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锦里-第2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赵家的管事正在带着那些商队的人,将石头里面的玉给开出来呢。”

    周廷昱以为明白了她的意思,遂接着道:“算着日子,估摸着赵管事也快把那些玉石开出来了,我让人将那些玉石送来给你,你看看喜欢打造成什么样的首饰。”

    舒嫣华娇嗔着看了他一眼,“我是那种只喜欢金银首饰的人吗?我嫁妆箱子里的首饰,够我每天不同花样的带两三年呢。”

    周廷昱讨饶,“是,我误会了,那你问起那批矿石是何意?”

    “既然现在有人想方设法断了让你追查下去的线索,很明显就是你快要抓到他们的死穴了,不然不会接二连三的将人害死。”

    这点周廷昱也是认同的,所以他才会既愤懑,又无奈,这一次天牢里混进了死士,只是为了毒杀库尔班等人,同时也是给他一个警告再寻根问底下去,到时候死的恐怕不只是库尔班了。

    舒嫣华感染了水痘是第一个警告,库尔班等人被毒杀是第二个警告,事可一,继而二,却无三。

    第三次,恐怕就是他有生命危险了。

    就是因为知道,周廷昱心中五味杂陈。

    不管如何说,他事先没有保护好舒嫣华,让人有机可乘,他要负上一半的责任。

    而天牢之事,更是他疏忽大意造成的。

    无可辩驳。

    暗中之人已经给了他两个警告,是希望他罢手,也是希望他好自为之的意思。

    但周廷昱偏偏不受威胁,也不准备妥协。

    那八千条性命的公道他要讨,国之蠹虫他要清除,用舒嫣华和小德音的性命来威胁他的债更是要收回。

    新仇旧恨,周廷昱根本不准备罢休。

    舒嫣华很清楚他的性子,所以才会出言与他商量。

    “阿旭,小的时候,哥哥总是叮嘱我,在家中的假山处,或者是野外踏青的时候,没有走过的路,最好先用棍子敲一敲。”

    舒嫣华含笑的看着他。

    周廷昱先是一怔,接着继而恍然大悟。

    “你是说,打草惊蛇?”

    舒嫣华慢条斯理的,“现在我们在明,他们在暗,既然暂时无计可施,不如先让他们内部惊上一惊。

    虽然幕后主使者没有浮出水面,但他手底下的爪牙,倒是知道了一个。

    他能设计让我染上水痘,从而牵扯你的注意力,去杀阿洪将军等人,可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赵家暗杀满门吗?”

    舒嫣华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笑,“我相信这幕后之人有这样的手段,有这样的能量,但他未必敢在这时候,做这等惊世骇俗之事吧?

    毕竟还没有到图穷匕见的时候呢。”

    周廷昱陷入了沉思,在思考着这个法子的可行性。

    舒嫣华看了他一眼,继续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赵家不是跟丰城的郡守诉苦说自己的商队的矿石被盗匪抢掠一空,还把商队管事和护卫共四十八人全部杀害吗?

    若是他们赵家的矿石在你手中,这又如何解释?莫非你是那个盗匪不成?

    你不是安排了两个人在赵家潜伏着吗?一但你被牵扯进这个官司里,赵家人肯定会让那两个潜伏者带着去找回那批矿石,那两人正好可以在路上金蝉脱壳。

    等到你被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三司会审的时候,就把那真正的五个螳螂扔出来,顺理成章的将赵家人下狱。

    不过为了避免幕后之人下黑手,倒是要先把赵家之人暗中控制保护起来,一旦将那五个螳螂扔出来的之后,就要立即将赵家人控制起来,可不能让库尔班这种事发生第二次。

    而知道你是清白的,并且愿意跟你合伙起来演这一出戏,为人还让人无可诋毁的,除了高大人,御史台里的廖大人也是一个好帮手。

    廖大人曾经跟着去过边城,赵家的商队也去过边城,若是廖大人偶尔得知赵家四十八人死于非命,按照他古道热肠的性子,听闻此事必会追查,所以查到你身上,他也敢将你参奏一番,并且会死死的咬着你不放。

    你说,这样是不是顺理成章?”

