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穿越时代-第7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被迫从面包降级成了土豆,黄油、奶酪和火腿则从商店的货架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解决粮食危机,政府与营养专家号召人民采取反复仔细咀嚼食物的方法进食,以充分吸收营养,但说穿了依然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饿慌了的人们纷纷扒上前往俄国的火车,为了一份能吃饱饭的工作而不惜奔赴西伯利亚。
捷克、匈牙利和奥地利在这个“无夏之年”的食物配给水平,甚至比德国还要更加悲剧,只有每人每天九百五十卡路里,仅仅维持在勉强饿不死的程度。而且,能够供给市民的食物几乎除了土豆就是土豆,肉类和油脂基本没有不说,连蔬菜也因为气候异常而大面积绝收,那些把花园开辟成菜圃的市民纷纷为之落泪。许多奥地利人和捷克人患上了夜盲症和伛偻症,还有一些人在街上走着走着就一头栽倒,再也爬不起来。
而荷兰和比利时由于人口稠密,粮食供应压力太大,偏偏又被战火破坏得更加严重,人均每日食物配给只有极度可怜的五百卡路里——每天若是只吃这么少的食物,已经无法维持人体的基本生存所需,更别提是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冬里了。如果不能从黑市获得额外的食品,普通的荷兰人和比利时人在这一年里根本就活不下去。然而,当地黑市上的东西实在是贵得惊人,咸鱼比官价高五十倍,土豆比官价高七十倍,面包比官价高两百倍。偏偏由于港口、航运、贸易均已停摆,当地失业率超过百分之六十,绝大多数失业者都已经身无分文,根本买不起如此昂贵的黑市食品……结果,仅仅是在鹿特丹一座城市,就有六万五千人在“无夏之年”内被冻饿而死,还有超过三千人因为偷窃和哄抢食品被吊死,剩下的活人也基本个个都患上了浮肿病。
除了食物之外,在这些国家的各个主要城市里,其它的日用品供应也十分匮乏——因为没有肥皂,家庭主妇只能用碱液充当洗涤剂。少数在世界大战之中幸存下来的汽车,也因为没有汽油而基本上只能闲置。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恐怖寒冬里,煤炭供应却因为铁路中断而停止了,城市集**暖系统更是一直要到五年后才初步恢复,于是很多老人在夜晚被冻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还有一些倒霉蛋在拾捡枯枝的途中冻成了冰棍。在树木都被砍走当柴烧的公园里,到处挂着醒目的标语:“禁止自杀”。因为遍地都是没有办法活下去的人。
至于法国、西班牙、瑞士、葡萄牙和意大利,由于战争在这些国家结束得最迟,根本还没来得及进行战后重建,也没有来得及建立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就被卷入“无夏之年”的低温灾荒,干脆连配给制度都建立不起来,政府发行的钞票从一开始就等同于废纸,经济运转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苏联援助的一点儿食物和燃料,必须优先保障军队,民间就只能任凭百姓自生自灭,甚至连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都经常有饿死冻死的
更可怕的是,当饥饿压倒一切之时,人类社会所有的人伦廉耻全都被只为肚子而活的饥民抛之脑后。他们把饥饿的眼睛盯上了自己的同类,开始自相残杀!各种骇人听闻的吃人消息开始充斥报纸版面,例如在某条街上发现被割走大腿肉的弃尸,从某处修道院里传来修女烹煮弃婴的传闻,在黑市买高价食品的市民从腊肠中发现类似儿童手指的物体……当这些惨不忍睹、悖逆人伦的残酷血案,逐渐演变为生活常态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精神崩溃,各种集体自杀事件层出不穷,还有官员因为看了太多的食人惨剧现场而发疯。
