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山河英雄志-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汝愚吩咐精卫备轿,精卫犹豫不决的说:“大人的伤势。。。。”
徐汝愚厉声道:“架我过去。”
精卫跟随他半年,何曾见过他如此大发雷霆,一时愣住,慌忙将徐汝愚从床上架起。徐汝愚想起什么,问那伍员:“你从军多久了。”
伍员说:“回大人,在第一营中,小人入伍最久了,足足有两个月。”
徐汝愚问身旁一名精卫:“新丰卫军第一营是否都是新丁?”不待他回答,就难受的闭上眼睛,挥挥手让精卫架着他出去,也不再说什么。
架起徐汝愚的两名精卫只觉他浑身颤抖不已。
精卫不敢违令,只得另派一人去向陈昂禀报,其他人护在他的身侧,一齐随那伍员向城北军营行去。
在城北一处杂乱无章的军营见着那个借帽于他的军士,徐汝愚挣扎跪坐到他的身边,精卫想去扶他,被他眦目瞪回。看到昏迷之中的借帽军士,心中痛楚难当,接过他的手掌,将自己聚集的一点丹息,悉数渡给他。
借帽军士悠悠睁开双眼,看见徐汝愚在他身前,眼中绽出最后的光彩,绚烂之致,气息微微的昂起身子,欲要跟徐汝愚说什么。徐汝愚将耳朵贴在他血污不堪的嘴边,勉强听懂:“我娘常跟我说,青凤将军佑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也要跟你一样。如果她知道我借帽子给你,一定会很高兴。可惜没人告诉她老人家人。”
“家园”二字如弑神所发出的那道雷光直贯入他的脑海,再也止不自己的泪水,望着借帽军士渐渐涣散的眼神,柔声说道:“我去帮你告诉他。”
徐汝愚目光缓缓扫过众人,问道:“有谁认得他住何处?”一直在旁服侍的那个人开口说道:“小人是跟张大牛一同逃到新丰城的,知道他瞎眼老娘住在何处。”徐汝愚对他说,你带我过去吧。”说完,吩咐精卫架起他跟张大牛的尸首,一起向西城贫民区走去。那名伍员也跟在后面。经过营门时,徐汝愚望也没望一眼站在门旁的陈昂与方肃众人。
经过西城贫民时,望着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民房,问旁边的精卫:“房子是不是拆了用作石弹了?”
精卫小心翼翼的回答:“是的,守城大家都责无旁贷。”
徐汝愚一把挣开他的掺扶,一屁股跌坐到地上,骂道:“责无旁贷个屁,那城东大青条石建的房子呢?”那名精卫虽被他这么严厉的斥骂,却生不出一丝怨意,双目泪水蒙蒙,将徐汝愚扶起,几乎是将他抱在怀里。陈昂与方肃远远听了,叹息不已。
三数尺蓬草勉强遮盖的棚户,四面毫无遮拦,寒风肆虐穿行,一个堆满皱纹的老脸惊恐万分的面对来到她身前的众人。
徐汝愚看见这棚户人要躺下也是不够,那瞎眼的老妇人蜷缩于一角,被寒风吹过,瑟瑟颤抖不已。一时不知如何将来意说出口来,望向领路的那名军士,那人对老妇人说道:“青凤将军过来看你。”扶她出来。
徐汝愚不避秽臭,执过她的手,说道:“你儿子今天借帽子给我,我顺路过来跟你说一声。”老妇摸索着伸到徐汝愚的脸上,徐汝愚将头微垂,任她摸向只有寸余短发的头顶。
“是青凤将军啊,大牛这小子是在将军手下当差?”
“是的,作战还很英勇,我马上要带他到别处作战,大娘怕是一时见不了他了。”徐汝愚见她风烛残年,生机将息,不忍将噩耗道出。吩咐一名精卫:“你找方统制好好安置一下。
就在一旁的方肃见他连跟自己说话也不愿意,心头难过的要哭出来。徐汝愚见那名精卫扶老人离去,又吩咐人备来纸笔,立即写就:“张大牛,东海新丰义士,于新朝五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将护首皮帽借于青凤将军,自己遭箭石贯顶而亡,青凤将军徐汝愚铭志其义举也。”交给领路军士,说道:“以此立碑。”说完放声大哭,久久渐息,又厉声问向方肃:“毫不经训练,却派去冲阵,你为何如此狠心?”