第704章 真正的混世魔王

    周廷昱抱着舒嫣华放声大笑,“这法子好,虽是自黑,却也能让瓶颈破一破。”

    他抱着舒嫣华狠狠的亲了一口,就要出门将此事安排妥当。

    被舒嫣华好笑不得的一把拉住。

    “不要那么着急,我话还没有说完呢。”

    周廷昱心情大好,抱着她,又亲了几口,“你说,我听着呢。”

    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舒嫣华索性将事情继续说下去。

    “先前库尔班他们招供了太子大哥,而你又对晋州郡守有所怀疑,不是说要将晋州郡守召回京中责问的吗?”

    “嗯,是有这么一回事,我已经跟父皇请旨了。”

    舒嫣华很认真的问他:“你觉得晋州郡守有可能背叛太子大哥吗?”

    周廷昱老实摇头,“人心难测,人心也易变,说不准,不敢妄下定论。”

    “我倒是觉得晋州郡守不会做这种蠢事。”

    舒嫣华对上周廷昱不解疑惑的目光,她一笑,“将军中粮草换成发霉的粮草,这种得罪宁国公、得罪你,得罪虎贲军、得罪太子殿下、得罪次辅杨一先的事,真的是镇守一郡之城的人做出来的?”

    除了这个理由之外,更重要的是,上辈子的晋州郡守一直以来都是最坚定的保皇党,不可能会背叛太子殿下的。

    周廷昱想了想,倒是无法辩驳这个理由,的确不会有人做这样的蠢事。

    “欺上瞒下这种事啊,哪里都少不了,高门大户有,做生意开铺子的有,就连官场上,这种事又哪能少得了?”

    周廷昱目光一凝,“你是说或许就连晋州的郡守也被手下的人欺瞒了?”

    舒嫣华耸了耸肩,“谁知道呢,或许晋州郡守早就大权落空,或许他早就被人架空,这种事不问过内情,谁也没法定论。

    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的,除了晋州的郡守要召回京中问责之外,从上到下其他跟运送粮食有关的官吏也要一并带回来。

    不管是管理粮仓的司农,还是负责运送的押粮官,甚至是护卫粮草前行的那些官差,都要一个不落的带回来审查。”

    周廷昱眼睛半眯起来,“倒是说得没错,是应该要将他们所有人都带回来,而且还不能大张旗鼓,要跟擒下赵家之人一般无二,让虎贲军出马,严防死守,悄悄的去,不能让风声走漏,再让人有机可乘。”

    周廷昱想明白之后,他紧了紧怀里的娇躯,低头在她唇上重重的啃了一口,“事情紧急,我先出门安排妥当,你累了就先去休息一下,等我回来。”

    周廷昱匆匆的出了门,直到华灯初上才回来。

    舒嫣华已经带着小德音用过了晚膳,见他回来,吩咐葡萄让小厨房上菜,她抱着小德音坐在旁边,陪着他用饭。

    “事情安排好了?”舒嫣华柔声问道。

    自从舒嫣华离开了小德音十天的时间,再次见到娘亲,一刻都不肯离开,只要是醒着,就要粘着她。

    此时小德音就死死的扒着舒嫣华的衣裳,小手抓得紧紧的,生怕舒嫣华又不见的样子。

    就连听到爹爹的话,小德音也没有抬起头看一眼,眼睛里只有娘亲的倒影。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只需等上几天的时间,就能发动了。”

    事情有了进展,虽然是自黑,但周廷昱也开心的很,更有心情说笑,见小德音从他回来至今都没有给过一个眼神,吃味了。

    “好你个小没良心的,爹爹照顾了你这么久,你娘亲一回来,你眼里就没有爹爹了。”

