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宠:一品世子妃-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气寒冷
昌平郡王大小也是个王爷,虽然比不上皇族亲眷身份尊贵,但凭自己挣的这份功名,在皇上跟前比那些碌碌无为的皇族亲眷还有面子。
马车沿着规定的路线来至内宫的大门前,这才停下。
宣羽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自己的王妃从车上下来,天气寒冷,特地帮她掩好风帽,这才搀扶着她进了内宫的宫门。
按理说,男子不得随意进入内宫,但是因为当今太后是宣羽的亲姑妈,所以有些特权。
而且今天本来就是娘家人进宫的日子。
二人一路来到太后的寝宫,早有一个上了些许年纪的太监在门口等着了,看见他们后赶忙迎了过来。
“奴才想着,王爷和王妃一向孝顺,特地早早地出来想要迎一迎二位,没想到这才一出来,二位就到了。”
“安公公,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宣羽同这太监熟稔地寒暄着。
“好,奴才身子骨棒着呢,前些日子王爷派人送进来的老山参,太后她老人家也赏了奴才一根,奴才吃着,身子骨越发的结实了,都是托了王爷的福。”安公公神情恭敬地说。
宣羽和安公公一边往寝宫里走,一边说:“太后最近的身子怎么样?膳食上可好?”
“太后顿顿饭都吃得好。”安公公说着,扭脸瞥一眼在一旁款款而行的百里遥,笑道。“自打王妃教了太后打那套太极拳,太后的身子骨就越发的结实起来,膳食也用的多了,如今天天都练呢。每天早晨一起来,就在院子里打拳。”
百里遥忙道:“臣妇可不敢居功,这都是太后她老人家洪福齐天。”
三个人说着,便来到了寝宫里边。
有宫女上来接过二人身上的大毛衣裳,放置到一旁。
寝宫里边一片欢声笑语,已经有人赶在了宣羽夫妇之前来了。
有小太监急匆匆地赶了进去通禀,里边的欢声笑语霎时便停了。
二人穿过重重帘幕,进到里边的花厅,花厅的正中是一把凤椅,凤椅前是一道淡金色的水晶珠帘,珠帘后的凤椅上端坐着一个身穿暗紫色朝服的妇人,这妇人年岁不小了,不过保养得宜,看起来还不到四十的样子。
她头上戴着一顶蝶戏百花的点翠凤冠,凤冠之上镶嵌着各色名贵的珍珠宝石,脖子上还挂着一串颗颗都有小指粗细的东珠。
在她的左边下首的位置坐着一个年纪三十开外的中年男子,这男子面白如玉,五官端正,身上穿着亲王的服色,深紫色的朝服,胸前的补子上绣着四团蟒纹,头戴赤金冠。
在他对面坐着一位命妇,三十上下的年纪,身上是亲王王妃的服色,模样生得不错,就是身形干瘦干瘦的,一双大眼,眼珠子叽里咕噜的乱转,高高的颧骨,一看便知是心计深沉之人。
这是一对夫妻,乃是礼亲王夫妇。
而这位礼亲王妃的身边,是一个年纪大概十来岁的女孩,女孩的模样生得不错,身上穿着一袭水红色织芙蓉花的对襟长袄,领口一颗黑珍珠的别针,头上梳着双螺髻,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几样首饰。
这个女孩是礼亲王夫妇的嫡出女儿,名唤轩辕挽翠,人称挽翠郡主。
见到宣羽夫妇,礼亲王和王妃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刻意地转过头去,选择了无视。
说起这位礼亲王,和当今皇帝同出一族,乃是一个太祖父,都姓轩辕。
那还是十几年前,上一任礼亲王还活着的时候,先皇将老礼亲王之女,现任的礼亲王的亲妹妹暮雪郡主赐婚给了宣羽。
但是因为一些事情,最后婚事没成,两家也闹得水火不容,如今见到面就跟见到陌生人一样。
宣羽夫妇也没搭理他们,径自跪到宫女们放置好的拜垫上,给太后请了安。
“起来吧!”太后一看自己的亲侄子来了,心情格外的好。“你们两个来得倒早,怎么没见柔儿?”
