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6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缩短人的距离,就必须得有一个高效且快捷的交通工具,比如……蒸汽火车。
一旦开始投入使用,那么关内和关外,从原来的徒步来回数天乃至于数月的时间,一下子就能缩短到了三天之内,时间非常重要,这就会使人心生出距离缩短的错觉,那么……那些不肯放弃背井离乡的人,才愿意去寻找更好的生活。
这就如同,乡下的一个小农,他三天的时间可以徒步至百里之外的某亲戚家探亲,这已是他活动范围的极限,再远的地方,他是绝不肯去的,至于关外,对他来说,便相当于是爪哇国了,虽然也晓得那儿黄金遍地,可是要他抛弃一切,跑去关外,却是连想都不敢去想的。
可一旦出关只需三日,这就给了这人足够的勇气,使他有了如探亲一般,探索新世界的决心,那里不再是相隔万重山,不再神秘而使人生畏,这就足以让人勇气倍增了。
叶春秋想要在关外创造出一个富足的地方,就需要人口,需要大量人口,这一点无需自疑。
除此之外,铁路带来的,还有运力的疯狂增长,那关外的牛羊,便可以随时送上车,换来关内的无数时鲜瓜果和蔬菜,还可以换来无数的茶叶,商贸的繁荣,可谓指日可待。
为了这个,就算是朝廷不修筑铁路,叶春秋也非要修不可,他的第一条铁路,乃是秦皇岛与青龙之间,先将这两处连接起来。
因为铁路的路程短,所以费用大抵是在五百万两上下,叶春秋已经决定了自掏腰包。
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叶家已经积攒了许许多多的财富,通过叶家的许多买卖,还有股份的分红,现在叶家的存银已高达五千万两,这……还不包括每年数百万纹银对许多工坊的注资,甚至叶春秋完全可以说,天下数百的大商行,数千上万个工坊,几乎有三成有着叶家的股份。
叶家已经不再是亲力亲为,去自己创建工坊了,也不需专门去开拓哪个买卖,叶春秋所做的,便是投资。
眼下叶家最大的支柱产业,已从工坊演化成了钱庄,镇国府钱庄,几乎是叶家一家掌握,而借助着钱庄,除了进行发钞之外,钱庄的另一个功能,就是疯狂地拿着大把的银子,去购买许多叶家认为值得购买的股权。
每年数百上千万的纹银,疯狂地投入到其中,再加上镇国府本身的分红收入,就算叶家的人一年躺着,都能有两千万两纹银的进项。
这个数目,是绝对让人咋舌的。因为此时大明朝廷一年征收的银税,也不过二百万两银子而已,可这……却还不算,事实上,叶家的投资依然还在继续,只是这一次,叶春秋预备好了做一次最大的投资。
那就是投资铁路。
当然,叶春秋并不是贸然而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傻瓜。
送别了朱厚照之后,叶春秋便匆匆回到了家中,家中的几个主要负责经商的人都已经到了,除了自己的舅父孙琦,便还有几个在商业重点培养出来的叶家子弟,他们大多已经能独当一面,都是叶家在商业上的干将。
叶春秋坐下,呷了口茶,方才打开了话匣子:“铁路的事,是迟早要敲定的,先铺铁轨,蒸汽车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却还可以想办法,在铺设完成之前改进一下,现在这技术和匠人方面的事倒不是问题,而这铁路,别人不肯修,那么叶家先修起来,先从秦皇岛至青龙开始,现在的问题,反而不是这个,而是要预先做好准备,银子既然决定要花出去,也得先将本钱收回来。”
众人听着面面相觑,满肚子的不解,这铁路还没修,怎么就能先收回本钱呢?
他们现在也算是商业精英了,甚至可以说,这天底下最精通商业的人,眼下都坐在这里,都是叶春秋苦心栽培出来的人。
可是叶春秋说的这话,他们依旧不明白啊,这春秋卖什么关子?
叶春秋倒是没有让大家烦恼太久,便徐徐道:“这铁路总要分设站点吧,虽然青龙和秦皇之间,不过三百里,可是这三百里地,总要分设几个站点吧,先拿银子,将这几个规划的站点,附近方圆十里的地,统统买下来,这附近的站点,现在地价贱得很,不值几个银子,可一旦蒸汽车停靠,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将来站点设在哪里,哪里就是未来的新城,或是未来的作坊聚集点,谁做买卖,不希望自己的原料可以随时供应呢?谁不希望自己的公房交通便利呢?地买了下来,用不了多久,附近的土地就要暴涨,十倍都不算多,便是百倍千倍,也未必没有可能,尤其是那些荒地,现在不值一钱啊,这事儿,叶修去办,特别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走漏了风声。”
那叶修一直在镇国府做大掌柜,是总掌柜孙琦的帮手,现在听了叶春秋的话,顿时醒悟。
原来如此啊,这样一想,顿时便晓得这其中的巨大利益了,作为一个商人,最希望的就是投资能有利可图的,而且看样子,还是大利益呢,叶修顿然精神一震,忙道:“是,我这即日就去办。”
叶春秋含笑,不禁觉得自己倒是有了几分奸商的本质,这倒不是他爱财,他很清楚,往大里说,自己已成了工商业的代表,自己本身,就是天下第一大商行的大掌柜。
可往小里说,人总要为自己考虑的,叶家挣钱,本也是光明正大的银子,靠着自己努力,不害人不犯法的赚钱,又有什么错,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身家越来越多才好?
