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秋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屋主显然是健谈的,一进门就招呼上了。
卢睿站起来,将双方介绍了下。大家寒暄的客气了几句,就坐下了。
“陈兄弟是吧!你们是有意要买院子是吗?我这院子你们也看过了,觉得怎么样?”屋主年龄和安平差不多,这才一会儿就兄弟的叫上了。
安平是实诚人,他就直接表示很满意了。屋主看人家欣赏自己的屋子,很高兴,滔滔不绝的说了半天两年前他盖这屋子的种种事迹。最后说到:
“我这屋子才盖了两年,两年前我听说这里要建码头,就在这买了片地,自己盖了。当时我是想自家定居在这的。可惜老家出事,必须搬离这里。说实在的,我可是很舍不得这里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家这两年辛辛苦苦的折腾出来的。这里的花草树木都是我内人和闺女一点点打理出来的,长得特精神吧!还有那座小楼啊,别看它小,材料可是实打实的,就是为我小女儿准备的,我这小楼挑高,站在上面小镇的风景都尽收眼底。”屋主说着小院的一切就激动,看得出来对这小院的感情很深。
安平见话讲的差不多了,也就开口问到:“兄弟你这院子我看着也喜欢,你若真想卖就报个价看下,要合适的话,我家就买下来”
屋主见问价钱就答道:“我这院子您也看过了,在镇上这面积也不算很小,况且我自认为建的还行!这两年码头建起来了,前面两个铺子也跟着升值了!你们既然是睿小兄弟介绍来的,我也就报个实价,五百五十两如何?这也就睿兄弟介绍来的,我才报这价!要不这地段这质量我可是要报六百两的,前面有个人看了,我就报这价!”
云秋看了卢睿下,卢睿点点头,云秋就知道和卢睿打听的价位差不多。这价格超了云秋的一点预期,她本来想着能不能以五百两拿下来,不过看来有点困难。这地段听说一直升值,再加上人家院子建的好,看来自家要想要的话还得赶快,晚了怕就没了。
安平和林氏看下,眼里有着挣扎,这价格比他们预期的多了,他们还没这么大手笔过。屋主见安平一时还没办法下决定,就说:你们先商量下,我先出去会儿。说着就先离开了,将空间留个这一家子。屋主离开,大家就发表看法了,云秋和清峰赞同买,清泽见这妹妹喜欢也同意。
“爹、娘,这地段还在升值,现在看着贵,过两年后就不止这价钱了”清峰劝着
“爹、娘,这院子这价钱是贵了点,但也物有所值啊!睿哥哥说这院子才传出消息要卖,就已经好几户人家来相看了,黄叔叔要价六百两,有两户人家就想以五百五十两买了,黄叔叔不答应,这两家就还在犹豫着。”刚云秋和卢睿交流了下,卢睿就把这消息说了。
“睿哥哥,真这样啊?那人家咋开价五百五十两啊?你和这屋主很熟?”安平问到。
“也不是很熟,只是这屋主娘子有病,师傅给看好的,我和师傅来过几趟!”
