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几岁的问号-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熙毕业后,一直想找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但都没能如愿。后来,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一家离家稍微远一点的公司。但是,他上班之后经常迟到,让部门主管很不高兴。他每次都找主管求情,并声称今天一定会把工作做完,绝对不影响工作。   

  几天之后,小熙的情况仍然没有任何改变。于是,主管非常无奈地去找部门经理,询问说:“你看这件事情如何处理,小熙每天迟到真让人担心,我们的工作那么紧张,所以我也不敢轻易批评,要不然影响了其他人的工作情绪,进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经理问说:“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主管说:“在小熙上班之后就开始了。虽然他每天都完成了工作,但我觉得长此下去肯定会影响到别人。”   

  “是的。他的纪律性太差了,我们必须避免他影响到别人。要不,等时间长了之后,我们的工作将更难完成!”经理回答。   

  后来,经理直接找小熙谈话:“我想知道你总是迟到的原因。为什么其他人都能准时上班,你却做不到呢?”   

  小熙紧张地回答说:“对不起,经理。我也只是迟到4次而已,而且并没有耽误工作。我以后一定会注意。”   

  “如果全公司几百个人全都像你一样迟到4次,那总共会是多少次呢?你总是只考虑自己的情况,觉得你把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就可以了。但公司是一个团队,团队精神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你下次还是这样不遵守纪律,那就考虑去人事部填离职单吧!”   

  后来,公司不仅对经常迟到的人进行通报批评,而且还追加罚款,才终于使情况好转起来。   

  在刚进入公司的应届毕业生看来,无论在实习期还是试用期,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其实,所有公司都不这么认为。纪律是每个公司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如果这个问题不处理好,团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所以,对公司来说,如果小熙还不改正迟到的毛病,那么,他对公司将会没有任何存在价值,甚至还会拖累公司。   

  这不只是刚入职场的新人容易犯的错,即便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也常常犯类似的错误。例如: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是美国陆军著名的四星上将。他爱出风头的毛病,也曾为他的职场生涯带来诸多困扰。   

  1925年时,巴顿在夏威夷担任师部一级参谋,一年后,他被升为三级参谋。虽然巴顿当时的工作,是负责对战术问题和部队的训练提出建议并进行检查,但他经常越权行事。   

  1926年11月中旬,他观看了第22旅的演习后,对演习的效果非常不满,于是,他直接向旅指挥官递交了一份措辞激烈的意见书。当时他只是一名少校,根本无权指责一名准将指挥官,而且这样做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为此,他招来了上司的怨恨和非议。   

  不过,巴顿并没有吸取教训。在1927年3月,他观看了一次营级的军事演习后,又大为恼火,直接越级指责营指挥官和其他人员“无能”。在这次事件中,虽然他明智地请师长的副官代替师长签了名,但其他军官都很清楚是他在捣鬼,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一致声讨巴顿。由于众怒难犯,师长只好将巴顿的三级参谋降到了二级。   

  我们既然踏入社会,进到职场,那么,我们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职场规则,而不应无视和挑战它的权威。也许这样可以让你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但别忘了公司也会把你当成捣乱分子,使你失去这份宝贵的工作。         

虫工木桥◇。◇欢◇迎访◇问◇  

第15节:克服职场中的“水土不服”(1)         

  5。 克服职场中的“水土不服”    

  职场新鲜人,经过层层闯关,终于获得理想的工作。但要如何获得上司青睐和尽快地融入团队之中,并克服因经验不足而引发的“水土不服”呢?   

  为此,我采访一些职场新鲜人,并咨询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咨询的公司,最后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 摸清规则方能游刃有余   

  任何公司都会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制度,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它必然带有强制性,无论喜欢与否,公司员工都必须遵守。所以,当我们进入公司后,要先熟悉公司的员工守则和企业文化,以便顺利在规定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才能。   

  ◎ 处事圆融方能平步青云   

  美国卡耐基教育基金会在对成功人士做研究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15%要靠专业知识,85%要靠人际关系与处世技巧。”    

  身为新人,无论专业多好,但经验毕竟不足,所以,要想让自己胜任工作职位,就一定需要老员工的帮助,所以处理好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既让自己学到相关知识,又避免陷入各种派系的漩涡,就显得非常重要。   

  ◎ 将心比心方能获得青睐   

  每位忠诚的员工,都会自觉地为公司考虑问题,无论是出差还是加班,都要保证在顺利完成工作的情况下,为公司节约成本,以便能省则省。对这样的员工,每位上司都是非常喜欢的。   