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疯狂赚钱
将第一件事吩咐给叶修去办,叶春秋便又继续道:“大家可想过,一旦开始修路,接下来会如何呢?这其中需要多少木材,又需要多少钢铁,你们可有计算吗?现在市面上的钢铁和木材本就供不应求,钢铁作坊和伐木的作坊盈利也是可观,这个时候哪,却又突然多了这巨大的需求,你们想想看,接下来木材和钢铁会涨到什么地步呢?所以啊,赶紧拿着银子去入股钢铁和木材的作坊,有多少就注资多少,将来这两个行当的盈利,必定可观,这是一本万利的事啊。”
孙琦不禁哭笑不得地道:“还是春秋想得深远啊,不错,接下来,这钢铁和木材业是要开始繁荣了。”
大家能在商业上混,自然思维也是敏捷,叶春秋一说,大家就明白过来了。
叶春秋的眼中闪烁着光芒,摇头道:“不,要繁荣的,何止是这两样,一旦铁路开通,运力大增,那么势必,各行各业都要疯长起来,现在叶家还有多少银子,结算一下,先投入钢铁和木材,若再有结余,便继续注资各业,但凡是觉得未来可期的,统统收下来,有多少要多少,叶家现在不需存银。还有钱庄的利息,要加高一些,吸引人存银子进去。”
看到有人欲言又止的样子,叶春秋像是看出了那人的忧虑,便道:“你们的眼界也要放宽一些,虽是利息方高了,可这些银子会再放出来注资,未来市场必定是疯狂上涨的,吸引到了存款,等到是借了别人的银子,咱们自己来投资,到时总能几倍地赚回来的。”
这一次显然玩得有些大,大家都知道五千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可是准备豪砸叶家五千万两银子,叶春秋居然还嫌不够,不但全部拿出去,居然还决定要动用钱庄的银子,这就有些冒险了,钱庄的根本在于信用,若是一旦这一波亏了,拿什么弥补钱庄的不足?
其实叶春秋又怎么不知道,这个风险似乎有些大了,这不是一件令人容易那拿得下主意的事,可是叶春秋却很有信心,因为他深知,只要第一条铁路开建,那么其他的铁路都会纷纷动工,这大明不是大清,风气不至于如此封闭,以至于会出现什么破坏龙脉的说法,即便真有这样的流言蜚语,以现在陛下有心修铁路的心思,而内阁首辅是自己的泰山大人,再加上镇国府的巨大影响力,也可以将这些流言蜚语压下去。
而一旦四处开建,就意味着巨大的需求了,想想看,要在这诺大的国土之上,铺设无数的钢铁和枕木,这是多大的需求啊,所有的作坊都非要疯了不可。
叶春秋相当于在这里弄出了一个四万亿计算,他决心拿出自己的身家进行豪赌一场,既可借此机会更大地促进繁荣,另一方面,大大地发展铁路,同时,叶家若是在这一波能稳住,就意味着,叶家的财富将会增加十倍以上。
几个大掌柜听着,又是面面相觑,这……还是觉得赌得太大了,在他们看来,平时春秋对商业都是谨慎的,可这一次……
虽是这样想,最后孙琦还是拿了主意,道:“好,就按着这个办。”
大家便再无异议了,叶春秋反是显得气定神闲,等送走了他们,方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接着,在镇国府,文告便张贴了出来。
对于这新奇的铁路,绝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大家只是知道,叶家似乎要修一个东西,可到底是修什么,却还是不得而知,不过这显然并不妨碍当消息泄露的时候,使大家开始激动起来。
“叶家在青口、振阳等地大量购地,花费了纹银上百万了,除此之外,还有青龙以及秦淮岛对岸的许多土地,噢,最新的消息,已经花费了三百万两纹银了。”
一时间,许多商行都疯了,无数的掮客奉了东家之命,开始在各处打听消息,也有人连消息都不打听,开始在那附近也想着购地,虽然叶家购去了最核心的地块,却还是有一些边边角角,大家也不嫌弃,买下来再说,叶家敢买,他们就敢买。
而另一方面,却又传出传闻,叶家开始疯狂地注资了,许多的作坊主们都被请去洽商,有直接并购的,也有入股的,总而言之,叶家有银子,希望你拿你的作坊去换,你若是舍不得,那可以出让作坊半数的股权。
这种事,一开始还没有引起人的警觉,可是等到叶家疯狂买进的时候,纸终于还是包不住火了。
而这时,铁路终于开建了。
从青龙到秦皇岛,乃至于是京师,几乎到处都在招募人手,有匠人,也有脚力,一开始倒还正常,可是随之这种疯狂的招募人手,甚至只要一把气力都要,却令人瞠目结舌了。
叶家到底在做什么?