安平解了疑惑:原来人家是看在安大夫的面子上才减了五十两的,那就难怪了。既然这样,那这价格就已经是实价了,也不可能再降了。既然这样,那就买了吧!这样秋儿就不会一直眼巴巴的看到小楼了。安平咬咬牙点头同意了。
云秋见安平同意购买了,欣喜不已。清峰立马起身去叫屋主。因着今天天色已晚,身上钱也没带够,就只先交了五十两订金,拿了屋主写的条子,约定明日去县衙办相关的手续。
……………………
一家人回家天已黑透了,这次还是坐安大夫家的马车回来的,卢睿和小路子一起送他们回来。到家后马车就回去了,林氏因想着家里也没啥好东西可以招待人,也就没留人。一家人简单的用过晚饭,就聚在一起讨论今天定下的院子来。家里难得从没买过这么大项的资产,又是大家都看中的,一个个都很兴奋,讨论着将来怎么安排这院子。
“小楼二楼都是我的,你们不要和我抢啊!”云秋先下手为强了。
林氏笑笑摸摸云秋的头,“都是你的,没人和你抢。”
“秋丫头啊,你都快住上小楼,那可要和人家大家闺秀好好学学,别老是没大没小的知道不?要好好孝敬二哥我”
“却,要孝敬也是先孝敬爹娘啊,还有大哥咧!哪轮到二哥你啊。”
一家人看着两人在那闹着,皆笑着由他们。
“对了,爹娘,明天要去衙门办手续,手续办秋儿的吧!”清峰突然开口说到,清泽在旁边也附和着点头,云秋就巴巴的看着安平和林氏。这是他们商量好的,安平和林氏心太软,这院子买了不久来宅子和村里就会知道了。到时候被某人折腾下,他俩心一软,出了啥差池!爹太看重老房子的人了,娘又好说话,交给他们还真有点不放心。至于为啥是云秋不是清泽、清峰两兄弟,那当然是因为云秋人虽小,主意却正,而两兄弟又最疼她。再说了瞧云秋今天看那院子的眼神,他们也想留给她,将来正好给云秋做嫁妆。两兄弟心里自己暗暗盘算着,已经开始为妹妹操心嫁妆了,要是云秋知道的话准又得翻翻白眼。
安平和林氏听他们两兄弟这么一说,愣了下,下意识的问到“咋啦?”
兄妹三人异口同声的说到:“因为爹娘太心软,怕你们有麻烦!”
第三十六章 办手续
第三十六章 办手续
安平和林氏相对着苦笑了下:这几个孩子,这都担心了啥呀!不过他们也不怎么在意,家里的东西早晚是这些孩子的,孩子们的感情他们比谁都清楚,他们想这么做,就随他们折腾去!不过话说回来,家里这几个孩子,特别是峰儿和秋儿,好像还真比他们有成算。自家赚的这点银子,点子竟然都是孩子出的。
“你们爱咋折腾就咋折腾去吧!几个人小小年纪,心眼还真不小”安平笑笑着回答到。林氏也敲敲几个孩子的头,“人小鬼大”。
“对了,他爹,咱家要买院子了,要不要和咱爹咱娘说声啊?老房子那边……”
“娘,现在还不能说,等咱把院子弄好了再说吧!现在说了,大娘知道了,咱还买得成吗?”清峰赶忙反对。
“可置办院子这么大的事情,不说声好吗?要不咱就只和你们爷奶说下?这也算咱家大事了,虽说咱分了家了,但和老人说声,也是应该的,这是尊重!”林氏建议着。安平虽没说话,但神色也是赞同,他的意识里买房这种大事最好是一大家子做下来商量妥了再去办。孩子们怕麻烦,没先说下就定了房子,现在既然都定下来了,自然应该和爹娘说声。
清峰见老爹老娘的样子,知道他们的心思。说就说吧,不过只让爷奶知道。转眼说他和清泽去叫爷爷奶奶过来。既然要说还是叫过来说,爹娘要是过去了,大娘指定得知道,那可不行。
不大一会儿,清泽、清峰就把陈二柱两口儿叫过来了。路上清峰应该和二老大体说了下,因而二老一进院门就问到:“安平啊!你要去镇上买院子买铺子,这可是大事啊,你可看好了!”
“爹、娘,你们先喝口水,坐下歇会,再慢慢讲给您二老听!”林氏起身招呼着。
“安平媳妇,你别忙活,你也坐吧,好好说道说道。”李氏出声说到。
“爹、娘,俺今天是去看了几处院子,后面看重了镇南的一处,那地方确实好,怕被人抢走,就先定下了,订金已经交了!”
“交了订金啦,交了多少?那院子咋样?铺子呢?共要花多少钱?”陈二柱也心急的接连问着。也难怪他心急,这安平从小就老实,从没买过大价钱的院子,这听说他一天时间竟然就把订金交了,也不知道有没被骗了?
