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锦里-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姐妹相互见礼,就见梅氏陪着舒修和走了出来,舒修和威严的看了三人一眼,告诫道:“你们几个出门在外,要一切都听你们母亲的话。”
三姐妹齐声应了,舒修和点了点头,他要去当值,临出门前,他看了一眼舒嫣华,脚步顿了顿,又径直走了。
梅氏也道:“时候不早了,也不用去给你们祖母请安了,昨儿母亲已经跟祖母说过这事儿,天还没有亮,祖母还没有起身,我们就不去打扰她,我们这就出发吧。”
在二门处,梅氏与舒嫣华三姐妹坐一辆马车,后面一辆是她的贴身妈妈陈妈妈和舒嫣华等人的贴身丫环,第三辆是一群仆妇,第四辆是备用的衣物等,马车旁边还跟了七八个家丁,浩浩荡荡的往城门而去。
“天儿还早着呢,你们一大早就起来,肯定没有来得及用早膳,来,这是母亲吩咐小厨房给做的点心,还有银耳燕窝粥,你们三个都喝一碗,再填填肚子,到了大相寺,要到午间才有斋饭吃,可不能饿着了。”
梅氏亲自动手,从食盒里端出几碗燕窝粥,又拿出几碟子的点心,招呼着三姐妹用早膳。
梅氏摆放的燕窝粥是随手的,舒嫣华也帮忙一起从食盒里拿早膳出来,小桌子摆的满满的,她自己率先端起一碗燕窝粥,“你们也快吃。”
话落,就不再说话,反而专心用起了早膳。
见舒嫣华用了燕窝粥,几乎每样点心都用了一口,梅氏放下心来,这也是她要五更天就出发的缘故,这么早,来不及在府里用早膳,就必须要吃用她准备的早膳。
不管是燕窝粥还是点心,里面都被她下了香料,这些香料单独用着都不会有事,为了不让舒嫣华起疑心,她索性自己和玉儿也跟着一起吃了,反正还需要后手才能催发舒嫣华“意乱情迷”。
老爷给准备的后手,就是大相寺的“万福锦囊”。
这是大相寺的一大特色,万福锦囊是一个香囊包,里面装着能让人安眠的香料,清淡宜人,香囊表面绣着两面,一面绣着“万”字,一面绣着“福”字,又被僧人供在佛祖前日夜念经七七四十九天,开了光,沾染了佛气,寓意又好:万福万福,万般福气于一身。
万福锦囊在大相寺很出名,很多人都会求一个万福锦囊回去随身戴着,这个香囊包是大相寺的僧人,为了给山脚附近村落的妇人们一个生计,让这些妇人用缝制出来的。
前两天的时候,老爷就找人去大相寺求了一个万福锦囊,拿回来让她小心拆开,把里面的香料给换了。
等会她会在佛前给舒嫣华三姐妹各自求一个香囊,给玉儿和舒燕巧的香囊是大相寺本本身的,给舒嫣华的,就会是她亲手缝制过一遍的香囊,只有这样,她才能把专门为华娘缝制的香囊光明正大的送到她手上。
华娘用了她准备的早膳,再加上那个香囊的香料,闻着香料的味儿,再遇上谢志安,保管她不知身在何处,很快就会跟“情人”互诉衷肠,情意绵绵。
之所以这么肯定,是因为能让舒嫣华意乱情迷的另一半药引,在谢志安身上。
后面那辆马车上,陈妈妈也被她安排了葡萄和樱桃两人用了掺了料的早膳,到时候两人人有三急,必定要离开舒嫣华身边。
这就有了可乘之机。
她今儿的任务,只有三个,一个是让华娘吃下早膳,一个让她戴着香囊,最后一个,是想办法让她去大相寺那边竹林里休憩一二。
至于谢志安,老爷跟她说,一切自有他安排,只要她这边没有问题,这事儿就一定会成。(未完待续。)
第287章 阴差阳错
刚刚用完早膳漱了口,马车就到了大相寺山脚下。
早有轿夫候在一旁,见从马车里走出几个女眷,被人簇拥着,小心的上前问道:“这位夫人,需要坐轿子上去吗?”
