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笑傲香江-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边都是不肯妥协的人,合作自然告吹。
李小龙和邵氏合作不成,却给了嘉禾机会。
当时嘉禾派去美国的人其实不是专门去找李小龙,因为连邹闻怀都觉得,嘉禾要和邵氏争夺李小龙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谁也没想到李小龙和邵氏谈着谈着就谈崩了。
嘉禾这边的人带着十足的诚意找上门来,不仅答应给李小龙每部电影7500美元的片酬,而且还尽量满足李小龙提出的其他要求,最终打动李小龙,答应回港为嘉禾拍摄两部电影。
这两部电影就是《唐山大兄》和《精武门》。
凭借着和以往功夫片截然不同的打斗场面,《唐山大兄》上映之后不仅创下香港本埠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纪录,而且还在香港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
翌年上映的《精武门》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将李小龙的功夫魅力和极度渲染的民族情绪结合在一起,使得影片大获成功,不仅在香港破了《唐山大兄》保持的本埠票房记录,而且还打开了日本、欧美市场。
嘉禾凭借这两部空前卖座的影片赚了个钵满盆盈,终于有了和邵氏叫板的实力。
此后李小龙在嘉禾的出资支持下成立协和影业,陆续推出多部卖座电影,接连打破香港本埠票房记录,李小龙也一跃成为国际功夫巨星,影响力甚至传到了大洋彼岸的好莱坞。
邵毅夫没想到李小龙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对他而言错失良将都不算什么,最让他郁闷的还是让仇家嘉禾捡了这个大便宜。
这边李小龙气势如虹,而邵氏也开始想办法应对,恰巧此时曾经的邵氏叛将李翰详在台湾经营电影公司失败偷偷返回香港发展,邵毅夫知道李翰详此时虽然落魄,但拍卖座电影的本事还在,所以不计前嫌的将他重新召回旗下,而李大导演也不负厚望,重回邵氏的首部作品《大军阀》票房虽然不及李小龙的电影,但也同样广受欢迎。
而且李翰详还有一桩好处,他拍片速度快,往往是李小龙为嘉禾拍完一部电影,李翰详这头已经为邵氏拍好了两三部片子,单部票房虽然比不上李小龙,但也能用数量来弥补。
李小龙电影的产量一直不高,往往是一年或者更长时间才会有一部新的作品出来,邵氏虽然因为错失了李小龙导致嘉禾崛起,但也没有让嘉禾如愿以偿的将自家超过去。
这一时期双方可以说是斗得旗鼓相当,直到素有“冷面笑匠”之称的许贯文离开邵氏转投嘉禾,平衡才被打破。
许贯文原来是无线电视节目《双星报喜》的节目主持人,后来被李翰详提拔主演《大军阀》而一举成名,随后双方合作多部电影,票房、口碑都有不俗的表现,许贯文也因此坐稳了香港第一谐星的宝座。
成名之后,许贯文有意朝着编、导、演的创作型电影人转变,自己就写了一个剧本交到邵毅夫手上,希望和邵氏合资拍片平分利润,但是一向独断专行的邵毅夫根本容不下手下向自己提出这样非分的要求,所以断然拒绝。
许贯文一怒之下转投嘉禾,邹闻怀在看过他带来的剧本之后,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他提出的所有条件。
三个月之后,这部名为《鬼马双星》的电影在香港上映,本埠票房最终竟达625万,一举超过李小龙的电影,在香港引发巨大轰动。
虽然这部电影的票房记录没有维持太久就被李小龙的新片打破,但许贯文跟着又推出多不新作,在数量弥补了嘉禾之前的短板,嘉禾很快就超过邵氏,并且稳坐香港电影老头老大的位置一直到今天。
邵氏这边一开始并不甘心,可无奈嘉禾有李小龙和许贯文两**宝,年年都垄断香港电影市场差不多一半以上的份额,时间一长,邵毅夫既觉得脸上无光又感到心灰意冷,再加上这期间电视机开始在香港普通家庭中间普及,邵毅夫看到了电视业未来的广阔前景,于是便决定将事业重心从电影转到电视上来。
邵氏这边越是不景气,邵毅夫就越对无线寄予厚望。亚视这个时候冒头,绝对会被邵毅夫当作是头号大敌来对待,日子绝对不会比当年的嘉禾好过到哪里去。
想必那位收购了丽的电视的邱徳根先生就是因为这样的顾虑,所以才没有立刻就把消息公布出来,不过这对林夕而言却是一个可以改变历史的绝佳机会。
第55章 出人意料的反应
另一个时空里的亚视,虽然在成立之初崛起势头很猛,甚至一度和无线平分秋色,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被无线牢牢压制,老板换了好几次,经营却越来越差,到了林夕穿越那会儿,已经到了破产倒闭的边缘。
林夕并没有自大到认为自己就一定可以改变亚视的命运,但他至少有把握能够帮助亚视在成立初期迅速站稳脚跟,当然前提是他能和邱徳根见上一面,并且说服对方接受他提出的合作方案。
在黄霑面前,林夕并没有把另一个时空里发生的事情讲出来,只是和他说了自己根据报纸上的消息得出的结论。
“你的意识是说,香港很快会出现一家可以和无线分庭抗礼的电视台,而你拍的电视剧也可以卖给对方?”黄霑皱眉问。
林夕点了点头。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对方既然有实力买下一家电视台,为什么不像无线一样自己投资拍电视剧,非要舍近求远的去买别人的来用?”
