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嘛……”
赵弘礼喃喃自语着,脑海中不由回想起了雍王弘誉当日,当施贵妃倒在他怀中,一边咳血一边哭求对不住、我的儿时,他曾看到了雍王弘誉的表情。
当时雍王弘誉的面色,就跟行尸走肉一般灰败。
想到这里,赵弘礼都感到又可悲、又可笑:明明亡故的是他的母亲,但受打击最大的,却是雍王弘誉。
不得不说,赵弘礼猜得丝毫不错,尽管身故的施贵妃,其实是他赵弘礼的生母,但事实上受打击最大的,却是雍王弘誉。
此时在肃王府的书房内,雍王弘誉仍抱着一坛酒瘫坐在墙角,脑海中尽是施贵妃在临终前倒在长皇子赵弘礼怀中的模样,一边咳血一边轻声唤着我的儿……
曾几何时,那可是母亲仅对他一人的爱称啊!
“砰!”
空坛,被雍王弘誉砸碎在书桌的边角,四溅的瓦片夹杂着些许酒水,将书桌弄得一塌糊涂。
只见此时的雍王,再无平日里的优雅,蓬头散发,衣袍上到处都是酒渍。
“混账!混账!混账!”
他愤怒地叫骂着,将书房内可以砸的东西都砸了个稀巴烂,终于引来了时刻守在书房外的宗卫们。
宗卫长周悦推门走入书房,瞧见雍王弘誉坐在角落,心中一阵酸楚。
“殿下?”他试探着唤道。
雍王弘誉闻言抬起头来,平日里温文尔雅的脸庞上隐隐有些扭曲,一双充血的双目中充斥着无尽的憎恨与怒意。
“赵弘的首级呢?!啊?!”
宗卫们面面相觑,宗卫长周悦低声说道:“回禀殿下,襄王早已逃到阳翟去了……”
“那就给我追到阳翟去,砍下那个畜生的首级!”雍王弘誉近乎咆哮道。
宗卫们闻言苦笑连连。
这个时候杀人?而且要杀的还是同为皇子的兄弟?这叫人如何看待?
犹豫了半响,周悦低声说道:“殿下,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襄王得到了外封阳翟的诏令,并且,他也遵照诏令前往了阳翟。按照历来的规矩,殿下不可以再对他动手了……”
可能是想到那份诏令还是由他亲手签署的,雍王弘誉的面色更加难看,一脚踹翻了面前的书桌。
“规矩规矩规矩……拿酒来!拿酒来!”
周悦还想再说什么,忽然感觉有人拍了拍他的后背,他转头一瞧,这才发现是幕僚张启功。
“如今大局已定,就让殿下发泄一下吧……”
“可……”
“没有什么可是。”
张启功摇了摇头,随即正色说道:“请相信我,也请相信殿下,殿下会振作起来的。”
“……但愿如此。”
宗卫们暗自叹了口气。
第1365章:改变
ps:容我讲句mmp,码好的第一章居然没保存,我就继续码第二章了,现在只能重新码,擦擦擦擦擦!!