大相寺有九百九十九个台阶,平民百姓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去的,大户人家的女眷一般都是坐轿子,身子娇弱,哪里能爬得上这么高的阶梯?
不用梅氏出声,陈妈妈就已经跟轿夫们交涉,最后四座轿子抬着梅氏四人上了山门。
到了大殿,有知客僧出来迎接,“舒夫人,诸位小姐,贫僧有礼了。”
梅氏等人也还礼,梅氏道:“师傅,请问方丈何时有空?”
昨天侯府就派人来通知了大相寺的僧人,做一场法事,需要众多僧人齐齐念经,这也是减少了大相寺的僧人到处溜达的机会,怕他们要是看到了舒嫣华或者谢志安的不妥当,会出言阻止。
“方丈还在做早课,等方丈做了早课,就会带领一众师兄来为先夫人诵经。”知客僧稽首行了一礼。
梅氏也客气道:“有劳大师了,既如此,我先带着几位姑娘们拜拜佛祖,沾染一下佛祖的气息。”
“夫人请便。”知客僧再次稽首还礼,退了出去,让梅氏等人参拜佛祖。
“华娘,你们都来,在佛祖面前,要虔诚的叩拜,望佛祖保佑你们一生顺遂平安。”
梅氏招呼着三人,陈妈妈等人早已机灵的点燃了香,一一分递给梅氏和舒嫣华等人。
“华娘,你娘亲的长生灯也在此,你就把你赐婚的大好事告诉她吧,让她在九天之上也高兴高兴。”
舒嫣华抬头看着大殿上点着的长生灯,非常熟络的看着一个方向,那个方向里,有一盏灯,灯火摇曳,轻轻跳动,那是她娘亲严氏的长生灯。
看着那盏灯,她眸底渐渐升起一层水汽。
她眨了眨眼,微微低垂着头,一言不发的拿着香祷告。
舒嫣华等人上了香,叩拜了如来,站起身的时候,发现梅氏还虔诚的跪在蒲团上,嘴唇轻轻挪动,没有声音出现,只能看到她上下瓮合,念念有词。
舒嫣华三人面面相觑,等了好一会儿,见梅氏还在参拜,纷纷把目光投向陈妈妈。
陈妈妈悄悄走到三人身边,低声道:“夫人还在为家里人祷告,一时半会不能结束,要不,大小姐您带着二小姐、三小姐继续去后面的大殿上叩拜佛祖?等会再回来这里找夫人。”
舒嫣华见此,只得带着两个妹妹,一众丫环往后面的大殿去,等她们一一参拜回来找梅氏,就见梅氏正笑吟吟的等着她们。
梅氏向舒嫣华招招手,“华娘,你过来。”
等舒嫣华上前,她微微弯下腰,把手里的香囊挂在她的腰间,笑着道:“这是母亲适才为你们求的‘万福香囊’,大相寺的万福香囊很灵,希望你们有万般的福气,幸福美满的过完这一生。”
梅氏动作轻柔的给舒嫣华理了理香囊,又让舒妍玉和舒燕巧两人过来,从陈妈妈手里接过另外两个香囊,一一挂在她们腰间。
“母亲还要去后面的大殿上叩拜,你们要是不想在这里等着,就去外面逛逛,身边记得带上丫环,不要走远,等午间的时候,记得回来用斋饭。要是逛累了,就去竹林旁边的那个小客院里,是我们广平候府今天定的舍屋。”梅氏轻声的叮嘱,末了,挥挥手,让三个姑娘都出去玩儿。
见三人相伴带着丫环们离去,梅氏眸中沉寂一片,按照她对舒嫣华的了解,她来大相寺很多次,对大相寺早已熟络得不行,寺里其他景色也不能引起她的注意,她这几天又被上门的贵夫人们拉着说话,她早已看出了她的疲倦和烦闷,今天难得来大相寺,不用接待那些贵夫人,舒嫣华一定会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躲躲懒。
有什么地方比竹林更合适?