    周廷昱笑骂了一声,他不至于跟女儿生气,就是那么一说。

    惹得舒嫣华低头看着小德音,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我发高热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我们两个人成婚,生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小姑娘,也被父皇取名为小德音。”

    舒嫣华倒是没有说她是二嫁于他,省得这人寻根问底,一旦得知在他之前是谢志安,恐怕谢志安不死也难。

    这醋桶子,有些事还是不要说给他知道的好。

    周廷昱一脸理所当然,“这是当然的,我和你是生生世世的姻缘,不管是哪一世,不管是梦里还是现实,我们都是夫妻,至于我们的女儿,当然是小德音。”

    舒嫣华笑着看了他一眼,继续道:“在梦里,小德音三岁之后,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

    周廷昱欢喜至极,“看来这是上天给我们的预兆也啊,这是托梦给你,嗯,三年之后有第二个孩子,那也不错,那时候小德音也长大了一点,懂事了,会照顾弟弟了。”

    小德音这个时候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娘亲,似乎对娘亲的话很感兴趣一样。

    却不想舒嫣华惆怅的叹了一口气,“可是我们生了一个混世魔王出来,那孩子,什么事都做了个遍,上树捣鼓鸟窝,下湖里捉摸着鱼虾,这就算了,还带着他姐姐胡闹,去青楼里晃悠,被人发现小德音女扮男装,遭到了调戏。。。。。。”

    “啪”

    周廷昱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力道之大,让桌子上的碗椅都弹跳了一下。

    一开始脸上的喜悦之情瞬间转换成怒火,“上树捣鼓鸟窝,下湖里捉摸着鱼虾,这种事男孩子都会做过,这倒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他竟然让他人调戏他姐姐,这臭小子有没有将调戏小德音的人胖揍一顿?要是没动手,等他出来之后,我要好好将他打一顿,连姐姐都照顾不好,没有他老子一点风范!”

    舒嫣华一阵无言,翻了个白眼,她想说的是这个事吗?

    分明重点是那混小子带着小德音去逛青楼!不然何至于遭到别人的调戏不尊重?

    两个人都没有注意小德音,也就漏了小德音脸上那一抹明显的怔忪。

    周廷昱看明白了华儿的神情,大手一挥,“我的女儿,想去青楼看看也不是什么大罪过,她杀人了还是犯法了?

    至于说什么男女大防、礼教常伦,小德音是女扮男装去的,谁让那些人看破还要说破?这不是自找罪受吗?”

    好吧,她就知道,在小德音的事情上,不能指望这个二十四孝亲爹。

    “小德音倒是乖巧,可是那小子却经常把自己做过的错事推到他姐姐身上,屡教不改,总是说那是他姐姐干的坏事,只是喜欢将锅甩给他。”

    小德音浑身一僵。

    “怎么能如此没有担待?自己做过的事,竟然还没有胆子承认,做了坏事又如何,只要勇于认错,知错能改,难道我们还能不认他这个儿子?”

    周廷昱痛心疾首的说了这番话,于是十几年后,让舒嫣华大为头疼的人,赫然多了一个,偏偏周廷昱、她哥哥、父皇、静母妃等人还护着,混世魔王的称号,也换了个人来做。

第705章 老实人骗人,一骗倒一片

    这几天朝堂真是动荡得厉害。

    先是楚王和高大人被陛下申斥,罚俸禄和领板子。

    接着御史台的廖大人,一举将如今炽手可热的楚王殿下参奏了。

    理由是强扮盗匪,觊觎民膏,与民争利,夺人银钱,杀害良民四十八人。

    朝野震荡,满朝皆惊。

    廖大人是个茅坑里的臭石头,在朝为官的人都知道的,更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是确有其事才会参奏。