以下正文
时至十月上旬,距离施贵妃出殡又过了整整十一日。
在这十几日的日子里,朝中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继襄王弘外封阳翟之后,长皇子赵弘礼亦离开了大梁,这使得在大梁城内,雍王弘誉的声势再次提升,已经到了无法撼动的地步。
当然,虽说就总体来说无法撼动,但雍王党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安的情绪,原因就在于雍王弘誉至今仍躲在雍王府里没有露面,既没有出席施贵妃的丧殡之事,也未曾到垂拱殿处理政务,这让雍王党内部很大一批人人心惶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更让他们感到不安的是,待等他们前往雍王府希望探探口风时,却被雍王弘誉的宗卫们挡在府外,看着那块挂在府门前的谢绝宾客的木块,雍王党那些贵族、世家成员们,怎么瞧都感觉有些不安。
而另外一方面,由于长皇子赵弘礼在离开大梁之前,将这些年来经营的势力与人脉都交给了桓王赵弘宣,这使得桓王赵弘宣近阶段的势力大增。
比如说,长皇子赵弘礼的妻族济阳李氏。
不得不说,在得到了长皇子赵弘礼的遗留后,桓王赵弘宣一跃成为继庆王弘信之后,无论在军方还是在庙堂都拥有不俗势力的皇子。
甚至于在骆的协助下,桓王赵弘宣还接受了一部分吏部的力量,在吏部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只可惜,曾经坚定站在长皇子赵弘礼这边的吏部左侍郎阚密,在如今局面下保持了观望态度,而右侍郎郑图,这个出身郑城王氏联姻家族的男人,也暂时不作表态,几次谢绝了骆的笼络。
这也难怪,毕竟郑图的妻室是郑城王氏的女儿,虽然当初郑城王氏鼎力支持长皇子赵弘礼,可如今,突然爆出雍王弘誉才是王皇后亲生儿子的惊闻,也难保郑、王两家会有所迟疑。
在长皇子赵弘礼离开大梁的如今,转投桓王赵弘宣不是不可以,但说到底,转投桓王赵弘宣顶多只是自保,倘若能搭上雍王弘誉这根高枝,那才是能够飞黄腾达的捷径。
可能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长皇子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前才会特地叮嘱赵弘宣,直白地表示郑城王氏已不可信任至少已不能像曾经那样信任。
十月初九,在桓王府的书房内,桓王赵弘宣与骆、周再次提起此事。
当然,聊的话题当然不是什么郑城王氏是否会转投雍王弘誉这种话题,他们商议的,是长皇子赵弘礼在上党的那些家底,主要还是米粮与酿酒这两大类。
而这些家底,长皇子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前,也一并留给了赵弘宣,供他养活北一军。
而问题就在于,曾经赵弘礼这些家底,都是郑城王氏的人在负责打理,可如今发生了那样的事,以防万一,赵弘宣必须将这些东西从郑城王氏的手中接管过来。
为此,赵弘宣与骆、周二人在经过商议后,挑出了两位人选。
一位便是黄邑沈氏目前的家主沈绪,此人乃是沈淑妃的兄长,赵弘润、赵弘宣兄弟俩的舅舅,自然是完全值得信任的人;而另外一位,则是长皇子赵弘礼的妻族、济阳李氏的嫡长子李霖,也是注定不太可能投奔雍王弘誉的人。
记得在赵弘礼离开大梁之前,就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济阳李氏,两日后,李霖便代表济阳李氏,拜访了桓王府。
而眼下,沈绪与李霖二人皆已前往上党郡,一方面是整合上党郡的原东宫势力,将这些因为长皇子赵弘礼离开大梁而无所适从的贵族、世家,重新纳入到桓王党的圈子里;而另外一方面,则是逐渐从郑城王氏的手中,拿回本该属于赵弘礼、但后者却已转赠给赵弘宣的家业。
在商量完针对郑城王氏的态度后,赵弘宣与骆、周二人,又清点了一下赵弘宣目前所拥有的财产。
赵弘宣自然是没有什么积蓄的,毕竟他养活一个北一军都不够,哪里来什么积蓄。
但是长皇子赵弘礼有,据骆所说,赵弘礼原本就筹备一笔大概十万金的钱款,准备日后购置博浪沙河港的店铺。
看得出来,那时的赵弘礼,还是有东山再起的希望的,只是没想到发生了那样的事,这位长皇兄心灰意冷,索性就将所有的一些都遗留给了赵弘宣。
包括那座长皇子府。
“若是出售那座府邸,应该可以凑个二三十万金左右……”骆在旁用略带感慨的语气说道:“终究,那也是王府,想来大梁的世族门阀,对此应该会很感兴趣才是。”
听闻此言,赵弘宣眼中闪过几丝犹豫之色。
虽然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前将那座府邸也送给了赵弘宣,并且看他样子日后也不太可能返回大梁,但赵弘宣还是不想卖掉那座府邸。
但正如骆、周所言,与其留着那座多余的府邸,每年还要花费资金去修缮、打理,还不如卖给城内的世族,哪怕是卖给宗府,将卖得的钱投入博浪沙河港的店铺,终究那里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思忖了许久后,赵弘宣点了点头,说道:“骆,这件事就由你来全权负责吧。”
我?
