨连连。
他们抱怨的并不仅仅是天气而已,最近一直升腾的物价和越发混乱的治安形势也成为了居民们抱怨的事项,从秋天开始,物资短缺的现象就十分严重,高腾的物价折磨得普罗大众们苦不堪言。
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这场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正是因为战争,大量物资被征调运往了前线,供应给首都的粮食和其他物资都出现了短缺;正是因为战争,大批军队和预备役人员也被调去了前线,结果各地的治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战争已经开始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了恶劣影响。
如果前线的战事一切顺利的话,这些已经付出的代价倒还能算是可以接受的代价,可是现在前线传来的消息却没有办法让这些居民们感到安慰。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虽然最初俄罗斯军队在对土耳其的战场上取得了优势,一度打进了瓦拉几亚公国境内,但是在几番鏖战之后,因为土耳其军队退入到要塞当中拼死抵抗,所以大军进军的脚步被迟滞了,他们围攻这些要塞,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结果却战果寥寥。
如果说这样的结果就已经算作是不如人意的话,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可以说是灾难了,是俄国和土耳其开战后不久,西欧列强突然开始武力干涉,先是法国人然后是英国人,纷纷对俄罗斯发布最后通牒然后宣战,虽然他们的借口是维护近东的和平,但是人人都知道,他们是在刻意找借口,只是为了压制俄国人。
他们的做法自然而然地在俄罗斯引发的愤怒,一时间群情激愤,人们纷纷要求和英法一绝死战,而且人人都十分自信,他们都认为曾经击败了拿破仑的俄国大军可以毫无悬念地击败这些卑鄙的敌人。
可是当战事步步进行下去之后,人们心中的盲目自信逐渐就消失了,因为俄军遭受了一次次的挫败,先是在瓦拉几亚,然后在敖德萨,最后英法联军居然直接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了。
接着,这些入侵者一路进军,并且几次击败了迎战的俄军,一路进军到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城下,并且围困住了要塞,虽然他们几次对要塞的进攻都被要塞的守军以莫大的牺牲精神强行抵挡住了,但是俄罗斯帝国的挫败却是确定无疑的了。
偌大的一个国家,居然被远道而来的西欧入侵者打到了家门口然后被压着打,这着实让高傲的俄罗斯人心里十分愤怒难受,而这场战争所带来痛楚也变得更为难受了起来。
而这时候,前线的消息也慢慢地传到了后方,士兵们所面临的巨大伤亡和遭受的巨大痛苦也被后方人民所熟知,更加加剧了各地人们心中的痛楚。
对于这些居民们来说,眼下他们自己在忍受着战争的折磨,而他们的子弟兵现在就在前线受苦,他们不能不对此感到痛苦和抱怨。最开始他们支持战争的那种狂热已经在生活的痛苦面前消失了,眼下人们只是以一种麻木的态度来看待战争而已,每个人都希望它早点结束。
而在城市每个角落的阴暗处,都有人在暗中宣传,之所以战争要落到这个地步,之所以俄罗斯要蒙受如今的耻辱,正是因为沙皇和他的政府的失误和无能,正是因为外交上的失误,所以俄罗斯才会面临在欧洲大陆上四面楚歌的窘境;也正是因为政府的无能,所以军队的装备和供应条件才会大大劣于入侵者,让前线的士兵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随着战事越发变得不利,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这样的宣传在有心人的推动下,犹如烈火一样传遍了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愤怒的烈焰开始在许多人心中燃烧。
而这股阴暗中的烈火,此时当然还没有办法烧到冬宫当中,身处这座奢华宫殿当中的沙皇尼古拉一世陛下,还可以以他至高无上的身份号令整个帝国,尽管他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冬天无比的寒意。
此时的沙皇陛下,正在自己寝室旁边的小会议室当中接受两位大臣的觐见。
