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制神话-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正找不到继续纠缠楚河,招揽他的办法,听到楚河请自己喝酒,便一口应了。

    待到穿过桃林,却见一间雅致的小木楼。

    说是木楼,实则只有一层,底层高高悬起,却是吊脚楼。

    山上寒气重,有多蛇虫鼠蚁,将楼脚抬高些,就能避免大半。

    当然修建这么一栋木楼对于楚河来说,不算太麻烦,真正麻烦的是将它做旧。

    木楼左右栽种了几树梅花。

    相比起桃林里桃树的肆意生长,这几树梅花显得被精细照料过,充满了灵性。

    梅树下有白鹤展翅,相互嬉闹着,也不惧人。

    这白鹤和梅树都是楚河从深山中找来的,移栽之后也花费了一些手段打理,虽然谈不上点化,却也是它们的机缘。

    若是有幸得帝流浆灌注,或许若干年后,化妖而成型也未可知。

    楚河将项羽请上楼去,摆好酒菜。

    一阵推杯换盏,相互熟悉之后。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在楚河不着痕迹的诱导下,项羽果然提出要与楚河结拜为兄弟。

    显然是打着,一旦做了兄弟,那兄弟有事相求,岂有拒绝的道理?

    楚河也就好似不知项羽心中所想一般,顺势答应了下来。

    也不用斩鸡头、烧黄纸。撮土为香,祭告天地之后,二人便结为了异姓兄弟。

    就楚河虚构出来的年岁,年长于项羽,当了他一声大哥。

    楚河则唤其‘羽弟’。

    相互称呼几声,则更加热络起来。

    酒过三巡,项羽突然叹息道:“当年秦楚交战,秦国大败。秦王委张仪入楚,以割城献楚止战。怀王惜才欲留张仪,谓秦留仪侍楚,可免割城。秦王不悦,张仪便使计诱楚怀王入秦,怀王无有防备,被秦人杀之。而后楚国遭难,失王而分崩离析。”

    项羽突谈旧事,楚河也知道这是他憋不住话,想要再度切入正题了。

    不过正题前先要有个引子。

    项羽言及旧事,便是这个引子。

    楚河自然配合叹息道:“不错!怀王有宽容天下之心,却怎料到那张仪卑劣无耻,秦王反复无常。若非如此,那坐天下王,号称始皇的,未必是他秦国的君主。世人皆称,秦灭六国,我楚国最冤,可不正是如此。”

    楚河这话说的就比项羽有水平多了,句句不离故楚,皆以‘自己人’自居,让项羽对他的好感再度上升。

    楚河的配合让项羽有话可说,能继续下去,干了一盏酒,便谈兴更起,站起身开,面向窗外,长叹一口气道:“如今暴秦无道,天下生民皆难活,我楚人最冤,故而秦人对楚人越发忌惮,处处压制,欺辱。”

    “叔父与我举兵而起,奉熊心为楚王,有意推翻暴秦,再创楚国辉煌。”

    说着扭过头来,双眼中冒着激光似的盯着楚河道:“大哥!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勇武不逊于我半分。若能得你相助,楚国何愁不复?你若肯出山,我这将军之位让给你做,我为副将亦可!”

    这显然不仅仅是招揽,更是笼络人心的同时,也在试探楚河的野心。

    不得不再次说明,项羽不是没脑子,只是不常用。

    毕竟能一路横推,谁还费脑子?

    当然项羽的结局也铁一般的证明了另一个事实,那就是一路横推或许简单有效,但是往往一些隐藏在细节里的疏漏也由此产生。

    初时不以为意,待到一旦爆发,则悔之晚矣。

    楚河端着酒盏,似乎是在沉吟,半响之后,方才叹息道:“你我已是兄弟,我辅佐你,也是应该。只是陈王之事,在下已然伤心,而今只愿老死花酒间,不愿再涉及尘世,鞠躬车马。”

    这句话看似拒绝,实则留有余地,更向项羽阐述了自己没有野心,且愿意‘辅佐’他,以他为主。

    果然听了楚河这话,项羽不仅不泄气,反而眉眼之间显露喜色,复又再三相劝,楚河这才犹豫答应。

    却还是说道:“若要我出山助你,也不是不可,不过羽弟需当答应我三个条件,否则的话,为兄宁可留在此地。”

    项羽急忙点头道:“可!可!莫说三件,大哥但凡有要求,项羽能够做到义不容辞。”

    楚河先是显露本事折服了项羽,之后又多方推辞,早就吊起了项羽的胃口。

    如今项羽心中只怕觉得,只要能请楚河出山,这江山便皆归于他手,大事可期。

    故而满口许诺,半点也不迟疑。

    楚河闻言便道:“第一,我只在军中挂虚职,并不接触实务,平日里做个谋士,出谋划策便可。”楚河这话,听起来像是闲云野鹤之言,但其实却是个人事自知。

    若论政治嗅觉、思维,还有各种算计套路,楚河不弱于人。但是真正的统兵打战,排兵布阵,则不说一窍不通,却也谈不上有什么优势。

    这两者也不可混为一谈。

    就像萧何能将韩信玩弄于股掌,都言韩信‘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这‘知己’便是萧何。但是比起行军打战来,十个萧何加起来,也抵不上韩信一根手指头。