骆微微一愣,不由地与周对视一眼,二人皆感觉有些意外。
不过一转念间,骆与周便明白了自家殿下的意思。
在告辞了自家殿下离开书房后,在经过府内走廊转角的时候,周感慨地说道:“这样的话,可能得多花许多的钱呐……”
骆闻言点了点头。
关于博浪沙河港那些店铺,骆原以为自家殿下会亲自出面,毕竟博浪沙河港那些店铺的租售,虽然对外宣称是户部负责,但实际上负责此事的,却是他们家殿下的兄长、肃王赵弘润只不过这笔庞大的收入,肃王府只得两成,其余八成归户部罢了。
因此,最实惠的办法无非就是桓王赵弘宣自己出面,亲自与其兄长交涉,凭借着兄弟俩的亲份,难道那位肃王殿下还会赚自己弟弟的钱不成?
搞不好,赵弘宣只需说两句好听的话,那位肃王殿下会直接送几个上好的店面给弟弟也说不定。
可偏偏,赵弘宣却让骆出面。
想到这里,骆感慨地说道:“这说明,殿下真正长大了,已懂得自己肩负责任……”
周闻言唏嘘道:“也不晓得肃王殿下得知后会是怎样的心情。”
“大概是七分欣慰、三分寂寞吧。”骆微笑着打趣道。
当日,骆来到了博浪沙河港,在一处悬挂着博浪沙商铺租购处牌匾的铺子里,找到了仿佛账房先生般的介子鸱,向后者提起了购置店铺的事。
听到骆的要求,介子鸱亦是愣了愣,但聪慧过人的他,还是立刻就把握住了桓王赵弘宣派骆前来交涉的用意,也没有徇私,按照赵弘润当初制定的十万金的市价,让骆挑选了几处店铺。
不过到了当晚,介子鸱便将此事禀告了自家殿下。
正如骆所猜测的那样,赵弘润在得知此事后,确实有些感慨:一方面欣慰于弟弟赵弘宣逐渐长大,渐渐有了担当;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当弟弟逐渐有了担当之后,也就意味着与兄长不再像从前那样亲近。
倒是宗卫长卫骄,听说此事后颇为惊奇:“宣殿下要养活一个北一军,哪里来那么多闲钱?”
当得知是长皇子赵弘礼的遗留后,卫骄暗暗咋舌。
其实不止卫骄感到惊奇,前几日听说这事,赵弘润亦感到颇为震惊。
他曾以为赵弘礼亲近他弟弟赵弘宣,只为了将后者拉到其阵营,但事实证明,赵弘礼与赵弘宣之间,的确有一种就连赵弘润都不得而知的交情,以至于赵弘礼在离开大梁后,将所有的一切就遗留给了赵弘宣。
可能是因为,赵弘宣是曾经唯一全力支持他的兄弟。
不得不说,这件事让赵弘润对长皇子赵弘礼的印象大为改变,当然,事到如今改不改变其实已无区别,毕竟赵弘礼心灰意冷离开大梁之后,多半不会再回来。
话说回来,一想到赵弘礼,赵弘润便不由得联想到了另外一位兄弟,既同样因为施贵妃之死而深受打击的雍王弘誉。
父皇真沉得住气,这都快二十日了,也未见他插手……
赵弘润暗暗想道。
与此同时,在皇宫内的甘露殿内,大太监童宪其实也正在向魏天子提及这件事:“……近几日,雍王每日在府上酗酒倦事,这究竟不是一个办法。”
听闻此言,正在书桌前挥毫的魏天子淡淡说道:“雍王,亦是朕的选择之一。……若他因为此事而消沉,那就代表,此子,终归也不过这种程度而已。”
说罢,他丢掉了手中的毛笔,目视着纸张上那雍王弘誉四个字。
“……再看他两日!”
