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赵为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王,若是有此曲辕犁在手,对于农人耕地必定是极大之助益!”
“大王,若有此曲辕犁,那么耕地时间不但将大为缩减,且吾一人便足以耕完五百亩土地!”
几名老农你一言我一语,将这曲辕犁是夸到了天上去了。
赵丹又转头看向了身边的几名赵国重臣们,笑道:“卿家们以为这曲辕犁如何?”
到了这个地步,赵国的重臣们就算是傻子也该反应过来了。
没错,的确这些大臣们都没下过田,甚至连看着别人耕地的经历都没有,但是大臣们不懂行,老农们懂啊。
只要看着这些老农们那一个两个激动无比的模样,这犁究竟有没有用,好不好用,谁心里还没点数了?
赵胜第一个就开口了:“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得公输班所创之这曲辕犁,乃是为我赵国农耕添一利器也!”
李伯也道:“大王,以臣之见,这曲辕犁应当在全国推广,使赵国民众尽快用上此物才是!”
说道种地的功夫,这几名赵国重臣加起来都不是任何一个老农们的对手,但是论到眼光的话,老农们加起来也比不上任何一名在场的赵国大臣。
“不错!”赵丹满面春风的笑道:“这曲辕犁的确是上天赐予寡人之神器,必须要大力推广!但是寡人想要告诉诸位卿家的是,寡人所得到的好东西,还不止这一件呢,诸卿、诸位老丈,且随寡人来吧。”
赵丹兴冲冲的朝着众人招了招手,快步的向着不远处的某座山坡走了过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辕犁的好伙伴(第三更)
在赵丹的带领下,既好奇又疑惑的赵国众人们很快就来到了那个山坡之后。
走着走着,几名赵国的大臣们眉头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皱了起来。
臭。
实在是太臭了。
看着兴致勃勃走在最前面的赵丹,相邦赵胜放慢了脚步,苦着脸凑到了赵豹的身边,低声对着赵豹说道:“平阳君,汝可闻出此究竟是何臭味?吾怎么觉得——似乎是粪便的味道?”
赵豹皱了皱眉头,同样低声答道:“吾也觉得是粪便的味道,而且这粪便似乎还放了数日——”
两人的脸都是阵青阵白的,有点难看。
更让这些大臣们受不了的是,越靠近这一处山坡,这臭味就越是浓郁。
倒是那些老农们对于这种味道早就已经司空见惯了,一个个脸上更多的是好奇,不知道为何会在这王家花园之中闻到这般浓烈的臭味。
等到众人转过山坡看到面前的景象之后,他们终于都明白了。
就在山坡的另外一面挖着一个大坑,那种十分浓烈的臭味就是从这里面所散发出来的。
赵丹指着这大坑对着面前的众人们说道:“诸位,寡人想要和诸位说的就是这个——粪肥!”
粪肥,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和动物的粪便等排泄物来做肥料。
肥料这种东西,对于农田的耕作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重要。
通常来说,能够耕作的土地,其土壤之中都是带有肥力的,没有肥力的土地是不能够生长作物的。
但是通常来说,土地之中的这种肥力会在耕作个几年甚至是一两年之后就要开始减退了,即便是所谓的上田也不例外。
《礼记》之中曾言:“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说的就是这种状况。
土壤肥力减退的直接后果当然就是导致庄稼减产,作物收成下降,这对于农人们来说显然是不能够接受的。
减产就代表着饿肚子,甚至有可能会饿死人。
因此为了保存土地的肥力,农民们只能够采用休耕、轮耕等极为简单而且原始的方式,或者是三年两季、或者是种一季麦栗再种一季豆子。
当然了,这种是比较被动一些的对策,华夏的先民们也并不是没有采取过对策,也都知道对土地施肥能够保持肥力。
比如说《补农书》就曾言:“人畜之粪与灶灰脚泥,无用也。一入田地,便将化为布帛菽粟。”
又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所以粪肥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重要的。
和站得远远的几名赵国大臣相比,老农们的表现显然就淡定了许多,不但没有任何的恶心感觉,反而一个个凑到了大坑旁边去仔细的观察了一番。
一名老农在看完了之后对着赵丹说道:“大王,这粪可肥地,吾亦早有所知。但不知大王为何要挖坑放粪?而且在这些粪便之中,似乎还夹杂了其他事物?”
赵丹笑道:“汝等虽然知道这粪肥能够肥地,但是寡人想要告诉汝等的是,汝等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要知道这粪虽然能够当肥,但是如果把新鲜的粪便施入田中,不但不能够起到作用,反而还会烧苗。
想要将粪肥施入田中,前提是必须要将粪便给腐熟了,也就是所谓的沤粪。
像这样挖一个大坑,然后把人和动物的粪便放进去沤,再加上草木灰、平时家里吃剩的动物骨头也烧成灰放进去、还有秸秆弄碎,平时再把尿桶里面的尿也倒进去,然后盖起来发酵,这就是一个超级原始版本的沼气池了。
这种方法虽然发酵的时间有点长,但是肥料里面的有机质消耗得比较少,渣肥和沼液都有很高的肥力,而且沼液还能够充当杀虫剂使用,简直就是一举多得啊。
赵丹说道这里,看着面前这一群听得一愣一愣的家伙们笑道:“诸位以为,寡人这沤粪之法如何?”