总而言之,在这个愁云惨淡的“无夏之年”里,整个德国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冻死饿死了两百万人。还有一千万德国人为了弄口吃的,被迫含着眼泪告别故土,移民西伯利亚去给俄国人开拓边荒。法国的工业完全停摆,农业和畜牧业减产四分之三,大约四百八十万法国人在这一年死于核爆、辐射病、饥饿、严寒和营养不良。西班牙饿死病死了两百万人,意大利饿死了一百五十万人。原本就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瑞士挨了一堆核弹,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根据当地记者报道,“蜂群一般的乞丐”堵塞了阿尔卑斯山脉的各条道路,向过路行人哀求一块面包,或者用任何能够找到的猎枪、农具、棍棒和刀子去打家劫舍。
幸好,这个时候埃及的人口还没有出现爆炸式膨胀,在战争中挨的核弹也比较少,肥沃富饶的尼罗河流域还能像古罗马时代一样,成为整个地中海世界的面包篮子,向环地中海各国出口数量可观的富余谷物——依靠着从埃及和叙利亚搜刮来的粮食,还有苏联人提供的少量救济粮,南欧各国总算是勉强熬过了这一年,虽然遍地都是饥民和饿殍,随处可见有人饿死荒野、无人殓尸,但至少政府还在维持着最起码的秩序。
然而,在高密度地挨了一大堆原子弹,随后被美国和苏联同时抛弃,从前一年就已经陷入黑暗时代的大不列颠岛之上,就连这样的悲剧生活都已经纯属奢望——在核爆之中残存下来的英国人,在经历了无休止的混乱和攻杀,又熬过了一个惨淡的冬天。好不容易盼到了春暖花开,扛起锄头在地里播下了种子,接下来迎来的却是气候异变,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而到了此时,家家户户的粮食储备皆已告罄,再也熬不住了。
因此,在这个悲惨的“无夏之年”里,英国人发现他们没有食物,没有燃料,缺少住房和衣服,甚至没有最起码的安全,最后一点珍藏的储备也耗尽了,谁也不知道该怎样活到下一年……在即将饿死冻死的可怕命运面前,英格兰南部的居民纷纷寻找船只、捆扎木筏,企图渡过海峡,到欧洲大陆上去闯出一条活路。
然而,在海峡的对岸,法国和低地国家的人们,这会儿自身也同样处在饿死冻死的边缘,哪里还有余力赈济海峡那一边的英国岛民。更何况,巴黎和阿姆斯特丹也被砸了核弹,死者数以百万,这笔血仇的帐都被记在美英盟军的头上,看到这些英国人居然还厚着脸皮来自己的地盘上抢东西吃,法国人和荷兰人哪里会有好脸色?自然是抓起武器就喊打喊杀,每天都要用私刑处死成百上千渡海而来的英国饥民。
但尽管如此,被饥饿逼急了的英国人,还是一批批地继续渡海而来,并且想尽办法武装起来,形成一个个五花八门的海上打劫团伙,不时伺机登陆欧洲大陆海岸,从那些残存的居民点里劫掠食物和燃料,唯一的目标只是让自己活下去……一切都犹如昔年维京海盗被饥寒逼迫,驾驶海盗船袭击欧陆的往事重新上演。
而在大不列颠岛的北部,由于距离欧洲大陆实在太远,那里的英国人连逃亡的路子都没有,只能在绝望之中成千上万地冻饿而死,或者为了生存而竭力挣扎,不断地突破下限,做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苏格兰高地荒野之中的鸟兽在这一年几乎被捕杀殆尽,连下水道的老鼠也成了人们餐盘里的美味佳肴……最后,各种吃人的恐怖传闻开始到处散布,而各种证据也确实表明,当时的苏格兰出现了不少食人族: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三战爆发的一周年纪念日,爱丁堡的苏格兰政府在暴动和大火之中被摧毁,从此永远停止了对外拍发无线电信号……没有人能够真正说的清楚,那一天在爱丁堡究竟发生了什么。直到战争结束之后,苏联人才试探着派遣了一支海军陆战队进入这座被废弃的城市,然后搜遍了全城,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活人,倒是发现几座教堂和宫殿里被架设了一些大锅,墙角堆满了七零八落的被煮熟的人骨头……