竹林不仅有一大片千金竹可供她欣赏,竹林不远处的小客院还是今天广平候府包下的,有哪个地方比那里更适合发生一点浓情蜜意的事儿?
小客院里守着的,都是她心腹中的心腹,到时候就算舒嫣华和谢志安两人出现在哪里,她们都会视而不见,还会给她们搭把手。
就算舒嫣华自己不想去竹林,她也安排了人,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她有地方可以歇脚。
至于谢志安。。。。。。侯爷说早已安排妥当,不用担心。
等到舒嫣华等人的身影消失,梅氏深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我们也走吧。”
转身带着陈妈妈往后殿而去。
走出大殿,舒嫣华顿了顿脚,问道:“你们想去哪里玩?”
舒妍玉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腰间挂着的万福香囊,又用余光看了一眼舒嫣华腰间挂着的香囊,抿了抿唇,没有回答舒嫣华的话,反而开口道:“大姐姐,你那个万福香囊跟我的换一换,好不好?”
舒燕巧蹙了蹙眉,大姐姐身上的香囊明显针脚细腻,比之她们两人身上的香囊更加好看,她知道大相寺的香囊是山脚下的村庄里的农妇针黹而成,每个人的绣工不一样,有的人绣工好,香囊就漂亮,有的人绣工差,香囊自然称不上多好看。
她和舒妍玉身上的香囊就是这般,无论是阵脚还是绣字,都比大姐姐那个差上一筹,按照她对舒妍玉的了解,肯定是这人又见不得大姐姐身上的东西比她好了——如果是同一样东西,她总是要比大姐姐的好。
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这人的小心眼,真是一点都没有变。
“二姐姐,这是母亲专门为大姐姐求的。”舒燕巧道了一句,希望舒妍玉能明白,这种东西,怎么能出口问别人交换呢?
原本舒燕巧要是不出声还好,舒妍玉问出口之后,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妥,正想说自己是说笑的,就听到舒燕巧的话,气性上来,反而越发执着的要交换了。
一个万福香囊而已,大家的香囊都是大相寺高僧开过光的,哪个不是一样,舒妍玉要,就给她了。
舒嫣华解下自己的香囊,递给舒妍玉,“二妹妹,给。”
舒妍玉接过,也解下了自己的香囊递给舒嫣华,发生了这种事,舒妍玉自然不想再跟两人一起走,遂道:“大姐姐,今儿太早起了,有些困倦,我想去休息一二。”
(未完待续。)
第288章 引者上钩
两姐妹目送舒妍玉带丫环离去,舒燕巧撇了撇嘴,转头笑着对舒嫣华道:“大姐姐,我们去许愿湖那里好不好?我想去许个愿。”
舒嫣华对大相寺并没有什么兴趣,不过见舒燕巧兴致勃勃的,也不忍拂她意,遂点头道:“好呀,我们去许愿湖那里看看。”
两人带着一众丫环离去,其中随行的一个丫环,眉头皱了皱,面上闪过一抹为难之色,适才二小姐先带人去了屋舍那里休憩,应该没有问题吧?夫人只是交代她,等会儿如果大小姐逛很久还不去屋舍的话,就要适时的提醒她,大小姐这些天疲于应酬,要让她多加休息才是。
这个丫环想了想,觉得应该没有问题的,屋舍本来就是广平侯府定下来的,哪个主子累了,都可以去歇息,现在大小姐和三小姐兴致正浓,她一个做丫环的,也不能扫主子们的兴。
想通了,丫环复又跟着众人的脚步,亦步亦趋的随在舒嫣华两人身后。
。。。。。。
“志安兄,你觉得我这字如何?”一个身穿宝蓝色衣袍的青年问着身边一个男子。
谢志安认真的看了看,道:“字迹圆润又充满遒劲,字透纸背,不错。”
这个青年微微摇头,“是志安兄过奖了,我的字,哪里及得上你。”
身边其他几个青年也纷纷附和,不着痕迹的捧着谢志安,谢志安面上温润谦和,心中着实有些得意。
“说起来,大相寺那块字碑墙,要是我们能有机会把自己的字刻上去就好了,此生无憾已。”
“没错,谁要是能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字,能让后来人瞻仰,也不枉此生了。”