百里遥便陪着笑脸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柔儿前两日染了风寒,臣妇没敢让她进宫,生怕她将病气传给太后。等她好了,臣妇再让她进宫来给太后请安。”
太后还没说话,却听挽翠郡主在一旁发出一声轻笑,“亦柔县主这身子骨可真是要命,前两日去郊外的马场看赛马的时候,她还活蹦乱跳的,今日来给太后请安,她就病了。按理说我该去探望她才是,只可惜王妃说她得的病会传人,倒叫我不敢登门了。”
这番话说出来,众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这不是挑衅还能是什么?
太后在宫里混到如今这局面,什么没经过?什么没见过?又哪里看不出来这位挽翠郡主是在给昌平郡王的女儿宣亦柔上眼药。
她姓宣,当然是向着宣家的人,闻言便笑道:“哀家也听太医说了,亦柔这丫头就是不知好歹,明明知道自己身子不好,还跑去马场吹风,这才染了伤寒。你们两个回去告诉她,这就是个教训,看她下次还这样不!”
百里遥赶忙笑道:“这丫头就是不让我省心,如今有了太后这话,日后她若是再不听话,臣妇就有话说了。”
礼亲王一家三口见太后明显偏向昌平郡王这一家子,心中全都暗暗不悦,不过面上却没带出来。
谁叫人家有血缘关系呢?那是亲姑侄,别人便是气也白气,他们这一支如今和皇上的血脉越来越远,虽是世袭的亲王,但是在皇上面前却越来越不得脸。
太后又道:“宸哥儿可有信来?他在辽城可还习惯?”
“有有有……”百里遥笑道。“这孩子每七天就派人给臣妇送封信来,一直惦记着您呢,只是边关乃是苦寒之地,也没有什么新鲜的物件,没法子尽孝心。”
一旁的礼亲王妃忽然开口道:“听说你们家宸哥儿订了亲了?不知道是哪家的千金?”
百里遥好像没听见似的,没搭理礼亲王妃。
倒是太后,眯着眼睛道:“我们宸哥儿娶媳妇,家世倒是次要的,主要得能干!”
百里遥笑道:“这是自然的,这丫头如今年纪还小,能干不能干的倒还看不出来,不过琴棋书画都是精通的。太后派给我们柔姐儿的几位嬷嬷都见识过的,可见家教是好的。”
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我听说了,你特地试了那丫头,那丫头样样都是好的,就是听说脾气有些大,可得好好磋磨磋磨,咱们家宸哥儿那可是千顷地一棵苗,哀家都舍不得数落他一句的,日后可万万不能受媳妇的气。”
百里遥笑着说:“他们私底下倒还好,这丫头虽然是个厉害的,不过却最是讲道理。”
就见礼亲王妃倒吸了一口凉气,“昌平郡王妃,你那未来的儿媳妇还没过来呢,就让她整日里和你家宸哥儿混在一起,这于礼不合吧?”
百里遥闻言,终于肯给她一点注意力了,她似笑非笑地瞥着礼亲王妃,“那王妃可得看好了你们家挽翠郡主,千万别让她和男子见面,什么去马场看赛马之类的事情也别做了,那些骑手可都是男子。堂会什么的也别看了,几个当红的小生和花旦可都是男子。还有,马车什么的也别坐了,你家的车夫也是男子吧?上次我去牡丹楼吃饭,刚好看见你家的挽翠郡主同几个王孙贵胄们一起赏花,这于礼不合吧?”
