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魏宫廷-第5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转眼临近新年,赵弘润也抽空回了一趟大梁。
毕竟他坐镇川雒,实际上也没啥事可干,要是赖在这里不回大梁,他父皇,尤其是他母妃那边,日后肯定没啥好果子吃。
遗憾的是,他弟弟桓王赵弘宣没有从北疆赶回大梁过年。
不过想想也是,毕竟如今秦国另外一支军队已踏进河东郡,东宫太子弘礼所率领的北一军,日子可不太好过。
洪德二十年正月到两月,基本没啥可多说的,魏国这边仍然关注着北疆战役以及即将爆发的秦魏三川战役,整个朝廷彻底运转起来,将大量的物资运往北疆,亦或是运往三川的雒城。
至于冶造局与兵铸局这边,亦是十二分运转:兵铸局日夜赶工锻造商水军与鄢陵军的武器装备,而冶造局则将一件件战争兵器运往三川。
洪德二十年二月初,三川郡境内的气候开始回升,而此时秦军亦兵出武丘,开始攻打卢氏。
面对着接连不断从乌须王庭送来的求援书信,赵弘润终于作出了出兵决定。
于二月初六,正式从雒城发兵,对秦军动武!
秦魏三川战役,由此拉开帷幕。(未完待续。)
第869章:驻军函谷
三川郡的二月份,天气还是非常寒冷的。
事实上,这个时候其实已度过了三川郡最寒冷的季节,腊月期间那北风夹杂着雨雪的袭击,才是这片土地上最大的威胁。
甚至于,由于三川郡的西部、中部存在有不少高耸的山脉,以至于积云长期被阻隔在这里,因此哪怕遇到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雪,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不过尽管如此,在这片土地上威胁最大的,仍然还是风。
这不,赵弘润驾驭着战马,领着大军缓缓朝着卢氏那片三川郡中部地区前进,尽管目前已经两月份,但那扑面而来的寒风,依旧是仿佛能侵入骨髓,甚至于每呼吸一口空气,那股带入寒意,亦让整个人仿佛置身于冰窟般。
“呼……”
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看着它化作一丝丝热气消散,赵弘润活动了一下麻木的右手。
此时的他,早已脱下了魏国款式的锦袍,而换上了三川人那不起眼的羊皮袄,头上还带了一顶可笑的羊皮帽,遮住了两边的耳朵。
不得不说,赵弘润如今的这个造型,着实有些毁他肃王的形象,倘若他这个样子被国内那许多世家的小姐得知,相信那些仍对某位肃王抱持着憧憬的少女们,多半会目瞪口呆,芳心跌碎。
不过赵弘润并不在意。
好看有什么用?挡得住三川郡的寒冷天气么?
没瞧见某个宗卫出发前还取笑他的打扮,然而这会儿却冻得跟死狗似的?
赵弘润用充满恶意的目光,回头扫了一眼面色发青的穆青,脸上露出几分嘲弄的笑容。
穆青显然是注意到了来自自家殿下的满满恶意,若在平时,他肯定是要反击的,不过现在嘛,还是算了吧,他实在是冻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哪怕是身上裹着一条毛毯也不顶用。
甚至于,穆青怀疑自己的双腿是不是还在,要不然怎么就没有知觉呢?