“呕!”却是虞信终于没忍住,跑到一边吐去了……
“呕!”赵豹也没忍住,跑去和虞信作伴了……
赵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中暗自吐槽:“真是娇生惯养、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家伙!”
不过吐槽归吐槽,赵丹还是很快带着众人离开了这个地方,并且让人把大坑给盖上了。
这味道确实有点熏人……
毕竟这大坑弄起来也不过才刚刚几天的时间,距离发酵完毕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赵丹之所以弄出这个粪肥,一来当然也是之前当村官的经验,二来的话也主要是为了和曲辕犁配套。
只要等到曲辕犁在赵国之中大规模的推广开来,到时候耕地的效率肯定急剧提升,那么如何保持耕地的肥力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而粪肥的出现和推广,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曲辕犁和粪肥这两种东西,说起来可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只要用好这两种东西,那么赵丹觉得,赵国在十年、不,五年之内成为战国诸雄之中的第一农业大国,应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充足的粮食对于赵国乃至是如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那意义都绝对十分重大。
更多的粮食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就能够供养更多的军队,同时还能够改善民众的生活,增加民众对赵丹这个国君的爱戴,无形中又增强了军队的数量和士气,甚至赵丹还可以用粮食在外交方面做一些文章,比如说粮草换装备或者粮草换支援什么的……
好处多多,用处多多啊。
谁说种田和争霸没有关系的?扯淡!
赵丹这么一番解释和前景描绘下来,在场的赵国大臣们纷纷心动不已。
“呕!”刚刚吐完回来的虞信听到赵丹提到粪肥这两个字,居然又吐了……
赵丹忍不住重重的翻了一个白眼。
为了缓解这莫名的尴尬气氛,赵胜开口问道:“大王所说的这粪肥,当真有如此之功效,能够令亩产量增加半石以上?”
其他人,尤其是几名老农一个个都十分热切的看着赵丹,期待着赵丹的答案。
赵丹哈哈一笑,斩钉截铁的说道:“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开什么玩笑,这粪肥的作用,赵丹当年可是亲自验证过的。
别说是半石了,只要肥料足够,翻几倍甚至更多都不成问题啊。
要是能有个什么随身空间,弄点后世的杂交水稻和化肥过来这个世界的话,赵丹觉得自己可能光光种田都无敌了……
“对了。”赵丹转身对着几名老农笑道:“今天辛苦几名老丈了,寡人已经命人制作好了几具曲辕犁,老丈人回去之后尽管使用,若是用得好了记得向其他人宣传,告诉他们寡人很快就会将曲辕犁大规模的制造出来了!还有啊,这粪肥之法,汝等回去也尽管可以试用,绝对管用!”
看着千恩万谢之后远去的老农们,赵丹的心中也是颇为得意。
谁说寡人不会种田的?
寡人这就叫做三年不种,一种惊人!
赵丹得瑟完毕之后,大袖一挥:“回宫,洗澡去!”
第三百六十七章 决战前夜(第四更)
武遂城。
这座城市位于赵国和燕国边境,如今则成为了赵齐联军的大本营。
赵国北军中郎将庞煖率领着七万赵军和十二万齐军残部所组成的两国联军就驻扎在此地。
距离此地数里之外便是燕国的大营,那里驻扎着燕国相邦荣蚠所率领的二十万燕国大军。
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但是庞煖走路之时仍旧是虎虎生风,说话的时候也是声若洪钟,如果不看他的脸庞只听声音的话,甚至会让人觉得他其实只不过是一名四十岁左右、正当盛年的男子。
此时此刻,庞煖正在帅帐之中,和齐军的主将匡梁商讨着对策。
和前不久率军渡过黄河之时的意气风发相比,匡梁此时此刻脸上的表情显然就消沉了很多。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谁让匡梁居然在和燕国的正面交战之中吃了一次大败仗呢?
齐燕两国这几十年来的恩恩怨怨本来就非常的复杂和具有冲突性,先是齐国想要趁着子之之乱而吞并燕国,然后又是燕国借着五国伐齐差点反过来吞了齐国,搞来搞去两国可以算的上是超级死敌了。
在这样的死敌手下吃了败仗,匡梁的脸色能好看就有鬼了!
如果不是因为匡梁一直以来都和相邦后胜交好,年年给后胜送去大笔金银珠宝的话,现在的匡梁哪里还有资格在这里戴罪立功,早就被齐王建召回临淄问罪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匡梁大意了,刚刚一见到燕军就迫不及待,想要趁着燕军立足未稳的功夫打荣蚠一个措手不及,却没想到自家的齐军其实也是经历了长途跋涉体力上早就不足,结果一番拉锯之后反倒被更加以逸待劳的燕军反杀成功。
庞煖目光炯炯的看着匡梁,开口问道:“匡梁将军,以汝之见,这燕军之战斗力如何?”
