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在场证明-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距离这条街不足二十米的一个小区门岗处,警方的询问仍在继续。
“你们白天和晚上值班的保安都在这里吗?”
“人都齐了,警官您有什么要问的就问吧。”
“……你们有没有人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看到过有人提着一个大型的塑料袋在小区出去?塑料袋有半米左右。”
“……好像真没有,这里的住户我们都比较熟的,小区管理也比较严格,白天的时候,住户都是刷卡进出,我们安排了人员在门口站岗,如果有人提着这么显眼的袋子,我们肯定有印象。晚上不用站岗,但是十点以后,就会关门,这时候用户进出,就要和门岗打招呼,门卡是不好使的,虽然麻烦一些,但是住户们也能够理解,毕竟也是为了业主们的安排考虑,这个小区的管理还是很正规的……”
这间小区在周边是条件最好的,管理自然也是最严格的。
这种严格是蒋招娣他们警方最喜欢的。因为正是因为这样的严格管理,才能让一些犯罪份子失去了隐瞒的可能。
只是,很明显,在这里的调查恐怕陷入了死胡同。
他们不记得有这样的人。
“我们警方需要拷贝一下你们小区的监控,有问题吗?”
“没问题。只是你们要留下一个收据,毕竟我们也要为业主们的**负责人,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保安队长一口答应了下来,也提出了响应的条件。
这个条件警员也表示没有异议,都是为了工作,不存在谁为难谁的情况。
要是在基层还不好说,蒋招娣对待市局警员们的管理很严格,态度要好,严格遵守应有的纪律,并不会仗着他们的身份,就态度恶劣蛮横。
要小区门口和小区里面的监控,这也是正常的行为。
凶手如果在这个小区的话,他肯定深知小区是怎么管理的,那么就不能排除他当时没有走正门。
如果走正门的话,发现的几率很大。
这个小区的墙有两米多高,翻起来很困难,但是也并不是说就翻不过去。
蒋招娣自然不会忽视这一点,已经有警员,沿着小区的内外两侧,走上一遍,希望可以有所发现。
有的时候,查案子就是这么辛苦和繁琐的。
目前掌握的情况太少了。
蒋招娣他们要从头开始排查,自然任何微小的可能性,都要付出汗水去努力。
“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第706章煮尸碎尸案(三)
这个小区的询问暂时告一段落,警员们准备带着拷贝的监控录像离开。
在出门岗前,一直没有出声的蒋招娣忽然问道:“你们的工作除了在这里执勤,还有其他的内容吗?”
保安队长稍稍一愣,才说道:“当然不是。我们每天还要巡逻的,一个班巡逻要两三次的样子。巡逻的时候,我也没注意到有人提着这样的大塑料袋,你们有谁注意过吗?”
“没有……”
“晚上也巡逻?”
“晚上当然也要巡逻,一晚上两次,上半夜一次,下半夜一次。”
保安队长肯定的说道。
蒋招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去业主的楼上吗?”
“这,一般倒是不去的,除非是有什么事情,否则我们一般是不上楼的。每一次有事情的话,最低也是两个人一起去的。这两天都没什么事情,我们也有工作日志的。”
保安队长的话让蒋招娣稍稍失望,不过仔细一想也对。如果要是保安们随意上楼巡查的话,说不定那些业主也会担心了,万一要是哪个保安的手脚不干净呢?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所以,除非是业主有什么事情,不然的话他们是不会上楼。
“我明白了。你们注意打听一下,看看谁家有异常的事情,诸如长时间的煮肉的味道,如果能够提供重要的线索,我们警方采纳之后,会提供一定的现金奖励的,不会低于一万块。”
蒋招娣的心中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不过还是说了一遍。
警方对提供线索的人员有一定的现金奖励,这并不是市的首创,很多的地方都已经在执行了。
效果很好,毕竟那句话说得很对,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许警方的排查总是有疏漏的,这样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大大刺激了群众的积极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这里没有找到相关的线索,蒋招娣等人也没有泄气。
这种管理严格的小区,犯罪份子只要不傻,要么是不在这里,要么就是极度小心。
他在这里居住的话,这里是他煮尸的地点,那么警方就轻松多了。
毕竟监控器几乎遍布了每一个角落,黑塑料袋子那么大,只要认真浏览这个监控录像,总能够发现的。
就怕和这里毫无关系,那么蒋招娣他们就做了无用功。
也不能说是无用功,排查的地点越多,范围也就自然缩小了。
蒋招娣又去了另一个小区。
这个小区有年头了。
有年头,就代表着管理和各方面的情况和新开盘的小区相比大大的不足。
比如说这个小区,是开放式的。
也就是说,没有外聘的保安。
事实上,很多老旧的小区都是这样。
兴建的时间很长了,那时候,连车位都没有预留,自然也考虑不那么的周全。
因为比较老旧,所以,房子的价格是偏低的,一些有钱的住户,选择了搬离这里,将这里出租给外来务工的人员,这就造成了一点,那就是这个小区的情况极其的复杂。