与英国相比,爱尔兰的情况稍微要好一点,尽管粮食同样基本绝收,至少还有一个爱尔兰共和军组建的政府,在努力维持着最起码的社会秩序,此外还组织人们下海捕鱼,搜集可以食用的树皮草根,以及抢着时令耕种那些比较耐寒的农作物,并且设法从苏联争取到了一小笔粮食和燃料等生活物资的救济性援助
但即便如此,“无夏之年”在爱尔兰岛上出现的情景,也已经宛如人间炼狱。根据苏联记者的实地采访报道:“……(爱尔兰境内的)乞丐本来已经很多,现在更是进一步数量猛增。每到一座市镇,都有成群的妇女、儿童和老人聚集在车站周围。他们挤满了道路,像一支军队一样,每个人的目光都充满绝望,面颊上泛着死者的苍白……旷野里,幼小的儿童提着篮子,不顾危险爬上枯树摘叶充饥,而树叶几乎早已被捋光了;随处可见肚子涨得好像气球一样的饥民们饿死荒野、无人收敛和安葬,反倒被割走了大腿上的肉……”
总之,当一九四八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诸位欧洲人还是默默地感谢上帝和命运,让他们活着熬过了这个艰苦卓绝的“无夏之年”……却不知再接下来,他们还要迎来一个更加寒冷和苦难的“冰河之年”……
※※※※※※※※※※※※※※※※※※※※※※※※※※※
PS:关于新书的事情,有编辑建议我写《武侠世界的社会经济问题》,吐槽武侠世界的不科学交通速度、不科学的信息流通水平、奇葩的物价、被遗忘的方言沟通障碍、朝廷的薄弱存在感等等,大家对此有兴趣吗?
比如,南海的叶孤城和塞北的西门吹雪比剑,按常理应该是两边鸡同鸭讲,互相听不懂才算正常。
至于剑网三里面每根糖葫芦最高八两金子的售价——好吧,就当网游世界里大唐的黄金比铁便宜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这个只管杀不管埋的世界(中)
第一百三十六章、这个只管杀不管埋的世界(中)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异常气候大灾难,当欧洲和北美在饥寒交迫的“无夏之年”中呻吟之际,那些生活在地球上其它角落的人们,自然也没有幸免于难、隔岸观火的好运气,而是“有福不共享,有难却同当”……
作为跟欧洲隔海相望的近邻,北非也在“无夏之年”的异常气候之中损失惨重,主要农作物减产四分之一,好在这地方本来就人口不多——二十世纪前半叶,北非人口还没有像半个世纪之后那样发生大爆炸,又被几场核爆给搞死了不少城市人口,如此一加一减之后,北非的粮食供应居然没有出现太大的缺口。在埃及,由于城市人口被核爆和战乱消灭了很多,乡村地区却没有受到多少骚扰,结果粮食出口量反而大大增加了。
当然,极度混乱的恶劣治安和血腥残忍的部族冲突,还是让北非在这一年人口数量暴跌,如果再算上之前的原子弹爆炸和美苏两军之间的厮杀征战,整个北非在这一年前后大约损失了两百万左右的人口。
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另一边,西非的情况比北非更糟糕,因为在美苏两军隔着沙漠对峙的那段时间里,趁着美军核武库暂时告罄,只能一边倒挨打的机会,苏联战略空军前前后后往这一地区丢了两百多枚原子弹,把殖民地时代在这边遗留下来的一些港口城市,都摧毁得七七八八。白人侨民凡是能逃的都抛弃家当流亡去了南非,黑人则脱了裤子扛起长矛重返热带雨林,让这片文明之光熄灭的土地,重新回归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前的酋长部落统治模式。至于在此期间的死亡人数,已经基本无法统计,有说两百万的,也有说两千万的……
再往南过去,位于非洲最南端的南非,却在本次核战浩劫之中成了超级大赢家。不仅顺利摆脱了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从此自己当家作主,还利用英国的毁灭,苏联的默许和美国的无可奈何,强行夺取了大英帝国在非洲的遗产,打着“南部非洲共同体”的旗号,把安哥拉以南的小半个非洲收入囊中,成为自家独享的势力范围,此外甚至还直接挖走了盟军在非洲的相当一部分军队,当真是赚得盆满钵翻。