他平静地说道。
第1366章:改变
ps:加更活动?唔,除非诸位书友将手中的票票丢过来,让这本书进历史频道前三,嘿嘿。一直都是第四、第五、第六,就差那么一点啊……
以下正文
十月初十清晨,一名来自皇宫的宦官,改头换面造访了雍王府,见到了目前在雍王府主持大局的幕僚张启功。
片刻后,张启功亲自将这位宦官送至了府门外,在不动声色地塞上一封银子后,委婉地说道:“日后,还请公公多多照看。”
那名宦官假意客套了几句,最后心满意足地带着那封银子乘坐马车离来了。
“还有最后一日……么?”
看着那辆马车离去,张启功凝起了眉头。
忽然,他感觉身边多了一人,转头一瞧,这才发现是雍王弘誉的宗卫长周悦。
“是宫里的人?”周悦询问道。
张启功点了点头,解释道:“是内侍监的公公。”
周悦微微皱了皱眉,问道:“是童宪的人,还是冯卢的人?”
他很清楚,内侍监有两位大太监,且两人所代表的势力是不同的。
“应该是冯卢的人。”张启功微皱着眉头说道:“童宪乃陛下的心腹,这时候按理来说是不会派人前来提醒的。”
周悦愣了愣,随即表情古怪地说道:“难道在陛下眼里,这也算是一种考验么?”
说罢,他见张启功转头看着自己,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言,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道:“殿下还是不肯出书房,先生有何主意?”
张启功沉思了片刻,说道:“让在下与殿下好好聊聊吧。”
说罢,他转身走入了府内,周悦快步跟上。
片刻后,张启功便来到了府内的书房,只见在书房外的庭院里,站满了雍王弘誉的宗卫们,还有府上的府卫、家仆们,只见这些人满脸忧愁,长吁短叹。
“让在下与殿下好生谈谈,尔等且退下吧。”张启功吩咐道。
听闻此言,庭院内的诸人皆转头看向宗卫长周悦,见后者点头,遂陆陆续续离开了庭院。
见此,张启功迈步走上台阶,推开书房的门扉,迈步走了进去。
只见在书房内,雍王弘誉携抱着一只酒坛,正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骤然间,他感到面前一阵刺亮,这才意识到又有人闯入了书房。
“出去。”雍王弘誉用手遮在眼前,低声呵斥道。
张启功视若无睹,站在雍王弘誉面前,淡然说道:“殿下,闹了这许多日,您也该闹够了吧?”
说罢,他转头打量着书房内,见书房内但凡可以被破坏的物什一概被破坏,致使满地狼藉,他微微摇了摇头。
此时,雍王弘誉已逐渐适应了屋外的照射进来的光亮,只是用冷漠的眼神看着张启功。
见此,张启功遂用脚在地上拨划了几下,将一些酒坛的碎片扫到一旁,随即就地坐了下来,轻松地说道:“这十几天,朝中格局大变……”
“我不想听这些。”雍王弘誉当即打断道。
听闻此言,张启功笑了笑,说道:“听不听,那是殿下的事,但在下必须讲,因为这是在下身为幕僚的职责。”
说罢,他就要张口继续方才的话题,却见雍王弘誉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不是了,出去吧。”
张启功闻言也不动怒,点了点头,随即拍拍屁股站了起来,似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在下得寻下家了,要不去阳翟看看好了……”
听闻阳翟二字,雍王弘誉面色顿变,寒声说道:“你要投奔赵弘?!”
张启功闻言笑道:“雍王殿下方才不是已将张某逐出王府了么?既然如此,张某就是自由身了,当然是想投奔谁,就投奔谁……说起来,襄王弘当日的手段,张某还是有些佩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