无数双眼睛盯着叶家,盯着叶家的大小掌柜们,而铁轨开始铺设的时候,大家却还是一头雾水。
钢铁并不是便宜的东西,用钢铁铺在地上,这也太奢侈了吧,而此时,钢铁作坊便瞬间开始繁荣了,因为做这一行买卖的人瞬间发现,近来大宗的钢铁买卖时有发生,许多钢铁作坊,甚至还未开工,未来所生产的钢铁,便被人‘买’了下来。
钢铁的价格徒然地开始攀高,几乎是每日一个价钱,各大作坊,几乎不敢停窑,卯足了劲头,开始疯狂生产起来。
这还不算,对于无数的商行和商贾们来说,他们猛地意识到,钢铁业开始愈发地有利可图了,仿佛只要你能生产的出来,便有人肯源源不断的买进似的。
这就形同于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这一次,所有人都觉得要疯了,大量的商行,也纷纷开始筹建钢铁作坊,没有人会和银子过不去,假若只要舍得投入,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赚来银子,谁还会嫌这银子烫手呢?
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归心
商贾总是最敏锐的,当他们嗅到了一丝银子的味道,感觉到了有利可图,不需有人鞭策,也不需有人去苦口婆心的相劝,便自发地掏出了压箱底的银子,毫不犹豫地砸入接下来的一股巨大投资浪潮之中。
工坊需要扩建,所有的工坊都需要扩建。
这已不再是涉及到钢铁和木工行业了,因为任谁都明白,钢铁和木业的繁荣,势必要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他们将招募更多的人手,更多的人有了薪水,就需要餐饮,需要衣食住行,更多人会对水晶玻璃有所需求,也更多人需要车马,他们需要丝绸,需要布匹,市面上,一切都是所需的。
扩建了作坊,就需要更多的人手,人力……成了重中之重,到处都在招募人,从前还需要你识字,现在连识字都不需要,不要紧,一边做工一边学,薪俸没有吸引力,不打紧,那就加,这都是不打紧的事,最重要的是,现在市面上的物资都在涨,得赶紧开工啊,再不开工,手里的订单就黄了,这都是银子啊,只要开工,就是银子。
可开工的地方越多,招募的人手越多,就意味着,更多的行业繁荣,因为有人要住宿,所以需要搭建房子,因为有更多人招募了来,就需要愈来愈多的衣食。
所有人都像是失去了理智,疯了一样,京师还算稳定,可是青龙那儿却是处处都是紧迫感,甚至直接跑去各州县找人,只要有气力的,出关,出关放牧,出关做工,出了关,就有你梦寐以求的一切。
出关成了一个产业,或者说,人牙行已经兴起,从前那些人,大多是人贩子,最为人所不齿,可现在,他们倒是不经营这个了,无利可图啊,或者说,买卖人口反而费时费力,他们摇身一变,入驻进各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招工,他们在关外与牧场和工坊那儿谈妥了价钱,招了多少工,给多少银子,那边缺人,很缺人,修铁路需要人,牧场需要人,工坊需要人,客店需要人,食铺也需要人,有了人,投资的银子方才开始运转起来,源源不断地赚更多的银子。
这些牙人,便回到各自的老家,打了招牌,但凡是有人稍稍起了一点心的,便热络地登门,开始各种游说。想娶媳妇吗?哎呀,你一日只吃两餐?你家孩子竟不读书?你……
去啊,出关去,出了关就能挣银子,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生活。关外是天堂,地上都是铺了铜钱的,一日三顿撑死你,有了银子还怕娶不着婆娘?你家孩子该读书,挣了钱该供养起来,将来能做秀才,你娘在家放不下?不打紧,也去,可以给作坊里做点针线活,可以去帮厨,还有,那儿时兴老嬷嬷带孩子,总之,都能挣钱。
他们有一张巧嘴,什么海口都敢夸,你的家什也带去?带个屁,这些瓶瓶罐罐有什么用?去了那儿,什么都有,是去享福的。
呀,路引不打紧,现在关防松了,你还担心?不必担心,你若是真担心,不防如此,我让县里的人给你开一张路引,哈,使了钱的,有钱能使鬼推磨,那县里的差人保准肯帮这个忙,这上上下下的,都是我们的人,诗社你晓得吧,我们有熟人的,县里呢,早就铺好了路,就等你点这个头。
从山东到河南,从宣府到陕西、山西,甚至是湖广,这些牙人们宛如没头的苍蝇一般,出没于州府和乡里,凭着巧舌,招揽一个又一个的人。
与此同时,内阁的商税拟定章程也已送入了朝中,李东阳自是极力反对的,反而是礼部尚书费宏态度微妙,他没有极力反对,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这位如今声名狼藉的礼部尚书,现在下头已有了一家报馆,专门刊载他的文章,一开始,自是被人嫌弃和鄙夷,可渐渐的,也开始让人接受。
费宏的观点很简单,事到如今,朝廷征税已经势在必行,商税法未必是坏事,我辈读书人,若是全盘否定,对国家没有任何好处。
而今陛下已痛下决心,对商税法予以了肯定,而首辅王华,极力的推行,其余如谢迁、杨一清,态度虽是不明,却也难以反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