安平就将今天进镇看房子的过程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说到这院子要五百五十两,二老吃了一大惊,叫了起来“啥?要五百五十两,这么贵,以前也听隔壁村又人进镇买院子了,人家才两百两啊,你这院子咋这么贵啊,别给人骗了?”
“爹、娘,这房子虽要五百五十两,价钱是高了,但那地段好啊,离码头近,离主街近,单那两个铺子就值不少钱了。还有后面那院子,建的实在好啊,您二老要是不信,明天和俺进镇瞧瞧去。”安平赶忙安抚着。
“爹、娘,这价格俺们打听过了,人家已经是降了五十两了,别人买要六百两呢,有两户人家出了五百五,人屋主还不卖。要不是屋主看这咱秋儿师傅的面子,也不可能给降了五十两”林氏在旁补充到。一家人解释了半天,二老才相信这院子买的是值得的,没被骗!
“真这样啊?真这样那应该没被骗了!”陈二柱感慨到。
旁边李氏听林氏说到云秋的师傅,就抱怨着说到“这秋儿认了师傅这么久了,我们也一直没见过,改天可得好好将人请来,咱两家好好的认认,没得以后见面了还不认识!”
林氏赶忙应了。云秋听了忙悄悄的到李氏耳边说到:“奶奶,俺认师傅的事情,你可不要告诉大娘啊!大娘知道了又会说我了!说不定还要我介绍云香姐姐给师傅,那可不行的,师傅最讨厌人家乱给介绍徒弟了!会骂人的”李氏听了,好笑的捏捏云秋的鼻子,“知道了,奶奶不告诉你大娘,你个丫头,心眼还真不小”“奶奶,我这叫聪明好不好”祖孙二人在旁自以为说着悄悄话,旁边人听了好笑不已。
“平儿,你们明天还要进镇办手续吧!爹明天和你们去看看那房子!”陈二柱虽被说服了,但没看到房子还是有点担心。
“知道了爹,那明天一大早俺要进镇就去叫您”
二老又坐了一会,就起身回老院子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陈二柱就跟着安平他们进镇了。因着二老想正式的再请安大夫一顿,正式的认认门。这匆忙来的也没准备好,就没去回春堂拜访了。陈二柱陪着安平夫妇卖完苦菜,就随着众人去看院子。
今天要交银子办手续,云秋一早去回春堂和师傅说了声就出来了。卢睿还是跟着她一起去了,这办手续啥的他比安平他们清楚。
众人到了,屋主已经在等了。陈二柱看了院子,果然如安平他们说的,终于放宽了心。安平、云秋、卢睿陪着屋主去衙门办了手续。林氏和陈二柱在院子里等。交了银子,云秋在房契、地契上签上自己的大名,双方盖章,衙门也盖了红红得官印,这手续就完成了。屋主见不是安平签字而是云秋签字的时候还惊奇不已,不过人家也没多问。
这里说下,一般来说房契、地契等重要契书,当事人双方自己签字确认盖章了,没经过衙门盖章也是可以的,也有效,只是这种契书叫白契,出现纠纷衙门可以让双方自己解决。而这种盖了官府印鉴的契书叫红契,出了争端官府必须出面。因而虽不上衙门可以省几两银子,但有条件的人家,这种重要契书都是要官府盖章的。这还是卢睿说明建议的,安平没经办过这种东西,他根本不知道。
办完手续,一行人回到院子。陈二柱将契书拿去看了看,看到那大红的官府印鉴,咧着嘴笑了。云秋在旁想着:还好爷爷不认识字,要不看到契书上签的是我的名字,一定又会叫起来了。哈哈……云秋一人捂着嘴偷笑着。一转头看见卢睿正睁着双眼好笑的看着她,云秋赶忙放下捂着嘴的手,朝他吐吐小舌头。