    项羽听了之后,却大为可惜。

    这个时代的人,思维还很朴素,大抵上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有才能的人,就是有才能,做什么都有优势。

    ‘术业有专攻’这个道理,懂得的人还不多。项羽显然就还不明白。

    还想劝说,却又想到楚河才提到第一个要求便如此,怕断了楚河出山的念头,便又压了下来。

    却听楚河接着说道:“这第二个要求便是,日后羽弟若是推翻了暴秦,坐了那天下的王,还请追封陈王。他虽未曾重视我,却终归是我故主,如今转投旁人,却是我张河有违了昔日的恩义。”

    楚河这话说的,一下子就把整个人的情操都拉高了。

    项羽敬佩之余,对于楚河更加信任。

    能对死去的故主如此‘情深义重’,那日后他多加笼络,还愁这‘张河’不对自己忠心耿耿?

    “第三,便请羽弟将那虞姬送到我处,由为兄代为照料。羽弟且放心,你我兄弟一场,我绝不会做出那等不堪之事。只是你之命数,与那虞姬却有冲突。在大事有成之前,不宜相处过多。我这里也有一些手段,可以教给她,日后也能成为你的助力。”楚河真诚的看着项羽,十分诚恳的说道。

第八百四十三章是弟妹自愿的

    如果楚河一开口就提这个要求,只怕此刻项羽的大戟已经劈过来了。

    但是楚河之前的两个要求,做了足够的铺垫。

    在项羽的心中,楚河就是一个无欲无求,并且品德高尚的人。

    所以楚河这个要求虽然突兀,但是他还是耐着性子,等着楚河的解释。

    若是换了刘邦这等厚颜无耻之辈,困难之时遇到楚河这样的贤才,别说是一个侍妾,即便是让他把老婆共享出来,他只怕也只是犹豫几秒之后,便回去打包。

    项羽显然不是,莫说是见了楚河的‘幻境’之后,对那个愿意与他同生共死的虞姬,他更多了许多眷恋。

    即便是在此之前,他也绝不愿意将自己的任何一个女人交给旁人。

    “羽弟命中属火,贵在西方,乃是一等一的九龙鼎天之格局。然而那虞姬却命中属水,贵在东方,却是七星归地之命格。你们二人若是寻常人,则相互既吸引,却又克制。互相干扰,难以将各自命数发挥到极致。唯有等你二人的命数各自升腾到了极致,你登上九五之位,贵为天下王,改换命格之后,如此冲突方才消弭,反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楚河更加详细的解释道。

    千万不要以为楚河动了什么邪念。

    不错,美人虞姬,伴随着西楚霸王而名传后世,惹人遐思。

    英雄和美人,就是纠葛不休,相互生辉。

    但是楚河并非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行走不文之物。

    他之所以向项羽要虞姬,是为了再给项羽上一道锁。

    除了项梁之外,楚河能想到干预项羽做出判断和决定的,便唯有虞姬。

    至于范增、龙且、项庄之流,事实早已证明,他们根本干涉不了项羽做出的决定。

    而项伯、英布这样的二五仔,不先想办法搞死他们,那算楚河仁慈。

    楚河调教虞姬的念头,很早就有了,并且就要付诸实际。

    项梁不可能压着项羽一辈子,要夺天下,最终还是要靠项羽站出来,走到台前。

    以项梁的个人能力,以及人格魅力和命数格局,担不起那么大的担子,楚河能暗中布局救他一次,却救不了他千万次。

    如果到了后期,只怕连项羽都会因为项梁的压制,渐渐生出不满,有了莫测之心。

    到时候内部先乱了,项羽背上一个弑杀叔父的罪名,那天下的大位,可就真的与他无缘了。

    楚河从来不认为,他在干预,在改变项羽的人生轨迹之后。那天帝会直接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

    所以项梁拘束项羽只是一时之计,熊心作为一个备胎,楚河最多保住他不死,暂时不会给他太大的帮助。

    真正降服项羽,让他乖乖按照计划行事,还得靠虞姬的以柔克刚。

    当然,这些更加隐秘的念头,是不能对项羽说的。

    也不可投靠项羽之后,秘密私会虞姬,按照调教。

    这样一来,如果被天帝推动命运,暗中引导,让项羽拆穿了‘好事’,那就是怎么都说不清了。

    总不能向项羽解释,作为结义大哥,私会弟媳,是在讨论国家大事,怎么帮助你这个二弟坐上皇位吧!