“你……”礼亲王妃没想到自己的这一番话非但没能让百里遥难堪,反而被她牵扯到自己的女儿身上来了,不禁气得面红耳赤的,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辩驳。
挽翠郡主在一旁也红了脸,此时若非是在太后的寝宫,她怕是早就发作骂人了,但是太后就坐在旁边,她只能勉强按捺着自己心中的怒气,
太后似笑非笑地睨了百里遥一眼,随后对礼亲王一家道:“你们进宫来,还没去见过皇上和皇后娘娘吧?也去见见他们,等晌午的时候记得过来,陪哀家用膳。哀家整日里一个人用膳,闷都闷死了,今天也好热闹热闹。”
礼亲王一家三口便明白了,太后这是有话想单独和宣羽夫妇说,便很识趣地告辞了。
等到礼亲王一家三口走远了,那位安公公又将寝宫里其他的宫女全都带了出去,只剩了太后身边一个贴身的老妈妈。
太后这才开口道:“你们两个来的刚好,昨天太子才来求着哀家,让哀家帮他一个忙。”
太后说着,露出为难的神情,“说起来,此事有些坏了祖宗的规矩,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事都怪你!”太后没好气地瞪了百里遥一眼,抱怨道。“要不是你平日里老是在太子耳边念叨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太子也不会生出这种心思。”
百里遥笑道:“太后您老人家一上来就没头没脑地数落臣妇,但好歹也跟臣妇说明白,臣妇到底犯了什么错了?让您老人家这么生气,若真是臣妇的错,臣妇给您磕头赔礼还不成?”
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道难题
太后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贴身嬷嬷道:“把帘子撩起来吧。”
妈妈过去将水晶帘子撂了起来。
太后冲他们夫妇二人招了招手,等他们两个人走近了,才小声道:“你老是给太子讲什么皇帝微服私访的故事,太子便动了心,跟哀家说,想出宫去民间探查民间百姓的疾苦。”
百里遥听了,便微微挑了挑眉梢。
说起这位昌平郡王妃是有一段离奇的身世,她乃是借尸还魂之人,是从另一个世界穿越而来的,所以见闻与旁人不同。
再加上她前世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所以穿越而来之后,才能在短短的十几年间便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她与皇后交好,在皇后还是皇子妃的时候,二人便来往甚密,因此时常进宫,太子很喜欢她,便时常缠着她讲故事,她为了教育太子,让太子长大以后可以当一个好皇帝,便刻意讲一些自己从前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故事给太子听。
说是好皇帝都喜欢微服去民间体察民情,才能更好地做一个皇帝。
没想到太子竟然动了心,想出去微服私访,这倒是让她始料不及。
因为沧澜王朝有制度,为了防止皇子结党营私,皇子不奉旨不得擅自离开都城。
所以她从膝盖想都知道,若是太子同皇上去提此事,怕是皇上会坚决地拒绝太子的要求。
因此,太子把主意打到了太后的身上,太后不管怎么说,是皇上的亲生母亲,说的话皇上就算不愿意,也得听。
但是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太子乃是一国储君,太子的事情便是国事,太后自然不能随意干涉,就把主意打到宣羽夫妇的身上。
宣羽是自己的亲侄子,又是皇上的左膀右臂,深的皇上信任。而百里遥足智多谋,也深得皇上的喜爱,由他们两个人去劝说,这件事情搞不好能成功。
太后是个极为聪明的女子,不然的话,也做不到这个位置上。昔日在家未嫁之时,曾经偷偷读过不少史书,她一直觉得,虽说不准皇子离开都城,有利于防止皇子结党营私,但是却容易使皇子们固步自封,缺乏见闻,容易被文武百官蒙蔽。
所以,对于太子的想法,太后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她不能去和皇上说。
百里遥忍不住笑道:“太后,您老人家这可是给臣妇出了一道难题,自古以来,女子不得干政,太子的事就是国事,臣妇做不到哇!”
“少来!”太后冲她翻了个白眼。“你要是做不到,哀家不知道还有谁能做得到,哀家不管,这件事哀家就交给你了,你给太子想想法子。”
宣羽也在一旁道:“太后,您净刁难我媳妇,外边世道那么乱,让太子出门去游历,别说皇上不放心,便是臣也不放心。”
“好啦,少跟我摆那张苦脸,哀家还不知道你们?”太后摆了摆手。“羽哥儿媳妇,赶紧去皇后宫中见见皇后,羽哥儿,你也去见见皇上吧,一会儿晌午来哀家宫里吃饭。”
“是,臣妇告退!”
