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晚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祯此刻脸都气绿了。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讲究,当官的也有当官的规矩。

    宁修这话等于是坏了规矩。

    当官的哪个没有点灰色收入,摆在明面上说是几个意思?

    而且这厮砍价也太狠了吧,别人都是拦腰对半砍,他是砍到腿肚子了。。。。。。

    但张懋修就在旁边,贾祯又不好发作,只得冷冷道:“宁朋友未免有些过分了吧,这个价格贾某不卖!”

    “贾公子当然可以不卖,不过若是湖广巡按御史巡查至江陵问起来这宅子是谁的,贾公子就一点不担心吗?”

    “你!”

    贾祯吸了一口凉气,攥紧拳头道:“懋修,你便不站出来说两句吗?”

    张懋修摇了摇头道:“我只是牵个线搭个桥,又不是我要买宅子,说多了恐怕不妥吧。不过张某觉得宁贤弟还是很有诚意的。”

    贾祯:“。。。。。。”

    见张懋修和宁修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贾祯的肺都要气炸了。

    可他能怎么办,为此得罪张懋修吗?

    这样可是得不偿失。

    父亲大人是丁忧,又不是致仕,三年守孝后还是要起复的。

    得罪了张家,吏部那里肯定会刁难,若是派到穷乡僻壤去做官那还有什么油水捞?

    看张懋修的态度明显是站在宁修那边,看来是得咬牙出血了。

    “三百五十两就三百五十两,不过宁朋友得付现银,一次性付清!”

    宁修点了点头道:“这个好说,我拿银两贾公子拿房契,一手交钱一手交契,钱契两清,概不相欠。”

    “。。。。。。”

    贾祯怎么觉得是他在上赶子求着宁修买房?怎么好像他才是弱势的那一方?

    而且这个宁修,怎么感觉贱贱的样子?

    “好,宁朋友拿来银子我便拿出房契!”

    “银子得回去取,不如贾公子先带我参观一番后院吧。”

    三进的宅子分为前院、内院、后院。

    前院是接待客人议事的地方,内院是主人起居生活的地方。

    至于后院,一般是用来作备用的。如果家眷太多,也可以安置在后院。

    宁修只看到前院、内院还没看到后院,自然不很放心。

    毕竟要花费几百两银子购置宅邸,还是应该谨慎一些,把宅子的情况都摸清了才是。

    “好,那贾某便带宁朋友看一看。”

    贾祯此刻只想快点把宅子卖出去,追随老爹的脚步回老家保定府享福,再不想在江陵城中停留一刻了。

    三人穿过月门,绕过影壁便从内院来到了后院。

    整齐的一排厢房排列在面前,前面是阔畅的院子。

    宁修心中大喜。

    这个后院实在是太适合他了。

    肥皂扩产之后需要更大的场地,这个院子正合适。

    那一排厢房便可以给雇佣的长工来住。

    不过这样一来便需要将后院和内院之间封死,避免长工接触家眷。

    反正后院开有门,不影响进出。

    这样一来,等于一个三进的院子被分割成两套院子,后院单独作为一个作坊存在。

    宁修花了三百多两银子,不但买了一套精致的大宅,还买了个作坊,这笔买卖真是太赚了。

    贾祯当然不知道宁修心中所想,飞快的介绍着只想快点拿钱走人。

    参观完了后院,宁修对于这套宅邸的布局便有了系统的了解。

    十二间厢房、三间正房。另有南房八间,耳房九间。一共是三十二间房子,是实打实的大宅。

    扣除后院的八间厢房,也有二十四间房子可以供宁家人居住。这样即便是将来宁修娶妻生子也足够用了。

    “宁某这便回去取银子,贾公子且稍等片刻。”

    占了便宜自然不能再卖乖,要是煮熟的鸭子飞了那就太亏了。

    宁修立刻离开贾府,借用了张懋修的轿子前去家中取钱。

    一去一回,折而复返。

    宁修带着三百五十两银子来到贾府,在内院花厅做了交割。

    有张懋修在,正好做个见证人,一手交钱,一手交契,却是钱契两清,童叟无欺。

    “宁朋友,今后这宅子便是你的了。你一定要善待它啊。”

    贾祯就像一个被人揩了油的小娘子,一脸幽怨的看着宁修。

    宁修直是一阵恶寒,心道我不就是占了你一点便宜,至于这样吗?

    “会的,会的。”

    宁修笑了笑道:“不过这些佣人?”

