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王元最近有一个十分烦心的事情,那就是关于这场战争之中楚国究竟要不要立刻出兵的问题。
楚国两大重臣春申君黄歇和上柱国景阳,此刻就在楚王元的面前爆发了一场十分激烈的争吵。
黄歇的声音十分的高昂,让整个大殿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必须要立刻出兵支援赵国!否则的话,赵国一旦战败,那么韩魏便以必定会联合南下,届时我大楚灭国之日便近在眼前了。。”
黄歇的这一番话一说出来,大殿之中的所有楚国君臣顿时就是悚然动容。
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对灭国这两个字无动于衷。
楚王元有些费劲的吞咽了一口唾沫,努力在自己的脸庞上挤出了一丝微笑:“春申君,事情还没有糟糕到这个地步吧?”
黄歇摇了摇头,对着面前的楚王元说道:“大王有所不知,世上事情比臣说的还要更加的糟糕一些呢!从如今看来的话,廉颇已经败在了齐国人的手下,若是庞煖也不敌魏军的话,那么赵国必败无疑。没有了赵国的支持,臣斗胆请问大王,又该如何去应对韩魏联军的攻势呢?”
黄歇看上去显然是真的急了,就连自己家的大王楚王元都要顶撞一下。
这倒也不怪黄歇不遵守君臣之道,事实上从赵国和魏国开战开始到现在已经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黄歇一直竭力主张立刻出兵帮助赵国,从背后狠狠的插韩国和魏国一刀。
在黄歇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帮助到赵国,让赵国能够缓解在正面战场上的压力,并且获得胜利的希望。
楚国和赵国现在可是一条船上的人啊。
但是这么多天过去了,楚王元都没有答应黄歇的请求。
为何?因为楚王元被这几年里的失败给搞怕了,他不再是长平之战时那个怼天怼地、充满了雄心壮志的楚王,反而变成了一个只希望关起门来好好当自己大王的鸵鸟国君。
眼看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整个战场上的局势也是越发的扑朔迷离,黄歇心中是又急又气,这才终于有了先前出言顶撞楚王元的那一幕。
黄歇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直接就把楚王元顶的面红耳赤,半晌都说不出话来,让其余的楚国群臣不由得为之侧目。。
但是黄歇的这番话一说出口有人就不乐意了,只听见一旁的楚国上柱国景阳就不阴不阳的开口说道:“春申君,汝口口声声说要出兵,这上下嘴皮子一碰是简单了,但是吾也想要问一句,这大军出征的兵甲从哪里来?粮草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不解决,你让我们怎么出兵?”
很显然,景阳是反对出兵的那一派。
如果不是因为以景阳为首的三大家族的支持,那么楚王元也不可能在这两个月以来一直顶住黄歇的压力,坚持不出兵。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黄歇对于景阳是非常不感冒的,双方之间可以说是旧怨未去又添新仇,都恨不得将对方给踩到地上永世不得翻身。
黄歇冷笑了一声,对着面前的景阳说道:“上柱国,汝身为领兵大将,遇见事情不敢为大王夺取胜利,反而在这里拖吾的后腿,也算是天下奇闻了。没有兵甲我们就尽量凑齐,没有粮草的话我们只要攻入魏国境内之后便可以就食于敌,其他汝还有什么问题吗?”
景阳被黄歇说的老脸一红,但是他的反应也是非常快的,立刻又开口说道:“好,就算这些问题汝都可以解决,那么吾还想问汝这个兵马从哪里来?”
黄歇重重地哼了一声,对着面前的景阳说道:“这兵马自然是要从各地征调了!”
“征调?”景阳同样也还以一声冷笑,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汝也不想想,现在的大楚还有多少地方能够让你征调士兵呢?”
景阳说的也是实话,如今的楚国可以说是战事连连,加上又丢失了九江郡导致和东部土地的联系完全被切断,可以调动的资源和人口比起巅峰时期来说小了不知道多少。
现在的楚国,甚至连十万人的部队都凑不齐了。
黄歇狠狠的瞪着景阳,对着景阳说道:“方法自然是有的,就是不知道上柱国敢不敢听!”
景阳一听自然是不可能示弱,直接道:“有何不敢?尽管道来便是!”
黄歇点了点头,眼中突然闪过一丝狡狯的光芒,缓缓说道:“上柱国,如果吾没有记错的话,汝景氏一族单单是门客就要超过三千,再加上景氏一族封地众多,子民和奴隶至少也得有五万人,这五万人里面抽调个一两万人出来参军,想必是不难吧?”
景阳没想到黄歇说的竟然是这个,整个人涨红了脸,对着黄歇怒道:“那些可都是景氏一族的家产,并不仅仅是吾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
“是吗?”黄歇十分轻蔑的冷笑了一声,对着景阳说道:“难道汝不是现在的景氏一族族长吗?这么说来,汝这个族长根本就是摆设了?如今国难当头,景氏一族身为公族,竟然连出兵救楚国于危难之中的这份勇气都没有了吗?”