方肃欲言又止,终是背过身去落泪不止。
那伍员在旁说道:“是铭家说若是三次冲阵不死,才可以正式录入军籍。”
徐汝愚听完,浑身一阵颤抖,扫视过众人,目光最终停在陈昂面上。陈昂避过头去,朗声说:“若是有人对这伍员报复,族法不容。”
徐汝愚见陈昂如此说,丝毫没提到处罚铭家的意思,难过闭上双目,挣扎着跪到陈昂身前:“请都尉撤去汝愚的统制职。”说罢,跌坐到泥地上,不言不语,也不看任何一个人。
众人俱没想到徐汝愚会为了一名普通的军士与陈昂乃至陈族绝裂,一个个呆立当场,不敢想象这话是从他口中说出,陈昂刚刚不惜自处险境将他从敌阵救回。
陈昂叹息一声,缓缓走回,谁也没注意到他眼角溢出两行清泪。
翌日,张仲道来到陈昂门外求见。陈昂问他:“汝愚要走了?”“是的。”陈昂又问:“他的伤势如何了?”“已无大碍了,汝愚说他暂时不会离开东海。”陈昂心想:但是永远不会回宛陵了,又问道:“好了,我知道了,你还有什么事吗?”
张仲道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陈昂,说道:“汝愚说此信为宛陵百万民众所留,只求都尉日后若能克敌得胜,卖地于流民时作价稍减一二。”说完,跪在地上,说道:“仲道身受都尉大恩,愿来生再报,请都尉恩准仲道辞去青凤营营尉职。”
陈昂丝毫不觉意外的点头应允,目光停在空处,不再言语。方肃进来,只将信交于他,淡淡说道:“照此信安排吧。”说完,闭眼任由二行清泪溢流满面。
徐汝愚与张仲道两人连夜从东城潜出,匹马未乘,沿着荒野向泰如方向行去。
卷三 第五章 星空飘香
弯月如眉,淡淡余晖欲收,天将放晓。
相比宛陵的日子,四年在花舫厮混的快乐时光,尤让徐汝愚清晰挂念,直想掉头回走,沿着津水去寻幼黎她们。徐汝愚负手长立,抬眼望月,幼黎已站在身前,伸手去摸,竟还是那眉弯月,一时止不住泪水下滴,喃喃自语:“幼黎姐,小愚是否做错了?”
与陈昂绝裂一事滋生出的迷茫现时将徐汝愚的内心完全遮蔽住了,然而自己又是做得那般绝决,未曾留下一丝缓和的余地。
但是在宛陵半年来,所见所闻,尤使徐汝愚明白父亲避世的用心,在世家大阀的眼中,流民命贱只值十金。想起幼时顽皮去捉弄猫狗,也会遭父亲斥责,从小就知道众生平等之理,又怎能忍受别人如此轻贱贫民的性命,昨日见了新丰城为了挑选合格的军士,竟驱使毫未经过训练的流民去面对青州虎狼之师,半年来积蓄的郁愤,一起爆发出来,与将他视为己出的陈昂毅然决裂,内心决绝,如是一种巨然无觉的痛楚在体内缓缓流动,只至此时,才萌生痛觉来,一时迷惘不知如此自处。
张仲道自小厮混“贱民”之中,直至十二岁,才得脱离那种苦难,然而未失赤子之心,见徐汝愚昨日所为,虽觉得略有过之,也能明白他的心境,今日见他决然要离城而去,心神恍乎,心中放心不下,也觉虎牙校尉不做也罢,正好不用整日去面对世家子弟那些脸面,便向陈昂请辞,与徐汝愚一并潜出城来。见徐汝愚心情恶劣至此,晓得平日法子此时亦不能开解他,一时站在他的身侧不知如何是好。
想起幼时流离失所的生活,想起自己领着只有十岁的季道在平邑乞食的凄楚,一时怔在那里,长吁短叹起来。
正是他的长吁短叹,将徐汝愚的注意力给引回来。张仲道就是处在绝境,也要粗豪求快,不愿假色言辞,何曾有如此情长气短的样子。
徐汝愚晓得他外表粗豪,内中却是个有容甚多的人,只不屑于泄于别人知道,自己与他数度死生,方能被他接纳为兄弟,对他内心曲折却也所知不多,暗道:谁不曾有自己的秘辛,我又何将自己的一切都告诉他呢。也就默然无语,见天将放光,不便于白日赶路,便寻了一处隐蔽处,两人各自坐下陷入沉思之中。