    贾祯叹息一声道:“几名长随我会带回保定府去,其余人等我与他们解约,这点宁朋友请放心。”

    宁修点了点头。

    这样最好,不然用贾家留下的仆人太膈应了。

    不过这么大个宅子确实得招募些仆人来打理。以宁家现在的财力,雇佣几个粗役、丫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

    ps:说一下明代的房价。明代最容易买的就是房子了,十几贯就能买一套宅子,几十贯就能买相当好的四合院。至于几百贯就能买三进的大宅子了。大家换算一下,明代百姓好幸福。

第二十五章 改造食铺

    (感谢书友时千与的500币,书友l599xl,半生狂想的100币打赏~)

    与贾祯做完交割,宁修便马不停蹄的返回家中。

    “爹,快收拾收拾,准备搬家吧。”

    宁良此刻正在做手抓饼,听闻儿子这句话径直从灶房冲了出来。

    “你说什么?臭小子,可别拿你爹寻开心。”

    宁修无奈的耸了耸肩道:“儿子怎么敢拿爹寻开心。张三公子牵线,帮儿子挑了一套三进的宅子,儿子看了看确实很合适便买下了。”

    “三进。。。。。。”

    宁良只觉得头晕目眩,他可从没想过这辈子能住上三进的宅子啊。

    “臭小子,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跟你爹商量商量,当真是翅膀硬了吗?三进的大宅子,那得花多少钱啊。”

    宁良只觉得肉疼不已。

    虽说这些钱都是宁修挣来的,但也不能这么大手大脚的花啊。

    “爹,这套宅子并没花太多钱,一共三百五十两!儿子看了看后院可以改成作坊,生产肥皂。”

    宁修早就想好了,宁记食铺不会关门,而是改造成酒楼。至于肥皂作坊则挪到新宅子后院。这样一来新旧宅子的定位明确,互不影响。

    “三百五十两买一套三进宅子?不会风水有问题吧?”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宁良对江陵城的房价十分了解。

    这么一套宅子买下来最少也得五六百两吧?

    对方肯接受三百五十两的价格,肯定有猫腻。

    “爹,您就放心好了。这可是张三公子牵的线,不会有问题的。”

    宁良骂骂咧咧了一阵也不再多说什么。

    儿子出息了,他这个当爹的帮不上忙总不能拖后腿不是。

    “您和娘亲就搬到新宅子里享清福。这里交给七郎打理就好。至于肥皂作坊那里,便让十郎盯着。”

    宁修思忖再三觉得还是应该让老爹老娘退居二线。

    现在宁家不比从前,没必要再让老人家烟熏火燎的受罪。

    “儿子准备把食铺打通改成酒楼。这样生意能更好一些。”

    宁良欲言又止,良久才叹声道:“臭小子,酒楼哪是那么好开的。酒楼不像食铺,要开起来得聘请大厨,一次采买的肉禽、菜蔬都得堆满一间屋子,需要投的银钱可不少。咱们老老实实的卖手抓饼不好吗?”

    宁良毕竟是小市民,心态属于小富即安那一类。

    在他看来酒楼已经超出了宁家的承受范围,风险是很大的。

    “爹,您就放心好了。儿子什么时候让爹失望过?”

    宁良嘴角扯了扯道:“臭小子,真不知道你脑子里都装的是什么,总能想出些歪主意来。你要开酒楼,爹怎么好躲在一边享福。七郎毕竟年纪轻,一个人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你爹我便帮你打理打理吧。”

    “。。。。。。”

    宁修真是十分无奈。

    可他还能说什么?只能答应老爹留下来当这个酒楼掌柜了。

    “爹,既然如此儿子这便去叫人来把宅子打通,咱们开的是私房菜馆,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摆上十来张桌子就够了。”

    “恩,你快去折腾吧。我先把东西收拾收拾,叫你娘带到新家去。”

    “爹,这是房契,您可收好了。”

    宁修笑了笑,从怀里掏出新宅子的房契来递给了死鬼老爹。

    宁良小心翼翼的将房契收好,笑骂道:“快去快回。”

    宁修可不敢停歇,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宁修先是来到牙行雇佣了几个杂役、丫鬟。之后带着他们和老爹、老娘汇合,直奔新家而去。

    此时贾祯已经把大部分仆人遣散,剩余的几名长随正把仅剩的几个大箱子搬到马车上。

    见宁修来了,贾祯勉强挤出一抹笑容打了个招呼,便匆忙上车离去了。

    将家人安置好,又对雇佣来的仆人吩咐了一番,宁修便又朝牙行而去。

    这一次他要雇佣的是泥瓦匠。

    宁记食铺的改造工程虽然算不上浩大,但主体工程还是蛮关键的。

    把档口和后宅打通,基本就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酒楼。

    宁修要做的是精品私房菜,自然对酒楼的规模没有太大的要求。

    那牙行的掮客刚刚从宁修那里得了不少佣金,自然愿意继续接单。

    很快,他便找来了几名泥瓦匠,随着宁修来到食铺进行改造。

    七郎、十郎正在店中,便帮着打了打下手。

    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众人才将食铺和后宅打通,又糊了新墙,一座酒楼的雏形便成了。

    宁修付了工钱,泥瓦匠们美滋滋的离开了。

    七郎和十郎则苦着脸道:“三哥哥,现在酒楼是有了,可厨子还没影儿呢。别的打下手的活计我们倒是能干,可是这做菜的事情恐怕无能为力啊。”

    宁修笑了笑道:“谁说厨子没影儿?”

    “啊?三哥哥已经请好大厨了?”

