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童养媳之桃李满天下-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信芳嘴角一翘道:“彭丹把守内阁多年,又为首辅,而其他三位阁老分别代表刑部,兵部和吏部,跟彭丹所代表的户部一直互为犄角。现在还好,再过几年,焉知他们不会联合起来把持朝政?而且大楚的教育和农业也该往前走一步了。”

    “你大师伯管着翰林院,对地方教育研究了近二十年,跟欧阳尚书是好友,由他顶替我的位置,不仅可以拦着其余四位内阁结盟,更可以让大楚的教育更进一步。”

    “而且我和你大师伯说好了,他退下后会举荐成尚书。到时候要变的就是农桑水利了。”

    “所以成尚书会支持大师伯?”

    秦信芳颔首,这是他与成尚书达成的协议。

    成尚书是工部尚书,是六大尚书中难得的务实派,前两年刚从工部左侍郎提为尚书,他一直着力在改进水稻种子上,已然有了进步。

    但因户部拨款的原因,培育出来的水稻一直不能大范围的播种实验。

    如果没有两年的大量播种实验数据,他是不敢推广的,朝廷也不敢让百姓大量播种。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也为工部争取资本。

    他才升尚书不久,想要升入内阁很难,所以不如先提名,让给金万,金万退下后再提名他,到时候几率就大了。

    秦信芳的政治资源除了部分留给顾景云外,他大部分都交给了金万,而金万以后会交给成尚书。

    这些资源可以给他们的上升提供一定的保证。

    他不知道成尚书之后他肯不肯把资源倾斜到他未来女婿和外孙身上,但他们欠下的人情却一定会在。

    只要他们能够保持本心,在皇帝英明的情况下,这两份人情就坏不了。

    这也是秦信芳给妞妞留下的保障。

    若成尚书像顾怀瑾一样忘恩负义,他自然也有后手对付他,何况顾景云也不是吃素的。

    秦信芳去年便决定要致仕,这一年的时间便是在做布置,他总要给顾景云和妞妞留下些东西,让他们将来想用时能有资源可用。

    可是他又不能因私废公,想要两者兼得,他可是将朝中上下文武大臣都筛选了一遍。

    金万不必说,他已年逾六十,品性能力都摆在那里,家中子侄虽没有特别优秀的,却也不拖后腿。

    对于大师兄,秦信芳还是放心的。

    而成尚书则是他最后选定的第二接班人,也是安排的第二步棋。

    对方现在的人品能力同样信得过,但人心与朝堂的变化就如同天中风云,向来变幻无穷,人可以去推测,却不能笃定。

    所以他现在也只是在尽人事,结果能否像他设想的那样就看天命了。

    俩人说完正事,便听得外面烟花炸响,安安和妞妞“哇”的一声惊叫出来,拔腿就要往外跑。

    顾景云和秦信芳眼疾手快的扯住她们的衣领,“我们带你们去看,可不能乱跑,外面可是有坏人的。”

    黎宝璐也扯着何子佩去看烟花,正巧碰到东风南风他们带着曲维贞和曲静翕找来,便一起站在花棚门口看。

    顾景云抱着安安,秦信芳则抱着妞妞让她站在高台上,一手扶着她,一手去护着差点被人群挤到的何子佩。

    妞妞和安安哇哇的大叫着,拍得手掌都快红了。

    下人们很快围成一堵人墙,将主子们拦在里面,不让拥挤的人群挤到他们。

    顾景云见黎宝璐看得认真,眼中异彩连连,便低声道:“待过年我们多买些烟花来放。”

    黎宝璐摇头,“污染太大了,看朝廷烧的就行。”

    这个时代不是谁都买得起烟花燃放的,而每年除夕,元宵和中秋朝廷和皇宫都会燃放烟花,普通百姓都是跑来看它们放的。

    一些富贵之家也会买,特别是一些世家和权贵,每年还有斗烟花的,而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烟花燃放离他们家都不远。