徐汝愚欲要将一切全然想透,但是这又如何能够做到。他最亲的人中,父亲徐行、义父吴储、干爹陈昂莫不是对他影响至深,而这三人的思想却截然不同,徐行悲天悯人,无欲无求,身遭暴军屠戮之际,还是要徐汝愚莫被仇恨蒙蔽的心性;吴储快意恩仇,为报家仇族恨,不惜大肆杀戮,对徐行的那种避世胸襟不屑一顾;陈昂却是宗族世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人处事,处处代表家族的利益,有力改良世家恶俗,却无力作为。徐汝愚虽说聪颖绝伦,但终究涉世未深,无法洞悉世情,当然无法去辨别三人思想的优劣,却是徐行对他影响最深,也更近他的本性,但是事到临头,如昨日那般绝决的行事,又让他陷入迷惘之中,不知如何自处。
不觉乌沉月升,野梅虬枝乱伸,疏影横斜,一阵风过,梅朵如雨洒落,向两人袭去。
张仲道犹有未觉,徐汝愚攸的抽出长剑,乱刺花雨之中,未见他释出丹息将梅朵逼散,只是在梅朵及身一瞬,剑攸然不知从何处如蛇信吐出,点在其上,梅朵顿成齑粉,四处弥漫。
张仲道见了骇然失色,寻常击剑,即使敛息不出,剑划空处,也会荡将出风势来,出剑愈快,风势愈疾。徐汝愚都是在梅朵及身的一刻,悉数将之击为齑粉,可见他出剑有多迅疾,月下只余一团微芒闪夺不已,不停飘落的梅朵却未受其碍,依旧飘飘荡荡,洒入微弱光团之中,又从光团飘逸奇郁的梅香来。张仲道知道这是梅朵变为微未之后,直扑入他的鼻膜所至。见徐汝愚如此迅疾的出剑,非但没有兴起风势,仿佛每一剑幻作无数剑早就存在那处一般,就是击碎梅朵之际,也无半丝丹息释出。
寻常出招,丹息无可避免的要溢离出体外,溢离出体外的丹息并不立即消散在空处,因为与体内丹息同源而生,与之相即相离,形成武人外在的势。
徐汝愚现在出剑可以说毫无“势”可言,却出奇的给张仲道巨大的压迫,不禁要溢息生势与之对抗。张仲道见了不禁技痒,欲要抽剑逼上,却见徐汝愚攸然止住,刺剑在地,随之颓然跪倒,一线血箭喷出口来,化为红雨,散于花雨之中。
徐汝愚抬起满布泪痕的脸,望向张仲道:“我是否错了?”声音黯淡到极点,在诡奇的异香中,分外让人心痛。
张仲道见他心中的矛盾竟伤己如此,酸楚涌来,别过头去,不忍睹视。
一时眉月诡艳,星如兽眼,花雨洒落,飘香远荡。
徐汝愚又咯出一口血,跌坐在地,一种四年来被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痛楚,那种因徐行、吴储相继离他而去的痛楚,重新弥漫上他的心头,只觉自己数年时光未曾长大,只觉幼黎还在面前要把他揽入怀中,一伸手却落在空处,一头栽倒在地,难过得痛哭出来。
喃喃自语道:“幼黎姐,你在哪里?”缓缓起身,四处张顾,眸光渐迷。
张仲道见他为心魔所侵,骇然失色,欲要去抚他,却给他一掌逼开,掌势之盛,令张仲道大吃一惊,堪堪避过,却见徐汝愚掉头向西奔去,烟云一般卷掠向远方。
张仲道怕生出意外,急向他追去,虽说他功力要强于徐汝愚许多,可惜不擅长轻身术。他本是陈族旁系子弟,所习的武学也不是陈族中最精微的技艺,只是他天资过人,加之勤勉不缀,这才使他有如此成就。徐汝愚被心魔魇住,步云术却在无意无觉间催发到极至,两人一落一涨,张仲道竟不能追上他,奔走不到一个时辰,就完全失去徐汝愚的踪影,又四处奔走寻找,直到天明,还是未能发现徐汝愚的踪迹,才颓然放弃。
张仲道想到他经过昨日大战武功又有突破,想来自保不成问题,就怕他心志未复的时候遭遇敌军,决定回新丰打探消息,若是在新丰一带的敌军无甚动静,徐汝愚也应平安无事了。
陈昂听方肃说张仲道一人返回,惊得手中热茶洒得一身也未察觉,急奔出去,抓住张仲道的手臂说道:“汝愚怎么了?”