    七郎、十郎齐齐惊讶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啊,三哥哥你该不会是说。。。。。。”

    “对啊,你三哥我难道不像大厨吗?我看你二人骨骼清奇,不如跟我来学做菜吧。”

    七郎、十郎:“。。。。。。”

    宁修当然不是开玩笑。事实上他前世就十分精通烹饪,虽然达不到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的级别,但烧的家常菜也是亲朋交口称赞的。

    在大明这个菜品并不算丰富的时代,宁修只要祭出几样绝活私房菜,就一定能够拴住食客的胃。

    手抓饼便是最好的证明。

    “三哥哥真的会做菜?”

    “当然,要不要我现在给你们露一手?”

    “不。。。。。。不必了。我们相信三哥哥。”

    二人齐齐摇头。

    二人年岁虽然小,但十分懂事。他们明白私房菜这种东西是不能轻易外传的。他们虽然是宁修的堂弟,但毕竟不是亲兄弟,这些东西还是不知道的好。三哥哥对他们好,他们也得知道自己的地位,不能无所顾忌伤了感情。

    宁修也不强求。七郎、十郎不愿意学还可以教给死鬼老爹嘛。

    反正老爹一心要打理酒楼,倒不如让他把大厨的活儿也兼了。

    老爹好歹也算是半个厨子,学起做菜来也会快不少。

    至于帮厨倒是可以请几个,给死鬼老爹打打下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

    。。。。。。。

第二十六章 酒楼开业

    (感谢书友时千与的500币,书友l599xl的100币打赏。)

    开酒楼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行的。

    从一间小食铺转型为酒楼,有太多事情需要做。

    桌椅板凳得买吧?帮厨小二得雇佣吧?

    最重要的,一定要打好广告,让江陵城的百姓知道这件事。

    不然到时酒楼开了起来,来的全都是排队买手抓饼的食客,那该多尴尬。

    毫无疑问手抓饼是宁家的拳头产品,但宁修想要的食客绝不仅仅限于此。

    用了五天的时间,宁修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

    请来的帮厨都是在别家酒楼干过至少三年的,拿来即用不需要培训上岗。

    至于传菜跑堂的,也雇佣了三四个,以宁记酒楼现在的规模看足够用了。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还是脚踏实地的好。

    宁修花费大力气的便是在宣传这一块。

    他制作了大量传单,雇佣了几十名孩子在江陵城内进行分发,尽可能的让江陵城的百姓都知道宁家新开酒楼的事情。

    传单上将宁记酒楼的主营菜品宣传的十分到位,重点是开业前三天菜品一律半价。

    宁修相信仅凭这一点就会吸引很多人来。

    当然,这五天宁修也没有闲着。死鬼老爹虽然有做菜的基础,但毕竟没有接触过这些菜品。宁修必须手把手的教会老爹,以保证酒楼的正常运营。

    毕竟他不可能整日都耗在酒楼里做菜。那样他的书也不用读了。

    最终酒楼的开业时间定在了七月初七,张三公子也受邀前来剪彩。

    宁修相信张懋修的到来可以给宁记酒楼增添不少的人气。

    毕竟在这个时代,权贵公子的喜好是风向标,跟风的人不要太多。

    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日头高高挂着,仿佛随时要把大地晒得干裂冒烟。

    宁修让伙计小二们准备好了冰镇酸梅汤,顾客点餐在三十文以上的可以赠送一杯,点餐在五十文以上的赠送一壶。

    来酒楼的食客大多是宁记食铺的老主顾,自然愿意尝试宁记推出的新菜品。

    在他们看来宁记能做出美味的手抓饼,就能够做出其他美味菜肴来。

    开业的这几天也是宁修最忙碌的时候。他要一一向食客们推荐菜肴,把这些招牌菜的名头打出去。

    等到试营业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全权交给死鬼老爹打理了。

    宁修主推的菜品有三样,其一是炸鸡,其二是烤串,其三是披萨。

    炸鸡做起来最简单,无非是选用新鲜宰杀的鸡腿裹了面下油去炸。

    其实这玩意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无非吃的是个新奇。

    可怜大明朝的食客们没吃过这种东西,乍一品尝顿时惊为极品。

    烤串也是一个道理。

    将整块整块的肉切割成肉条串在竹签子上用炭火来烤,再撒上食用香料,那味道绝对能让食客们留口水。

    至于披萨,可是费了宁修不少力气。

    制作披萨的原材料中最难获得的自然就是奶酪了。

    这玩意在西方属于居家旅行必备,但在同时期的大明却是宫廷贵族才享用的起的稀罕货。

    原因无二,制作方法太复杂。

    宫廷制酪利用的是米酒发酵产生的酸与牛奶中的酪蛋白结合产生凝乳。

    听起来很简单,但这个工艺只有宫廷御厨才知道。

    不过这些对宁修这个化工博士生根本不算什么。

    酸与酪蛋白结合凝乳,再普通不过的化学反应了。

    宁修命七郎、十郎取来牛奶煮开晾凉,过滤掉奶皮后再依次加入糖、米酒、白醋,进行搅拌。

    之后放入烤炉烤半个时辰,取出放凉后即大功告成。

    奶酪的制作被宁修视为绝技,自然不会轻易示人。便是七郎、十郎都没有掌握全部工艺流程。

    至于披萨的烤制过程反而没有太大的技术含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