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零锦绣俏甜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姐撞了头,脑子不太好使,好多东西都想不起来,你给我说说吧!咱家的情况。”

    这是最好的借口,反正她唯一的信息就是刚才那两个妇女说的话,她要撞死,结果没死成。

    有个后遗症什么的不是正好。

    当然她可记得那些网络小说电视剧什么的,不是最常用的借口就是失忆。

    她要是失忆,估计更合理。

    果然小姑娘担心的看了看江小荞的额头上那一大块纱布,还渗着血丝呢。

    看起来江小荞就憔悴的不行。

    “大姐,你别想不起来,我是二妞,三妞和四妞都在奶奶家里呢,这次送你来医院,咱奶奶还把咱妈骂了个够,要不是邻居拦着,奶奶都能打了咱妈,咱爸说他没钱,他不管,让你想死就去死,正好省的浪费口粮。咱妈和五婶子借了三十块钱才来的医院。”

    江小荞那个心里呕。

    这话里一看这个爹也不是个玩意儿。

    这么对待自己,那是亲爹干的事情。

    絮絮叨叨,再加上江小荞的循循善诱之下,终于江小荞从二妞的嘴里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这个地方还真的不是自己呆的中国,连以前的八十年代都不是。

    这是一个叫做炎国的地方,历史追溯根本不在江小荞脑海中的任何历史中存在。

    况且人家炎国也是发展迅速,看看这情况应该是和以前的中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情况类似,饥饱勉勉强强不饿死人,可也没有多么富裕,一切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

    而她们在的这个地方叫做桂花镇,他们家父亲叫做江在山,家里兄弟有三个,江在山是老二,老大江在海冯晓玉两口子在镇上供销社卖货,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江虎江龙和江红。

    老二江在山就是江小荞的亲爸,在县里化肥厂上班,是个吃公粮的工人,亲妈刘雪梅在镇上加工厂上班,是合同工,家里四个闺女,江小荞十八,江小麦十三,江小米十岁,还有一个江小谷六岁。

    因为没生下男孩,江在山对刘雪梅一百个不待见,不是打就是骂,婆婆王招娣更是冷言冷语,指桑骂槐的,反正刘雪梅和四个丫头在江家就是最不被待见的。

    老三江在杨在省城钢铁厂上班,媳妇韩梅是钢铁厂的会计,老丈人是钢铁厂的厂长,也算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主儿。

    只有一个儿子江家跃,在这个家里算是超脱的存在。

    王招娣对这个三媳妇那是巴结奉承,每次这个三叔江在杨回来,都是大鱼大肉的伺候着,说话也是看着儿媳妇韩梅的脸色说话,就怕惹了这个厂长千金不高兴。

    跟对待刘雪梅那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而自己初中毕业就不让上学了,因为她要上学,家里的三个妹妹就不能上学,江小荞考虑之后,还是用自己的妥协换了江小麦,江小米和江小谷的上学。

    她现在在家里每天糊火柴盒来挣钱。

    本来去年江在山不知道怎么说的,和镇上的刘大柱家里商量好了,给江小荞和刘家的大儿子刘建军定下了亲事,刘建军在外地部队当兵,两家商量好了,今年江小荞满了十八岁就能结婚。

    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前几天江在山回来一趟就说和刘家的婚事不成了,退婚了。

    江小荞对刘建军那是死心塌地的等着嫁过去,结果这样的结果,江小荞一下子就想不开撞墙。

    而她就被换上了。

    江小荞看着江小麦眼巴巴瞅着自己,那是担心自己还行不行。

    只好咧嘴给她个笑容,下地穿鞋。

    江小麦急忙问:“大姐,你去干啥?我帮你!”

    害怕江小荞晕倒。

    江小荞摇摇头,“我去个厕所!”

    一看这孩子不知道厕所什么意思,立刻改口。

    “我去个茅房!”