    看别人家放的就行,黎宝璐没打算在大气污染上添力。

    但她也不反对别人燃放烟花,因为那是表达喜悦的一种方式,烟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艺术。

    看完烟花,黎宝璐才跟顾景云咬耳朵,说舅母心情抑郁的事。

    顾景云微微蹙眉,不动声色的看了舅舅和舅母一眼,见俩人正扶着妞妞下高台,俩人之前依然亲密无间,那看来问题不出在舅舅身上。

    顾景云扫了妞妞一眼,见舅舅舅母望着她的眼神皆是慈爱不已,并不见忧愁。

    丈夫女儿都不愁,那舅母愁什么?

    “你确定舅母的身体没问题?”

    “只是一些小毛病,问题不大。舅母这个岁数了,有些小毛病是正常的。”

    顾景云微微颔首,“一会儿我去问问舅舅。”

    秦信芳与何子佩朝夕相处,自然知道她的变化,但他没想到会那么严重了,竟然已经到了抑郁的程度。

    之前他也请了太医诊过的,太医给出的论断是心情郁结,虽开了药方却表示这种病不在药石,而在于心情。

    秦信芳揉了揉额头,低声道:“是我太过疏忽了。”

    顾景云不由好奇,“舅母为何心情郁结?”

    最近应该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才对啊。

    秦信芳无奈道:“我们都老了,想的不由就多了些,不是什么大事,待我致仕就好了。”

    他顿了顿还是道:“要不你和纯熙带着安安搬回来住一段时间吧,家里热闹些,忙些,她胡思乱想的时间也就少了。”

615。第615章 大意

    何子佩冬时就觉得身体不舒服,不是肩膀酸疼就是腰腿疼,要不然就是五脏如同炭烧,有种燥热的感觉。

    请了大夫来看,大夫却说重在保养,并不能根治,哪怕是请了太医也一样。

    秦信芳明白他们的意思,何子佩是老了,因此一些积年的小毛病爆发了出来。

    何子佩也并不是不明白,但身体的不舒服反应到了心理上,她总觉得自己可能活不久了。

    所以着急。

    着急的想看妞妞长大,着急的让顾景云有嗣子,着急为每一个人的将来做安排。

    就是秦信芳自己,有时候都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妻子的心境变化他不是不知,这几天甚至一直在吃养神的药,但药物对心理的治疗效果一直不佳。

    与其依靠药物,还不如开解她,心病就该让心药来医。

    所以秦信芳才那么着急的寻找接班人,赶在重阳的时候退休。

    到时候他留在家里陪她,她的心情肯定会好些,等妞妞休沐时再带着她去郊外别院住两天。

    不必每日都呆在秦府里,又有人相陪,她的心情多半会好转。

    但距离重阳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呢,秦信芳可不想这二十多天她都闷闷不乐。

    顾景云和黎宝璐相视一眼,点头应下,“明天我们还有一天假期,便明日搬过去吧。”

    “你们的生活用品府里都有,不必带什么东西,捡些安安的玩具带上就行。”秦信芳愉悦起来,笑道:“让维贞他们都过来,这样热闹些。”

    黎宝璐点头应下。

    秦府很大,而她和顾景云在那里都有自己独立的院子,的确是只要把自己带去就行。

    而且秦府的生活水平可比顾府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一个院子配备的丫头婆子足有十七八个。

    夫妻俩都不爱身边有第三个人晃荡,尤其是顾景云,他不仅洁癖也喜静,做事的时候尤厌跟前有不熟悉的人。

    何子佩也知道外甥的怪脾气,抽掉一半的下人,剩下的则在院外听候差遣。

    对于他们搬过来一起住,她高兴不已,将心底那些隐忧和顾虑全都抛到了脑后,开始为他们忙碌起来。

    要将一些尖锐的东西收起来,以免被安安拿到伤人伤己,还要把她小房间里的桌角凳角等都包起来,以免她摔倒的时候碰到;还有顾景云习惯用的笔墨砚都要按照他的习惯摆好;宝璐爱吃的东西厨房也要大批进;维贞学习用到的工具,静翕最近在看的书何子佩也都关切到……

