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经济学的诡计-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章  供需早知道:价格背后的尺子(4)
养猪是有一定风险的。一是猪病太多,死亡率较高。二是市场缺乏宏观调控机制,生猪生产紧张了,猪肉价格上来了,市场反应强烈了,管理部门才去抓养猪业;一旦猪肉市场平稳了,养猪业又往往被人忽略了,生猪价格又会下滑,导致最后猪贱伤农,大量宰杀母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一来,猪肉生产和猪肉市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感冒发烧”一次。三是养猪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猪饲料平均涨价50%,劳动成本平均涨价30%,成本越高,生猪死亡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
  猪肉价格上涨起初是被粮食价格上涨所引动。粮食价格变动直接影响了饲料价格。按常理来讲,饲料上涨了,养猪的成本涨了,那么猪肉价格也应该涨了。但是,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的过程完全没有饲料上涨来得那么迅猛,所以农民养猪亏损了。农民普遍停止养猪,仔猪价格暴跌,导致宰杀母猪,生猪供给大量减少。于是受猪肉价格与生猪生产周期波动影响,猪肉价格突然大幅度上涨。于是“猪肉比肩唐僧肉,二师兄比师父更金贵”的笑话就出现了。因为猪肉价格长时间居高不下,从前那些放弃养猪的人又开始重操旧业,于是经过一个周期之后,大量生猪充斥市场,猪肉价格必然稳步下调。由此可见,猪肉价格的涨涨跌跌不过是又一个“洛阳纸贵”的故事罢了,只要我们看清楚市场的走势,就不会成为“贵退贱入”的生产者。
  其实“物以稀为贵”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人称“果王”的荔枝,在北方,由于不是产地的原因,荔枝的价格居高不下。而在南方,不少果农因荔枝价格太低不摘荔枝而使果实烂在树上。也曾有果农无奈感叹,丰产时没价钱,失收时又有价钱。荔枝不是股票,政府不能注资托市,看来人为抬高荔枝价格是不可能了。那么如何避免果贱伤农呢?荔枝出售期大概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约一个月时间。在售卖期内,每天荔枝出售的价格可能不同,时高时低,看准时机,适时将荔枝抛入市场也是一种提高价格的有效方法。随着荔枝销售接近尾声,数量少了,价格也开始上浮,这时果农将荔枝抛售,就可获得可观的收入。另外,如何提升荔枝的质量,也是果农们应该仔细考虑的问题。
  不光物以稀为贵,人才也是以稀缺为贵的。曾几何时,“海归”身上披着耀眼的光环,从政府到企业,纷纷打出各种优惠政策招揽“海归”。IT类、经管类“海归”更一度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但是,争抢掩盖不了留学生的贬值,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留学生身价大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以前,由于国家管制、语言限制和费用过高等原因,出国留学是一件困难的事,因而出国留学人员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在国外经过刻苦的学习之后,综合素质更是大幅提高。但是,近年来随着自费留学的盛行,随着一些短期出国“镀金”人群的涌现,随着大量低龄留学生的出现,留学生队伍开始出现了分化,众多“海归”已经贬值成为不值钱的“海待”。物质世界永远遵循“物物相报”的规律,“物以稀为贵”未必是件坏事,至少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价值规律的本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供需早知道:价格背后的尺子(5)
出钱多的先登机——航空公司的超售潜规则
  飞机上明明只有100个座位,航空公司却要卖105张机票。于是就会发生有人购买机票却上不去飞机的情形。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航空公司的行业潜规则:机票超售。
  在机票普遍打折的今天,飞机因它的快捷舒适以及越来越合理的价格,成为很多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是,如果某天,当你拿着机票准备登机时,却被告知你的航班已经满员,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改签坐别的航班,要么退票。大多数乘客在愤怒的同时,不得不听从航空公司的安排,推迟了行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购买了机票却上不去飞机呢?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航空公司的行业潜规则:机票超售。
  机票超售是民用航空业惯用的一种飞机座位管理方法,例如,一个航班只有150个座位,航空公司会在起飞前销售出去155个座位,最好的情况是有5名顾客因故未到,这样此航班的座位就被充分利用了。但假如已订座的旅客全部都按时到机场办理乘机手续,这时,有5名旅客就可能因为航班的超售满员而被拒绝接受登机。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飞机的座位虚耗。因为常常有旅客因各种原因买了票却没登机,这给航空公司造成了损失,为了避免损失,航空公司采取机票超售的办法来抵御旅客未登机的风险。其实机票超售本来应该是航空公司和旅客双赢的好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航班都会有一些因故未能成行的旅客,如果座位空着飞,而真正需要走的旅客却买不到票,对航空公司和旅客都是损失。所以,将那些可能出现空位的位子利用上,既能给航空公司带来收益,也能方便那些真正需要走的旅客,实际上是个双赢的好事。为了实现这一点,航空公司用过一些方法,比如候补机票。候补的乘客按先后顺序排队,当机场值机结束时有空位的话立刻购票成行。但是,候补机票实际上对旅客更加不利,因为即使不能成行也没有赔偿,候补机票通常是全价,在机票普遍打折的今天,全价票对旅客也是不利的。相比之下,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超售措施,对旅客来说更为有利。购票时可以用折扣价,而不能成行时也有赔偿。