黄歇的这一连串炸弹抛出来,直接让景阳面无人色,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开口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汝也不要光说景氏一族!汝的封地可是足足有十二个县,比景氏一族的所有封地加起来都要大!汝怎么绝口不提自己出兵?”
黄歇轻蔑的一笑,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景阳:“上柱国难道忘了,吾的封地可是通通都在九江和会稽郡之中啊!只要上祖国能够派人联系到九江郡或者会稽郡的话,那么吾即便将封地里的所有人都征调入伍,有又何妨?”
景阳哑口无言。
黄歇也不再去管景阳,而是转头向上首的楚王元行了一礼,言辞十分恳切的说道:“大王,臣能够理解大王之前的犹豫。但是臣想告诉大王的是,如今时机就在眼前,若是大王再不出兵的话,那么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能够收回九江郡和其他丢失给韩魏两国的国土了。”
楚王元原本还有些犹豫,可一听到黄歇说有机会收回丢失的国土之后精神就是一振,连忙对着黄歇问道:“春申君这是何意呀?”
黄歇正色道:“如今赵军大破韩国人于上党郡之中,证明了韩国人根本不足够和赵国匹敌。而且根据间谍们的情报来看,如今魏国前线也是危在旦夕,随时都有可能会被赵军突破。如此一来的话,那么赵国这一次的胜利已经是成为定局。大王若是想要让赵国在战后命令韩魏两国归还大楚失地的话,就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加入战局了。”
景阳嘿然道:“汝刚刚还在说赵国危在旦夕!”
黄歇哼了一声,道:“那是在大楚不参战的前提下!而且即便大楚不出兵,赵国也不是必败无疑!”
黄歇的话显然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楚王元的确是已经听进去了。
如果现在楚国出手的话,那么还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但是要是再等等的话,等到赵国胜局已定之时,楚国再出手就只能是锦上添花了。
雪中送炭的情意是无疑是非常重的,但是锦上添花嘛,那就是可有可无了。
话虽如此,楚王元仍旧有些犹豫,对着黄歇说道:“春申君,汝也应该明白,现在的大楚可是经不起任何一场败仗了。”
看着面前一副惊弓之鸟模样的楚王元,黄歇心中不由暗叹,但还是打起精神对着楚王元说道:“大王,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必须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看着言辞恳切的黄歇,楚王元心中的动摇更加的剧烈了。
足足过了半晌之后,楚王元突然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景阳,对着景阳沉声说道:“上柱国,若是寡人需要出兵的话,不知上柱国能否招募勇士相助呢?”
在场的人都非常的明白,所谓的勇士,其实就是黄歇刚刚所说的那些景氏一族的门客以及奴隶、子民罢了。
景阳虽然有心想要拒绝,但是眼下他已经被黄歇逼到了墙角,如果现在开口说个不字的话,那么一定不知为国效力的大帽子绝对是立刻就被黄歇扣到脑袋上了。
所以景阳将心一横,对着面前的楚王元说道:“大王若是要出兵的话,那么臣愿意征发所有能够征发的力量相助大王,务必大王一臂之力!”
就在景阳话音落下之后,旁边其他两大家族的家主也纷纷开口,表示昭氏和屈氏也要为国效力,只不过这话里明显透着别扭。
楚王元也不管那许多,目光之中居然焕发出了几丝神采,对着面前的诸臣说道:“既然如此,那么便以春申君为主将,上柱国为副将,召集所有兵力攻伐魏国!”
说完之后楚王元竟然站了起来,对着黄歇和景阳深深行了一礼,用无比恳切的语气说道:“楚国的生死存亡,就拜托两位了!”
第七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二更)
又是一次非常紧张而严肃的御前军事会议。
赵丹刚坐主位之上,注视着面前的几名赵国大臣,语气十分沉稳的说道:“平原君,向诸位通报一下这些天以来的战况吧。”
和上一次的表情相比,这一次赵丹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不少。
受命通报情况的平原君赵胜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将最近得到的情报对着面前的几名赵国重臣娓娓道来。
这些大臣们毕竟天天有自己的一摊子事要忙,尤其是现在战争时刻更是事务无比繁忙,根本没有时间天天关心战局。
“先说说齐国方面吧,自从廉颇大将军败退之后,齐国人并没有任何渡河的企图,而是衔尾追击廉颇大将军到了聊城,现在聊城也已经被包围了。”
话虽如此,但是在场的其他赵国大臣们并没有任何的异样表情,只有虞信问了一句:“聊城还没有被攻下吧?”
赵胜苦笑一声,心道这廉颇明明打了败仗,怎么一个两个都摆出一副淡定无比的姿态?