    听了楚河的解说,项羽紧皱着眉头,虽然心中还有些疑惑,火气却降了下去。

    “此事,为弟不好独言,大哥不妨随我先回去。亲自问问虞姬,她若愿意,我不拦她!”好一会之后,项羽方才纠结不舍的说道。

    即使觉得大哥和虞姬都不会辜负他,但是这种送妹的感觉总归令他有些难受。

    楚河叹息一声道:“为兄也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了!不过,羽弟,为兄之心,天地可鉴,却无半点私心。嗨不多说了,是真是假,日后自有分晓。”

    略过此节,二人又聊了许多。

    直到日落时分,方才想起来,还有一众楚兵和老陈还被困在桃林之中。

    将他们放出来,一起修整一番后。

    第二天一大早,楚河便打包好行囊,随着项羽返回定陶城外的楚军大营。

    项羽成功的带回了楚河,项梁自然大喜。

    设宴款待之后,便问计楚河,如何破城。

    楚河却并未一到便大放厥词,而是说先看看地图,了解一下局势之后,等过一日再给答复。

    如此沉稳之举,反而越发得项梁看重。

    对于项羽这样的人来说,快、稳、准的表达出优势和水准,那是必须的。

    但是项梁老成持重,若是显得轻佻浮夸,反而就不美。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该心里有数,不可一概而论。

    定陶破城,这又何难?

    不用计谋,楚河和项羽只出其一,便可率领小股部队拿下城门,城门一破大军长驱直入,自然一战而胜。

    不过楚河不准备这么简单暴力,做的登场首秀,怎么样也要玩点有技术的。

    在出谋破城之前,楚河先随项羽,见到了虞姬。

    根据《越绝书》记载:勾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去县四十里,后说之者,盖勾践所以游军士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积蓄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向吴王夫差宣战的时候,勾践特意找来了很多寡妇,让寡妇到军营去提升士兵的士气,这就是营妓的最早起源。

    勾践开了个好头,后世者都有学有样。

    军中不可出现女眷,大抵应该是‘儒家正统’坐镇中央后的举措。

    虞姬当然不是那种最低等的营妓。

    但是就功能上来讲,她也类似,只是专职服侍项羽一人而已。

    所以项羽带楚河见虞姬,并不用回盱眙,就在军中可见。

    当看见虞姬的那一刹那,楚河即使以心念之力折射项羽心神,在幻境中虚构过虞姬的摸样,此时依旧不得不感叹其真人果然不愧为少有的稀世美人。

    即便是楚河见惯了绝色,依旧有所动容。

    虞姬之美,在于其那种温婉柔顺的气质,她身材并不娇小,却永远给人一种想要呵护、保护的感觉。

    正好与项羽那种霸道、威猛的气质相合,也难怪项羽一世英雄,也时常难免沉溺于温柔乡。

    待到楚河向虞姬陈述了详情之后,虞姬仅仅只是迟疑了一秒钟,便一口答应下来。

    虽然气质温婉且柔软,但是骨子里却又有一种果断和刚强。

    既然是对项羽有益,她万般无悔。

第八百四十四章真的只是教徒弟

    虞姬既然已经应下,那项羽自然也不好反悔。

    而楚河听闻虞姬的答复之后,也只是淡然的点点头,并未露出任何的特异欣喜之色。

    再次重申一遍,虽然很多人对楚河的人品有怀疑。

    但是,他真的没有对虞姬抱有任何的邪念。

    其实某种角度上来说,楚河也可以是一个很保守的人,放荡不羁只是大家对他的误解。

    至于怎么教虞姬,楚河早就想好了。

    他不会用任何手段去控制虞姬,而是真的要教会虞姬明事理,懂策略,知天下,查民情。

    项羽是没得救了,之前在桃林中的一番幻境试探,就将其刚愎自用的本性暴露无遗。

    很多时候,我们时常会以为,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源于我们个人的意志,与他人无关。

    但其实,很多因素,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我们生活在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学习的知识,甚至是看过的一本书,都会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的基础框架。

    虞姬当然不是白纸一张。

    但是她对于天下,对于民族,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却是极为狭小的。

    她的眼里只有项羽,项羽就是她的全部。

    而当楚河将整个世界徐徐的展开在她的眼前,就像是小动物睁开眼时,第一眼看到的景象。那印象是极为深刻的,是刻录在灵魂里的。

    楚河每教给她的一个知识点,到后来走到恰当的时机,都会化作她的一个念头,自发的从心里涌出来。

    而她是项羽的枕边人,自然会说出楚河需要她说的话,做出楚河需要她去做的事。

    肤浅的奴役和控制,楚河已经戒掉很久了,那太暴力,也太容易留下破绽。

    只有心灵的传输,价值观上的趋于类同,才会做到真正的无形掌控。

    往大了看,学派、宗教、国家,莫不是用着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塑造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绝大多数人,过着他们所期待人们所过的生活。

    教育虞姬,不急于一时。

    楚河教导她的地方,也选在位于开阔之处,事无不可对人言。

    第一堂课很重要,那是打开虞姬大的世界观的第一步,所以楚河先收下了这个弟子,却并不迅速开课,而是先想办法,解决了定陶之事,漂亮的打一场胜战,成功的在楚军之中立足。

    破城定陶并不难。

    无论是让项羽蛮力横推,还是大军围城,断水断粮,将战线时间拉长,拖垮城中守军,看起来似乎都是个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