张仲道将详情细细说出,方肃在旁说道:“敌营一直未有动静,想来徐汝愚现在还是平安的。”
陈昂担忧之色未减,紧蹙眉头,将张仲道延入内厅,除方肃外,将杂人摒去,将徐汝愚的身世详说给两人听,有些也方肃也闻所未闻。
陈昂叹息道:“徐汝愚是幽冀北静郡王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这个秘密怕他自己也不知道,我月前去信北静郡王详告一切,北静王来信说,别鹤老人让徐汝愚东海事后前去别鹤山庄一行,意间是要将他立为世子。”
张仲道与方肃两人都未想到会是如此,惊诧万分,一句话也说不出。
陈昂徐徐说道:“我本欲将漱玉嫁于他,日后也将陈族托责于他。现在新朝明存实亡,群雄割据争战数十年不休,只要徐汝愚掌握东海、幽冀两家的势力,再加上他本身惊天的绝世才华,天下重新一统的气机将出现在他的身上。”
张仲道与方肃未曾想到陈昂原来心中做这种打算,想想也是,陈昂几将族中可抽出的一切好手俱安排在青凤营中,此举便有要成就他的威名的用意在内。徐汝愚数月来能百战百胜,与他本身绝世的才华无可分割,但一支强大如斯的战力也功不可没。
陈昂颓然坐回椅子当中,双肩拢搭,全然不复有当代绝世高手的模样,沙哑声线凄楚:“从昨日起,我就知道汝愚绝对不会照我们为他设计好的路走下去,哪怕日后会是高高在上惟一一人,他也不会。”
陈昂缓缓抬头看张仲道,问他:“仲道,你日后有何打算,若是愿意回来,青凤营就拜托你了。”
张仲道微微摇头,说道:“徐汝愚走前留下的信,我能否看看,若是里面有我能做的,我愿意稍尽微薄。”
陈昂叫方肃将信取来,张仲道将之展开,既无台甫,也无具名,通篇一贯而下,乃时徐汝愚对东海战局的认识。
“伊翰文、阴维秀兵临城下,可想泰如局势已至最后关头,梅、席两家相争,不出此月当有分晓,若是让席家议降,可延稍许时日。寒冬将至,大雪飘覆,不利野外作战,许伯当应当奈不得拖延至明年春另生变故。公良友琴应不会迟于下月下旬登陆东海。若能将梅席两家决战拖延至下月,东海危局尚有一线生机。
父亲曾言,战术之利未关大局,若是要解东海之危,需在整个东海战局与之较量,方有可解之处。半年来,时时微挫青州军,实是要让伊崇武无功而返,将伊翰文推出来。伊翰文,伊周武之长子,庶出,不为伊周武所喜,虽才盖一族,然军权、政权悉被伊周武掳夺,此时他兵权在握,当不会再轻易交回,表面他与青州为一体,实则独立于青州之外。
此事可用,东海可安。若能逼他拥兵自重,与青州争锋相对,必有求于宛陵,两相媾和,宛陵诸军方能脱身南下,解决雍扬之围。”
看到这里,张仲道才完全明白陈昂何以说天下一统的机遇会落在徐汝愚的身上,徐汝愚通过一支千余人的青凤精骑,慢慢将许伯当的杀局解出一线生机来。徐汝愚每回扰袭青州军,总不下重击,张仲道还有不解,他只淡言:“把小狼打得太惨,老狼亲自窜出来就不妙,换另外一只小狼来就好。”是啊,只要伊翰文拥兵自立,东海就会出现缓机。
“可是如何才能逼他拥兵自力?”张仲道喃喃自问,俄尔想定,跪向陈昂,说道:“请族主授予仲道惊神诀。”
陈昂、方肃闻言俱是一惊,转念便明白他的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