    秦信芳见妻子为他们忙得团团转,心里又是心疼又是吃味,但见她脸上都是笑意,不再见往日的愁苦,心疼又转化为欣慰,虽然会累点儿,但总算没时间伤怀了。

    黎宝璐便把她吃的药停了,着手以药膳和膳食治疗。

    顾景云便找了一个精通药膳的厨师回来,交由宝璐吩咐。

    其实秦府是有会药膳的厨子的,但她是各种药膳都会些,顾景云找回来的却是精通为女子调理身体的膳食。

    最关键是她的手艺很好,虽是药膳,味道却很不错,宝璐跟着秦文茵吃了不到半个月便都脸色红润照人。

    黎宝璐一边捂着腰身叫“胖了,胖了”还一边不停的吃。

    何子佩看得乐呵呵的,招过厨师低声说了几句话,厨师连连点头应下。

    何子佩给宝璐盛了一碗汤,低声道:“这是滋阴补血的,多吃些。”

    黎宝璐差点喷出来,她已经能够预想到她下一句是什么了,果然,“把身体调养好来,到时候……”

    “舅母,”黎宝璐轻咳一声打断她的话,红着脸转开话题,“舅舅打算什么时候上书致仕?”

    “快了吧,重阳要休沐,陛下有可能会挽留,所以要提前三天上书。”

    古代的君臣特别爱玩辞职——挽留——再辞职——再挽留——三辞职——君主无奈同意的戏码,所以要想能在重阳的时候退休,那就得提前三天上书。

    秦信芳致仕的奏折早就写好了,只等时机一到便递上去。

    其实朝中上下都知道他要致仕的事,只是因为事情繁多,又要选接班人,又要交接好事宜,所以大家都不确定他具体辞职的时间。

    但众人都猜想是过年前后。

    毕竟辞职好过年嘛,谁都没想到秦信芳那么急,想要赶在重阳的时候就致仕。

    秦信芳重阳前三天就上书祈骸,表示他年老体衰,病体沉疴,近来精神越发不济,感觉到已无力再处理内阁事务,因此想要辞职回家休养。

    即便是早已有预料,真正面对这封奏折时李安还是忍不住眼眶一红,眼中含了热泪,真情实切的挽留道:“师公不过才四十多,而官以五十为服官政之年,到七十官常方到致仕之期。朕登基不过一栽,有诸事不明,都需请教师公,师公就忍心弃我而去吗?”

    秦信芳低头推辞道:“陛下,朝中有彭首辅,还有另三位内阁辅佐,文臣武将尽皆贤良才干,臣也不过是其中萤火,再不济,您还有顾太傅可请教。臣近来真是有心而无力了。”

    说罢跪下请辞,“还请陛下成全。”