“这地方实在是太冷了。”
宗卫吕牧搓了搓双手,朝麻木的双手呼了几口热气,结果双手只是稍稍恢复了几分知觉,但是依旧僵硬地难受。
他总算是明白,为何当初他魏国的王族赵氏会举族迁往中原,实在是这鬼地方的天气太过于寒冷。
在附近几人后,恐怕也就是作为向导的禄巴隆一脸平静,丝毫不受这鬼天气的影响。
作为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羝族人,禄巴隆早就习惯了。
“其实这会儿已经好很多了,至少北风不是那么强烈了,降雪也基本停止了……”
禄巴隆露出一脸你们大惊小怪的表情,向赵弘润以及附近众人讲述他们三川最寒冷时候的情况,那非但是冰雪封路,而且北风卷着夹杂着冰雹的暴风雪,铺天盖地地席卷过来,将帐篷、羊棚彻底推塌,那才叫绝望。
“……曾经我遇到过几名流浪的羱族人,他们说,晚上睡觉前还好好的,早上醒来一看,发现整个部落都陷在了冰雪里,部落里的羊群全死光了……”禄巴隆一脸唏嘘,回忆着当时那几名羱族人脸上的绝望。
“你们为什么不筑城呢?”宗卫吕牧好奇地问道。
其实魏国的冬季,危害也很大,但每年冬季的损失相比较三川郡可谓是微不足道,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城池四面的城墙挡住了大部分的寒风。
禄巴隆苦笑着摇了摇头,简单解释了几句。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魏国是农耕国家,因此除了对灌溉水源有要求外,其余受到的限制很小;但三川人则不同,除非是像羷部落那样占据着华阳那片牧草丰盛的天然牧场的部落,否则,其余的小部落,他们每年都会迁移上几次,待放牧的羊群吃光了附近草地的牧草,整个部落便迁移到别的地方。
因此,三川人对于修筑城池没有什么概念,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生活,这就是游牧这个词的由来。
“陇西有这么寒冷么,魏忌大人?”卫骄忽然询问临洮君魏忌。
与赵弘润一样裹着羊皮袄的临洮君魏忌,他想了想,摇头说道:“陇西那边,其实这个月份仍然是冰雪覆盖,但不知为何,我总感觉这里比陇西更冷……”
因为这里潮湿咯。
赵弘润淡然一笑,回头望了一眼身后方的商水军与鄢陵军士卒。
正如他所想的,商水军与鄢陵军,这些原本出身楚国的士卒,在这片土地上的抗寒能力相当强,可能这是因为,水域覆盖极广的楚国,那也是一个潮湿的国家的关系。
说起商水军与鄢陵军,确切地说对他们身上的新式甲胄武器,赵弘润着实有些概念。
他原以为,在今年两个月他决定与秦军开战之际,商水军与鄢陵军能凑出一万名更换完新式装备的士卒就不错了,因为最初的两个月,冶造局哪怕是马力全开,在那两个月内也只打造了三千套新式武器装备。
因此算下来,从去年八月初到今年两月份,这大概六个月的时间,冶造局的锻造量充其量也就是近万套,可没想到,最终的数字整整翻了两倍。
三万套!
虽说冶造局目前已经在采用钢模代替原本的泥模,使得量产化的出品数量进一步提升,可问题是,这些都是需要人力操作的,而且需要的人力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办到,可都是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否则就会出现大量达不到标准的汰次品,白白浪费材料。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原宋墨钜子徐弱,却从宋地带回了许多工匠,加入到了冶造局。
当然了,徐弱可不是白白为赵弘润做事的,他也有条件,他的条件就是魏国允许他们传扬墨家思想,对此,赵弘润、垂拱殿、朝廷三方考虑了一下,觉得利大于弊,于是遂允许了此事。
不过让赵弘润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徐弱并没有带回来宋地叛军针对梁鲁渠一事的确切答复。甚至于,从徐弱略显含糊的描述中,赵弘润认为宋地叛军对梁鲁渠应该是抱持着抵触心理的。
这并不奇怪,毕竟梁鲁渠一旦竣工,魏国若是想发兵剿灭宋地叛军,几乎可以说是朝发夕至,因此,宋地叛军自然要慎重考虑。