  关于机票超售是否应该禁止一直存在争议。旅客认为,航空公司明明知道航班的实际座位数而故意超售机票属于欺诈,应该禁止。而航空公司认为,机票超售起因于旅客,旅客购票后不登机又免费转签、退票,造成航空公司经济损失而不承担任何责任,航空公司只有采用控制性机票超售来避免损失,这是国际航空界的通行做法。目前,我国的机票超售制度是从欧美国家航空公司借鉴而来的,国外航空公司的超售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事先告知——乘客在购买机票之时,航空公司必须告知乘客机票存在“超售”,买与不买的决定权在乘客自己;二是事后赔偿——所有因机票“超售”而被拒载的旅客有权获得经济赔偿。因此,在国外因超售而被拒载不仅得到旅客普遍接受和理解,而且许多旅行者还非常留意航空公司的订座情况,并且争取成为超售票购买者而获得航空公司的补偿。应该看到的是,国外的这种现象不仅是因成为超售票购买者可以得到免费机票等补偿,更重要的是国外成熟的航空旅客运输市场能够提供各方面到位的配套服务,如航班密度大、转签方便等。但在国内,这种情况却并不乐观,普通旅客往往都是因有急事或假期旅行,为抢时间才选择乘坐飞机,因而绝大部分乘客都希望能够准时登机,一旦出现了机票超售,虽然国内航空公司已对超售的可行性、合理性做了充分的准备,但绝大部分旅客仍对机票超售表示无法理解和接受。

第三章  供需早知道:价格背后的尺子(6)
前些日子,西部航空公司推出了国内第一份《航班超售告旅客书》,首次规定超售机票的登机顺序将由机票票面价格高低来决定。看来,在国内,沸沸扬扬的机票超售纠纷将会越演越烈,超售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只有处理好它,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航空竞争中站稳脚跟。
  买不到的才值钱——收藏品为何卖出数十亿天价
  徐悲鸿油画《放下你的鞭子》卖到7200万港元,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以亿美元成交。这些惊人的价格究竟是如何出现的?而收藏品的价格又是怎么样来确定的呢?
  常言道:“乱世藏黄金,盛世兴收藏。”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可算进入一个盛世了。近些年来,收藏品的价格屡攀高峰,如徐悲鸿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元成交,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以104亿美元成交,更有的瓷器竟然动辄就拍出数十亿的天价,这些惊人的价格究竟是如何出现的?而收藏品的价格又是怎样来确定的呢?
  艺术性、工艺性、历史文化性和稀有性,这几方面共同构成了艺术品的价值。物以稀为贵,名人名作价格高昂是因其在世存量稀缺,当社会的财富日益膨胀的时候,供求关系紧张,收藏品的价值就会日益增长,价格持续攀高,上述天价油画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并且纪录会不断刷新。人类文化产品涵盖范围广博,小说、诗歌、电影、歌舞、音乐、体育……都在其中,然而它们都不可能作为私有财产以物化的形式保存、升值。而艺术收藏品较其他艺术形式,是唯一具备着上述功能的艺术形式,也是唯一一种随消费过程不会贬值,反而保值和升值的特殊消费品,它的特性保证了其价值有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
  在上述前提确定以后,收藏品的价值由其承载的信息量以及承载信息的能力确定。任何收藏品都承载着它从诞生到传承过程的信息。越古老的藏品承载的信息量越大,越高端的藏品承载的信息越多。名家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有着长期的学术及市场考验、社会认同度高,是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力作更能代表他们最高的水平,是收藏者的首选。
  按照*的价值规律原理,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围绕价值做上下波动。但是,收藏品有时不遵循这个规律。比如,两枚宋钱,一枚宋元、一枚靖康,古人铸造加工所用的时间也许都是4个小时,但是现今的价格却相差悬殊,原因在哪里?
  如果考虑到钱币背后的历史背景,宋元反映的是北宋建国的历史背景,靖康反映的是北宋颓败的历史背景,二者在反映历史背景的本质上还是等价的,这些历史背景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代表着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既然是并列关系,价格为什么会有差异?
  很多收藏爱好者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这其实是个误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一些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稀藏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在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毛钱一枚;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翡翠器物,却能卖到数十万元。明清时期,皇帝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人才到景德镇,专为皇家烧制瓷器。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不计成本,极为精良,在当时就身价不菲。在近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明清官窑瓷器的精品动辄拍出数千万元的惊人价位。而一些民用陶器、瓷器,因做工较为粗糙、没有什么工艺价值,当时也只卖几文钱一个,直至数百年后的今天,其收藏价值仍然不高,只有三五十元一件。
  收藏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就很值钱的东西,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东西,现在还是不值钱。说得简单点儿,还是要看这东西是否容易得到(包括其生产成本与存世量)。
  收藏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即使是同一件收藏品,其价格也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有的藏品可能收藏价值并不高,但有人出于特殊爱好,或为寄托某种特别的感情,或为了配齐系列藏品中的缺品,却视其为珍宝,不惜以大价钱购得。由于各地的收藏氛围、购买能力不尽相同,一件藏品在不同场合的“身价”可能会有很大悬殊。“地区差”因此便成为精明商人的生财之道。例如:某国画大师的一件作品,多年前在一般小城市的拍卖会上成交价仅1万元,在大城市则拍出了5万元,再拿到北京,成交价变成了几十万元。
  收藏是件很奇妙的事,有人称其为花钱的“无底洞”,有多少钱都能投进去;但同时也有人说,钱少照样能搞收藏。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根据基本的收藏价值规律,合理地选择藏品,以藏养藏,保持收藏的持续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