  ◎ 基础坚实方能步步皆赢   

  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多新人会产生浮躁心理,觉得自己已经具有很高的水准和能力了,于是便开始好高骛远,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始向老板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或以辞职要挟。殊不知这是最容易招致老板反感的行为。所以,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为自己制订发展规划,然后一步步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 心态安稳方能落地生根   

  既然进了公司,就应该让自己心态踏实,努力工作,这样才能尽快熟悉环境和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对工作摆出一副心不在焉、随时跳槽的样子。   

  任何公司都不会喜欢这样的员工,更何况你现在还没有能力跳槽。那么,与其东奔西跳的,还不如就地成才,开花结果。   

  二十几岁一定要明白:   

  在职场中,如果你想要发挥人际互惠的最大效益,帮助他人或给人好处时,要注意:不轻给(让对方感觉得来不易)、不乱给(要选择对象)、不吝给(既然要给,就宁可大方地给)。   

  Chapter 4 二十几岁,要明白拖延是温柔杀手。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的财富超过了比尔?盖茨,你相信吗?   

  你有做事拖延的习惯吗?   

  面对工作,你是否总是拖到最后一刻?   

  你是否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   

  是否觉得这些事情永远都做不完?   

  拖拖拉拉是否让你失去很多机会?让你因此苦恼不已?   

  如果你对生活拖拖拉拉,那么幸福同样也会对你拖拖拉拉!   

  1。 你常说“改天再聊”吗?   

  人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今天该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贝多芬   

  这是一个凡事都刻不容缓的时代!“立即执行”已经成为沃尔玛、通用、英特尔等公司员工的行为准则。   

  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边工作边吃午饭的上班族越来越多,即便是在中国,“改天再聊”也已经成了拒绝拖延的口头禅。   

  然而,依旧有很多刚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深陷拖延的泥沼而无法自拔,他们几乎每天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本来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做,他们却故意拖延,总是忍不住去看看娱乐、体育版或在网上流览一些热门的八卦话题,要不就直接在网络上聊天。   

  最后,等到工作要交时,才发现自己有很多工作根本就还没有动手做,结果把自己忙得一塌糊涂,而且品质还是无法保障。   

  这时候,你的内心充满了焦虑、烦躁以及让你寝食难安的负罪感,并下决心明天一定改正,但到了明天之后,所有的错误又一次次地重演,直至你一败涂地……   

  一天清晨,身为杂志编辑的小Q,在上班的路上就信誓旦旦地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就开始编辑下期的杂志稿件,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临时抱佛脚,结果好几次都无法准时交稿。   

  他在九点整走进办公室。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开始编辑稿件,而是考虑着应该先把办公桌整理一下,以便在工作时有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于是,他花了四十多分钟的时间,使办公环境变得有条不紊。虽然他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誓言,一进办公室就开始工作,但他并不后悔。因为整理工作不但成绩显著,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于是他满意地点了一根香烟,打算稍稍休息一下便开始工作。   

  这时候,他无意间瞄到了报纸上的彩色照片是“台湾之光”王建民。他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等他详细看完王建民的最新赛事之后,时间又过了十多分钟。这让他有一些不太自在,因为自己又没有遵守诺言。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   

  他认为,报纸是精神食粮,能传递重要的媒体信息,身为杂志编辑怎么能不看报纸呢?更何况,即便是现在不看,那下午和晚上也是肯定要看的,现在只是提前看罢了。   

  然后,他准备正式开始埋头工作。这时,电话响了,原来是一位顾客打的投诉电话。他急忙解释说自己不是客服部门,但这个电话还是讲了二十多分钟,好不容易才说服对方去打客服的电话。挂完电话后,他去了洗手间。         

虹←桥←书←吧←BOOK。←  

第16节:克服职场中的“水土不服”(2)         

  回办公室途中,几个同事正悠闲地喝着咖啡。看到他过来了,就连忙邀请他一起喝咖啡。他觉得刚刚好不容易处理了一个投诉电话,一下子好像还无法进入工作状态,而且编辑是费心劳神的事情,如果头脑不清醒的话,则很难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就这样,他又加入了喝咖啡的行列,最后当他精神奕奕地回到办公室打算好好工作时,一看手表,竟然快十一点了,距离公司例行会议只差十五分钟了。这么短的时间是不适合处理稿件,要不然,到时候思路就会被迫中断了。干脆将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再做吧!   