基于这一点,赵弘润目前能做的,也就是通过徐弱这个原宋墨钜子,与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谈判,尽可能以和平的途径解决这件事。
毕竟宋郡那边的情况有些特殊,赵弘润不好直接插手干涉。
但不管怎么说,宋郡的南宫垚以及宋云,这两个人肯定是要解决的,等魏国腾出来手来之后。
“踏踏踏——”
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打断了赵弘润的思绪。
他抬起头,这才发现有几名骑士正在向他们飞奔而来。
那是担任斥候的纶氏部落的战士。
见此,禄巴隆策马上前,确认了对方的身份,随后才将那几名骑兵引到赵弘润面前。
这几名纶氏部落的战士,是赵弘润派往卢氏打探消息的。
卢氏,即乌须王庭所在的位置,比邻羯部落与羚部落,再加上前一阵子退到那片土地过冬的羷部落,不夸张地说,如今三川郡内,除了川雒联盟外,就属卢氏那一带,聚集着数量最多的三川人。
而种种迹象表明,卢氏这片位于三川郡中部的地方,也将成为秦军今年开春后的首个进攻目标。
事实正如赵弘润所猜测的那样,据那几名纶氏部落的战士所言,眼下在卢氏,秦军与卢氏那边的诸部落已经开始了战争。
但相比较众志成城的秦军,卢氏一方就显得有些各自为战的意思。
对此,赵弘润多少有些了解,毕竟去年十月份,羷部落在华阳被秦军打败后,便放弃了那片草原,迁移到三川郡中部地区的卢氏,名义上这算是战术撤退,想让三川之地的寒冬杀死一部分秦国人,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羷部落的本意是打算将羯、羚两大部落拖下水,共同承担来自秦国的威胁。
相信那时羯羚两大部落对羷部落可谓是恨之入骨。毕竟就是为了这件事,羯、羚两大部落草草结束与巴国的战争,将大量的兵力调了回来。
不夸张地说,哪怕以往羯、羚两个部落在巴国占据着何等的优势,经过此事恐怕也所剩无几了,甚至于,他们还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尴尬处境,同时被秦军与巴国的军队攻击。
二月初九,赵弘润率领大军来到了崤山与熊耳山之间的一片险谷(今汉函谷关),下令商水军与鄢陵军分别在两边的山岭上建造军营,而他则率领川雒联盟的战士,在山谷地形同样建起一座营寨。
因为再继续往前,那就是卢氏草原,那是一片被枯纵山、熊耳山等山脉所包围的宽广的平坦地形,几乎没有什么险峻可守。
在那样一片无险可守的平坦地形,抵御数十万秦**队,单凭手中不到十万的兵力,纵使是赵弘润也有些发怵,毕竟秦军可不是什么羸弱之师。
因此,赵弘润决定在刚刚取名为函谷的这片狭隘山原地形,阻击那几十万秦军。
至于卢氏草原一带的诸多羯族人部落,以及羱族的乌须王庭,赵弘润就只能跟他们说一声抱歉了,毕竟他没有任何理由,不惜代价去救援一些本来就对魏国谈不上有多友好的三川势力。
他的目的是胜利!
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一场让秦人胆寒的胜利!
以此来遏制秦国疯狂对外扩张的势头。
至于秦军会不会来,赵弘润对此毫不担心,因为卢氏是通往雒城的必经之路,只要秦国对三川东部仍抱有侵夺之心,就必定会来。
果不其然,待等到二月下旬,担任斥候的纶氏部落战士,便在函谷西南约四十里处,发现了秦军的踪迹。(未完待续。)
第870章:各有筹谋
对于驻防在函谷而不是挥军救援卢氏,在战术方面赵弘润有着绝佳的理由:函谷有险可守。
不过抛开这一点不谈,最根本的原因,显然也是想让秦**队与卢氏诸部落彼此消耗。
自两年前魏川三川战役之后,三川人碍于种种原因,总算是承认了三川郡属于魏国的这个说法,但事实上,整个三川郡愿意臣服于魏国的,仅仅只有川雒联盟。而魏国在这片土地上的影响力,也只是局限在三川郡东部、那大概只占整个三川约四分之一的土地。
在其余四分之三的土地上,诸羯族部落以及乌须王庭,都拒绝臣服于魏国,哪怕是名义上的臣服也不愿意。
因此,对于有心想将整个三川郡收入魏国囊中的赵弘润而言,羯族人与乌须王庭的存在,就成为了阻碍。
为何赵弘润看重三川郡?
