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世富贵-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平听到这里,也觉得事情棘手。昭州瘴气最恶,传闻夸张到在那里做官十去九死,被宋朝官场称为**场,派到哪里跟砍头差不多。因为没有人愿意去,便有奖励政策,选人到那里为官一任升京官的时候可以不要人举荐,到期自然晋升。段方连这个机会都能放弃,这个决心就有些吓人了。
第16章 如和县
“这就是如和县城?”
秀秀坐在牛车上,手里捏着两根小香蕉,张着嘴巴着看着眼前的木寨门。
大开的木寨门两侧站着两个衣衫不整的厢军,正在盘查着过往的行人,寨门上面的横匾三个大字“如和县”。
徐平摇头叹气:“只怕就是了。”
“可这里还没有白沙镇大啊!”
虽然看见了名字,秀秀还是不敢相信。这两年走南闯北秀秀也长了见识,知道自己家乡的那个小镇虽然在京城边上,但与繁华地区的市镇比起来根本不值一提,怎么也没想到竟然还有比那里更小的县城。
如和县属下只有几百户,全部聚起来也只不过是个大点的村子,这里人户居住地又分散,县城能有多大?这个县城连正经城墙都没有,勉强用石块堆起来把住家圈在里面,戳上个木门,就当自己是县城了。
跟在徐平身边的谭虎抢先上去通报,通判来了怎么也得县令出来迎接。
徐平看秀秀张着的嘴巴一直合不起来,对她道:“秀秀啊,这还是开国的时候把旁边的思陵县并了进来,如和县才有这个规模。如若不然,这个县城说不定还没有我们家里庄院大,那你才知道什么叫小。”
秀秀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怪不得官人一中了进士就来做通判,您都管庄子好几年了,来做这种地方的县令岂不委屈?”
这里远离河流,群山环绕,比邕州城里更加闷热潮湿,高大全骑在马上觉得浑身难受,对徐平道:“官人,我们今后就住在这里?州城里您通判厅刚建好了你说的那个什么空调,呆着多舒服!干吗到这里还受罪?”
“知道那个舒服,就赶紧再在这里建起来,我们走到哪建到哪,到哪里都住得舒舒服服的。”
听了徐平的话,高大全沉默不语,那井是那么好挖的吗?
正在大家说闲话的时候,谭虎赶了回来,对徐平行礼道:“官人,守门的兵士进去禀报了,段县令马上带属官出来迎接。”
徐平笑道:“什么属官?这里除了段县令之外就一个县尉和一个巡检是命官,巡检还不驻在县城里,而那个县尉是个归明人,原本就是附近的一个蛮峒酋长,献土之后在这里做了好几年县尉了,只是充个数。”
沦于异域的汉人返回宋朝称作归正人,蕃胡来投则称为归明人,为奖励他们欣慕王化,都有优惠政策。两者区别还是很明显,对归明人朝廷多是给安排工作,赏口饭吃,不会受到重用。归正人则不同,他们原本就是汉人,政治待遇高得多,当上高官的也有不少。宋朝不同于唐朝,接受历史教训华夷之辨再次兴起,对蛮夷天然防范,像唐朝那样大量胡人出将入相是不可能了。
这位黄县尉就是如此,带着全族来投,生蛮做了熟蛮,他补个县尉,算是有了铁饭碗。如和县属下大多都是熟蛮,他的身份做县尉也合适,不过县里又设了巡检,黄县尉基本只管县城治官,巴掌大的地方他就凑个数而已。
小地方办事效率就是高,这边还没说几句话,段方就带人迎了出来。
段方还是老样子,满面风霜,不知道的还以他这一辈子都是含着黄莲长大的。跟在他后面的是个高大汉子,身体壮实得跟高大全有一拼,一身官袍穿在身上紧巴巴,怎么看都像偷了别人的穿在身上。更奇异的是这人竟然是个光头,幞头下面没一丝毛发,处处透着怪异。这还是徐平第一次见到不是和尚的光头,难免多看上几眼。
到了跟前,段方上来见过礼,大汉接着上来,拱手道:“如和县尉黄天彪见过上官,请恕下官无礼!”