黄霑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只是林夕并没有要详细解释的意思,直接就问黄霑有没有办法为他牵桥搭线跟邱徳根见上一面。
远东集团在香港赫赫有名,邱徳根的大名黄霑可以说是如雷贯耳,碰巧最近远东集团就有一单产品广告是委托黄和林广告公司制作,前两天黄霑还和那边的负责人通过电话,林夕这个忙他正好可以帮上。
黄霑知道林夕一旦认准了某件事,其他人再多说也没用,于是便答应帮他问问。
“我认识那人也只不过是远东集团下属公司的经理,他应该是可以在邱徳根面前说得上话的人,不过能不能说服邱徳根答应见你就不一定了。”
“你只要把我从报纸消息中得出的那番结论告诉对方,邱徳根知道后一定不会拒绝!”
黄霑虽然不清楚林夕从哪里来的这么强烈的自信,但回去之后他还是按照林夕的给那位远东集团子公司的经理打了一个电话,正好对方隔天要去向邱徳根汇报公司事项,也没多考虑,随口便答应了下来。
黄霑一听对方这么随意的语气,心里顿时就觉得事情难成,说不定转头对方就把这事给忘了。
当然事情没成也好,省得林夕在这事上浪费功夫。
抱着这样的想法,黄霑也就没有把这件事特别的放在心上,第二天他到公司之后忙着处理一堆事,根本没有精力再去惦记这事。
临近中午,黄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对方自称是邱徳根的秘书,一开始黄霑都没反应过来,心想着邱徳根秘书找自己干什么,转念一想才突然记起林夕那事,心头不禁诧异。
难道这次又让那小子给蒙对了?
果不其然,邱徳根的秘书打电话过来就是为了向黄霑要林夕的联系方式。
黄霑将林夕家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后,那边只客气了两句就匆匆挂掉了电话。
黄霑放下电话之后觉得不放心,跟着又拿起话筒,准备先把这个消息通知林夕,可没想到号码拨出去,电话那头却传来的占线的忙音。
想起自己刚刚把好吗告诉邱徳根的秘书,转眼这边电话就占线,邱徳根这么急着要见林夕,就因为林夕猜出他收购丽的电视的动作?
黄霑觉得事情不会有这么简单,但现在暂时联系不上林夕,所以他也不能把对方找来问个究竟。
邱徳根确实很急,在秘书从黄霑那里要到林夕家电话之后,他立刻就用另外一台电话打通了林夕家的电话,亲自邀请林夕到他办公室面谈,时间就定在2个小时后。
邱徳根的举动让身边人都很费解,特别是那位向他汇报工作的同时顺带提起这件事的子公司经理,在他看来那个林夕虽然写了两部小说,而且拍广告片也很有一手,但也不用邱徳根这般重视。
当然邱徳根是老板,他想怎么做,手下人根本就不需要知道理由,只管认真执行就是了。
邱徳根的秘书知道老板很重视林夕,特别吩咐前台接待,只要林夕一到,立刻通知他。
林夕担心路上堵车,所以提前一小时就出门,没想到一路上交通出奇的顺畅,到远东集团总部大楼的时,距离他和邱徳根约好见面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分钟。
和前台说明来意之后,林夕以为会要多等一会儿,没想到才过去不到半分钟时间,一个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就急匆匆地从里面走了出来。
只看了林夕一眼,对方就确定林夕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上前一步热情地伸出手:
“这位就是小林先生吧?你好,我是邱先生的秘书。”
林夕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叫自己小林先生,感觉还挺新鲜的,和对方握手时他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来早的原因,然后就问邱徳根现在是否有空见自己。
“邱先生吩咐过,小林先生一到就可以立刻去见他,这边请!”