因为三川郡境内有许多牧草丰富的天然牧场,是蓄养羊群、牛群、马群的绝佳场所,而魏国的畜牧业,说实话非常糟糕,耕牛、战马严重不足,因此,无论是为了基础国力还是为了日后组建数量足以与韩国相匹敌的骑军,赵弘润都要将这片土地收回。
当然了,最好是以和平的方式收回,毕竟魏人并不擅长放牧畜群。
事实上对于赵弘润来讲,三川郡有川雒联盟在就足够了,其余拒绝臣服于魏国的羯族部落或者那个乌须王庭,随着日后彼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肯定会再次爆发一场战争。
毕竟一山不能容二虎嘛,这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如今秦国的军队气势汹汹地来袭,赵弘润并不介意借这支虎狼之师的手,去削弱羯族部落以及乌须王庭的实力。
坐收渔利是别奢望了,根据近几日纶氏哨骑打探到的情报,各自为战的羷、羯、羚三大羯族人部落,以及乌须王庭的炎角军,在秦国的军队面前可谓是节节败退。
对此,赵弘润摇头不已。
他感觉,羯族人打仗好像就那么一招:让奴隶兵去消耗敌军,然后伺机派出本部落的战士,一鼓作气拿下胜利。
对于不熟悉这种战术的军队而言,这种消耗战术的确是比较头疼,可问题是,这种战术并非没有弱点的。
你三川想学楚国的人海战术?奴隶兵达到数量了么?
要知道楚国的人海战术,那可是动辄几十万人,真可谓是汪洋大海一般的攻势。可是你们三川的人海战术才多少人?而你们面对的秦军,又有多少人?
倘若说兵种与战术的克制,是三川在秦军面前屡败屡战的最大原因,那么,其中最根本的关键,就在于秦国的黥面军。
秦国的黥面军,同样是地位极其低下的战场炮灰,但是这支杂兵所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却不是羯族的奴隶兵可以相提并论的。
倘若说羯族的奴隶兵是为了生存,被羯族人胁迫踏上战场;那么,秦国的黥面军,就是为了个人荣耀而踏上战场。
这两种态度,直接导致两方的斗志差距犹如天壤之别。
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面临同样惨重的损失,羯族的奴隶兵会崩溃,而秦国的黥面军则不会,因为后者,早已因秦国的军功爵制而疯狂了,眼中就只有荣誉与职爵,再没有其他,包括生死。
因此,卢氏战场的胜负,哪怕还未结束,其实赵弘润也早已猜到了结果。
他并不介意秦军在卢氏大杀特杀。
说到底,既然那里的羯族人与乌须王庭拒绝臣服魏国,那么,赵弘润就不会视他们为自己人,哪怕魏国与羯族部落其实有着私底下的交易。
莫要认为赵弘润冷血,毕竟作为一名魏人,赵弘润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国的利益与国民的利益。
这其中包括川雒联盟。
至于拒绝臣服于魏国的那些羯族人以及乌须王庭,那就不好意思了,这些人,可谈不上是“自己人”。
基于这种阴暗心理,其实赵弘润很期待秦军在卢氏大肆杀戮,因为这样一来,随后参战的魏军就可摇身一变成为三川郡的英雄,进一步增强魏国在三川郡的影响力。
只可惜,身在秦军中的秦少君,并没有如赵弘润所期待的那样大肆屠杀,而是像两年前的赵弘润一样,采取了抚剿并举的战略。
说白了,就是将听话的、愿意归顺的人留下,不愿意降服的则杀掉。
二月十二日,由于赵弘润藏了一个心眼,并没有及时救援卢氏,因此在卢氏这边,羷、羯、羚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