徐平下马来,叙礼过了,对段方道:“除了例行巡视,我还有事要与你等商量,怕是要在这里住上些日子,我产进去说话。”
“上官请。”
一行人进了寨门,走了百十步便到了县衙。这是一个五间两进的院子,门口两个公吏守着大门,连个石狮子都没有。
徐平看这建筑盖起没多久,便问段方:“这县衙是新起的吗?”
段方恭声答道:“是没有多少年。还是景德年间曹知州第一次来守邕州,教本地土民烧砖制瓦,用砖瓦房代替本地原来易失火的茅草房,这县衙才从茅草房慢慢改成这个样子,经过了几任县令才建成。”
“原来这样。”
徐平点头道,没想到曹克明还有这项政绩。邕州大部分地方还都保持着原始风貌,居民随便搭个茅草屋便是家,只有离州县近的地方才有像样房屋。
几棵大榕树几乎把衙门的院子完全罩住,不见阳光,一进来就觉得凉爽下来。院子里有石桌石凳,上面还摆得有酒具,哪里像个衙门,倒像大户人家的人院。里面静静悄悄的,既没有公吏,更没有来告状的民众。
徐平左右看看,问身边的段方:“这里平常日子就是这样?县里衙门我也见得多了,还从没见过这么清静的。”
段方道:“通判明鉴,本县户口稀少,也没什么商户,一年到头诉讼都没件,县里可不就是这样。”
黄天彪在一边大着嗓门喊道:“县里属下几百户,亲戚连着亲戚,谁不认识谁啊!有事自己商量商量就完了,闲得没事才来告官!”
见徐平看他,急忙拱手:“恕下官无礼。”
徐平摇了摇头,也不与他一般见识。
宋朝人最喜欢打官司,在历史上搏了一个宋人好讼的名声。一是因为司法制度相对完善,再一个商业活跃,商业纠纷也就特别地多,发达的地方官员一年到头不得清闲。这个偏僻小县却没这些杂事,乐得清闲。
见徐平直往正门里走,段方道:“通判,屋里闷热阴湿,还是不要进去坐了,只在院子里坐着就好。”
一进了院子,高大全就觉得阵阵凉风吹来,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觉得舒服,自己就像重新活了过来,听到段方的话急忙附和:“段县令说得对,官人我们在院子里坐就好了,何必进去找罪受。”
徐平看了他一眼:“这里有你说话的份?”
高大全苦着脸拱手:“恕小的无礼。”
这话说完,黄天彪便转过头来,不停地打量高大全,把高大全看得心里直发毛,不知道这个蛮子要做什么。
黄天彪却在心里嘀咕,这个上官的随从长得与自己一般高大,没想到连说话都学自己,难不成是个中原来的蛮子?
原来黄天彪带着族人一直在山里生活,逍遥自在当个土皇帝,长大之后羡慕山外汉人的日子,纳土归顺,做了个县尉,也算个朝廷命官。可官是当上了,官场礼仪却一窍不通,甚至连普通汉人的礼仪也弄不明白,闹出了不少笑话。时间长了,他就形成一个习惯,只要与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说话,说完之后就要加上一句“请恕下官无礼”,据说加这一句无礼便就变成有礼了。
徐平也不想到屋子里闷着受罪,从善如流,带人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众人坐下,一个差役送茶上来,却不像中原流行的点茶,拿了个大陶壶直接冲泡碗里的茶叶。
徐平好奇地盯着差役动作,口中道:“原来你们这里是泡茶的。”
段方急忙道:“是下官想的不周,通判恕罪。这里地方偏远,哪里有人来这里卖团茶?都是喝散茶,望通判原谅我们小地方。”
黄天彪的大嗓门又响起来:“喝个茶解渴,谁耐烦点啊抹的!还是这散茶泡着喝过瘾,一大碗下去,解渴又饱肚!再说这茶是小衙内特别制出来的,比其他地方的味道不知好到哪里去!”