所以,排查工作也就相对很艰难了。
再难也要排查。
警员们一家家的敲响住户的门,询问着大同小异的问题。
那就是这两天听没听到什么特殊的响声,或者闻到什么味道之类的。
排查的人员很有经验,蒋招娣只是了解了一下工作进展,就知道,这个小区排查完,顺利的话,也需要两天左右。
毕竟,不是每一个住户现在都在的,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在上班,只能挑他们下班之后,再次前来。
这就意味着,排查的时间大大拉长了。
回到市局,蒋招娣先关心了一下交通部门的消息回馈。
让蒋招娣失望的是,回馈的消息不容乐观。
因为那里并非是主干道,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仅有的两个摄像头,已经损坏了有一年多的时间了,没有修。
也就是说,想要从监控录像中找到当时抛尸的这个人,是不可能的了。
只能寄希望于周边其他街道完全的摄像头,看看有没有发现。
已经有警员拷贝了相关的录像,正在快进着观看。
蒋招娣又去了一趟法医那里,得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有什么发现。”
“蒋局,情况很糟糕。这具尸体经过我们的拼凑,发现只有一半。另外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得到的信息几乎没有。它被开水煮沸好几个小时,组织细胞和信息已经完全被破坏了。我们正在努力的根据他的颅骨情况,希望能够还原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
这算是唯一的一个好消息了。
“还原外貌有把握吗?”
“基本上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
法医肯定的说道。
这个凶手可以说算漏了一点。
孙广得到的这些肉块,包括了一个完整的被煮得面目全非的脑袋,如果是从前的话,很难复原出死者的真面目。
但是,现在技术力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不要说这具了,就算是埋在地下几千年古人的外貌,也能够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还原。
前提当然是颅骨保存着完整。
这具尸体就是如此。
“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我们集中组织人员力量,明天这个时候,肯定能够拿到准确的结果。”
“好!”
蒋招娣的心中算是松了一口气,又询问了几句,才离开了这里。
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知道了死者的外貌,就可以调查死者的身份,知道了死者是谁,就可以从他的社会关系入手,一环扣着一环,抽丝剥茧,慢慢的就能够找到凶手的踪迹。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能单一的进行排查。
蒋招娣对这个案子跟进了一个上午,这才暂时放下这件事情。她处的位置不同了,除非是大案要案,不然的话,不会亲自的接触下面的案件,不然的话,蒋招娣会被忙死。
这个案子的性质太过恶劣,不止是出了人命,所以,蒋招娣才额外的关注。
临近下班的时候,蒋招娣又到了这个专案组。
她很关心这个案件的进展情况。
“大致的情况现在如何?”
“各单位排查小组没有得到有用的线索……”
“外貌还原正在进行中……”
“监控录像已经分析完成,没有发现疑似目标的嫌疑人。”
一条条的消息汇报了上来,蒋招娣的脸色很平静。
“接下来的工作安排的怎么样?”
蒋招娣看向了负责这个案子的组长。
“报告蒋局,我安排排查人员继续进行排查,因为有部分人员白天的时候不在,只有这个时间段,他们是在家里的。我们争取不漏过每一个对象……”
蒋招娣点点头,表示赞同。
第二天法医和技术部门有了消息,这个人的外貌已经还原出来了。
当然,还原的外貌不可能有胡子,相似度虽然很高,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大概只有熟悉的人才能一眼认出来。
死者的部分信息被发布到网上还有各个下辖的派出所,以及其他的省市。
现在网络很发达,只要有人报了失踪案,那么就可以让他们进行辨认,希望可以尽快的得到死者的身份。
不止光靠这一点。
警方内部当然也在进行图像对比。
如果有记录的话,也就是有案底的人员,就会很快对比出来。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十分的麻烦了。
户籍科有着国内所有人的照片,只是那是一个海量的工程。
死者的性别已经确定,为男性。
去掉女性这个庞大的数字,再去掉未成年人这个数字,剩余的数量,也足以让任何人绝望。
所以,从这一点分析是不可能的。
第三天,排查工作全部结束,没有发现这个案子的有用线索。倒是发现两个网上在逃犯,算得上意外收获了。
一时间,侦破工作陷入了停顿中。
蒋招娣召开了专案组的会议。
将所有的卷宗看完,蒋招娣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平静的问道:“这就是你们交出的答卷?死者是谁不知道,相关的线索几乎为零,你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怎么做?”