  就是这样,小Q总是拖延着,无法按时、顺利地完成工作。半年后,他不得不离开那个让他非常留恋的杂志社。   

  在人群当中,大约有15%~20%的人属于拖拉的人,而大学生拖拉比例则更高,甚至可能达到90%。   

  生活中,像小Q这样的人非常多,他们总自以为“临时出击”是解决问题的法宝,结果,时间压力使他们终日焦虑不安。此类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总喜欢说“我正准备……”表面看来他们好像很积极,但他们从来都不落实目标和计划,所以最后只能沦为平庸。   

  记得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深夜,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时,死神出现了。病人向死神乞求说:“求你再给我一分钟好吗?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来看看天、地以及我的那些亲朋好友。当然如果我运气好的话,我也许还能看到一朵正在绽放的花朵。”说完,他一脸乞求地望着死神。   

  “的确,你的想法非常好,不过我却不能答应你。因为,你讲的一切,我都已经给过你足够的时间,让你去欣赏了,但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珍惜。你要是不服气的话,我可以读一读你的生命账单:在你六十年的生命里,你用了二分之一的时间睡觉;剩余的三十年,你总是想办法拖延时间;你平均每天都会抱怨2~3次时间过的太慢。你上学时,总是拖延着不想走进教室,成人之后,你又总是以赌博、喝酒、看电影、看电视等来虚度光阴……”死神说到这里时,病人去世了,死神感叹地说:“如果你活着时,能节约一分钟,那么,你就能听完我为你记下的账单了。”   

  由此可见,拖延对人的危害非常大,它不仅会消磨人的意志,让你对自己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任何事情都变得犹豫不决,以致无法造就自己的成功。   

  既然拖拉有着如此巨大的副作用,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依旧拖延到底呢?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深陷拖拉的深渊而无法自拔?         

※虹※桥※书※吧※。  

第17节:你的财富超过了比尔·盖茨?         

  2。 你的财富超过了比尔?盖茨?   

  你是否多次下决心要改掉拖拉的习惯,但总是以失败告终?你是否仔细估算过拖拉造成你的损失有多少?   

  越来越多拖拖拉拉的人,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感到无比的焦虑。虽然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来选择自己是否愿意做某件事情,但是,拖延的后果却必须由自己承担。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借口能换成美元的话,相信你的财富会超过比尔?盖茨。”所以说,很多人的失败都与拖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拖拉,我们才变成了懒惰的人和行动的侏儒。我们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人还没有找到、我再考虑一下、我等一会儿再做……   

  于是,我们用这样的借口惹恼了上司,让他们觉得我们不具备应有的工作能力,或根本就不努力工作等,结果,我们前途黯淡,不仅与晋升无缘,甚至会被扫地出门。   

  一般来说,对不愉快的事情我们拖延,对困难的事情我们拖延,对难以做决定的事情我们拖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是婴儿时期错误的抚养方式,导致成人后的拖延习性。如父母的强迫行为,设置过高的目标以及将这些目标与爱和许诺联系在一起,等等。   

  拖拉者的习惯和导致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心态也多种多样。   

  1。寄希望于最后关头的冲刺   

  此类拖拉族,总是对自己很有信心,而且对工作也有自己的计划,但在时间的分配上却很不合理。他们总喜欢把工作拖到最后时刻再去做,在他们看来,那时候会出现各种压力,而他们则会因这些压力而变得“高效”。   

  的确,压力下很多人都能发挥一些潜力,但为什么不能先工作后再休息呢?那样既会让我们从心理上感到轻松,而且也不用担心在最后关头,出现什么不可预测的因素。   

  旸林自从上班以来,每次要递交报告时,都是等到最后关头才开始动手,在接受任务的前段时间,他总是无法集中精力做事。   

  有一次,旸林和同事们合作,准备做一个大型的策划方案,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工作。在工作全部安排好后,其他人都有条不紊地开始行动了,只有旸林依旧那么悠然自得。   

  刚开始,同事们还提醒他要把握时间,不过旸林讲述了自己最后冲刺的理由,别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就在他非常痛快地玩了几天之后,准备开始通宵赶工时,家里的电脑竟然出故障了。他匆忙冲进办公室,却发现公司停电,而上司也正好告诉他,临时决定要将这个方案提前三天完成。面对这些,虽然他百般努力,结果还是没能按时完成任务,下场可惨哪!    

  2。没有自信造成的拖拉   

  对此类拖拉族来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