匡梁想了想,开口道:“燕军之中,不过五万精锐罢了,其余所部战斗力尽皆一般。若是能够一举击溃这五万精锐,则此战必胜无疑。”
“五万人?”庞煖笑了一笑,道:“匡梁将军,吾已经派人去那燕军大营之中下了战书,邀请那荣蚠明日率主力前来,与吾一战!”
“战书?”匡梁听了就是一愣。
要知道战书这种东西,在春秋时期其实还是挺流行的,毕竟当时都讲究一个什么君子之战。
可是现在都已经是战国末期了,谁还跟你玩什么堂堂正正下战书啊,都是怎么能赢怎么来,突袭埋伏什么的样样哪来就能用,那根本都不是个事。
再说了,就算是荣蚠愿意接受这封战术,庞煖又哪里来的自信一定能够在这一次的正面交锋之中战胜荣蚠?
匡梁由于了片刻,还是开口对着面前的庞煖说道:“庞煖将军,明日真要和燕军决一死战?”
庞煖笑道:“那荣蚠刚刚也已经派人前来回复,同意了吾的决战要求。”
匡梁哑然。
庞煖看着匡梁,笑道:“请将军放心罢,明日一战,吾赵军在前,齐军可在侧翼辅助,只待吾将燕军之阵型冲出缺口,齐军随后跟上掩杀便是!”
匡梁张了张嘴,本来还想再劝上几句,可是见庞煖这信心满满的模样,想了想还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反正依照庞煖这个说法,打头阵攻坚的就是赵国大军,匡梁大可以带领着齐国军队先坐山观虎斗一番,如果局势不妙也能够及时跑路……
打发走了匡梁之后,庞煖想了想,带着一队亲卫出了大帐而去。
过不多时,庞煖来到了一座戒备森严的营地之中。
一名年轻的赵国将军闻讯赶来,朝着庞煖行礼:“李牧见过大将军!”
庞煖笑了笑,用力的拍了一下李牧的肩膀,道:“准备得如何了?”
李牧微微一笑,道:“请将军放心,都已经准备好了!”
庞煖道:“且让吾看看!”
李牧也不废话,立刻召来部下下令:“速速召集全军!”
片刻之后,在营地的校场之中,五百名骑兵列阵而立,形成了一个十分规整的长方形。
人不喊,马不嘶。虽然仅仅不过五百骑,但这五百骑人人身着重甲手持长枪,胯下的战马每一匹都披着甲胄,给人一种厚重如山的感觉。
庞煖站在校场的高台之上,看着这五百名骑兵,转过头来朝着位于骑阵最前方的李牧点了点头。
李牧应了一声,随后一拉马缰,高声下达了命令。
“列阵准备!”
五百名骑兵跟随着李牧的步伐,缓缓的行动了起来。
“出击!”
马蹄突然奋起,激起无数烟尘,大地在不停的震颤,李牧率领着这五百名骑兵犹如一道黑色的洪流般在校场之中席卷而过,将面前的一切悍然摧毁。
庞煖静静的注视着这股宛如天神下凡一般的黑色洪流,心中的热血似乎都要沸腾了。
老实说,在这股骑兵出现之前,即便是以庞煖这般见多识广之人也从未想到过,原来骑兵还可以这样用!
虽然这已经不是庞煖第一次见到这支部队的演练了,但是每一次亲眼目睹这些重骑兵们冲锋的情景,庞煖的心中都忍不住感到无比的激动。
“只不过区区五百人,这声势便已经如此的惊人,若是如大王心中所说那般数千上万重骑,一旦集合冲锋起来,这声势又该是何等的惊人!”
庞煖突然十分向往那样的场景。
等到片刻之后,李牧再度带着重骑兵们转回来到了庞煖的面前,高声道:“演练完毕,请将军示下!”
庞煖收回了心思,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做的不错,李牧。明日吾便要率军和那荣蚠决战,汝今日好好休息,明日便是汝等大显身手之时!”
庞煖的这道命令一下,李牧登时喜上眉梢。
作为一名军人,李牧最大的梦想当然就是上阵杀敌。
自从奉命组建这支重骑兵部队以来,李牧已经在这支部队之中呆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如今这支部队的五百名重骑兵已经在李牧的指挥下配合得无比的纯熟了,早就渴望着能够上战场厮杀的时刻到来。
如今,这样的机会终于来了!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决战(第一更)
第二天早晨,用过了早饭之后,十七万赵齐联军浩浩荡荡的开拔出营,准备和对面的燕国大军决一死战。
通常来说,如果某个学校组织一次全校大会,那么上千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就会给看到这一幕的人一种“人山人海”的感觉。
如果是十个学校同时在同一个地方召开大会,那么上万名学生集中在一起,就会给人一个无边无际的感觉。
十七万大军同时出营列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