见徐平扭头,急忙加一句:“恕下官无礼!”
徐平笑着摇了摇头,问他:“你们这个地方还产茶吗?”
“那当然,山里面大茶树到处都是!我们蛮人不会蒸茶罢了,都是晾干了直接泡水喝,味道虽然差点,喝起来过瘾!”
“恕下官无礼!”
徐平见黄天彪动不动一本正经地来上这么一句,哭笑不得,转头问段方:“段县令,这周围的山里真地产茶?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周围群山环绕,野生茶树不知有多少,不过土人不懂制法,只能任由这些茶树长在那里。犬子只是听人说起,胡乱做了自己喝,不能跟正经茶比。”
徐平点点头:“有茶树就好,你们不懂制法,我懂啊!王漕使说过,我们邕州不榷茶,如果开起茶场,一大笔进项啊。”
“原来上官还懂制茶?”
黄金彪看着徐平,惊讶得连让上官恕罪都忘了说。这就是进士啊,比段县令这个考不上的不知强到哪里去,什么都会啊!
徐平笑笑:“这个世界上比我明白的还真不多!黄县尉,我看你在县里也没什么事,过些日子带几个人进山里走一遭,看看有多少茶树。”
制高级茶叶徐平不行,那些近乎玄学的细致门道他不懂,但他会制茶叶机械啊。这个年代没那么多讲究,什么这个味那个味的,只要茶味够浓就有大把人的买账。周围茶树要是够多,他能建个半机械化的茶厂起来,靠着工业化的低档茶叶倾销就能赚大把钱了。
第17章 盼盼
远方的群山顶上烟气氤氲,在连绵的青山上缓缓飘荡,无边无际,仿如仙境一般。一个恍惚,就觉得那里会有腾云驾雾的仙人冒出来,伴着五彩霞光与白云齐飞,朝游北海暮苍梧。
山脚下池塘遍布,杂着大片大片的竹林,偶尔还有几株芭蕉冒出来,拍打着宽大的叶子招呼着不远处硕果累累的木瓜。
这个山间坝子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千百年来就静静地躺在这里,等待着拓荒的人们来开垦成良田,变成岭南的鱼米之乡。
与世隔绝的岭南还如洪荒一般,如此的好地也还只是作为土人的畲田,刀耕火种。虽然遍地是耕牛,却不犁地,不育秧,到了季节随便撒种子下去,更加不除草,不灌溉不排涝,收多收多全看天意。
今天终于不同了。
一座小山包的周围,成千上百的人们把地开垦出来,做成整整齐齐的稻田,有的人正在赶着水牛耕田,有人则满心欢喜地看着秧田里的青苗。
山包上绿草如茵,绿油油的地毯一般,把整个小山裹住。其间稀稀落落的芭蕉、木瓜、枇杷、龙眼等果树不明冒出来,好像地毯上点缀的图画。
半山腰上建了一圈茅草屋,好像是图画里的人家。
岭南的田园风光,不像中原那般硬朗,比江南也少了几分清秀,却自有一股超脱凡尘的仙境气息。
徐平在茅屋前的绿草地上,坐着个交椅聚精会神地看着手里的信,嘴角翘起来,那满脸的笑意就如这青山绿水一般,仿佛亘古长存。
上个月十三,天圣六年四月戊寅日申时二刻,林素娘生了一个女儿,取小名叫盼盼,他成孩子她爹了。虽然远隔万之遥,不能看上一眼终是留了无数遗憾,有了后代的喜悦却总是掩藏不住。
不远处,秀秀坐在一个树桩上,歪着小脑袋也在看信,一般地入神。旁边的那匹小巧的果下马悠闲地转来转去,不时吃上一口嫩嫩的青草。她们两个不管是人还是马,都是无忧无虑的时光,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悠闲与宁静。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小马过来调皮地舔了舔秀秀的手,见秀秀抬起头来,一蹦跳开几步远,清澈的目光好奇地看着秀秀。