不过赵胜还是说道:“聊城并没有被攻破,不过齐国平陆大夫率领一支偏师把东阿给攻破了。”
赵丹沉吟半晌,道:“只要聊城能够迟滞齐国人一段时间就行,廉颇大将军虽然被敌人奸计所趁,但是寡人还是相信他能守住聊城的。现在的重点还是魏国方向,庞煖有没有什么好消息报来?”
此言一出,在场的诸多赵国大臣们纷纷向赵胜投来了期盼的目光。
赵胜苦笑连连,过了好一会才道:“回大王,魏国战场仍旧在激战之中。”
此言一出,整座大殿之中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失望的神情。
虞信冷哼一声,道:“大王早在七天之前就已经下达了严令,让庞煖务必要尽快突破,可是现在呢?简直白费了麾下的十五万主力!”
再过去对于虞信的指责,赵胜一直以来都是尽力为庞煖辩护,但是此刻他张了张嘴巴,却没有发出任何的话语。
赵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好了,虞卿也不必纠结这件事情了,庞卿的主将乃是寡人任命的,寡人相信他能够胜任这个职位,打败魏国人!”
顿了一顿之后,赵丹似乎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话,又多说了一句:“这才刚刚两个月呢!”
是啊,才刚刚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现在的赵国来说却已经是太过漫长了。
如果是在之前,庞煖完全可以慢慢用兵,稳步前进用堂堂正正之师将魏国人给击败,而赵丹也完全等得起
依照常理来说,像魏国这样的国家,尤其是在如今这种魏国倾尽全力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在一年内打败魏国人就足以让赵丹满意了。
可是现在赵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所以别说是一年了,就算是两个月赵丹都已经无法忍受了。
大殿之中的气氛瞬间有些凝固。
赵胜咳嗽一声,继续说道:“接下来再来说说韩国方面吧,在如今的上党郡战场之中剧辛和许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优势。现在靳黈虽然仍旧占据着故关和长平关,但是长子县城已经被我军重新收复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韩国人应当是很难再踏入北上党盆地之中了。”
赵胜的这一番话说完,刚刚因为魏国战局不利而带来的凝固气氛瞬间就减轻了不少,在场的所有人或多或少脸色都有了松动。
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上党郡战场可是在场的赵国决策层们最为担心的一个战场。
但是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个曾经最为让人担心的战场,反而成为了如今最稳妥的一个战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原本以为必胜无疑、至少也能够把一个平手的廉颇大将军却在齐国人的手下吃了一个大亏,差点就全军覆没。
由此可见,每一次的战争其实都是从零开始,即便之前有着多么辉煌的战绩,都不应该小看对手。
赵丹心中感慨完毕,开口说道:“说实话,剧辛将军这一次的表现非常出乎寡人的意料。传寡人的命令,剧辛将军官复原职,继续配合许历将军统领着上党郡所有部队和韩国人作战。至于其他有功将士,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寡人再另行封赏。”
剧辛原本是赵国中央军北军中郎将,如今官复原职就等于是再一次的进入了赵国的军队高层之中。
在场的所有人对于赵丹的这个决定都没有任何的意见,毕竟保住上党郡这个功劳的确足够消灭所有的异议了。
似乎是受了刚才的那个消息的影响,整个气氛瞬间就变得活跃了许多,赵丹又继续问道:“那么秦国战场现在是情况如何了?”
赵胜说道:“在河东郡方面,乐乘如今已经稳稳守住了安邑,秦国人虽然拿到了小半个河东郡,但是他们应该是没有办法拿下安邑的。至于李牧的话,那么情况就不清楚了。”
就和之前的那两次一样,李牧执行的可是敌后骚扰作战的任务,在这个没有卫星和电波通讯的年代,想要知道敌后作战的李牧所部动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点在场的赵国君臣们都习惯了。
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李牧这都是第三回,所以大家还都是比较放心的。
总不可能廉颇出事,李牧也跟着出事吧?
在说完了这些消息之后,赵胜微微抬高了音量,脸上的笑容开始变得浓郁起来,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说道:“今天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那就是燕国人在两天前已经出兵,开始对齐国进行攻击了。”
赵胜的这番话一说出来,整个气氛终于开始变得完全活跃起来。
燕国的出兵对于赵国来说可是一直盼望已久的事情了。
以燕国的实力来说,其实并不是一支足以改变战局的力量,但是燕国的出兵就能够让齐国人有所顾忌,由此齐国人就不能够把全部兵力都放在赵国这边,从而为赵国分担走一些压力。
而且燕国虽然说的确是弱,但毕竟也是有好几万兵马的,如果燕国也加入了进攻赵国行列的话,那赵国的麻烦不用说自然是变得更大了。
现在燕国不但没有为赵国造成任何麻烦,反而加入赵国这一边,这一来一去之间对于赵国的利好来说就是大赚特赚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这一点,赵丹也没有那么痛快就交出武阳城。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赵丹也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正准备多说些什么,却突然又闭上了嘴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赵丹突然看见毛遂急匆匆的手捧着一封急报从大殿的门口走了进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