    江小麦赶紧扶着江小荞去了医院的厕所。

    是那种一条水道,连个隔间都没有的厕所,人蹲在上面,大便小便都是一个地方,随着水冲走,前后都能看见别人。

    那个味道,那个尴尬。

    可是这也没办法,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了吧!

    她也不能不上。

    总不能活人真的被尿憋死。

    她也不想成为这种笑话。

    跳着脚找到一处总算是比较干净的地方,江小荞几乎是用了历史最快速度上了一个卫生间。

    然后就飞速撤退,因为她一直屏着呼吸,都没敢呼气,现在得赶快找地方洗洗手,喘口气。

 第4章 要不然我不吃

    经过这样战斗一样的卫生习惯,江小荞完全都不需要江小麦扶着。

    自己利索的走回了病房。

    正好看到刘雪梅端了一饭盒的汤面走进来。

    看见江小荞和江小麦走过来,也知道江小荞是去厕所,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要扶江小荞,被江小荞闪开。

    有些讪讪,还以为女儿还在生自己的气。

    她知道江小荞对那个刘建军是多么上心。

    毕竟在这里找一个解放军的可是多少姑娘羡慕的男人。

    江小荞一心想要跳出这个家,期望着美好的生活,结果现在破灭了,刘雪梅知道女儿有些恨他们。

    也怪江在山,什么都不说清楚,就是扔下一句话就让退亲。

    孩子能不上火。

    反驳几句,江在山还一副少废话,老子说了算的模样,根本不让江小荞找刘家去。

    江小荞能不想歪。

    这孩子因为家里已经耽误了上学,现在就给火柴厂糊纸盒挣钱,还都被江在山拿走了,说什么贴补家用,可是家里那有用什么,一个月江在山也就给刘雪梅十块钱,就什么都不管。

    刘雪梅自己的工资也才八块钱,加在一起,十八块钱,养活六口人,手里根本剩不下,要不是娘家爸妈时不时偷偷贴补一点,根本养不活这几个。

    江在山不给钱,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生了儿子,这年头没有儿子就是犯罪。

    她刘雪梅就是低人一等,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就是在婆婆面前还不是任打任骂,总是骂自己是不下蛋的鸡,刘雪梅冤屈啊。

    自己可是怎么也生了四个闺女。

    就是没有儿子,她能怎么办。

    也只能忍气吞声,有什么办法。

    家里没有男孩,就是没有给江在山留个后,说出去都是她没理,也只有她受气的份儿。

    江小荞从小就是家里的老大,因为是女孩,没少受气,奶奶不待见,江在山更是动不动就是数落赔钱货,再加上后来有了老二,老三,老四,江小荞几乎成了家里的小大人,自己的几次月子,因为生的是女儿,婆婆根本连家门都没进就直接扭身走了,更别说伺候月子。

    都是江小荞小小的人又是烧水,又是做饭!还要洗尿布,收拾家里,简直是根本连家都不回。

    可怜这个孩子为了这个家付出这么多,本来以为终于要苦尽甘来,结果还是碰到这样的事情,难怪孩子不搭理自己。

    刘雪梅倒是不埋怨江小荞,这么多年被婆婆妯娌和江在山磋磨习惯了,连自己的性子都变得怯懦和窝囊,连自己的女儿面前都是心虚气短。

    更不要说在家里和婆家面前。

    “大妞,你别上火,先吃了饭,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先吃饭,我们回去妈再好好问问你爸是咋回事,可能是你爸弄差了,刘家不应该要退婚的!你放心,妈一定给你把婚事在问一问,刘建军看着也是个好小伙子,不会做这种不地道的事情。”