秀秀看了它一眼,没有心情跟它闹,把信放下,叹口气对旁边的徐平道:“官人,我们不能在家里看盼盼小娘子一眼,真是好可惜。”
“是啊,两三年后等我们回去,小家伙都会走会跑了。”
徐平叹口气,与秀秀一起看着远方的群山,怔怔地出神。
“苏儿姐姐也要嫁人了——”
过了好一会,秀秀悠悠地道,显得有些与年龄不符的惆怅。
徐平笑笑:“倒是没想到,我竟然与李璋做了连襟。”
苏儿的契约已经到期,她又没有家人,放良出去衣食无着,林文思便认了她做女儿,许给了李璋,两年后就要成亲,正是徐平返任述职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儿时的玩伴都已经长大了,徐平已经当爹,李璋也要成家立业了。苏儿虽然做过林素娘的贴身婢女,毕竟是出身于官宦人家,小小的武将之家也不讲究这些,知根知底的,这也是桩好姻缘。
只有秀秀比苏儿还小上三岁,十二岁的年纪还是个半大孩子,但最好的姐妹要嫁人,她也觉得自己一下长大了不少。
徐平的家书来自林素娘,秀秀的来自苏儿,总是同时送到。关于徐家的内容都是差不多,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比如秀秀的家里人,比如徐平一些官场上的事,熟人同年家里的一切杂事都是林素娘在张罗。
正在两人的心思越过千山万水飞回中原的时候,身后院子里传来一个大嗓门:“衙内,你怎么一次比一次给的钱少?这样下去,我去采茶赚的钱还不如高大全带人耕田赚的多!”
段云洁清脆的声音响起来:“黄县尉,现在到了五月,茶树的叶子都已经老了,制不了好茶。要不是徐通判让一直收,按我的意思都不要了。”
“那我去跟高大全一起带人耕田自了,赚钱买酒喝!”
脆脆的笑声响起:“黄县尉会耕田?”
这句话显然问住了黄天标,憋了一会才爆出闷闷的声音:“不会!我试了两天也学不来!耕不来田,我就跟谭虎一起修房子,那也赚钱不少!”
“你得会修房子啊——”
可以想象段云洁那被黄天标逗得如花绽放的笑容。
徐平与秀秀相视看了一眼,忍不住笑。
还没进入五月,交趾那边传了消息过来,首领李公蕴突然重病,交趾太子李佛玛带了人马急匆匆地返回升龙府(今河内),乱成一锅粥的边境突然就清静了下来。
交趾一直以各王子领兵,李佛玛虽然被立为太子,要想顺利接位却不那么容易。按交趾习惯,太子只是在接班人的位置上占了先机,要想接位成国王还有先王去世时的遗诏才行。此时的国王李公蕴可有六位正牌皇后同时在位,年老的国王会做出什么事来谁也说不准,更何况各个王子都是带着兵打过仗的,没个几年交趾内部安静不下来。
宜州冯伸己的兵马刚刚动员完毕,得到这消息却没必要南下了,徐平也没了给他们准备钱粮的任务。纷纷扰扰的邕州终于平静下来,一切又都进入了按部就班的轨道。杂事自然有节度判官周天行和录事参军李永伦处理,徐平只要签字画押,他也没有心情去生事,乐得清闲。
一闲下来,徐平又动了在如和县周围开发农业的心思,用自己通判的职权,以屯垦的名义,把如和县下数百农户全都集中了起来,按在中牟庄园的做法,旱地开地种甘蔗,离水近的地方开田种水稻。
曹克明看着最近军资库大把钱入账,终究心里不平衡,直到徐平把做剁椒的产业挂在公使库下才同意这个方案,报到转运使司,王惟正批了下来。
高大全有在庄里种水稻的经验,自然领了带人开田种稻的差事。因为屯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