    这就很让人震惊了。

    据廖大人所言,这还是他在边城之时发生的事。

    而当其时,周廷昱也在边城任军中的先锋将军。

    其后,刑部的人也出列证实了廖大人所言有一点是真的。

    据丰城郡守上报刑部,丰城赵家的商队,在边城返回丰城途中,遭遇了盗匪,商队的货物被一抢而空,商队四十八人被残忍杀害,尸骨无存。

    这件事在丰城闹得很大,毕竟赵家是丰城有名的富商,而且四十八条人命可不是一件小事。

    丰城的郡守不敢怠慢,将这件命案上报了刑部,同时一直在追查着抢掠的盗匪,可惜进展不大。

    有了刑部的作证,朝廷众人又是一惊,更有人同时偷偷瞄着太子殿下和舒鸿煊的脸色,结果发现两人同样惊讶之余皱着眉头,心中又是一番猜测。

    难道说廖大人参奏之事确有其事?

    可是众人又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财富,才能让楚王殿下忍不住假扮盗匪,杀人夺货。

    暂且不说五殿下晋封楚王之后,名下那些田庄和山头,只说五殿下母族是簪缨世族,自己的王妃又是嫁妆丰厚,不可能会有缺银子一说,身为皇子,更是从小就见识众多奇珍异宝,赵家商队中有什么货物,值得他这般做?

    很多人本能的不信,但又知道御史台这个廖老头是不会无中生有,让不少人陷入了两难境地。

    似乎是不知道该不该信周廷昱竟然做过这样的事。

    廖大人还真是个真性情的老头,哪怕是在朝堂上,见到诸多投在他身上的怀疑目光,这老头怒了,一蹦三丈高。

    一边跳着脚,一边大骂,说的都是自己调查过的事实,至于为什么周廷昱会做出这样的事,老头儿带着一种揣测,说很有可能是那个时候周廷昱恰逢打了败仗,又立下了军令状,心情烦闷,肩上的重任又大。

    或许是外出散心的时候,遇上了赵家的商队,或许是商队中有人出言不逊,或许是周廷昱烦躁看不顺眼,要发泄自己的烦闷,于是将商队之人杀害了,为了不留下手尾,索性也就将商队的货物给抢掠了。

    当时丰城郡守派人去勘察过,得出来的结论是,抢掠的这伙人,手段非常娴熟,没有留下任何可以追查的线索,分明就是惯犯。

    一想到虎贲军,似乎还真的是对上了抹除痕迹,收拾手尾经验老道。

    更有些武将眼睛一亮,文官们可能对这种因为心情烦躁就杀害性命的事难以理解,他们却懂。

    非战时还好,上战场的时候,因着不知道能不能打胜仗,会不会在战场上丧了命,过着的每一天都像是捡来的那样,就像一条紧绷的弦,不知道什么会断。

    在这种情况下,周廷昱还打了败仗,死了这么多人,朝堂上还有人紧咬他不放,失态之下,这条紧绷的弦断了,做出这种杀人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有时候浓郁的血腥味反而更能让将领们兴奋。

    武将们倒是有些相信廖老头的话了,周廷昱未必是看上了赵家那点财物,但很有可能是发泄,只要死了一个人,以周廷昱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将这件事传出去,那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所有人都杀了,毁尸灭迹,连财物都给抢走了。

    毕竟虎贲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赵家那四十八个人还不够十个虎贲军一个冲杀。

    廖老头在朝堂上跳脚,说得面色潮红,显然是气到了极致,一句一个“对不起陛下的栽培”,一口一个“对不起楚王”的称号,就只看到他一个人在朝堂上蹿下跳的。

    很多人偷偷看着御史台的反应,只能看到总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面无表情的,好似跟以往一样,不出声就是默认放手让廖老头参奏。

    其实御史大夫早已经懵了,身为廖老头的顶头上峰,天地良心,他也不知道廖老头竟然放了这么个大招!

    但是眼见廖老头不参都参了,而是他也相信廖老头的人品,不会成为某个党派的出头枪。

    御史台行的是监察百官之事,就算是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