“臣告退!”
宣羽夫妇告辞出来。
百里遥有些懊恼地说:“太后她老人家也真是给我出难题,这么一桩难事,可叫我怎么说?”
宣羽冲她眨眨眼睛,“我媳妇最能干了,这世上就没有我媳妇摆不平的事!”
百里遥忍不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少给我戴高帽子,你翻翻眼皮我就知道你脑袋里在想什么。”
说着,她踩着小碎步向前走去。
不一会儿,二人来到皇后的寝宫,还没进寝宫的院子,二人就看见皇上身边的侍卫站在门口,便知道皇上也在这里。
守门的小太监看见他们两个来了,赶忙上前作揖打躬给二人请安,百里遥便递过去一个荷包,宫里的人知道,这位王妃家财万贯,出手最是大方,给人打赏,都是拿金子,而且一两金子都是起步价,赶忙千恩万谢了,随后转身进去通禀。
不一会儿,便从里边迎出来一个年轻的嬷嬷,笑语盈盈的开口道:“皇后娘娘一直念叨呢,王妃怎么这个时辰还不来?这都打发走好几拨了,可算把您给盼来了。”随后她又看向宣羽。“您这二十四孝相公当的也真够尽责的,在宫里还怕王妃走丢了不成?走到哪里都陪着,今儿也巧了,皇上也在,宣您进去一同见驾呢。”
二人便跟着那嬷嬷进了院子,来至皇后娘娘的寝殿。
因为冬天,正殿的厅里没有人,所有的人都在东暖阁里,就听皇上爽朗的笑声从里边传了出来。
“是是是,朕的大公主最孝顺了。”
紧接着响起一个小姑娘稚嫩的嗓音,“那父皇是不是最疼儿臣?”
“没错,朕最疼朕的紫悠公主了。”
宣羽夫妇走进来,就见东暖阁里热闹非常,皇上和皇后坐在暖阁正前方的凤椅上,一个宫装模样的小姑娘站在一旁,笑语盈盈的,在讨皇上的欢心。
这小姑娘年纪不大,也就十来岁的样子,一脸慧黠的表情,模样生得极为聪明,两只大眼睛,就像两颗会说话的黑宝石一般,熠熠生辉。
她乃是皇后所出的大公主,名唤紫悠,性子极为伶俐活泼。
几位后妃和皇族的亲眷正在这里陪着皇上和皇后说话。
宣羽夫妇按规矩给皇上和皇后施了礼,随后站起身落座。
刚巧礼亲王一家三口还没走,又碰了个正着。
紫悠公主笑吟吟地走到百里遥面前,“王妃,宸哥哥还没回来吗?他是不是去了边关就把紫悠忘了?上次听他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还没听完呢,他就跑了,您还是写信把他叫回来吧,就算他喜欢去边关玩,好歹也把故事给我讲完了再去呀。”
百里遥忍不住笑起来,爱怜地看着眼前的大公主,“大公主要是想听故事,回头去我府里,我讲给你听,宸哥儿在边关正忙,一时半会儿的怕是回不来,估计还得再等几年你才能看得见他。”
紫悠公主撅起嘴巴道:“再等几年我就老了,记性也变差了,那时候把孙悟空和白骨精的故事都忘光了可怎么办?而且王妃讲的肯定不如宸哥哥讲的好,因为王妃不会武功,不像宸哥哥,可以一边给我讲,一边上蹿下跳的扮演孙悟空。”
众人听了不禁全都笑了起来,皇上呵斥道:“紫悠,别没规矩!”
百里遥赶忙笑道:“大公主天真可爱,皇上可千万别把她这份纯善的性子给抹杀了。”
紫悠公主听了露出笑脸,冲皇上做了个鬼脸,然后左顾右盼地说:“王妃,怎么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