对方领着林夕坐上公司内部专用的一部电梯,直接上到二十六楼。
邱徳根的办公室就在这一层,还没进门,林夕就已经感觉到了对方的财大气粗。
走廊地面上铺着厚厚的地毯,两侧墙壁都是昂贵的木质装潢,门厅里挂着一盏富丽堂皇的水晶吊灯,无一不显露出此间主人奢豪的气度。
当然这是以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的眼光来看,要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装修风格唯一能让林夕联想到的就是暴发户。
一想到邱徳根未来会把亚视下面的两个频道改名为黄金台和钻石台,林夕就实在有些不敢恭维这位邱先生的品味。
俗归俗,但不可否认那是亚视最辉煌的时期,而邱徳根也是亚视历任老板中唯一一位让这间电视台有盈利的人,仅凭这一点,就让林夕对接下来的这场见面充满了期待。
——
5000周推荐票加更
第56章 论势(求收藏、推荐)
邱徳根今年五十五岁,中等身材,长得相当的富泰,圆脸,重眉毛,大眼睛,头发应该是染过,很黑很重,很有这个时代成功企业家的派头。
像一切白手起家立业的人物,邱徳根的威严只针对手下人,待人接客时他都显得非常平易近人,这次因为林夕的到来,甚至还放下手头上的事情,亲自走到办公室门口来迎接。
这样的“降阶相迎”多少让林夕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也让一旁邱徳根的秘书看了暗暗咂舌,看来林夕在自家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远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要得多。
握手之后,邱徳根朝办公室里做了一个请的姿势,然后转头对一旁还在发愣的秘书说:“去泡一壶好茶过来。”
秘书忙不迭的点头,正要去做,突然又给邱徳根叫住了。
“算了,还是去煮两杯现磨的咖啡,现在的年轻人应该更喜欢喝这个。”
无论是喝茶还是喝咖啡,邱徳根都没有征询林夕的意见,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对林夕虽然重视,但内心里也是一个主见极强的人。
这样的人是最不容易被说服的,但林夕却不担心。
邱徳根既然这么着急见他,那就说明双方确实存在着可以合作的基础。
进了办公室,主客落座之后,邱徳根开门见山的就说出了自己急着见林夕的原因。
“我收购丽的电视这件事自认为做得很隐瞒,但没想到林生凭着报纸上一条不起眼的新闻就分析出了这么多,实在是后生可畏。”
“邱先生太谦虚了,你觉得可能是不怎么起眼的新闻,或许在普通人眼中就是了不得的大新闻,我是有心算无意,实在当不得邱先生这般夸奖。”
林夕不卑不亢的态度让邱徳根很满意,点点头又问:“不知林生提出要和我见面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和邱先生共商大计!”
邱徳根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林夕这话听着好像有点大言不惭的味道,可仔细琢磨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明明只是一个十六岁少年,因为写书拍广告有了点名气,身份和自己还是相差甚远,但邱徳根总感觉林夕说这话是有所依仗的。
“不知林生准备在哪方面和我合作?”
“邱先生总不会觉得我是闲得无聊才会关注报纸上那些关于丽的电视被收购的消息吧?”林夕反问一句,其实也就是回答了邱徳根的提问。
林夕坦言自己就是冲着丽的电视来的,邱徳根立刻就想到了一种可能。
“我明白了,林生手上应该是有一个不错的剧本,但是和无线那边合作没谈拢,所以就想到了丽的电视?”
“邱先生只说对了一部分,我的确是来找丽的电视寻求合作的,但绝不是来推销剧本的。”林夕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郑重其事的递到邱徳根面前:“这是不久前我注册的一家影视公司,我希望在未来能够和丽的电视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邱徳根接过名片看了一眼,上面总共就三行字:
顶头是东方影视公司六个黑体字,中间是林夕的名字,最下面是公司电话和传真号。
这个年代还不是什么经理、总监满天飞的时代,真正有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在自己名片上印上职位,林夕不是不知道这个情况,只是以他来自未来的观感,总觉得在名片上印职位是一种很没档次的做法。
真正牛逼的人物只要亮出自家名号,别人就知道他是什么身份,根本就不需要再在名片上多此一举。
但是这个“偷懒”的做法落在邱徳根眼里就完全是另一种观感。
没有职位,说明林夕这家影视公司连基本的公司框架都没有,说白了就是一个皮包公司。
这让邱徳根稍稍有些失望,不过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把情绪表露在脸上,收好林夕的名片,他跟着就问:“不知道林生准备怎么和丽的电视合作?”
“我来拍,丽的电视引进播出。”
邱徳根眉头耸动了一下,笑了笑说:“丽的电视目前的经营状况虽然不佳,但也没有落魄到需要从外面买节目来播的地步,林生这个提议是不是有些托大了?”
“那也可以是大家双方合作出资,最后按比例分成。”林夕主动退了一步。
邱徳根不无遗憾的摇摇头,“如果林生就只带着这点诚意过来,那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再谈下去了。”
“我知道,邱先生现在一定觉得我还没有搞清楚情况,但事实上没有搞清楚情况的是邱先生你。”林夕一改之前恭敬的态度,语气也变得不客气起来。
邱徳根的秘书端着两杯煮好的咖啡走进来,正好听到林夕这句话,手一抖差点把咖啡杯摔掉。
他可从来没有见过有人敢用这样的语气和邱徳根说话,要是公司里面的人,恐怕早就引来邱徳根的滔天怒火了。
因为怕受到邱徳根怒火的牵连,秘书放下两杯咖啡就赶紧抽身离开。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邱徳根在盯着林夕看了数秒之后,这才开口说:“我怎么看不懂形势了,还请林生教我!”
最后这个“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