更幸运的是,在独立建国的同时,南非还成功地退出了战争,跟美国和苏联两边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了眼下打得如火如荼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之中,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中立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之内,南非不仅可以利用中立国地位,两头倒卖紧俏物资牟取暴利,还能在和谈斡旋之中牵线搭桥,分享各种好处。
另外,随着欧洲、北非和西非的毁灭,数以百万的白人移民仓皇南下,给一直苦于人口不足(这里专指白人,在当时的南非,黑人不算人)的南非政权,一下子送来了大批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同时还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让刚刚独立建国的南非联邦上下乐不可支,以为自己肯定是得到了上帝和命运的庇佑。一些最为激进,最有自信,或者说最为狂妄的南非政治家,甚至已经开始喊出“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的口号。
美中不足的是,南非大部分地区位于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不足,大部分土地不适合农耕,可供开垦的土地仅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即使当年的布尔人也是以畜牧业为主,搞农业从来都不是强项。在过去人口稀少的时候,南非的农产品还能自给自足,甚至可以出口少量富余的粮食。
然而,如今一方面是大量白人难民从北方涌来,一方面是农作物因为气候变异而减产,结果南非的粮食供应情况也吃紧起来。虽然南非以盛产黄金和钻石而著称于世,手里从来不缺硬通货,但如今全球都在气候异变和饥荒之中挣扎,即使愿意拿出黄金,南非想要从国外进口粮食也依然非常困难。
为此,南非尽管没有参加世界大战,也依然在立国之初就推行了食品配给制度,以减少粮食消耗和浪费。同时又不顾热带非洲也在遭遇饥荒的窘境,反而加大了对这些地区的搜刮力度,硬是从东非和西非的黑人们的嘴边掠夺了大量的高粱和粟米,还有木薯粉和香蕉干,从而保证了南非白人公民每人每天两千五百卡路里的食物配给。至于刚果、莫桑比克、罗德西亚和尼日利亚等地的黑叔叔会因此而饿死多少,就没人关心了。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成了这一年苏联红军逞威的主要作战方向。自从克里姆林宫决策放弃西欧之后,超过两百万红军被投入了小亚细亚和伊朗战场,在这片干燥崎岖的土地上掀起了无穷无尽的腥风血雨——跟后世那些被“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名目束缚了手脚的美国大兵不同,在毫无半分怜悯的钢铁暴君斯大林同志和专治各种不服的“契卡”战士面前,就算是换成基地组织来搞抵抗运动,也同样是螳臂当车。
总的来说,在经历了二十多枚核弹的一齐轰顶、持续不断的地毯式轰炸和几次严重违反人道主义精神的城市攻防战之后,生活在欧洲地区的土耳其人基本已经绝种,生活在小亚细亚的土耳其人也减少到了不足八百万,其中还有两百万土耳其人正以恐怖分子或者“疑似恐怖分子”的罪名,被关押到了各处劳动营里,在“契卡”战士的皮鞭下没日没夜地做苦工——在完全不必考虑任何舆论问题,也不必考虑成本是否过高的情况下,凭着现代化的杀戮手段,镇压占领区民众反抗其实并不怎么困难,什么挑拨离间杀鸡儆猴都是玩烂了的招数,否则过去欧洲人是怎么殖民全世界的?而作为苏联盟友和土耳其人世仇的库尔德人,则乐不可支地接收了他们的田地和房屋,甚至还接收了他们的妻女——当真是做到了“石头要过火,人口要换种”……
事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