尽管这个房间金碧辉煌,尽管壁炉正在熊熊燃烧,将温暖送到房间的每个角落,然而三个人的表情都十分严肃,犹如冬雪降临一般。
而就在窗外,冬宫面前椭圆形的广场杳无人迹,寒风在这片空旷的场地当中呼啸扫荡,更加加重了这种萧瑟之情。
在如此阴沉的沙皇陛下面前,两位大臣谁也不敢说话,冰冷的沉默在持续,但是谁都知道,仅靠沉默是解决不了目前帝国正在面临的危机的。
“对法国人最近的提议,你们没有什么看法吗?”也许是对大臣们的沉默感到不耐烦了,沙皇陛下终于开口了。
眼下,这位沙皇虽然穿着一身军礼服,但是起色看上去却十分不佳,他高大的身躯有些佝偻,而且也许是因为经常熬夜的关系,他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身形变得消瘦了不少,眼角也布满了皱纹。
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正折磨着俄罗斯帝国,也在折磨着沙皇陛下的精神和身体,而且谁也不知道这份痛苦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以什么方式解脱。
“陛下,我们应该尽快谋求和平了。”沉默了片刻之后,一位穿着外交官礼服的中年人开口了,他的声音尖利,因而吐字十分清晰,而且带有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我认为既然法国人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么就是一个好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尽快媾和,让这场徒劳无益的战争早点结束,哪怕付出一些代价也无妨。”
这个中年人名叫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戈尔恰科夫,他和眼下克里米亚的俄军司令官戈尔恰科夫将军堂兄弟关系,作为帝国的名门贵族家庭,戈尔恰科夫家族自然也高居于朝堂,这位戈尔恰科夫先生进入了帝国的外交界,而且仕途亨通,不过因为为人心直口快,所以他也经常惹怒他的上司们,惹来无妄之灾,最后仕途别耽误了许久。
在之前,他曾经在奥地利使馆工作,他反对俄罗斯帝国和奥地利走得过近,认为这个虚弱的奥地利根本无法给俄罗斯带来任何帮助,只能拖累俄国,而这就惹怒了外交大臣涅谢尔罗迭阁下。
也许是因为自己身为德意志人的缘故,这位大臣素来亲善普奥,并且认为同为君主制的普奥两国是沙皇俄国的天然盟友,也正是他在1848年力主沙皇陛下出兵匈牙利,为奥地利帝国镇压了匈牙利的叛乱,解除了空前的危机。事后看来,这个决定倒让沙皇后悔不迭,因为奥地利人根本没有感念俄国人当时的恩惠,反而和英法走得更近。
受到大臣敌视的戈尔恰科夫被派到了小国担任公使,不过他毕竟出身名门而且才华出众,所以还是被沙皇陛下记在了心中。
这位公使也并没有因为被投闲置散而销声匿迹,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当前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并且几次提醒沙皇不要冷落法国,不要和西欧国家疏远,更加不要贸然发动战争以免落人口实,然而他的谏言都没有起到作用,沙皇君臣自信满满地发动了战争,一心认为战争将会局限于俄国和土耳其之间,西欧大国不会为了帮助声名狼藉的土耳其人而和俄罗斯兵戎相见。
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西欧大国最后还是发动了对俄国的干涉战争,而这对俄国来说不啻为一场巨大的灾难。
在英法两国和俄国开战之后,他被沙皇陛下召回到了彼得堡,并且被当做了外交顾问来咨询,这是他仕途的一大进步,而对他来说,祖国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才得到这种进步,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
而且,他也依旧在沙皇陛下面前直言不讳,他认为效忠君王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如实地提供自己的看法,不能为了讨沙皇陛下的欢心而曲意逢迎。
和往常一样,他的话刺痛了沙皇陛下,让他微微皱起了眉头。
“我不反对和英法两国媾和,不过他们是否值得信任?”就在这时,外交大臣涅谢尔罗迭开口了,已经老态龙钟的大臣说话有气无力,因而吐字有些模糊,“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