    李安最后当然没有成全,于是此事不了了之。

    秦信芳第二日再上书请辞,朝臣们见状便知道他是拿定主意重阳前一定要退休了,不然今天他不会再提。

    大家不由叹息惋惜,秦信芳的政治生涯本来可以更长的,可惜了。

    众人都以为秦信芳是在琼州坏了身子,所以才那么早请辞,而且最近秦府也的确常常请大夫。

    大半的朝堂都安静下来,只有几个臣子帮着皇帝一起挽留秦信芳,但大家都知道,他是不可能留下了。

    果然,第三天秦信芳再度上书请辞。

    李安看着奏折半响,最后沉默的在上面盖了印章,算是答应下来。

    既然秦信芳辞职了,那他的内阁职位就得找个接班人,按照惯例皇帝会询问他的意见,看他是否有推荐人。

    秦信芳推荐了金万和成尚书。

    朝臣们尽皆一愣,因为这两位在朝中都颇有些默默无闻。倒不是他们无名,俩人都做到了二品官,当然不可能无名,只是同官阶的,比他们优秀,比他们有名的人很多。

    这俩人,成尚书不必说,两年前才从工部左侍郎提为尚书,工部和礼部一直是垫底清冷部门,所以很少有人把关注点放在这两个部门上面。

    而金万,他的资历的确够老,而且他的年纪也是朝堂中最大的,可他自考上进士后就一直在翰林院任职,三十来年了,一直没挪过窝。

    默默无闻的,要是秦信芳不提,他们几乎都要忘了朝中还有这样一位二品官,毕竟,他上朝通常都是打酱油,站在那里发呆,除非有涉及到翰林院的事务,不然不会插嘴的。

    大部分人不明白秦信芳怎么会推荐金万,但少部分精明的人在下意识的闪过金万的履历时便不由一惊。

    从政不到二十年就能从一小小翰林做到翰林院掌院,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吗?

    文官升迁向来艰难,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的一品一品的往上升,有的人光四品升三品都能花去十年的时间,这还是短的。

    大部分人都卡死在四品上,终其一生都没能升迁。

    可是金万却能如此顺遂,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不仅有本事,还有人脉,而且心智也不低,不然怎么会在他们所有人都没察觉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升到了翰林院掌院?

    这次要不是秦信芳提,他们都没留意到金万的出仕年数,大家都被他的年龄骗了。

    他年纪最大,但从政时间还真不长。

    而彭丹想的则要更多些。

    他也是秦闻天的学生,金万,金万是他们的大师兄!

    彭丹下意识的攥紧了手,这些年他竟然也下意识的忽略了金万。

    彭丹是秦闻天所带的班级出来的学生,而金万是正儿八经跪拜敬茶入门的大弟子,其身份跟彭丹自然不一样。

    然而秦闻天的学生太多了,而他的亲生儿子秦信芳又太过优秀,这便让人注意不到他的其他弟子,更注意不到一直低调沉默的金万。

    当年秦信芳被流放,作为他的同门,且官职与他最接近的彭丹第一时间就接手了太子一系的势力,成为太子一系的领头羊。

    但是,秦家的一些资深人脉他一直没掌握,他以为那些人脉还掌握在秦信芳的手里。

    因此那几年没少盯着琼州,却发现琼州被人围得密不透风,他们得不到里面的消息,更难往里派人。

    他一直以为这是秦信芳的手笔,可现在看着站在他的侧方一脸淡定的金万,彭丹瞬间明白过来。

    人脉在金万的手上!

    秦信芳被流放没几年他就升任为翰林院掌院,一直默默无闻,不仅是他,朝中还有谁想得起他是秦闻天入门的大弟子?

    多半以为他只是秦闻天的学生吧?

    而秦闻天的学生何其多?朝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受过他教诲,哪怕不是在清溪书院上学,在上京赶考时也听过他讲课,受过他指点,也都要尊称他一声先生,自谦一声学生。

    是他大意了。

    殿上其余人等也纷纷在心中大喊,他们太大意了!

616。第616章 区别

    内阁阁老的确定当然不是一天就能决定的,除了秦信芳,李安还问了其他人的意见。

    众人也纷纷回过神来,或是附议秦信芳,或是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人,朝堂上立即辩论成一团。

    秦信芳回列,他稍后会把推荐金万和成尚书的理由写成折子递上,之后的事就不与他相干了。

    该做的布置也早已做好。

    内阁职位勘定不是那么简单的,现在是重阳,他们能在过年前确定这个人选就不错了。

    而金万和成尚书在这段时间要做的就是稳住气,不行差踏错就行。

    朝会结束,大家果然没争出胜负,但人选却增加到了四个。

    四人争一个位置,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