“哎,谈何容易,那块字碑上留下字迹的,无一不是公认的大书法家,字碑墙如此大,还留有泰半的空地方呢。”
大相寺有一堵墙,被人称为字碑墙,一开始的时候,是大相寺创寺住持方丈闲来无事留下来的,他在墙上刻下了一首颇有禅意的诗,后来住持方丈的好友百安居士见状,一时兴起,也在上面刻下了自己作下的一首词。
无论是住持方丈还是百安居士,都是那时出名的大书法家,至今世人对他们留下的遗本多有赞誉,这两人在一堵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字迹,无形就把那堵墙给升华了,不是跟他们同一个高度的人,还真的羞于把字留在上面。
而第三个、第四个、乃至第五个在墙上留下字迹的,都是大书法家,在他们的时代里,都备受人追捧,逐渐的,这堵墙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是大书法家或者字有所成者,不能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记。
每首诗词都会有提名者的名字留下,这堵墙,也被大相寺的僧人好生保护起来,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成为了后来者们瞻仰的地方,来上京的学子们,如果不来大相寺见识一下这堵字碑墙,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来过上京。
更甚者,上面的字迹,还经常有人来拓本,拿回家自个儿练习。
能有资格在上面留下字迹的人少之又少,至今还留有大半的空白。
身为仕子,无不想自己的字迹留在上面,不说这是莫大的荣耀,就是能让后来人瞻仰这事,就能让他们趋之若鹜。
“我们是没有机会了,不过志安兄一定会有机会的。”
“没错,志安兄的字儿已经有了一家之体,相信很快又机会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字迹呢。”
“几十年后,可能我们的孙儿也会跟我们一样,来到大相寺这里,对着志安兄的字迹瞻仰,把它拓本家去练习呢。”
几人纵声大笑,谢志安无奈的摇头谦虚。
他的手上,一直都拿着一个印章转着,从来大相寺开始,他就没有收回去,这样的举动,其他人再不识趣,就枉费捧着谢志安这么久了。
“志安兄,你这手上的是什么?”一个青年好奇的问道。
“我怎么闻着有一股香味?”另一人疑惑的道。
“我还以为是我错觉了呢,我也闻到了,的确是有一股甜香,这股香气能让人清净宁神,十分难得。”
“此印章色泽古朴醇厚,质地柔和细腻,亮度湿润饱满,呈红褐色的半透明状态,我要是没看错的话,石头能发出香气的。。。。。。难道是金香玉?”
一阵抽气声响起,不少人眼光发直的看着谢志安手中的那枚印章,好像看到了什么了不得宝物一样。
“志安兄,这。。。。。。这真的是金香玉?”问话的人,声音都颤抖了,语气里带着一一种不可置信。
这可是金香玉!金香玉世所难寻,每一块金香玉出世,都能引起追逐,可以说是有价无市,价值千金的宝物,对金香玉这等奇珍玉石,就连皇家也会备受追捧,如今他们竟然在谢志安手中见到了一枚金香玉?
谢志安淡然的道:“嗯,这的确是一枚金香玉。”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云淡风轻,似是在说一件毫不足道的事,又似他手中拿着的,不是一枚奇珍异宝。
如果舒鸿煊在这里,一定会知道他这种状态叫什么。
其中一个青年颤抖着声音道:“志安兄,可不可以给我看看?”
这是每一个识货之人,见到金香玉都会有的表现,谢志安随手把手里的金香玉递给此人,动作带着一股漫不经心和随意,似乎并不把这枚金香玉放在眼里,如果他没有时刻紧盯着拿着金香玉的那双手,会装的更像些。
这个青年小心翼翼的拿起金香玉,细细的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