    刘雪梅宽慰江小荞。

    她知道女儿最在意的就是这门婚事。

    江小荞坐回床上,这里只有一把椅子,刘雪梅和江小麦只能坐下一个,另外一个就只能站着。

    她拉了拉江小麦,让江小麦坐在自己的边上。

    看了看饭盒。

    是铝饭盒,都不是不锈钢的。

    看来了解的没错,这里的时代进步的脚步还停留在某些年代。

    再看看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汤面,是细面条,还是白面的,汤里有几叶绿叶菜,还用葱花呛了锅,飘了几点油花,竟然上面还卧着两个白白胖胖的荷包蛋,不由得口水分泌加速,肠胃开始火烧火燎的开始折腾。

    江小荞知道是自己的这幅身体在夺取主动权。

    应该是饿狠了。

    刘雪梅一看江小荞看过去,一副饿狼的样子,赶紧把筷子递过去,把饭盒推到江小荞跟前。

    “这是刚才隔壁的那位好心阿姨给了妈几张饭票打的,我看你这几天都没好好吃饭,身子虚空,就给你打了这些!你快吃!”

    江小荞看了看另外一个饭盒,拿过来打开。

    刘雪梅赶紧去拿。

    “你这孩子,干啥啊!这是我和你妹子的饭,我们吃两个馒头就着咸菜就行,一会儿去打一点开水,一喝!就饱饱的。”

    江小荞硬是夺过来,打开一看。

    里面两个已经发黄的明显是碱大了的馒头,又黄又硬,还小,还有一块黑咸菜。

    心里一酸。

    回头看看江小麦,正努力克制自己不去看着汤面条的饭盒,别别扭扭的扭过头去,看向其他地方,可是现在是吃午饭的时候,这时候病房里都是在吃饭,到处都是饭香,看哪里都不好。

    江小麦看来教养很好,竟然克制着自己看着窗子外面,只不过不时吞咽口水的喉咙泄露了江小麦内心的渴望。

    又黄又瘦,说起来十三岁!可是看着就跟个十岁孩子似的。

    刘雪梅就更不用说,按照江小麦的描述,应该是四十刚刚出头的女人,看起来竟然像是五十岁,这得多么糟心。

    明明在镇上生活,说起来也挣着工资,可是穿的还不如路上一个叫花子。

    乞丐花子都比刘雪梅穿的强得多。

    叹口气。

    这两个馒头肯定是人家半卖半送的,应该不值得几个钱,可是刘雪梅一个大人和江小麦一个半大孩子,一个馒头怎么够。

    把饭盒盖子打开,把馒头和咸菜都放到盖子上,拿起筷子拨了一大半的面条到饭盒里,只留了一少半给自己,两个荷包蛋也都拨过去。

    刘雪梅一看不让了。

    立马就拦住。

    “你这孩子!你这是干啥?可不能乱来!你刚刚病了,还破了头,流了那么多血,是要好好补补的,要不然身子就亏了。我们这些就够!你别管我们!你吃你的。”

    江小荞把筷子塞进刘雪梅和江小麦手里。

    “妈,你和二妞都吃,你们要是不吃,我可吃不下去!要不然我也不吃!”

    坚定的语气和一动不动的倔强模样让刘雪梅明白女儿这不是闹着玩。

    心里一酸,孩子怎么一下子这么懂事。

 第6章 撞坏脑子了

    刘雪梅拿着馒头撕咬着一点点吃下去,就着咸菜疙瘩。

    看着两个孩子吃的香甜,刘雪梅心里更是感激刚才的那一位妹子。

    可惜回来的晚了,人家出院走啦。

    要不然真的应该留下人家地址,好好上门感谢一下人家,真是好人啊。

    她们都几天没吃过热乎饭。

    尤其人家留下的都是细粮票。

    江在山每个月回来给的都是粗粮票,孩子们就是过年过节都没有吃过白面,到了婆婆家,明明都是一样的孙女,偏偏给江小荞他们几个就是拿玉米面半掺着做的饺子,还是白菜粉条馅,连个肉腥都没有。