她有些生气的看着专案组的组长。
组长分辨了一句:“蒋局,这个案子很棘手。咱们能做的都做了。一共排查了将近千人,案发到现在,所有的专案组成员每天睡眠的时间都不足四个小时……”
蒋招娣摆摆手,很是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不要和我说你们有多辛苦,我当然知道你们的辛苦。这是我们的责任,你们想想,死者意外遇害,他的家庭,他的妻儿老小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咱们的这份辛苦,找出凶手才是值得的!说说下一步的工作吧,我只要结果!”
她的态度很强硬。
不是蒋招娣的心肠硬,难道就因为他们太辛苦,就放弃追查凶手吗?
显然,这样的事情蒋招娣是做不出来的。
“我会安排人员进行第二次的排查,另外就是想办法核实死者的身份。”
组长说出的这个方案,让蒋招娣很失望。
第一次排查没有结果,第二次就能够有结果吗?
很显然够呛。
“目击者的情况正常吗?”
蒋招娣想了想,询问道。
她对组长说出的方法不置可否。
“根据咱们监控人员得到的记录情况来看,我们判断,这就是一对普通的老夫妇,他们不存在作案的可能性。”
“那好,撤销对他们的监控吧……”
蒋招娣这样下了决定。
对孙广的监督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那是浪费人力物力。
“明白!”
“做事吧。尽可能的想到有用的方法,我不希望这个案子成为众多未破解案子中的一员。”
“是!”
蒋招娣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
她进入到了内部网络,这个案子的大部分情况,已经在这里留下了相关的资料。
沉吟了片刻,蒋招娣将这个案子发送到了一个特定信箱中。
这就代表着,这个案子不好办,需要集思广益,有些权限足够的人会看到这个案子。
偶尔的时候,他们会给出自己的意见。
这些意见,有的天马行空,但是未尝不是一个新的思路。
赵燚所在的部门就是如此。
吴悦负责的就是相关案件的分类。
全国各地的疑难杂症的案子,吴悦进行归类,不止是她一个人在做着这样的事情。
赵燚看到这些案子,会拿出来一部分进行讨论,然后将他们的思路发回原单位。一些特殊的案子,他们也会接手。
这一点,赵燚他们有很高的自由度。
今天,赵燚在众多的案件中,发现了这个来自市的特殊案件。
对发送人,赵燚一看就知道,是蒋招娣,这让他不禁有了几分的兴趣。
蒋招娣一向是不服输的,如果有几分把握,她也会选择独立攻关,只有全然没有什么头绪的事情,才会提交。
这样的案件几乎凤毛麟角,可见蒋招娣是一个很骄傲的人。
第707章煮尸碎尸案(四)
赵燚翻看着相关的内容记录,心中难免有些好奇,什么案子会让蒋招娣束手无策。
观看了一会儿,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对方的作案手法相当的残忍,也很小心。
从他对尸体的处理来看,这个人的心理素质很强大,一般的人绝对不敢也不会想到将尸体煮烂,从而破坏线索。
赵燚初步对这个案子有了印象。
例行会议上,赵燚将这个案子拿出来讨论。
“咱们市治安很好的,怎么会突然发生这样残忍的事情?”
看到一幅幅原始的图片,这些图片可和公开的照片不一样,没有任何的隐瞒,所以黄英和吴悦纷纷都表示,太过残忍了。
她们虽然也接触了很多凶残的案例,但是这样的案子还是太少见了。
又是碎尸,又是水煮。
“看到这个案子,我想起来一个类似的案件。在十几年前,有这样一个案子,事情发生在某个大学,同样是随时案,尸体被凶手剁成了两千多块不等的碎块,随意的抛洒在大学校园内。这个案子在内部造成了轰动,曾经组织了强大的专案小组,连续好几个月的追查,也没有破获。那时候的技术力量当然和现在有着很大的差距,只是经过校园内的排查,找到了死者的身份,却最终也没有找到凶手……我觉得,这两个案子很类似。”
夏丹的脸色相当的凝重。
要说曾经的那个碎尸案,警方掌握了可能的嫌疑人吗?
肯定是有的。
但是,最终却因为证据不足,嫌疑人只能是无罪释放,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其遗憾的事情。
为什么当时明明有重大的嫌疑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