手续办好了,这房子就是云秋一家的了,这屋主东西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屋内剩下的家俱不好搬,人家也不要了,就送云秋一家了。林氏看了看,还剩下不少桌子椅子啥的。还有一张床,一张塌,一个衣柜,质量都还不错,也诶磕破啥的,比家里置办的还好。院子里的石桌石凳啥的,也留下来。仔细清点了下,这屋主零零星星的留了满多的日用品下来,都是可用的,心里心想着这倒省了一小笔银子。
前面的铺子租约再五天就到期了,因前期人家要找屋主续租屋主没答应,人家已经找好新铺子,这两天也要搬了。因屋主在这边还有点事情没处理好,约好了五天后等铺子清出了,再正式的搬出。
第三十七章 买车
第三十七章 买车
各位亲们,由于这两天比较忙,昨个竟忘了上传了,不好意思。希望亲们继续支持,不甚感激
房子买好了,那这房子就得打算起来,云秋建议买房可不是打算放着养蚊子的。
其实云秋最初看重那地段就是想着用那两间铺子开间快餐店的。那地段离码头近,码头上工人多,客商多,出行的人也多,这匆匆忙忙出行的人讲究效率,快餐店现来现吃的,价格也不贵,最能适应这种需求了。而且那店离主街也近,不说码头的客流,主街的人流量也大。旁边还有一个居住区,饭菜要是做得好,应该也能吸引一些家里懒得做饭的人。云秋前期看店的时候看了下,这附近没什么像样的餐馆,倒是有一家小酒楼。不过这只是云秋初步的想法,开店可不是摆摊,没那么容易。她前期又没开过,更是不了解这时空开店的行情和投入,一些忌讳也是一窍不通。要把这想法付诸实现,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不过不管云秋打算要做啥?家里有样东西是现在急需的,那就是得赶紧买辆车。这段时间,安平和林氏每天进镇摆摊,都是步行的,而且他们每天还要挑着一堆东西赶好几里的山路,每天天未亮就得出门,期间的辛苦可想而知。而云秋接下去要做的事情,没有辆车,搬运东西啥的,也不方便!
云秋因这样想着晚上吃饭的时候就提了出来。这提议倒是很快的得到安平的响应,他早想买辆车了,不只是出行方便,平时地里的活有头大性口,也会轻省很多。现在家里虽在镇里买了房子,但还剩下两百多两,买头性口买辆牛车自是绰绰有余。
说到买性口啥的,陈二柱比较在行,安平吃过晚饭就过去老宅找陈二柱,云秋见了也跟着过去了。陈二柱年轻时帮人赶过几年的车的,对这些自是比较在行,他一听安平家要买车,两人就在那讨论要买牛车还是骡车好。陈二柱是想买头牛的,牛有劲,下地干活省力,庄稼人就稀罕有头牛。安平也想买头牛,再买辆牛车。云秋在旁边想着牛下地干活比较有力气没错,但速度就慢了,而骡相比就快很多,她打算开店,镇里骡车会方便些。因而就在旁边建议说要买骡车。
陈二柱最近越发的喜爱这个聪明机灵的小孙女,他也知道安平家的银子,主意都是这小孙女折腾的,见云秋说要买骡车,也不觉得小女孩出主意有啥不妥,还煞有介事的问她为什么。云秋就说爹娘每天要进镇摆摊,骡车比较快,而且现在自家在镇里买了房子了,在镇里要用车的话骡车会更方便,牛车虽干农活好用,但其他方面就没骡车方便了。
陈二柱和安平想了想,好像很有道理!“那就买骡车吧,听咱小管家婆的!”陈二柱笑着打趣到。云秋见建议被采用了,就在那笑眯眯的任他们打趣。
第二天天不亮,陈二柱就跟着安平四人进镇,林氏和清泽去卖苦菜汤,云秋去安大夫那,安平和陈二柱就往牲口市场挑牲口去。云秋在安大夫那练了一个时辰的琴,又练了会儿字,因惦记着家里挑性口买车的事情就早早出来了。云秋在市场上找了大哥和林氏,等了好大一会儿,才看到陈二柱和安平两赶着一头大骡子走了过来。陈二柱和安平在牲口市场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