    可怜的孩子们都多久没吃过白面。

    江在山明明一个月挣四十三块五,就给她们母女十块钱和五十斤粗粮票,家里就是精打细算也不够吃。

    剩下的钱,江在山说是家里盖了房子拉了饥荒,每个月都给婆婆一部分工资还账。

    家里大伯子,小叔子也都是每个月交回去一部分钱,刘雪梅能说什么。

    孝敬老人那是天经地义的,她要是敢有二话,恐怕江在山就能骂死她。

    一堆的话等着她呢。

    这日子过得憋屈,刘雪梅不是没想过离婚,可是也就是在心里转一转。

    根本不敢多想。

    离婚这个词儿在现在很多人眼中还是新鲜词儿。

    离婚的人不多,即使离婚了,很多人眼中还是感觉都是女人的错。

    要么是不守妇道,要么就是不能生孩子,反正对于女人是很不公平的。

    更何况。

    离婚之后,怎么办。

    四个孩子她肯定要要。

    都是女儿,也就是婆婆眼中的赔钱货,留在江家还不都是给一家子做牛做马的奴隶。

    不要说江在山肯定要再找一个老婆生儿子的。

    到时候有了后妈,还能没有后爹。

    要是再生一个儿子。

    这几个都能被江在山赶出去。

    江在山心目中儿子才是根本,才是他的根儿,才是他的顶梁柱。

    到时侯不被后妈饿死,也是被后妈打死。

    与其那样,刘雪梅宁愿吃苦受累也要带着四个孩子。

    江小荞眼看着年龄到了,能结婚了。

    还剩下三个小的。

    可怎么养活。

    她一没房子,二没地,工作还是个临时工。

    那么一点点的工资还不够嚼用的。

    意味着她离婚了必须回到自己娘家去,依附娘家人。

    想想几个嫂子的脸色,就是因为这些年父母明里暗里的贴补,没少落下亏欠。

    看见自己就和看见打秋风的穷亲戚一模一样。

    那眼神,那话里化外,都是明朝暗讽的。

    到时候还要连累父母跟着自己一起受气。

    不让自己回去住,父母肯定不落忍,毕竟自己是唯一的闺女,回去的话,想想也知道会怎么样。

    估计父母就是知道也会劝她为了孩子忍忍。

    离了婚的女人能有什么好下场,在娘家不待见,还不是的早早改嫁。

    二婚哪有那么容易,还不如这头一个呢。

    想想刘雪梅就没那个心思。

    现在她什么都不想,就想着能把四个丫头好好的养大了,一个个找个好人家嫁出去。

    别像她一样受气窝囊就行。

    她也就十全十美。

    “妈知道了,你快吃饭吧!热饭还堵不住你的嘴!”

    江小荞想也知道刘雪梅没放在心上,这话成为耳边风。

    不过耳边风也好,天天吹一次,时间久了,也就在心上落了印子,等有朝一日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就能从心里蹦出来。

    这就是洗脑的效应。

    长城也不是一天盖出来的。

    慢慢来。

    不过当务之急恐怕就是退婚的事情。

    哪一家什么刘建军,她现在根本不知道那人是个胖瘦高矮,也不可能把自己就这么糊里糊涂就嫁出去。

    江在山让退婚,反而是合了她的心意。

    她可没做准备要嫁给一个陌生人。

    虽然没见过江在山,就按照现在江小麦讲述的事情,江小荞都能知道!这个爹就是渣男。

    生不出儿子,那老婆孩子出气,还有暴力虐待的倾向,最主要不把女儿当人,也不把自己媳妇当人。

    这样的男人,也就是刘雪梅还相信他没有二心。

    两口子长期两地分居,再加上刘雪梅现在的样子,苍老的都和五十多岁的老女人一样,头发都有了不少白头发,皱纹那么多,脸色黑黄,怎么看都不会看在江在山眼里。

    江在山可是在纺织厂。

    那里女工居多,在这样的环境里,江在山的工资具体是真的给了自己那个恶毒奶奶,还是干了什么,谁知道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